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回顾中国近年来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我深切地感到科学性的提高是当前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重要任务,任重而道远。与其他教学活动相比,幼儿科学教育更注重让幼儿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更强调幼儿的亲自参与和动手操作,它主张让幼儿通过自身与周围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获得经验。因此,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科学教育的特点,合理组织教学,促进幼儿科学教育的养成和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关键词:科学素养;资源开发;活动统整;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学前儿童进行科学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也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无论从社会需要来看,还是从学前儿童的个体来看,都是至关重要的。本论文首先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进行相关概述,在此基础上探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开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二、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一)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是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是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选择和组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实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与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评价的重要依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事实和环境,让儿童向自己动手操作,通过摸、看、尝、闻、抓、捏等来解释事物的各种特性,这充分说明了儿童学习的探索性特点。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地位
21世纪的今天,科学教育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学前阶段的科学教育是整个科学体系的奠基阶段。任何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培养现代科学技术所需的、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因此,世界各国对科学教育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三、实施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策略
1.合理安排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
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分阶段安排。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应注意:要贴近幼儿生活,丰富多彩新颖有趣,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各阶段内容循序渐进,成层次性,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
2.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物质材料的提供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的需要,正确恰当的使用教学材料,不仅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体化、形象化,易为幼儿所感知、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幼儿创新人格的发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材料应注意:目的性,操作性、思考性、熟悉性。
3.吃透活动环节。我们的活动出发点必须具有引发幼儿思考、探索的欲望等特点。
(1)巧妙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科学内容丰富多彩神奇有趣。
以不同的方式导入课程,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①游戏法。游戏既是科学活动的内容,又是科学活动的实施途径,于是我们要充分利于幼儿的这一认知方式,把科学教育活动转化为游戏,鼓励幼儿通过操作获得多方面经验。②魔术法。这种方法能很快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③惊险法。这种方式扣人心弦,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激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④设疑法操作法。这种方法以幼儿自主探索为主,提供给幼儿丰富的操作材料,设下疑问,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观察科学现象,学习体验探究科学的方法,发现科学道理。
(2)要重视幼儿的表达与交流。当幼儿对一个问题做了深入探究、思考、尝试,有了深入了解和深刻体验后,都会产生一种交流和表达的欲望,幼儿把探索过程和发现经过思维的梳理和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既增加了对事物的认识,有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在实施科学教育中要给足幼儿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促进幼儿表达与交流,这是科学教育的重要一环。
(3)精心指导科学教育活动
教师的指导应注意一下几方面。第一,精心设计提问,指导幼儿活动。问题要带有启发性,能激发幼儿思考。第二,灵活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开展活动。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观察是最根本的、运用最多的方法。实验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充分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这两种方法若能灵活运用,使幼儿既能感知科学现象,又学习探索方法。第三,重视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促进活动的发展。教师可利用非语言信息对幼儿做出评价,如点头、微笑等,还可以把幼儿在活动的中的表现记录下来,与幼儿一起分析,一起评价。
(4)抓住生活契机,随时实施科学教育
在幼儿科学教育实践中,我们首先要树立“时时处处有教育,方方面面有科学”的观念。切实有效的组织教育活动。其次,在生活中要细致观察,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再次,我们必须对偶发事件迅速做出反应,调整教育策略。事实上,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更多的应该是随机教育。
四、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多元化表现
(一)跨学科领域的教育活动
跨学科领域的教育活动是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和任务,跨越学科领域的界限,不同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使主题和项目加以统整,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活动。
