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xia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产业升级形势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较大,应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等新颖有效的课程体系以及“2+1”等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确保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产业升级 机电一体化技术 工作过程 工学结合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产业升级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因此,劳动密集型工厂亟待技术升级改造。技术升级改造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而全面提高科技含量离不开由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的强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但是,目前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能型人才缺口较大,在各类的人才需求统计中,该专业的技能型人才需求一直排在前三名。本文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新形势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作初步探讨。
  
  一、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为确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结合所处地区实际,提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机电制造行业,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装调与运行、管理营销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可适应的工作岗位包括:第一,机电制造企业的现场技术人员。主要从事工艺规程、工装夹具、模具、电气控制线路、一般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工作;机械、电气、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和质量检查;先进设备的操作、维护与保养工作。第二,机电设备维修企业、检测中心的现场技术人员。主要从事机电设备检测、故障诊断与维修工作。第三,机电制造企业的车间管理人员。主要从事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市场营销。
  
  二、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举措
  
  新形势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通过科学的课程体系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基础;二是推行“2+1”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创造工学结合的锻炼环境。
  (一)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从世界范围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经历了“学科系统化” 、“学习理论导向”和“职业分析导向”模式后,正向“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职业性很强的工科专业,有必要全面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为全面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负责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电气自动化教研室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一是大力支持骨干教师外出观摩学习;二是全面改革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三是全力推进新课程标准制定;四是落实新教案撰写。近年来,在学院和系部的大力支持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骨干教师6人前往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了“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2人前往珠海参加了由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承办的“高(中)职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研讨会暨职业化教学六项修炼师资培训班”。在教师学习结束归来后,专业带头人牵头组织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活动”。教研室各位教师每人负责一门专业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围绕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专业业务规格”这一中心目标,进行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能力项目训练设计、考核方式设计等。通过专业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活动,专业教师对负责课程的改革方案有了初步草图。在此基础上,再组织教师制定新的课程标准,主要是将学习领域细分,从一级情境到二级情境的安排设计,进一步理清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脉络,为新的课程体系落到实处奠定坚实基础。最后,根据课程标准落实新教案的撰写,为今后正式实施新的课程体系提供详尽而又重要的参考。
  (二) 推行“2+1”人才培养模式
  “2+1”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是进一步落实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精神,更好实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新的教育模式。“2+1”人才培养模式下,三年教学中两年在学校进行,一年在企业完成,实施工学结合。校内教学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校外教学主要是学生在企业的一年顶岗实习, 同时学习部分专业课程及综合实践类课程,在实习过程中根据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在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在企业实施“1”阶段的实践教学是“2+1”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它将把学校引入社会,实现校企两个育人主体共同育人,使高等职业教育更加贴近社会,贴近企业。“1”阶段的教学是利用一年左右的时间,使学生到企业实际环境中,由学校教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岗位技术工人对学生实施专业现场教学,并在实际工程环境中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把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同企业工程实践相结合,学习和了解企业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以及企业生产的组织与管理;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精神。“1”阶段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分析工程实际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岗位所需的工作技能,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便学生步入社会用人单位后,能尽快缩短适应期,为企业的发展作贡献。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近年来开始尝试“2+1”人才模式的改革。在本专业学生全部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后,经与某公司协商并签订合作协议,选派优秀教师带领学生赴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校内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共同完成车间管理、质量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实习等课程的现场授课,并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同时,在实习期间,学生也完成了企业分配的产品装配生产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劳动报酬。总之,通过产学合作,学生积累了工学结合的经验,同时取得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局面。
  总之,新形势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从人才需求出发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并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等有效的课程体系的全面推广以及“2+1”等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尝试及完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确保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2)
  [2]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张运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8(10)
  
  【作者简介】陈永聪(1979-),男 , 广东高州人,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
  (责编卢海)
其他文献
焦化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于炼焦过程所产生的剩余氨水,其所含的酚类、杂环类、多环芳烃类和苯系物类均对微生物有一定或较强的生物毒性。这些毒性化合物对微生物具有明显
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工程,对于农村的发展和建设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发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联合下发文件。明确了家禽养殖业的六项税收政策及优惠。
泡沫渣埋弧探作是电弧炉炼钢的一项新技术.与传统的冶炼工艺相比,该技术具有冶炼时间短、炉衬使用寿命长及电耗低等优点,极具推广价值.
本研究利用含有降解-示踪功能质粒的阿特拉津降解基因工程菌,在疏水SPG(Shirasu porous glass)膜表面形成基因工程菌生物膜,构建SPG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生物强化处理阿特拉
为建立食品中苯并(α)芘(B(α)P)含量的微波辅助萃取—液相—质谱(MAE-LC-MS/MS)测定方法。样品经微波辅助萃取技术(MAE)前处理,用反相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70:30,V/V
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文献资料是搞好历史教学的重要的材料,它有利于学生形成真实、生动的历史表象,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
他还记得,那年他过12岁生日时还在上学,老师自然没有理由为他放假。一大早,母亲就把他从被窝里拽出来,他躲闪着母亲冰凉的手,还想再赖一会儿床,就听母亲说:“你看这是什么?”
以湖南怀化出产的四棱豆为原料,采用复合蛋白酶水解四棱豆蛋白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各因素对其水解度的影响,对酶解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