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这春天里。”
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以一首真诚朴实的《春天里》给全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的歌声,唱出了当代农民工内心的酸楚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与往年不同,中国今年的用工荒也蔓延到了四川、重庆、安徽、贵州等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今年缺工情况不仅出现在制造等传统行业,服务业人员、技术型人员缺工情况也很严重。
不过,北京大学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周近日表示,中国农业劳动力依然过剩,今年的用工荒是用工方目前的待遇条件等无法满足劳动力的要求,解决用工荒离不开市场的调节作用。
民工荒让谁慌?
据统计,目前全国农民工后备力量每年比此前高峰时减少了600多万人,三年差不多少了2000万人。“囤人”小班组现形
“囤大蒜,炒绿豆,那都是老皇历了。
‘囤人’,你听说过5吗?”李德(化名)颇为神秘地表示。
“用工荒”催生了一批李德这样的“工头”。这个“工头”不同于一般意义上领着民工去干活儿的工头,而是把零散的农民工组织起来,作为“代表”去和用工单位洽谈薪资、待遇、福利等,自己不仅能在用工单位谋到一个小的管理职位,还能从农民工和用工单位抽取适当提成。
过去动辄数百甚至上千人的大劳务公司,逐渐成了化整为零的“小班组”,四面出击。
福建某纺织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表示,目前在福建,估计有80%的中小公司面临和这些“小班组”打拉锯战的问题。不少学者和业内专家认为,农民工以这种“小班组”形式进城务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弱势的农民工群体获得一点“话语权”。中西部以情留人
“家乡工作好,收入也不少”“年年往返、长途花钱还受累,留在重庆、节约路费不受罪。顾好家、看好娃,宜居重庆享安康!”为了留住农民工在本地就业,“破五”之后,在重庆落户的英业达、富士康科技集团等公司,就打出各种煽情标语,到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招工。据悉,两个单位今年需求人数约为10万人。
为挽留农民工,重庆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旗下的重庆市笔记本电脑基地建设指挥部今年1月30日还破天荒地发了一封针对“全市外出务工朋友”的慰问信。这封慰问信在煽情的同时还给出了一些实质性承诺,“有公租房、子女入学等政策环境,而且能近距离地照顾老人和子女。”
4名已经被招工单位录取的受访者称,富士康、英业达在当地开出的基本工资为1000元~1 300元/月,且综合收入可达1700元~2800元/月,虽与沿海地区的工厂相比低1000元左右。不过考虑到离家近,可以经常回家以及照顾家庭的因素,这一工资差异还能接受。
东部不拘一格挖工人
为了吸引工人,企业应对措施可谓花样繁多。有的企业报销春节回家车票500元,不过要在年后报到时领取。
上海。2月6日,近400辆长途大巴奔赴安徽、江苏、河南、湖北等地,到“家门口”接回农民工。而东部沿海企业为了招到人,纷纷与劳务输出地建立长期联系,并支付劳务输出费。
“跟抓壮丁似的,先把人拉过来再说。”苏州一位从事劳务派遣的工作人员笑言。
“原来招人还要问问文化程度、身高、年龄,还要经过考试。现在只要有身份证,不是伤残的都可以。”深圳龙跃线路板厂负责人表示,“就这,还招不来人呢。”
“用工荒”迫使不少企业都提高了薪酬标准,增设绩效奖金、发放夜班津贴等。比如步步高电子厂计划从3月1日起将底薪增加230元。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明确表示,今年深圳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温州多数工种的月平均工资也较去年增加了一二百元。
还有一些企业瞄准“老乡带老乡”,对介绍入职进行奖励。在汇安的招聘会上,有一家电子企业招聘广告上写着“现场招聘女性作业员,介绍入职奖励600元”,可见普工的紧俏。
民工荒缘何荒?民工荒源于诸多因素。
内陆的蓬勃发展
《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中国政府取消农业税等惠农政策令农村收入增加,在一些地方,务农已经比清洁摩天大楼窗户赚得更多了。中国已经允许大型国有企业从农民手中租赁土地,以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生产率,这项改革也催生了一批新兴的闲散农民,他们单靠出租土地的收入就足以维持生活了。
除此之外,随着中西部地区投资条件逐渐改善,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使中西部地区用工需求明显增长。
2010年,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产业西进加速。以成都为例,先后有富士康、戴尔、联想、仁宝和纬创等电子信息产业巨头落户。富士康、仁宝和纬创三大生产基地就需要招收普140万人。
己在广州打工10多年的叶女士说:“该是我返回家乡的时候了。那里的物价更便宜,还有我的家人和朋友。”生活成本压力下的逃离
3000元月薪多吗?放到四五线城市绝对不少,可是3000元的薪水在京沪粤这些城市永远买不起房,也留不下来。
国家统计局2009年的调研显示,东部地区打工者的月收入比西部地区仅高5%,而5年前东部地区工资比西部地区平均高15%。相比之下,农民工不愿意再离开家乡。受困于目前大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相关企业仅仅靠加工资亦己很难挽留农民工。
很多企业打出几千的幌子其实很少有不加班的,三险五金很多时候就是骑在驴上,然后挑根杆子用线绑了放到驴前面的那颗胡萝卜。年节返乡路费又高,子女就学等,致使更多人不愿意出去。新生代农民工的新诉求
