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方式被老师们经常采用。合作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需要的是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需要团队之间的竞争与配合,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理解。
关键词体育教学合作学习教师素质
因人人参与、组织互动、竞争合作而常常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能切实给人以享受和启迪,所以,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方式被老师们经常采用。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却常常发现存在一味追求场面的热闹而忽视合作学习的功效,忽视该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现象。
一、缺乏有效指导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可教师往往过分强调“自主”,该讲的不讲,该指正的不予纠正,不能及时地对过程进行调控和点拨,不能及时给孩子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例如,一位教师对一年级新生进行体操讲解示范,学生集体练习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合作练习,每组推荐做得好的同学做小老师,带领本组进行练习。不一会,我发现学生们正在大声争执。仔细一听,原来有个小组的学生个个想当小老师。还有的小老师因和学生是面对面站立,混淆了动作的左右,当时非常需要教师的指导,可这位教师并没有意识这些而去指导,使学生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
二、分工不明确
小组合作学习应具备以下要素:团队、复杂的任务、责任分工、积极承担责任、成员相互支持、集体反思等。让每一个成员在共同的任务中积极地承担责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分工明确,各司其责,这是合作学习的保证!但是在教学中却常常发现教师宣布任务后,学生们争执得面红耳赤,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组内成员达不成默契,合作就会流于形式。
例如,在四年级一个情境游戏中,教师由故事导入:“探险队去探险,途中部分探险队员遇险受伤,同学们设身处地地发挥想象,应该如何去克服困难(翻过障碍物),安全回来?”小组合作讨论后分组进行展示:有一组全部是“伤员”,每个学生自顾自地演示过障碍,表演得有模有样,有的拐着腿、有的抱着头、有的弯着腰,却没有团结合作的影子;另一组学生部分当“伤员”,他们分互相搀扶着,但在过障碍时,伤者比未受伤者跑得还利索,让人哭笑不得。
三、任务不清楚
新课程改革倡导合作学习,但不能盲目合作。美国合作学习专家提出的合作7要点中,首要就是“小组完成讨论、解决难题”。合作学习所要解决的任务不是一般的任务,而是具有一定难度,具有一定吸引力的任务。有些教师在一堂课中多次组织合作学习,不管内容多少、问题多少、动作难易,只求场面热闹。
例如,在跳绳教学中,集体、个人练习了几种玩法后,某教师把学生分成6组,每组6人,让学生合作创编各种玩绳方法。教师让学生合作练习的要求就是根据各小组的喜好去创编玩法,没有什幺明确的目标,没有上限和下限,没有规定是创蝙集体项目还是个人展示,所以一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去合作、讨论,深入学习,学生也没能理解合作学习对每个人的意义。
四、没有实践过程
在体育游戏中,设置的问题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相适应。一是在低水平的层次上重复,使得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太多的探索价值,这样的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二是在小组讨论中,过于强调热闹的场面,而忽视了合作的意义。
例如,在一次投掷教学的公开课上,教师提出两个问题:(1)投掷垒球时怎样才能投得远?(2)投掷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学生马上分成几组进行讨论,积极性很高。然而对这些问题,学生无感性认识,只凭想象加以推论。总结时答案五花八门,不得要领。这种合作学习,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会使学生对合作学习产生误解。
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最佳途径是由学生去发现。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发展的水平,同时,要留给学生可以自由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避免在合作学习中只求场面热闹而不求实效的“走过场”行为,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五、缺少过程评价
评价的目的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更为关注的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通过评价使师生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些教师往往对评价的目的理解片面,只关注结果的总结性评价,而忽略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只把学生对动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完成练习的次数及密度作为衡量学生合作学习是否成功的标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发展。
例如,某教师在“通过障碍”接力跑游戏中,先让小组进行讨论,并用规定的器材布置障碍,然后进行比赛。同学们奋力拼搏,不怕困难,最先通过终点的小组欢呼雀跃、兴高采烈,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在比赛中发现,有几个同学在碰到了障碍后又返回摆好障碍,所以落在了后面,还有的同学主动跑过去帮忙放置障碍。对力争上游、争取第一的精神固然要给予表扬,然而,如能对同学问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品德也进行一番评价的话,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会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六、合作学习是件快乐的事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聆听他人的话,明白合作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感受到与他人合作带来的快乐。这种快乐,来自于别人得到你的帮助的同时,你也得会到别人的帮助,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加了学生之间的融洽度。
