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不断更新发展的背景下,教育学者与专家将教学重心向强化学生信息素养方面不断发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如若将教学侧重于增强学生信息素养,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信息素养深层次研究,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观念。文章将围绕化学教学中增强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与实践进行分析,以期为高中化学教师提供可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信息素养;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7-0068-02
笔者通过对高中化学教学模式进行观察,可以发现教师为学生讲解相关化学知识内容过程中,教师对于增强学生信息素养普遍关注。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的当下,高中化学学科课堂教学重点由知识讲解向信息素养强化转变,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理解的深度与广度,夯实学生的化学学习基础,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信息素养的基本定义
信息素养的实质是全球信息化要求人们所拥有的基础能力。信息素养的概念由保罗·泽考斯基所提出,主要以文化素养、信息素养、信息技能为主,可以对信息诉求加以判定,掌握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里有的基本方法。
二、化学教学中增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分析
1.借助图表教学,强化信息分析能力
化学是简单易懂的文字和直观立体的图表融合体,高中化学教师可利用化学知识的这一特点,借助图表教学,教授学生一般分析图表,一边学习的基本能力,并让学生结合自身对知识的掌握,实现研究与讨论,强化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化学信息素养奠定良好基础[1]。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围绕教学主题,通过建立化学学习网站、维客、写博客等方式,拓宽高中化学教学路径,为学生精心策划图表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提高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例如,高中化学教师在讲解“元素周期表”这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结合一般教学规律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存在对元素周期表周期和族间的内在元素递进规律分析思路不清等问题,为了让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周期性变化规律,加深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结构、周期与族之间的观念,确切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的位置关系。教师通过精心策划教学内容,展开图表教学,把制作的元素周期表,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将其内容投放出来,引导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族和族、周期和周期的内在规律变化进行深入观察,并指导学生在元素周期表中对其内在性质进行合理表述,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元素、族元素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内在规律加以了解,强化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学生通过热烈讨论,了解到相同一周期的元素之间从左向右排列顺序有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的内在规律变化,如若Na→Mg→Al→Si→P→S→Cl→Ar属于相同周期,却由于最外层电荷数量的不断增加,使金属属性逐渐弱化,非金属属性存在逐渐增强的规律,有效突破学习重难点,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使自身的信息分析能力不断提升,夯实学生的信息素养养成基础。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在图表的协助下,使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性质内在变化展开合理分析、深入研究、合作探讨,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思路与实践方法,培养学生信息分析能力,同时通过对图表内容的细致观察,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内在本质的理解。
2.结合信息网络,强化信息选取能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网络发展愈发普遍,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信息网络[2]。为了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应意识到运用信息网络的良好作用,引导学生借助信息网络、学习网站、维客、博客等,进行学习内容的搜索,强化学生的信息选取能力,为学生更深层次的化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熟练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立足于教学主题,为学生深入挖掘与教学主题相符的学习资料,丰富化学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化学学习视野,重视对学生信息选取能力的培养。
例如,高中化学教师在讲解“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这一课时,为了强化学生的信息选取能力,笔者通过结合一般教学规律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存在金属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基本特点、实际应用掌握不牢的现象,未能全面理解吸氢腐蚀、吸氧腐蚀的内在含义,同时少数学生也存在牺牲阳极、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方法内在含义混淆等现象。基于此,教师通过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借助信息网课收集与电化学腐蚀相关的短视频,另外采集电化学防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譬
如:2H++Fe ==== Fe2++H2与2Fe+2H2O+O2 ==== 2Fe(OH)2等实例,强化学生的信息选取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电化学腐蚀实例从中选取与整合吸氢腐蚀、吸氧腐蚀的基本特点、内在区别、实际联系,让学生掌握吸氢腐蚀、吸氧腐蚀的本质含义。学生通过利用网络信息,最终理解与消化本节课知识内容,增强学生的化学信息素养。
在高中化学教学前与教学时,借助信息网络,可以使学生了解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内在联系,提高化学教学的实用性,强化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整合与选取,使学生的信息素养获得培养。
3.观察化学实验,强化信息加工能力
理解與运用实践操控方法与实验要点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是增强化学学习效果的基础,高中化学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进行深入观察,汇总学科信息,实现加工与讲解也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强化学生对信息加工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3]。这就需要高中化学教师遵循科学教学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与兴趣爱好,为学生精心策划化学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投入到化学实验探究当中,让学生接受信息素养的培养。 例如,高中化学教师在讲解“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这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不断提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氯气的化学属性,掌握Cl-检验方法,知道氯族元素的基本属性和氯的区别与内在联系。教师为学生精心策划实验探究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探究与分析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物的基本属性,借用一只烧杯,将烧杯中倒入氢氧化钠溶液与色素,随后在烧杯上方将充满氯气的倒置瓶和注射器放在其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教师通过挤压注射器,同时开打止水夹的情况下,氯气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并呈现出颜色鲜明的彩色喷泉,学生被眼前的现象深深吸引,待到充分反应后,将烧瓶加入二氧化碳气体,学生观察到色素发生褪色现象,教师让学生根据这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向学生提出“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其展开深入探究,学生通过讨论与分析,锻炼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使学生联想到“可能由于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ClO和CO2水溶液反应,导致色素发生褪色现象”。教师让学生写出该实验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即NaClO+CO2+H2O====HClO+NaHCO3,随后学生根据自身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提出组内所得出的实验证明相关方法,引导学生对信息内容进行加工与处理,证明HClO漂白性较强,强化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