80后、90后己构成外出农民工的主体,包食宿、加班带来的有限工资已经很难吸引他们。
部分企业不能适应新生代农民工不断变化的就业诉求,是导致招工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番珠三角的用工荒更多体现为“普工荒”。深圳乐达精密仪器的招聘代表指出,当今最缺的是普工,即生产线上从事简单劳动的工人,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反而缺口不大。
在深圳几个劳动力市场内,一些20岁左右的求职者大多神态轻松自信,纷纷表示,希望工作有技术含量、工作环境好,还能有上升空间。90后的小陆表示,不到万不得己,自己绝对不会做流水线的工人,太辛苦了,经常要加班。
《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农村地区的年轻一代似乎也有着不同的世界观。在这一代人的父母逐渐回到家乡,淡出人们的视线时,在相对较好的条件下长大的年轻一代养活自己或支撑家庭的压力要小得多。
深圳市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认为,企业应正视现实,建立可以让他们持续成长、安心工作的机制环境,为90后创造条件,加大技能培训的力度。
用工荒无需慌
“民工荒”对东部沿海地区来说,既是不利因素,也是有利因素。正视衰退的“人口红利” “用工荒应该只是冰山一角,未来中国的‘人口红利’面临衰退。”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口研究专家郭志钢表示。“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蔡防表示,
“民工荒”是中国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快速增长所形成的劳动力需求。他曾预计,2015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不再增长,第一次人口红利也将在这一时间段前后消失。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戴尔·莫滕森近日也指出,中国的劳动力不会永远过剩,将来发展到一个阶段,劳动力将不会是一个特别的优势,转型已经开始。
作为中国劳动力输出第一大省,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指出,近3年来新增劳动力持续降低,劳动力供应总量增速明显放缓。
专家指出,中国经济告别“人口红利”不会太远。用工企业需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为调结构提供了契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研究员贡森在调研后认为,“刘易斯第一拐点”已经到来。所谓“刘易斯拐点”,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发展中国家中,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向短缺转变。
只有到了这个阶段以后,中国普通工人的待遇才能真正逐步改善,这对于调整中国弊端多多的粗放式生产结构有着关键意义。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也将开启消费拉动型经济时代,低收入者会将更多的收入用于消费。
“用工荒”也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一些企业考虑升级换代,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可能迁移到内地,也可能被市场淘汰。
对于业内不断呼吁的产业和技术升级,专家指出,市场会根据成本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
长远之计
中国工运研究所所长吕国泉认为,薪酬问题是农民工关注的主要问题。
但贡森指出,目前全球经济条件下,大幅度提高工资不可持续。如继续提高工资,企业将向劳动力便宜的地区转移。
戴尔·莫滕森认为,解决用工荒应让市场发挥作用。此外,中国可推行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迁移到拥有大量劳动力的地区,这会缓解中国的许多问题,使地区发展比现在变得更为均衡。
蔡昉认为,推进城市化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可以挖掘“第一次人口红利”的潜力。此外,通过发展教育培训,延长劳动人口年龄等方式,挖掘出新的经济增长源泉,方是破解“民工荒”的长远之策。
我们时常抱怨卖出八亿件衬衫才能进口一架空客飞机,如果劳动力无限供给不改变,中国只能陷于低附加值的“比较优势陷阱”而无法自拔。用工荒提示我们,中国正在经历转变。让我们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春天的到来。(编辑/周南)
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以一首真诚朴实的《春天里》给全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的歌声,唱出了当代农民工内心的酸楚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与往年不同,中国今年的用工荒也蔓延到了四川、重庆、安徽、贵州等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今年缺工情况不仅出现在制造等传统行业,服务业人员、技术型人员缺工情况也很严重。
不过,北京大学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周近日表示,中国农业劳动力依然过剩,今年的用工荒是用工方目前的待遇条件等无法满足劳动力的要求,解决用工荒离不开市场的调节作用。
民工荒让谁慌?
