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沙化土地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防护林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nsun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在指出江苏省沙化土地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省沙化土地的现状。结合江苏省沙区自然禀赋和社会经济状况,归纳了江苏省在防治土地沙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防沙治沙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沙化土地;现状;对策;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S7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21.03.026
  沙化土地是指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由于各种因素形成的、地表呈现以沙(砾)物质为主要标志的退化土地[1]。我国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截至2014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172.12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7.93%,分布在除上海、台湾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外的30个省的920个县[2]。沙化扩展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主要是滥牧、滥垦、滥采、滥挖及水资源的无序利用等“五滥”人为活动因素造成的[3]。
  中国沙化状况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成效明显的良好态势。但土地沙化问题仍然十分突出,防治形势依然严峻[4]。江苏是受风沙化危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土地沙化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1 沙化土地的形成與演变
  江苏地处江淮下游,黄海之滨,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黄河故道和大沙河沿线。黄河故道沙区是在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夺泗夺淮入海,在以后的700余年间,河水经常泛滥成灾,原属淮北平原的农田大部分在黄河泥沙的填积下被掩埋;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北徙,原河道水源枯竭,风沙肆虐,形成了全国有名的废黄河故道沙区。大沙河沙区原是黄河泛道,上起安徽省砀山县蟠龙集镇二坝,东北流经丰县、沛县西北,至微山县张楼乡程子庙村西南入微山境;清咸丰元年(1851年),黄河于蟠龙集决口,主流形成了大沙河;1855年黄河改道北徙,大沙河承泄三义寨以下苏、鲁、豫、皖4省边区1 658 km2的来水。
  江苏省沙区在地形地貌上属黄淮平原,根据形成过程、地表物质来源和地貌形态,分为黄泛冲积平原-黄淮三角洲、沂沭河洪积冲积平原等。黄泛冲积平原主要是黄河夺泗夺淮后,不断决口泛滥冲积而成。黄淮三角洲则是黄河所带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使海岸向海面推进而成。黄泛冲积平原和黄淮三角洲大体以淮安市区为界,以西为黄泛冲积平原,以东为黄淮三角洲。
  2 沙化土地现状
  2.1 沙化土地类型
  全省沙化土地类型包括固定沙地和沙化耕地,没有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2019年开展的全省第6次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沙化土地分布在徐州、宿迁、淮安、盐城等4个省辖市15个县(市、区),沙化土地总面积110 338.38 hm2,占监测区总面积的38.7%。在沙化土地中,固定沙地、沙化耕地分别占到沙化土地总面积的38.2%和61.8%(表1)。
  2.2 沙化程度
  监测区土地沙化程度以轻度为主,其面积占沙化土地面积的98.0%,中度和重度面积仅占沙化土地面积的2.0%。全省土地沙化程度总体上较轻,另外全省没有极重度的沙化土地。
  2.3 土地利用类型
  第6次沙化监测的土地利用类型成果与第3次全国国土调查进行了有效衔接。监测结果显示,江苏沙化土地利用类型共分为4个一级、11个二级。在沙化土地面积中,耕地占61.8%,种植园地占18.1%,林地占18.7%,草地占1.4%。
  2.4 沙化土地治理程度
  沙化土地治理程度分为有效治理和保护性治理,其中全省固定沙地属于有效治理,沙化耕地属于保护性治理。在固定沙地中,初步治理面积占58.4%,中等治理面积占30.1%,基本治理面积占11.5%。基本治理面积所占的比重偏低,初步治理和中等治理的固定沙
  2.5 流域分布
  在沙化土地的流域分布上,大沙河沿线面积占全省沙化土地面积的43.5%,黄河故道沿线面积占全省的56.5%。在面积比例上,黄河故道沿线略为偏高,但从局部区域来看,大沙河沿线的沙化土地面积与该监测区面积的比例远高于黄河故道沿线,大沙河沿线区域仍然是全省土地沙化较为严重的地区。大沙河沿线的丰县、沛县是黄泛平原风沙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也是全省唯一被列为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的2个县。
  3. 存在问题
  3.1 沙化土地治理成果稳定性差
  受市场价格因素的驱动,各地存在乱砍滥伐、品种更新速度过快以及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现象,致使土地存在返沙趋势。沙区,尤其是位于黄泛冲积平原的区域,其土壤不保水、不保墒,土地不能裸露或大面积种植农作物,不然就容易返沙起沙。国家层面出台耕地“非农化”的通知后,固定沙地有转变为沙化耕地的可能。