笔者运用此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使学生利用逻辑思维方法,对化学实验现象的内在缘由展开研究与加工,使学生的信息素养不断提升。
4.利用建构主义,强化信息处理能力
建构主义作为知识与学习的基础理论,认为学习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流程,重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为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建构主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探究性学习,达到建构知识的教学目标,强化与锻炼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不断探索所需信息,使学生掌握信息筛选、处理、应用的方法,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高三化学教师在讲解有关于“摩尔质量”复习内容时,为了强化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因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相对原子质量、摩尔的基本定义有所了解,使学生全面掌握摩尔质量的内在本质。教师利用建构主义,引导学生借助多元学习资源,积极探索所需学习信息,通过对信息加工整合,实现摩尔质量学习目标。化学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提出“物质的量指的是什么?”“摩尔是什么?”“摩尔质量适用于哪些范围”等问题,实现课堂导入,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分析摩尔物质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内在关系,使学生可以对相对质量、摩尔的关系进行区别;随后,教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基于粒子中的离子,相对质量、摩尔间的联系又会发生怎样变化”,使学生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与讲解下,最终形成准确的摩尔质量基本概念,同时学会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通过利用建构主义,引导学生对化学概念进行深层次分析,实现探究性学习,加深学生对摩尔质量内在本质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同时通过传授信息分析、加工、处理的方法,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结 语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环节进行适当调整与整合,重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才能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满足时代发展的基本需求。高中化学教师通过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信息采集、信息筛选、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整合,使学生的信息素养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姚 兰,沈理明,田 军.苏南地区四所高中学生化学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J].化学教与学,2017(2):58-62,75.
[2]毕新锋.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分析[J].高中生学习,2018(10):134.
[3]王爱珍.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決问题能力的实践探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24).
[4]周小舟.问题导向学习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16):15-16.
作者简介:欧四友(1976— ),男,湖南宁远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化学教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信息素养;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7-0068-02
笔者通过对高中化学教学模式进行观察,可以发现教师为学生讲解相关化学知识内容过程中,教师对于增强学生信息素养普遍关注。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的当下,高中化学学科课堂教学重点由知识讲解向信息素养强化转变,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理解的深度与广度,夯实学生的化学学习基础,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信息素养的基本定义
信息素养的实质是全球信息化要求人们所拥有的基础能力。信息素养的概念由保罗·泽考斯基所提出,主要以文化素养、信息素养、信息技能为主,可以对信息诉求加以判定,掌握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里有的基本方法。
二、化学教学中增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分析
1.借助图表教学,强化信息分析能力
化学是简单易懂的文字和直观立体的图表融合体,高中化学教师可利用化学知识的这一特点,借助图表教学,教授学生一般分析图表,一边学习的基本能力,并让学生结合自身对知识的掌握,实现研究与讨论,强化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化学信息素养奠定良好基础[1]。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围绕教学主题,通过建立化学学习网站、维客、写博客等方式,拓宽高中化学教学路径,为学生精心策划图表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提高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例如,高中化学教师在讲解“元素周期表”这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结合一般教学规律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存在对元素周期表周期和族间的内在元素递进规律分析思路不清等问题,为了让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周期性变化规律,加深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结构、周期与族之间的观念,确切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的位置关系。教师通过精心策划教学内容,展开图表教学,把制作的元素周期表,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将其内容投放出来,引导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族和族、周期和周期的内在规律变化进行深入观察,并指导学生在元素周期表中对其内在性质进行合理表述,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元素、族元素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内在规律加以了解,强化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学生通过热烈讨论,了解到相同一周期的元素之间从左向右排列顺序有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的内在规律变化,如若Na→Mg→Al→Si→P→S→Cl→Ar属于相同周期,却由于最外层电荷数量的不断增加,使金属属性逐渐弱化,非金属属性存在逐渐增强的规律,有效突破学习重难点,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使自身的信息分析能力不断提升,夯实学生的信息素养养成基础。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在图表的协助下,使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性质内在变化展开合理分析、深入研究、合作探讨,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思路与实践方法,培养学生信息分析能力,同时通过对图表内容的细致观察,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内在本质的理解。