据统计,目前全国农民工后备力量每年比此前高峰时减少了600多万人,三年差不多少了2000万人。“囤人”小班组现形
“囤大蒜,炒绿豆,那都是老皇历了。
‘囤人’,你听说过5吗?”李德(化名)颇为神秘地表示。
“用工荒”催生了一批李德这样的“工头”。这个“工头”不同于一般意义上领着民工去干活儿的工头,而是把零散的农民工组织起来,作为“代表”去和用工单位洽谈薪资、待遇、福利等,自己不仅能在用工单位谋到一个小的管理职位,还能从农民工和用工单位抽取适当提成。
过去动辄数百甚至上千人的大劳务公司,逐渐成了化整为零的“小班组”,四面出击。
福建某纺织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表示,目前在福建,估计有80%的中小公司面临和这些“小班组”打拉锯战的问题。不少学者和业内专家认为,农民工以这种“小班组”形式进城务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弱势的农民工群体获得一点“话语权”。中西部以情留人
“家乡工作好,收入也不少”“年年往返、长途花钱还受累,留在重庆、节约路费不受罪。顾好家、看好娃,宜居重庆享安康!”为了留住农民工在本地就业,“破五”之后,在重庆落户的英业达、富士康科技集团等公司,就打出各种煽情标语,到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招工。据悉,两个单位今年需求人数约为10万人。
为挽留农民工,重庆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旗下的重庆市笔记本电脑基地建设指挥部今年1月30日还破天荒地发了一封针对“全市外出务工朋友”的慰问信。这封慰问信在煽情的同时还给出了一些实质性承诺,“有公租房、子女入学等政策环境,而且能近距离地照顾老人和子女。”
4名已经被招工单位录取的受访者称,富士康、英业达在当地开出的基本工资为1000元~1 300元/月,且综合收入可达1700元~2800元/月,虽与沿海地区的工厂相比低1000元左右。不过考虑到离家近,可以经常回家以及照顾家庭的因素,这一工资差异还能接受。
东部不拘一格挖工人
为了吸引工人,企业应对措施可谓花样繁多。有的企业报销春节回家车票500元,不过要在年后报到时领取。
上海。2月6日,近400辆长途大巴奔赴安徽、江苏、河南、湖北等地,到“家门口”接回农民工。而东部沿海企业为了招到人,纷纷与劳务输出地建立长期联系,并支付劳务输出费。
“跟抓壮丁似的,先把人拉过来再说。”苏州一位从事劳务派遣的工作人员笑言。
“原来招人还要问问文化程度、身高、年龄,还要经过考试。现在只要有身份证,不是伤残的都可以。”深圳龙跃线路板厂负责人表示,“就这,还招不来人呢。”
“用工荒”迫使不少企业都提高了薪酬标准,增设绩效奖金、发放夜班津贴等。比如步步高电子厂计划从3月1日起将底薪增加230元。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明确表示,今年深圳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温州多数工种的月平均工资也较去年增加了一二百元。
还有一些企业瞄准“老乡带老乡”,对介绍入职进行奖励。在汇安的招聘会上,有一家电子企业招聘广告上写着“现场招聘女性作业员,介绍入职奖励600元”,可见普工的紧俏。
民工荒缘何荒?民工荒源于诸多因素。
内陆的蓬勃发展
《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中国政府取消农业税等惠农政策令农村收入增加,在一些地方,务农已经比清洁摩天大楼窗户赚得更多了。中国已经允许大型国有企业从农民手中租赁土地,以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生产率,这项改革也催生了一批新兴的闲散农民,他们单靠出租土地的收入就足以维持生活了。
除此之外,随着中西部地区投资条件逐渐改善,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使中西部地区用工需求明显增长。
2010年,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产业西进加速。以成都为例,先后有富士康、戴尔、联想、仁宝和纬创等电子信息产业巨头落户。富士康、仁宝和纬创三大生产基地就需要招收普140万人。
己在广州打工10多年的叶女士说:“该是我返回家乡的时候了。那里的物价更便宜,还有我的家人和朋友。”生活成本压力下的逃离
3000元月薪多吗?放到四五线城市绝对不少,可是3000元的薪水在京沪粤这些城市永远买不起房,也留不下来。
国家统计局2009年的调研显示,东部地区打工者的月收入比西部地区仅高5%,而5年前东部地区工资比西部地区平均高15%。相比之下,农民工不愿意再离开家乡。受困于目前大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相关企业仅仅靠加工资亦己很难挽留农民工。
很多企业打出几千的幌子其实很少有不加班的,三险五金很多时候就是骑在驴上,然后挑根杆子用线绑了放到驴前面的那颗胡萝卜。年节返乡路费又高,子女就学等,致使更多人不愿意出去。新生代农民工的新诉求
80后、90后己构成外出农民工的主体,包食宿、加班带来的有限工资已经很难吸引他们。
