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教育思想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面貌,对语文教师来说,这又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新课改注重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强调对语言文学知识素养的积累、感悟和熏陶,突出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教师要扩大知识面。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要拓宽知识面,要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教学个性,只有这样,才能深入浅出地理解教材,才能融会贯通地使用教材。再次,要进行教法改革。只有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才能使语文教学改革落到实处,才能为语文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用新观念、新教法,才能用好教材。由于课文的文体不同,教学要求不同,具体运用阅读教学法的形式与程序也会不同。笔者在这里介绍几种阅读法与同行商榷。
一、编提纲或列表进行阅读
教师在教学前要充分利用课文的提示或注释,找准解决课文重难点的突破口,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编写提纲,以此深入理解课文,教师在学生交流讨论评议时相机诱导。如教读《伶官传序》,因为本文主要记叙了主人公李存勖一生中的主要经历。阅读时要求学生完整地编写李存勖的履历表。
■
从履历表中可以看出,李存勖灭敌立国用了15年时间,然而立国灭亡,只有短短的3年。从这一盛一衰的对比中,学生就不难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进而得出全文的论点:“盛衰之理,岂非人事哉!”那么作者在一百多年后的宋代提这件史实的用意何在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此问可谓一石击水,浪花四溅。学生通过紧张的思考讨论,找到了作者行文之目的所在,这样也就顺利地完成了本文的教学。像《祝福》《孔雀东南飞》均可采用此法。
二、抓中心进行阅读
文章是信息的载体,阅读文章,往往不需要百分之百地吸收它负载的信息,而需要根据阅读目的,迅速而准确地筛选出有关信息。要求学生通览全文,从课文的众多信息中找出具有最本质意义的信息——中心词或中心句,统摄全篇。教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第二节,对这部分的分析,要求学生提纲挈领地抓住关键,准确解读作者的感情。通读此节,学生不难找出最后一句:“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从全文看,此处的“车辙”和“脚印”是有象征意义的。如果“车辙”可以看做是作者心灵求索的轨迹,那么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目送他走过人生这条长路的。抓住上面的关键,再回头解读各段落,就比较容易体味作者对母亲理解的过程。
三、抓思路进行阅读
这是语文教学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于思路较显露的课文可以通过列文章思路,然后凭思路图分析理解课文。思路阅读重在问题的设计。课堂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设,没有问题就没有动力,就不称其为课堂。我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时,主要设计了三个问题。
①本文题目是《荷塘月色》,作者是否在第一段就写荷塘月色了?如果没有,那是从第几段开始的?
②作者写荷塘月色之前,为什么要加三个自然段?去掉行不行?
③作者写完荷塘月色后,为什么不结束文章?写江南采莲是否属多余之笔?
这三个问题是有联系的。第一个问题的解决,为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垒砌了台阶;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又加深了学生对第一个问题的理解程度。三个问题形成一条无形的线索,拉动了整个课堂教学的进程。·
四、对比阅读法
比较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的一种思维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进行学习或研究的科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教材中课文与课文、课文与课外读物的相似性或相通之处,通过比较、分析、鉴别,使同学们比较全面地掌握阅读知识与阅读技能。尤其是通过比较教学,既可探索作品的艺术规律,也可丰富教学的文化内涵,从而将一篇作品的教学价值提到一种新的高度。如教学《病梅馆记》,引入历代咏梅作品如林逋的《山园小梅》、王安石的《梅花》、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等进行比较阅读教学。这些作品,有的偏于写神,有的重在绘形,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基调,那就是歌颂。或爱其暗香疏影,或赞其傲雪斗霜,它们大都从精神气质上为梅写照,在立意上可谓各具匠心。通过赏读,我们在咏物散文和诗歌哲理性的探求上是否亦该受到一点启示呢?大家通过比较阅读对文学作品主题的把握是否也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呢?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为怀古词,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数百年来,给广大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这两首词通过怀古,都抒发了作者的伟大抱负,但因作者的经历及人生态度不同,词作分别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思想情怀。