1.主题活动。即在一定时期内围绕一个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活动。教师从课程目标出发,依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及发展水平,以促进幼儿发展的某一核心知识经验为切入点。确定主题。将涉及的学科领域内退有机融合,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单元,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使幼儿获得完整的知识经验,促进其整体全面的发展。
2.项目活动。即幼儿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引导下,围绕大家感兴趣的某个“话题”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识的过程。项目活动具有典型的生成特点,它不是由教师单方面预先设计的。 (二)社会力量的整合
建立由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科学教育设施的有机联系,形成一个网络状的现代的科学教育体系,才能取得科学教育的最佳效果。
1.家庭要配合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
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科学教育是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的。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就可以增加科学教育的效果和丰富发展科学教育的内容。家长要启发幼儿叙述在幼儿园所学科学内容。这样有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对于幼儿不对的说法和做法,家长不要急于纠正,帮助幼儿再探索,对于幼儿回家做的小实验更要积极的支持。鼓励家长向幼儿园反映在家庭中学习科学的情况。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园及时了解自身科学教育的反馈情况,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及时调整计划,使家庭和幼儿园形成合力,不断的提高科学教育效果。幼儿园的科学教育需要得到家庭的支持,特别是一些材料的收集、幼儿本身的知识准备等方面,都需要家长尽力提高帮助。家庭和幼儿园密切配合,不仅提高了科学教育质量,而且对增进幼儿园和家长的联系,亲密各方的关系极大有帮助。
2.利用社会设施进行科学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设施是指具有科学教育的社会机构、场所等,如:科学博物馆、儿童科学发展中心、自然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等有关科学教育的材料和设备。她可以弥补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不足,为幼儿提供学习机会和场所,丰富幼儿的生活,允许幼儿以自己的兴趣、方法在各自的基础上,经历科学探索过程,理解科学感念,学到了在幼儿园、家庭中学不到的东西,拓展了眼界,从而激发了好奇心,为以后的学习科学形成良好的动机。同时也有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新科学、新技术的日益创新,要加强对幼师学生科技知识的教育、科学方法的训练、科学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科学启蒙的能力。在职幼儿教师要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争取做科研型、创新型教师。只有以发展的眼光才能从这个过程中看到儿童无尽的认知能力和“儿童科学”演变轨迹。不忘初心牢记为国育才的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美]大卫.杰纳.马丁.建构儿童的科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58-259
2.[美]杰恩.D.哈兰 玛丽.S.瑞夫.儿童早期的科学经验[M]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 03-10
3. 广州黄金高德教育研究有限公司编.幼儿科学创造力培养研究与实践[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20,44:138
4. 夏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0-15
5. 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01-03
6.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23-127
7.刘占兰. 科学探索活动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J]..幼儿教育.2007,09
关键词:科学素养;资源开发;活动统整;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学前儿童进行科学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也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无论从社会需要来看,还是从学前儿童的个体来看,都是至关重要的。本论文首先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进行相关概述,在此基础上探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开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二、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一)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是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是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选择和组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实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与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评价的重要依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事实和环境,让儿童向自己动手操作,通过摸、看、尝、闻、抓、捏等来解释事物的各种特性,这充分说明了儿童学习的探索性特点。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地位
21世纪的今天,科学教育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学前阶段的科学教育是整个科学体系的奠基阶段。任何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培养现代科学技术所需的、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因此,世界各国对科学教育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三、实施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策略
1.合理安排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
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分阶段安排。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应注意:要贴近幼儿生活,丰富多彩新颖有趣,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各阶段内容循序渐进,成层次性,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
2.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物质材料的提供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的需要,正确恰当的使用教学材料,不仅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体化、形象化,易为幼儿所感知、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幼儿创新人格的发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材料应注意:目的性,操作性、思考性、熟悉性。
