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创作谈)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ng06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写作中,我与谁都不争;现实生活中,我与谁都不保持紧张关系。我从未鄙夷过任何一棵草,但我内心却永远长着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一棵参天大树,这棵树可柱长天、可作天梯,那是我一个人的文化理想与自我救赎之途。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从青丝到白头,我只埋头写一首诗,那就是皇皇十余万行的《中华史诗》。
  我所理解和崇尚的中国当代新古典主义,是打破古旧的固化的社会道德伦理的束缚性,从内容和形式、自由和范式的關系上进行全新的思想梳理和精神层面的剧烈变革,代之以庄重的社会使命感、人类价值取向和诗人诗性人格魅力、个人品德涵养的一种全新文本,它以潜在的全新的生活经验、底层意识为切入点,以活泼的逻辑思维和哲学思考观照人类恢弘的历史、冷峻的现实、苍茫的未知世界,用更加清新典雅的语言、更真实可信的素材、更开放自由的抒情方式、更理性脱俗的表现形式来抒写大器悲壮的人类历史,并以此为主要特点,彰显独特的诗学意义和文本特色。
  在这一点上,我这些年的坚守似乎显得比较孤独冷清,但这并不对我的写作构成障碍。相反,这种言说方式和抒情本质因其具有更纯粹、更与世无争的抒写目的而让我在文本意义上获得了与众不同的惊喜与独处的自由清静。
  我不急于让世人尽快发现它的潜在价值,正如我每天安于平淡无奇的庸常生活,我将继续修炼、不断完善自己,企望《中华史诗》能成为真正有高度、有气度、有风度的大器之作。我深信,研究中国当代新古典主义写作,《中华史诗》的异质性、独创性具有绕不过去的文本意义和抒情品质。
  我写作《中华史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方块汉字魔方变异的一个奇妙过程,万象幻生,层出不穷,滔滔不绝。从文本和语言的贡献上讲,我觉得自己无愧、无悔,18年独守一隅,我总想完成自己认定的文化使命,这中间有舍有取,令人纠结。自始至终,汉字迷人的魅力都在牵引着我走向阔大,走向极致。我认为,汉字是世上最美的方块,它拥有其他文字所不具备的独特神韵与个性风采。诗歌的最大对手其实是语言,但诗歌真正的敌人却是写作者的思想。没有思想的写作,在我看来,那是在浪费笔墨。
  中华文化是汪洋大海,但它可以凝结为我的一颗泪、一滴血,我把它量化、肢解、发掘、展现出来,糅合人类的精神呈现于自己的诗行中,便成了我写作的主义与信仰,这样的作品,具有不可复制的内涵与实质。
  诗人的作品最重要的品质是有烟火味、有禅思、有仙气,诗人为人应有傲骨而无傲气。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品格,对于一个诗人而言,诚实甚至比生命更重要。
  张 况: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兼诗歌委员会副主任、佛山市作家协会主席、佛山市文联副主席。
其他文献
黄色的土地  是用水写成的  当蓝天燃烧起来  果实的根在发烫的土里呼喊  阳光开始拨开玉米饱满的乳峰  一点点的偷窥  又俯身撕开爆裂的豆角  听其呐喊  快来收获我们  用新研发的玉米机  用特制的收豆机  智慧凝聚铁手  汗水冷淬刀口  一穗穗有着阳光的日子  连同太阳那不灭的火种  都让黄土地满意  黄土地在云堆深陷的金色里  越荡越深越明亮  越远越开阔  我唯一的生命是它  在春的末尾
期刊
诗美的创造里程是艰难的,同时也是幸福的。这是一种地老天荒的爱,沧海桑田的情。皓首穷诗,我们无愧于自己竖琴的命运。  看一个诗人对待时代和人民的态度,就可以知晓他的情怀、灵魂和境界。时代和人民永远是哺育诗人的亲生父母,而诗人只有反哺时代和人民,才能配得上自己高尚的称谓。只沉湎于风花雪月的生活情调是小男女,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而只关注风云征候的是政客官吏,同样也不是真正的诗人。真诗人集风月和风云、
期刊