关键词体育教学合作学习教师素质
因人人参与、组织互动、竞争合作而常常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能切实给人以享受和启迪,所以,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方式被老师们经常采用。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却常常发现存在一味追求场面的热闹而忽视合作学习的功效,忽视该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现象。
一、缺乏有效指导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可教师往往过分强调“自主”,该讲的不讲,该指正的不予纠正,不能及时地对过程进行调控和点拨,不能及时给孩子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例如,一位教师对一年级新生进行体操讲解示范,学生集体练习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合作练习,每组推荐做得好的同学做小老师,带领本组进行练习。不一会,我发现学生们正在大声争执。仔细一听,原来有个小组的学生个个想当小老师。还有的小老师因和学生是面对面站立,混淆了动作的左右,当时非常需要教师的指导,可这位教师并没有意识这些而去指导,使学生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
二、分工不明确
小组合作学习应具备以下要素:团队、复杂的任务、责任分工、积极承担责任、成员相互支持、集体反思等。让每一个成员在共同的任务中积极地承担责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分工明确,各司其责,这是合作学习的保证!但是在教学中却常常发现教师宣布任务后,学生们争执得面红耳赤,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组内成员达不成默契,合作就会流于形式。
例如,在四年级一个情境游戏中,教师由故事导入:“探险队去探险,途中部分探险队员遇险受伤,同学们设身处地地发挥想象,应该如何去克服困难(翻过障碍物),安全回来?”小组合作讨论后分组进行展示:有一组全部是“伤员”,每个学生自顾自地演示过障碍,表演得有模有样,有的拐着腿、有的抱着头、有的弯着腰,却没有团结合作的影子;另一组学生部分当“伤员”,他们分互相搀扶着,但在过障碍时,伤者比未受伤者跑得还利索,让人哭笑不得。
三、任务不清楚
新课程改革倡导合作学习,但不能盲目合作。美国合作学习专家提出的合作7要点中,首要就是“小组完成讨论、解决难题”。合作学习所要解决的任务不是一般的任务,而是具有一定难度,具有一定吸引力的任务。有些教师在一堂课中多次组织合作学习,不管内容多少、问题多少、动作难易,只求场面热闹。
例如,在跳绳教学中,集体、个人练习了几种玩法后,某教师把学生分成6组,每组6人,让学生合作创编各种玩绳方法。教师让学生合作练习的要求就是根据各小组的喜好去创编玩法,没有什幺明确的目标,没有上限和下限,没有规定是创蝙集体项目还是个人展示,所以一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去合作、讨论,深入学习,学生也没能理解合作学习对每个人的意义。
四、没有实践过程
在体育游戏中,设置的问题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相适应。一是在低水平的层次上重复,使得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太多的探索价值,这样的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二是在小组讨论中,过于强调热闹的场面,而忽视了合作的意义。
例如,在一次投掷教学的公开课上,教师提出两个问题:(1)投掷垒球时怎样才能投得远?(2)投掷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学生马上分成几组进行讨论,积极性很高。然而对这些问题,学生无感性认识,只凭想象加以推论。总结时答案五花八门,不得要领。这种合作学习,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会使学生对合作学习产生误解。
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最佳途径是由学生去发现。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发展的水平,同时,要留给学生可以自由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避免在合作学习中只求场面热闹而不求实效的“走过场”行为,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五、缺少过程评价
评价的目的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更为关注的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通过评价使师生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些教师往往对评价的目的理解片面,只关注结果的总结性评价,而忽略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只把学生对动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完成练习的次数及密度作为衡量学生合作学习是否成功的标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发展。
例如,某教师在“通过障碍”接力跑游戏中,先让小组进行讨论,并用规定的器材布置障碍,然后进行比赛。同学们奋力拼搏,不怕困难,最先通过终点的小组欢呼雀跃、兴高采烈,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在比赛中发现,有几个同学在碰到了障碍后又返回摆好障碍,所以落在了后面,还有的同学主动跑过去帮忙放置障碍。对力争上游、争取第一的精神固然要给予表扬,然而,如能对同学问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品德也进行一番评价的话,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会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六、合作学习是件快乐的事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聆听他人的话,明白合作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感受到与他人合作带来的快乐。这种快乐,来自于别人得到你的帮助的同时,你也得会到别人的帮助,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加了学生之间的融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