通过对两首词的内容、作者生平、精神情怀的比较分析阅读,我们可以看出,苏轼与辛弃疾虽然都通过怀古来感怀身世,抒发抱负,但由于他们生活经历的不同和个性的差异,所以词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有着显著的差别。辛弃疾非常执著,至死也不放弃自己收复中原的理想,因而一股英雄豪气贯穿词的始终。而苏轼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当理想碰壁之后,善于另辟蹊径,以旷达的人生态度来自我慰藉,脱出尘寰之外,以获得自身的解脱。比较之中见深细。作品独特的艺术追求,作品共通的写作规律,均可在对比中得到更好的显示。教材中的许多篇目都可采用比较阅读法,如:《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过秦论》与《六国论》、《失街亭》与《三国志·诸葛亮传》均可进行比较阅读,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五、利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阅读
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许多文章都不是采用单一的表达方式,而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表现作者的写作意图的。教学时,不妨利用表达方式的不同,分章、分节或分层次来理解文章。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以往的教学偏重于从头到尾一贯到底,教师讲得苦,学生记得累,效果不佳。如能抓住复杂的记叙文的特点来教,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复杂的记叙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记叙含蓄地体现,二是通过议论抒情直接表达。教学时,可以重点通过对抒情和记叙两种表达方式的讨论,引导学生弄清作者的行文思路,进而理清作者的感情基调。
第一步:按照表达方式本文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抒情部分(第一节首段和第五节)二是回忆性记叙部分(其余)。
第二步:分析抒情部分,找出文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不难得出抒情部分中行文上有一个“悲愤—忘却—悲愤—忘却—记起”的变化过程,贯穿抒情部分的感情基调是“悲愤”。第三步:分析回忆叙事部分中白莽与柔石的生平事迹。
小结: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本文两大部分:抒情部分抒发了“悲愤”感情,叙事部分表达了作者对烈士的悼念,从而,全文的总线索为:悼念烈士的极度悲愤的感情。
六、设置关键性问题促进阅读理解
关键性问题往往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如能在充分解读课文的前提下,设置几个关键性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让学生既理解课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又增加了语文教学的丰富性、多样性。如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可设置三个问题:诗人的梦境;诗人的处境;诗人的抉择。启发学生通过探究,以达到理解课文、提高能力的目的。如教学《祝福》,可设置问题:祥林嫂有没有春天?祥林嫂为何要出逃?谁是杀死祥林嫂的凶手?怎样才能拯救祥林嫂?
总之,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有目的、有步骤、有层次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新课改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责编 张敬亚)
一、编提纲或列表进行阅读
教师在教学前要充分利用课文的提示或注释,找准解决课文重难点的突破口,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编写提纲,以此深入理解课文,教师在学生交流讨论评议时相机诱导。如教读《伶官传序》,因为本文主要记叙了主人公李存勖一生中的主要经历。阅读时要求学生完整地编写李存勖的履历表。
■
从履历表中可以看出,李存勖灭敌立国用了15年时间,然而立国灭亡,只有短短的3年。从这一盛一衰的对比中,学生就不难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进而得出全文的论点:“盛衰之理,岂非人事哉!”那么作者在一百多年后的宋代提这件史实的用意何在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此问可谓一石击水,浪花四溅。学生通过紧张的思考讨论,找到了作者行文之目的所在,这样也就顺利地完成了本文的教学。像《祝福》《孔雀东南飞》均可采用此法。
二、抓中心进行阅读
文章是信息的载体,阅读文章,往往不需要百分之百地吸收它负载的信息,而需要根据阅读目的,迅速而准确地筛选出有关信息。要求学生通览全文,从课文的众多信息中找出具有最本质意义的信息——中心词或中心句,统摄全篇。教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第二节,对这部分的分析,要求学生提纲挈领地抓住关键,准确解读作者的感情。通读此节,学生不难找出最后一句:“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从全文看,此处的“车辙”和“脚印”是有象征意义的。如果“车辙”可以看做是作者心灵求索的轨迹,那么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目送他走过人生这条长路的。抓住上面的关键,再回头解读各段落,就比较容易体味作者对母亲理解的过程。
三、抓思路进行阅读
这是语文教学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于思路较显露的课文可以通过列文章思路,然后凭思路图分析理解课文。思路阅读重在问题的设计。课堂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设,没有问题就没有动力,就不称其为课堂。我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时,主要设计了三个问题。
①本文题目是《荷塘月色》,作者是否在第一段就写荷塘月色了?如果没有,那是从第几段开始的?
