高职建筑装饰专业工学坊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教育以行业发展为导向,以培养“能设计、懂施工、会管理”的高素质设计人才为目标,结合企业所需,选择“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工学坊教学模式,校企联系紧密,能够将真实的项目任务与具体课程理论知识相互融合,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行业岗位技术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学坊;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起到经济带动作用的房地产也随之迅猛发展,建筑装饰专业及室内设计专业,根据行业的发展逐渐成为行业中的热门专业。
  行业的迅速发展,带来的是对高素质设计师的需求,“能设计、懂施工、会管理”的新型设计人才成为建筑行业内的新需求。在行业的影响下,众多高职院校纷纷调整专业结构,争先开设建筑装饰专业或开设室内设计专业。高职教育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是以培养有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高职建筑装饰专业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需要运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工学坊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备受关注。
  一、工学坊教学模式起源
  德国著名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格罗皮乌斯,1919年在德国魏玛所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设计学校“包豪斯设计学校”。格罗皮乌斯注意培养方案设计能力,强调鼓励、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推崇自发的主观随意性。他崭新的设计要求:既是艺术的又是科学的,既是设计的又是实用的。于是,包豪斯学校打破原有的传统教室授课,建立了一系列的生产车间,学校里没有“老师”和“学生”的称谓,师生彼此称之为“师傅”和“徒弟”。包豪斯的教育体系诞生了最早的工学坊教学模式——作坊式教学模式。
  工学坊起源于包豪斯学院的“作坊制”。推崇的“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理念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坊中除了包含教师上课,还包含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学生有相对独立的工作室,让学生走出传统教室到作坊中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实际任务使学生能深入学习并理解应学会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坊式的教学是以项目任务操作为主导、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工学坊教学的原型。
  二、工学坊教学模式
  根据建筑装饰行业需求调查,传统的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市场需求,人们追求的是个性化的方案设计,如今室内装饰设计是结合空间尺寸,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再进行制作,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其次,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也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建筑装饰设计逐渐趋向规范化,企业对员工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能设计、懂施工、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成为行业首选。
  工学坊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相比较,更符合行业所需,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实例教学,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同时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功效显著。教学案例则要根据学生学习程度进行合理化选择,注意案例与教学环节相互衔接得当,确保教学知识点与案例充分体现。
  三、工学坊实践教学
  工學坊教学中教师通过给学生布置设计任务,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按照方案设计的具体流程分别进行市场调研、方案讨论、草图绘制、对比优选、设计方案、补充修改、确定方案。通过整个设计流程,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项目进行设计。在实践操作中找出自身不足,并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式进行解决方案设计中发现的问题。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形式的自主学习。并掌握专业技能,在方案整体设计中掌握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准确把握各流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实践巩固理论知识体系。
  四、岗位模拟,角色转换
  工学坊教学模式的实施,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开发基于建筑装饰及室内设计工作过程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真实的项目任务与具体课程理论知识相互融合,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行业岗位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工学坊教学过程中模拟企业所需专业岗位,拟定项目任务,根据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及拟定发展方向,项目任务中的学生,不再是概念中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他们身份已经转变为公司的员工进行实践操作,如市场调研环境分析、与客户交流沟通、设计方案、选择材料、组织施工等,教师可以模拟房主设计空间使用者的需求。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角色完成整个任务中各自负责的子任务,经过资料分析整理、小组讨论、方案草图,对比优选,确定方案等过程,让学生体会整个项目任务中各环节间的相互联系,把握整个流程中任务流程中各岗位所需专业技能,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适应职业岗位工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顺利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
  五、结语
  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工学坊教学模式,是以培养“能设计、懂施工、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高职设计人才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实际的工作任务设定为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工学坊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协作意识、交流沟通等各方面能力。实践证明工学坊制教学模式的教学提高了学生对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拉近了校园与企业的距离,提升了学生的就业成功率,也使企业得到了所需的合格人才。工学坊教学模式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是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任健.高职院校室内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1.
  [2]龙以标.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2.
  [3]刘彦文.高等职业教育原理与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依托实际工程,对具体的条形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基础宽度条件下的地基土荷载沉降曲线;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申的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引入作为数值模
旋流池施工形式一般分大开挖、沉井、灌注桩及止水帷幕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等,文章对地下连续墙在旋流池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形成了一套比较详尽的施工
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飞速发展,而高校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在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创造一个优良的科技发展环境,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对国家的发展起着
摘要:在六十多年历史演进中,辅导员职业角色定位几经发展和演变。本文从辅导员的历史演变出发,分析不同时代辅导员所肩负的职责,结合当代时代特征,探讨当代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辅导员;历史;角色;定位  近年来,高校辅导员备受关注,人们对辅导员这一角色争议颇多。辅导员到底是做什么的?哪些属于辅导员本质工作?辅导员是教师还是行政管理人员?该如何定位辅导员?高校教师、学生甚者辅导员自身均对此存在不同
摘要:“法学教育趣味化”的说法很少有人提。但是,中国高校法学课堂逃课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向法学教育者们提出了新的思考:什么在左右着法学院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效果?以严谨、理性甚至枯燥著称的法学教育难道也需要有趣味吗?本文从心理学等方面探讨了法学教育趣味化的心理学基础,旨在在以严谨和理性的法学教育领域,大规模地、深程度地呼唤“趣味化”,全部法学教育者要重视教学的“趣味化”,以学生为本,提高法学教学的实际效
摘 要:移动学习在国内已有十余年的历史。自有“移动学习”这一概念以来,国内关于其的研究犹如泉涌,目前,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是这类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旨在梳理出近三年的时间里国内移动学习平台设计与开发方面的研究情况和脉络,为后来者提供一个宏观背景,希望能够给研究者带来帮助。  关键词: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R2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280-01  
期刊
根据作者多年来对淮河地区大量堤防的工程地质勘察经验,结合汛期对重要险情管涌的抢护实验,主要就安徽省淮河地区大堤管涌的形成机理、抢护原则和措施进行探讨。
期刊
湿陷性黄土是黄土地区常见的一种工程地质问题.文章是对土建工程设计实践的要点进行总结,并对几种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设计选用进行了论述,对黄土地区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摘 要:在全球化与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在世界舞台上,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是由于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汉语学习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为了实现汉语的国际推广,要注重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本文研究了AP汉语课程对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的启示,旨在有效解决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教学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AP汉语课程;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启示  一、引言  在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