部分企业不能适应新生代农民工不断变化的就业诉求,是导致招工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番珠三角的用工荒更多体现为“普工荒”。深圳乐达精密仪器的招聘代表指出,当今最缺的是普工,即生产线上从事简单劳动的工人,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反而缺口不大。
在深圳几个劳动力市场内,一些20岁左右的求职者大多神态轻松自信,纷纷表示,希望工作有技术含量、工作环境好,还能有上升空间。90后的小陆表示,不到万不得己,自己绝对不会做流水线的工人,太辛苦了,经常要加班。
《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农村地区的年轻一代似乎也有着不同的世界观。在这一代人的父母逐渐回到家乡,淡出人们的视线时,在相对较好的条件下长大的年轻一代养活自己或支撑家庭的压力要小得多。
深圳市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认为,企业应正视现实,建立可以让他们持续成长、安心工作的机制环境,为90后创造条件,加大技能培训的力度。
用工荒无需慌
“民工荒”对东部沿海地区来说,既是不利因素,也是有利因素。正视衰退的“人口红利” “用工荒应该只是冰山一角,未来中国的‘人口红利’面临衰退。”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口研究专家郭志钢表示。“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蔡防表示,
“民工荒”是中国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快速增长所形成的劳动力需求。他曾预计,2015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不再增长,第一次人口红利也将在这一时间段前后消失。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戴尔·莫滕森近日也指出,中国的劳动力不会永远过剩,将来发展到一个阶段,劳动力将不会是一个特别的优势,转型已经开始。
作为中国劳动力输出第一大省,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指出,近3年来新增劳动力持续降低,劳动力供应总量增速明显放缓。
专家指出,中国经济告别“人口红利”不会太远。用工企业需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为调结构提供了契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研究员贡森在调研后认为,“刘易斯第一拐点”已经到来。所谓“刘易斯拐点”,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发展中国家中,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向短缺转变。
只有到了这个阶段以后,中国普通工人的待遇才能真正逐步改善,这对于调整中国弊端多多的粗放式生产结构有着关键意义。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也将开启消费拉动型经济时代,低收入者会将更多的收入用于消费。
“用工荒”也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一些企业考虑升级换代,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可能迁移到内地,也可能被市场淘汰。
对于业内不断呼吁的产业和技术升级,专家指出,市场会根据成本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
长远之计
中国工运研究所所长吕国泉认为,薪酬问题是农民工关注的主要问题。
但贡森指出,目前全球经济条件下,大幅度提高工资不可持续。如继续提高工资,企业将向劳动力便宜的地区转移。
戴尔·莫滕森认为,解决用工荒应让市场发挥作用。此外,中国可推行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迁移到拥有大量劳动力的地区,这会缓解中国的许多问题,使地区发展比现在变得更为均衡。
蔡昉认为,推进城市化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可以挖掘“第一次人口红利”的潜力。此外,通过发展教育培训,延长劳动人口年龄等方式,挖掘出新的经济增长源泉,方是破解“民工荒”的长远之策。
我们时常抱怨卖出八亿件衬衫才能进口一架空客飞机,如果劳动力无限供给不改变,中国只能陷于低附加值的“比较优势陷阱”而无法自拔。用工荒提示我们,中国正在经历转变。让我们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春天的到来。(编辑/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