  3.2 树种结构单一,混交林比重偏低
  杨树是江苏省主栽树种,在全省森林资源总量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全省杨树成片林面积、蓄积分别占乔木林面积和蓄积的67.42%、81.15%[5]。第6次沙化监测结果表明,江苏省防沙治沙林中杨树面积占总造林面积的94%以上。由于混交林比重偏低,部分地方经常发生病虫害,特别是位于苏北的杨树主栽区,每年的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十分艰巨。
  3.3 沙产业整体效益偏低
  21世纪将是沙产业崛起的时代,发展沙产业前景广阔[6]。目前的治沙方式与沙产业开发结合不紧密,造成沙产业不发达,治沙效益不稳定,整体偏低。苹果是丰县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全省沙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沙产业;但是由于果园退化、树体结构不合理、栽培品种和模式老化,直接影响果业的经济效益[7]。在安徽砀山、河南宁陵、江苏丰县、安徽萧县等产梨大县中,丰县梨树种植面积及年产值也低于砀山县、宁陵县。
  3.4 防沙治沙专项资金短缺   沙化土地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江苏省沙区经济相对滞后,国家投入江苏的治沙资金非常有限,地方政府虽然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但与实际相比还有很大的缺口。在防沙治沙的科技研发、成果推广、示范区建设等方面投入资金也非常少,影响了沙化土地治理进程[8]。
  4 对策及建议
  4.1  落实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
  《防沙治沙法》提出“国家在沙化土地所在地区,建立政府行政领导防沙治沙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制度”。防沙治沙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地方各级政府对防沙治沙工作要负总责,要严格实行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强化各级政府在治沙造林中的主导地位,在制定规划、组织发动、资金筹措等工作中起主导作用。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林草部门要当好参谋,指导全省沙化土地治理工作。
  4.2 完善部门协作治沙机制
  《防沙治沙法》规定林草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防沙治沙工作,农业、水利、土地、生态环境等行政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沙治沙工作。多年来的生态治理实践证明,要根据气候特征、年降水量、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水则水。防沙治沙工作不仅是林草部门的职责,还需要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应进一步落实部门协作机制,如在沙区安排扶贫开发、水土保持、水利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设立防沙治沙子项目。要坚持农、林、水协调发展,建立统一实施、验收、管理的防沙治沙工作机制。
  4.3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
  在防沙治沙的关键性技术上要取得突破,用科技创新支撑沙化土地防治,努力提高科学技术在防沙治沙中的贡献率。探索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和机制,加快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成果推广应用,提升防沙治沙科技含量[9]。探索科学的植被配置模式,支持优良品种快速转化,推动建设科技示范片、示范点和示范基地,并定期由林草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沙区农户进行培训。推进沙地生态修复治理,既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更是一条科技创新之路。
  4.4  大力发展沙区经济
  人为不合理活动是导致沙化土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之一,防沙治沙与广大人民群众密不可分[10]。国家在加大沙化土地治理投资力度的同时,应增加政策和资金的倾斜,扶持沙区产业快速发展,改变沙区产业结构和落后的发展模式,最终使沙区人民不再以破坏沙地生态环境为代价来保证和提高自身的生存。只有这样,人为破坏的现象才可能得到遏制,沙化土地逆转的趋势才会继续[11]。
  4.5 严格保护治沙成果
  防沙治沙“造林”是基础,“管护”是关键。一方面要严格沙区占用征收林地管理,认真落实好“占一补一”政策。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严格执行《江苏省生态公益林条例》,对纳入生态公益林管理的沙区森林和林木,其立地条件差、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更要加大保护力度,禁止采伐、采挖;对进行经营活动的,不得破坏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大执法,严厉打击各种毁林开垦、非法挖沙取土等破坏防护林的违法行为,巩固防沙治沙成果。做好防沙治沙知识的普及,提高沙区人民的治沙水平,达到治理一片、见效一片、幸福一片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技术规定(2019年修订版)[R].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9
  [2] 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R].国家林业局,2015
  [3] 胡培兴.中国沙化土地现状及防治对策[J].林业建设,2009(6):3-9
  [4]  刁鸣军,邹全程,郭晓伟,等.中国沙化土地区划与治理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6,45(5):19-23,37