3.吃透活动环节。我们的活动出发点必须具有引发幼儿思考、探索的欲望等特点。
(1)巧妙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科学内容丰富多彩神奇有趣。
以不同的方式导入课程,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①游戏法。游戏既是科学活动的内容,又是科学活动的实施途径,于是我们要充分利于幼儿的这一认知方式,把科学教育活动转化为游戏,鼓励幼儿通过操作获得多方面经验。②魔术法。这种方法能很快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③惊险法。这种方式扣人心弦,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激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④设疑法操作法。这种方法以幼儿自主探索为主,提供给幼儿丰富的操作材料,设下疑问,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观察科学现象,学习体验探究科学的方法,发现科学道理。
(2)要重视幼儿的表达与交流。当幼儿对一个问题做了深入探究、思考、尝试,有了深入了解和深刻体验后,都会产生一种交流和表达的欲望,幼儿把探索过程和发现经过思维的梳理和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既增加了对事物的认识,有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在实施科学教育中要给足幼儿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促进幼儿表达与交流,这是科学教育的重要一环。
(3)精心指导科学教育活动
教师的指导应注意一下几方面。第一,精心设计提问,指导幼儿活动。问题要带有启发性,能激发幼儿思考。第二,灵活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开展活动。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观察是最根本的、运用最多的方法。实验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充分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这两种方法若能灵活运用,使幼儿既能感知科学现象,又学习探索方法。第三,重视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促进活动的发展。教师可利用非语言信息对幼儿做出评价,如点头、微笑等,还可以把幼儿在活动的中的表现记录下来,与幼儿一起分析,一起评价。
(4)抓住生活契机,随时实施科学教育
在幼儿科学教育实践中,我们首先要树立“时时处处有教育,方方面面有科学”的观念。切实有效的组织教育活动。其次,在生活中要细致观察,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再次,我们必须对偶发事件迅速做出反应,调整教育策略。事实上,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更多的应该是随机教育。
四、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多元化表现
(一)跨学科领域的教育活动
跨学科领域的教育活动是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和任务,跨越学科领域的界限,不同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使主题和项目加以统整,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活动。
1.主题活动。即在一定时期内围绕一个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活动。教师从课程目标出发,依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及发展水平,以促进幼儿发展的某一核心知识经验为切入点。确定主题。将涉及的学科领域内退有机融合,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单元,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使幼儿获得完整的知识经验,促进其整体全面的发展。
2.项目活动。即幼儿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引导下,围绕大家感兴趣的某个“话题”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识的过程。项目活动具有典型的生成特点,它不是由教师单方面预先设计的。 (二)社会力量的整合
建立由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科学教育设施的有机联系,形成一个网络状的现代的科学教育体系,才能取得科学教育的最佳效果。
1.家庭要配合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
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科学教育是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的。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就可以增加科学教育的效果和丰富发展科学教育的内容。家长要启发幼儿叙述在幼儿园所学科学内容。这样有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对于幼儿不对的说法和做法,家长不要急于纠正,帮助幼儿再探索,对于幼儿回家做的小实验更要积极的支持。鼓励家长向幼儿园反映在家庭中学习科学的情况。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园及时了解自身科学教育的反馈情况,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及时调整计划,使家庭和幼儿园形成合力,不断的提高科学教育效果。幼儿园的科学教育需要得到家庭的支持,特别是一些材料的收集、幼儿本身的知识准备等方面,都需要家长尽力提高帮助。家庭和幼儿园密切配合,不仅提高了科学教育质量,而且对增进幼儿园和家长的联系,亲密各方的关系极大有帮助。
2.利用社会设施进行科学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设施是指具有科学教育的社会机构、场所等,如:科学博物馆、儿童科学发展中心、自然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等有关科学教育的材料和设备。她可以弥补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不足,为幼儿提供学习机会和场所,丰富幼儿的生活,允许幼儿以自己的兴趣、方法在各自的基础上,经历科学探索过程,理解科学感念,学到了在幼儿园、家庭中学不到的东西,拓展了眼界,从而激发了好奇心,为以后的学习科学形成良好的动机。同时也有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新科学、新技术的日益创新,要加强对幼师学生科技知识的教育、科学方法的训练、科学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科学启蒙的能力。在职幼儿教师要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争取做科研型、创新型教师。只有以发展的眼光才能从这个过程中看到儿童无尽的认知能力和“儿童科学”演变轨迹。不忘初心牢记为国育才的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美]大卫.杰纳.马丁.建构儿童的科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58-259
2.[美]杰恩.D.哈兰 玛丽.S.瑞夫.儿童早期的科学经验[M]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 03-10
3. 广州黄金高德教育研究有限公司编.幼儿科学创造力培养研究与实践[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20,44:138
4. 夏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0-15
5. 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01-03
6.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23-127
7.刘占兰. 科学探索活动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J]..幼儿教育.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