②作者写荷塘月色之前,为什么要加三个自然段?去掉行不行?
③作者写完荷塘月色后,为什么不结束文章?写江南采莲是否属多余之笔?
这三个问题是有联系的。第一个问题的解决,为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垒砌了台阶;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又加深了学生对第一个问题的理解程度。三个问题形成一条无形的线索,拉动了整个课堂教学的进程。·
四、对比阅读法
比较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的一种思维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进行学习或研究的科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教材中课文与课文、课文与课外读物的相似性或相通之处,通过比较、分析、鉴别,使同学们比较全面地掌握阅读知识与阅读技能。尤其是通过比较教学,既可探索作品的艺术规律,也可丰富教学的文化内涵,从而将一篇作品的教学价值提到一种新的高度。如教学《病梅馆记》,引入历代咏梅作品如林逋的《山园小梅》、王安石的《梅花》、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等进行比较阅读教学。这些作品,有的偏于写神,有的重在绘形,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基调,那就是歌颂。或爱其暗香疏影,或赞其傲雪斗霜,它们大都从精神气质上为梅写照,在立意上可谓各具匠心。通过赏读,我们在咏物散文和诗歌哲理性的探求上是否亦该受到一点启示呢?大家通过比较阅读对文学作品主题的把握是否也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呢?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为怀古词,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数百年来,给广大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这两首词通过怀古,都抒发了作者的伟大抱负,但因作者的经历及人生态度不同,词作分别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思想情怀。通过对两首词的内容、作者生平、精神情怀的比较分析阅读,我们可以看出,苏轼与辛弃疾虽然都通过怀古来感怀身世,抒发抱负,但由于他们生活经历的不同和个性的差异,所以词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有着显著的差别。辛弃疾非常执著,至死也不放弃自己收复中原的理想,因而一股英雄豪气贯穿词的始终。而苏轼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当理想碰壁之后,善于另辟蹊径,以旷达的人生态度来自我慰藉,脱出尘寰之外,以获得自身的解脱。比较之中见深细。作品独特的艺术追求,作品共通的写作规律,均可在对比中得到更好的显示。教材中的许多篇目都可采用比较阅读法,如:《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过秦论》与《六国论》、《失街亭》与《三国志·诸葛亮传》均可进行比较阅读,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五、利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阅读
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许多文章都不是采用单一的表达方式,而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表现作者的写作意图的。教学时,不妨利用表达方式的不同,分章、分节或分层次来理解文章。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以往的教学偏重于从头到尾一贯到底,教师讲得苦,学生记得累,效果不佳。如能抓住复杂的记叙文的特点来教,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复杂的记叙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记叙含蓄地体现,二是通过议论抒情直接表达。教学时,可以重点通过对抒情和记叙两种表达方式的讨论,引导学生弄清作者的行文思路,进而理清作者的感情基调。
第一步:按照表达方式本文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抒情部分(第一节首段和第五节)二是回忆性记叙部分(其余)。
第二步:分析抒情部分,找出文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不难得出抒情部分中行文上有一个“悲愤—忘却—悲愤—忘却—记起”的变化过程,贯穿抒情部分的感情基调是“悲愤”。第三步:分析回忆叙事部分中白莽与柔石的生平事迹。
小结: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本文两大部分:抒情部分抒发了“悲愤”感情,叙事部分表达了作者对烈士的悼念,从而,全文的总线索为:悼念烈士的极度悲愤的感情。
六、设置关键性问题促进阅读理解
关键性问题往往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如能在充分解读课文的前提下,设置几个关键性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让学生既理解课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又增加了语文教学的丰富性、多样性。如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可设置三个问题:诗人的梦境;诗人的处境;诗人的抉择。启发学生通过探究,以达到理解课文、提高能力的目的。如教学《祝福》,可设置问题:祥林嫂有没有春天?祥林嫂为何要出逃?谁是杀死祥林嫂的凶手?怎样才能拯救祥林嫂?
总之,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有目的、有步骤、有层次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新课改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责编 张敬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