钢梁铁架,升起来,进入眼帘,再不顾车子巅簸,稳当当站在黄土山头。那副威武,在风中,透出骨子里的劲道。我们九个人站在卡车后槽,尽管天色沉下脸来,我心里却在颤动。从此,跳出了农村,脱离了那田地,进入到工人队列。迎面的几何体让我有一种认同、亲切感。这是打量煤矿的第一眼,也是煤矿看我的第一眼。  那是1970年代的第一个秋天,吕梁山头的柿子正泛红。  天空落下雨来,我们像雨点儿一样飘进宿舍,这儿有几十排随
期刊
院子里的丝瓜架很美,绿绿的藤蔓上搭下挂。瓜架下的小折叠床很精致,折叠着整个夏天。艾用用躺在上面,正午阳光剥落的绿色扑洒下来,碎碎地落满一脸。嫩绿的藤蔓一条条往下垂,像一只只小胳膊一样向她伸过来,有一条甚至都快探到她的胸部了。望着那条藤,艾用用无声地笑了。笑是因为她想起了杨子媚那句话:“如果是别的男人的手呢?”  昨天,几个女人跟往常一样围坐在那棵大柳树下,杨子媚刚从镇上买回一个胸罩。镇里有一家做胸
期刊
日前,由中国煤矿摄影家协会、山能兖矿集团摄影家协会、孔子东方艺术馆联合举办的“迎新年2020年‘未来空间杯’全国煤炭行业迎新年摄影作品展”在山东省邹城市孔子东方艺术馆开幕。  所展出的100件攝影作品,是从全国煤矿摄影爱好者征集的3285幅作品中经专家推选出的金质收藏作品2幅、银质收藏作品4幅、铜质收藏作品6幅,优秀作品20幅和入围作品68幅。  展出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展现了新时代矿工的新风
期刊
铁法矿区企业文化中心是铁法能源公司为提升文化软实力而搭建的文化阵地。通过举办文化讲坛、读书分享、书画艺术交流及培训等活动,为矿区职工和家属提供了优质的文化服务,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不断丰富。  公益书画培训课堂是公司企业文化的一个靓丽品牌,吸引了大批矿区书画爱好者。有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老人提笔挥毫,也有正在老师指导下的小朋友,一笔一画初耕砚田,洋溢着翰墨流香、丹青美画的浓厚文化氛围。培训班自201
期刊
改革开放那一年,我们全家跟随爸爸离开河北省军区大院,落户到了陕西的煤城——铜川。  那时的铜川,城市的规模宛如河北的县城,城内有一条大街、一条小河。大街名曰红旗街,小河名叫漆水河。乍听这名字的时候,我曾经下过小河沟,掀着河里边的石头找河水里的漆,可是石头下面除了一窝一窝的蛤蟆骨朵儿(蝌蚪),还是一窝一窝的蛤蟆骨朵儿。  刚到铜川那一年,我百般不适应。因为我离开了繁华的都市,来到了污染严重的煤城,离
期刊
随着我国煤炭开发与加工利用的发展,煤炭成了诗人们吟咏的题材。历来的咏煤诗,不仅记录了我国的用煤情况,也为诗坛增添了新意。至迟在南北朝时期,我国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煤饼——香煤饼。而记载这一史实的则是已知最早的一首咏煤诗,即南朝人徐陵(507(4)—583)的《春情》一诗。  这首诗见于《徐孝穆集》(徐陵,字孝穆):  风光今旦动,雪色故年残。  薄夜迎新节,当垆却晚寒。  奇香分细雾,石炭捣轻纨。 
期刊
所谓咏煤诗,是以煤炭为题材进行咏煤的诗歌,或者与煤炭有直接关系,或者反映了煤炭内容的诗歌。为了便于研究者使用,笔者把凡是提到煤的诗歌,也列入其中。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代是中国诗歌较为繁盛与成熟的重要历史时期。吟诗赋词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必修课与基本功。中国古代诗歌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物,是灿烂的古代文化中颇为绚丽夺目的篇章。在数量巨大、流传久远的古代诗歌中,咏煤诗则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小分支。尽管古代咏
期刊
序 诗  它叫权家河矿  如果将它比作一个人  他就是我的至爱至亲  如果把煤炭比作麦子  一个矿的人就是吃着煤炭  把平常的日子  过得安安稳稳  权家河矿  一九七○年建设  二○一五年关闭  它有四十五个年轮  经历了四十五个煤味的晨昏  二十二岁,我毕业分配到这里  从此,喝它的水  吃它的饭  挣它的工资  呼吸它带着煤味的空气  权家河三个字  深深地融入了  我的骨髓和灵魂  我的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