2.结合信息网络,强化信息选取能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网络发展愈发普遍,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信息网络[2]。为了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应意识到运用信息网络的良好作用,引导学生借助信息网络、学习网站、维客、博客等,进行学习内容的搜索,强化学生的信息选取能力,为学生更深层次的化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熟练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立足于教学主题,为学生深入挖掘与教学主题相符的学习资料,丰富化学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化学学习视野,重视对学生信息选取能力的培养。
例如,高中化学教师在讲解“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这一课时,为了强化学生的信息选取能力,笔者通过结合一般教学规律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存在金属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基本特点、实际应用掌握不牢的现象,未能全面理解吸氢腐蚀、吸氧腐蚀的内在含义,同时少数学生也存在牺牲阳极、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方法内在含义混淆等现象。基于此,教师通过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借助信息网课收集与电化学腐蚀相关的短视频,另外采集电化学防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譬
如:2H++Fe ==== Fe2++H2与2Fe+2H2O+O2 ==== 2Fe(OH)2等实例,强化学生的信息选取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电化学腐蚀实例从中选取与整合吸氢腐蚀、吸氧腐蚀的基本特点、内在区别、实际联系,让学生掌握吸氢腐蚀、吸氧腐蚀的本质含义。学生通过利用网络信息,最终理解与消化本节课知识内容,增强学生的化学信息素养。
在高中化学教学前与教学时,借助信息网络,可以使学生了解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内在联系,提高化学教学的实用性,强化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整合与选取,使学生的信息素养获得培养。
3.观察化学实验,强化信息加工能力
理解與运用实践操控方法与实验要点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是增强化学学习效果的基础,高中化学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进行深入观察,汇总学科信息,实现加工与讲解也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强化学生对信息加工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3]。这就需要高中化学教师遵循科学教学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与兴趣爱好,为学生精心策划化学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投入到化学实验探究当中,让学生接受信息素养的培养。 例如,高中化学教师在讲解“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这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不断提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氯气的化学属性,掌握Cl-检验方法,知道氯族元素的基本属性和氯的区别与内在联系。教师为学生精心策划实验探究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探究与分析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物的基本属性,借用一只烧杯,将烧杯中倒入氢氧化钠溶液与色素,随后在烧杯上方将充满氯气的倒置瓶和注射器放在其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教师通过挤压注射器,同时开打止水夹的情况下,氯气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并呈现出颜色鲜明的彩色喷泉,学生被眼前的现象深深吸引,待到充分反应后,将烧瓶加入二氧化碳气体,学生观察到色素发生褪色现象,教师让学生根据这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向学生提出“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其展开深入探究,学生通过讨论与分析,锻炼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使学生联想到“可能由于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ClO和CO2水溶液反应,导致色素发生褪色现象”。教师让学生写出该实验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即NaClO+CO2+H2O====HClO+NaHCO3,随后学生根据自身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提出组内所得出的实验证明相关方法,引导学生对信息内容进行加工与处理,证明HClO漂白性较强,强化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
笔者运用此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使学生利用逻辑思维方法,对化学实验现象的内在缘由展开研究与加工,使学生的信息素养不断提升。
4.利用建构主义,强化信息处理能力
建构主义作为知识与学习的基础理论,认为学习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流程,重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为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建构主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探究性学习,达到建构知识的教学目标,强化与锻炼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不断探索所需信息,使学生掌握信息筛选、处理、应用的方法,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高三化学教师在讲解有关于“摩尔质量”复习内容时,为了强化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因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相对原子质量、摩尔的基本定义有所了解,使学生全面掌握摩尔质量的内在本质。教师利用建构主义,引导学生借助多元学习资源,积极探索所需学习信息,通过对信息加工整合,实现摩尔质量学习目标。化学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提出“物质的量指的是什么?”“摩尔是什么?”“摩尔质量适用于哪些范围”等问题,实现课堂导入,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分析摩尔物质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内在关系,使学生可以对相对质量、摩尔的关系进行区别;随后,教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基于粒子中的离子,相对质量、摩尔间的联系又会发生怎样变化”,使学生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与讲解下,最终形成准确的摩尔质量基本概念,同时学会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通过利用建构主义,引导学生对化学概念进行深层次分析,实现探究性学习,加深学生对摩尔质量内在本质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同时通过传授信息分析、加工、处理的方法,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结 语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环节进行适当调整与整合,重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才能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满足时代发展的基本需求。高中化学教师通过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信息采集、信息筛选、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整合,使学生的信息素养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姚 兰,沈理明,田 军.苏南地区四所高中学生化学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J].化学教与学,2017(2):58-62,75.
[2]毕新锋.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分析[J].高中生学习,2018(10):134.
[3]王爱珍.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決问题能力的实践探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24).
[4]周小舟.问题导向学习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16):15-16.
作者简介:欧四友(1976— ),男,湖南宁远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