  [5] 江苏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报告[R].江苏省林业局,2010
  [6] 王力.沙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中国水土保持,2000(3):26-28
  [7] 杨丽媛,张忠伟,陆爱华,等.‘阳光玫瑰’葡萄在江苏丰县的试栽表现[J].北方果树,2019(6):49-51
  [8]  李錚.安徽省防治土地沙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3):72-73,82
  [9]  屠志方,李梦先,孙涛.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及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6(1):1-5,13
  [10]  李芹芳,潘悦,周森林.我国沙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研究 [J].林业资源管理,2019(5):12-17
  [11]  姜英,杨联安,孙景梅,等.中国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6,26(5):62-64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以信阳市淮滨县苗圃场对比试验林地、金光公司丰产林基地的不同杨树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1年生、5年生和10年生树木树高、胸径和抗病虫害能力等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69、1-72杨苗期和早期(1-5年)表现平稳,中后期生长势和生长量越来越好,1-72杨比1-69杨表现更好;5-10年1-72杨的生长量是1-69杨的110%左右,但二者抗逆性较差,易染病虫害。1-69、1-72杨适合信
《词句段运用》作为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语文园地》中的一个重要栏目,承载着培育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教学功能。教师可从目标意识、单元统整和儿童本位三个维度解读统编
摘要 为提高皂角种子育苗繁殖的效率,选择了硫酸、双氧水2种试剂开展了不同浓度、不同浸泡时间处理下皂角种子的萌发效果研究,以蒸馏水浸泡作为对照处理,结果表明,硫酸、双氧水处理均可提高皂角种子的萌发率,以70%硫酸浸泡处理30min的萌发率为最高,萌发率达到了90.67%。由此可知,在皂角种子播种前可选择70%硫酸对种子进行浸泡30min的处理,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提高育苗的效果。  关键词 硫酸;双
作者简介:于耀峰(1979-)男,辽宁瓦房店人,专科,林业工程师,现从事半干旱地区生态恢复,经济林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E-mail:[email protected] ,手机:13390535556,通讯地址:辽宁省朝阳市龙山街四段235号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  摘要:为了对侧柏在辽西干旱地区造林后的生态恢复效果进行研究,特选择了6种侧柏不同的林分与未造林的地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围绕“复述”这一训练项目,进行了单元整体安排。在明晰单元编排特点的基础上,教学应从整体感知、厘清故事顺序和方法指引、有效落实复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教学类专业期刊,首批通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学术期刊认定,主要服务于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和教研人员
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提供的文本,从课文内容出发挖掘文本中蕴含的想象因素,通过关注课文的不同
摘 要 通过介绍福建省古树名木现状,从物种、分布、年龄、保护等级、保护价值、生长状况等多方面的分析出发,阐述了如何利用福建省古树名木资源,开发科普旅游、观光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历史旅游、宗教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的一些思路,在有效保护福建省古树名木资源前提下,充分发挥古树名木旅游资源服务乡村振兴,做一些探索。  关键词 古树名木;多样性;旅游开发;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S 文献标识码
摘 要 详细介绍了林口、勃利、桦南地区森林资源的变迁、人工用材林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人工林发展策略,为促进森林演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林口、勃利、桦南地区;森林变迁;人工林发展  中图分类号:S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21.02.001   黑龙江省东部林口、勃利和桦南(简称林勃桦)林区位于长白山余脉,是完达
摘 要 通过实地走访和资料收集等方式,对南宁市下辖的10家林场存在的被侵占国有林地以及与周边单位或村屯存在权属纠纷的情况进行调查,为南宁市国有林场林地资源保护工作提供数据基础,同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国有林场;林地资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S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21.02.001   国有林场是国家生态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