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师生活动;生成性;教育资源;开发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7—0063—01
课程作为一种动态的、生成的过程,是在此过程中教师本身、师生的交流和对话产生的一种资源,应和教材一样都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育教学的资源。生成性教学资源是教师利用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根据自身经验产生对新知识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而生成的新的资源。挖掘和应用生成性教育资源,将使教学更加原生态,更加有利于学生与教师的发展,赋予课堂无限生机与活力,使师生的生命价值得以充分尊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就师生活动中生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策略,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善于巧用错误的策略
不会出错的课堂不是真实的课堂。心理学家盖耶指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研究发现,偏理科性的教师一般倾向于从学生的解题错误中抢抓寻求突破,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因而尝试正确的路径。例如,二年级语文就关联词“一……,就……”造句,有学生造成“我一下子就跳起来”,老师敏感地注意到这不是条件关联句,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讲又不能判定为“错误”,因此老师建议参照例句再模仿着说,结果学生造出了“我一进教室就想写作业”的句子。如此,既改正了错误,又绕过了不宜加深拓宽的内容,还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善于巧用错误的教师,站得更高,能看出学生思维性的缺陷在哪里,能看出他对知识整体性的掌握怎样,因而促进学生的正迁移。
二、善于挖掘“肤浅”的策略
所谓“肤浅”的知识,即错误模糊或正确与否不“明显”。如,写字课关于字的某偏旁大小,美术课关于色彩等。这类偏文科性、艺术性“见仁见智”的知识,使用比较、夸张、变形等形式进行深度挖掘,可使“肤浅”的知识深刻掌握。如,某“写字”课老师在讲解关于左右偏旁的字:肥、偏、深等时,可通过加倍放大或左旁或右旁,进行“夸张”处理,然后进行对比,从中感受哪一种“舒服”,哪一种更好看、耐看,促进加深理解。语文课中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能有效感悟作者,走进作者。正如有一百个读者,便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然后让“一百个哈姆雷特”交流碰撞,最后留在自己脑海中的“哈姆雷特”便是丰满而鲜活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哈姆雷特”了。每个学生的解读是不尽一样的,若追求答案的统一反而“肤浅”。可见,这类课堂的生成性教育资源比较隐性,不像错误那样显现,教师稍不留心就会错失教育契机。
三、善于转化“冲突”的策略
生生互动中的“冲突”,教师一般易于处理,而师生互动中的“冲突”,干扰强烈,教师一般难于驾驭。研究发现,有经验的教师善于“借力发力”,合理转化师生冲突。如,在教授初中生物学科的“消化系统”这一内容时,某教师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要求演示各器官功能以及之间的关系,但学生都不愿意扮演“肛门”器官,一时僵持不下。后来教师决定自己扮演,并突出强化作为消化的最后一道出口“肛门”不可或缺,这样便及时化解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学预设,同时还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友谊。善于转化冲突的关键,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平等民主,设身处地替学生着想,这样冲突才会转化成有效的教育资源。显然,动态、开放的课堂有益于将干扰课堂的因素化解为生成性教育资源。一般来讲,这一类教学内容不宜设计为“角色扮演”来组织教学,以避免伤害教师或学生。
四、善于化“意外”为“意料”的策略
例如,高一化学“钠的性质”一节中,一老师演示钠燃烧试验时冒黑烟而非课本中描述的冒白烟。这显然是一种课堂“意外”。于是,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师:“钠保存在哪里?”生:“保存在煤油中。”师:“煤油可燃,燃烧时冒黑烟。”生:“噢,一定是煤油捣的鬼。”师:“那怎么办?”生:“用滤纸吸干。”于是,老师重复演示钠燃烧实验。只是把钠块表面的煤油吸干,现象当然是冒白烟。这样冒黑烟的“意外”反而让学生从钠的保存、取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反思,不仅掌握了钠燃烧的实验操作,而且还使钠的性质、存在、保存等知识相互联系起来,使知识结构化。
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实验演示,常会发生“意外”,而要把“意外”控制在意料之中,既要有扎实的专业能力,更要有转化的意识。有了这种能力和意识,将使学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反倒使课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余音绕梁。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师生活动中生成性教育资源开发和运用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2012GSG591】)
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7—0063—01
课程作为一种动态的、生成的过程,是在此过程中教师本身、师生的交流和对话产生的一种资源,应和教材一样都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育教学的资源。生成性教学资源是教师利用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根据自身经验产生对新知识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而生成的新的资源。挖掘和应用生成性教育资源,将使教学更加原生态,更加有利于学生与教师的发展,赋予课堂无限生机与活力,使师生的生命价值得以充分尊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就师生活动中生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策略,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善于巧用错误的策略
不会出错的课堂不是真实的课堂。心理学家盖耶指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研究发现,偏理科性的教师一般倾向于从学生的解题错误中抢抓寻求突破,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因而尝试正确的路径。例如,二年级语文就关联词“一……,就……”造句,有学生造成“我一下子就跳起来”,老师敏感地注意到这不是条件关联句,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讲又不能判定为“错误”,因此老师建议参照例句再模仿着说,结果学生造出了“我一进教室就想写作业”的句子。如此,既改正了错误,又绕过了不宜加深拓宽的内容,还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善于巧用错误的教师,站得更高,能看出学生思维性的缺陷在哪里,能看出他对知识整体性的掌握怎样,因而促进学生的正迁移。
二、善于挖掘“肤浅”的策略
所谓“肤浅”的知识,即错误模糊或正确与否不“明显”。如,写字课关于字的某偏旁大小,美术课关于色彩等。这类偏文科性、艺术性“见仁见智”的知识,使用比较、夸张、变形等形式进行深度挖掘,可使“肤浅”的知识深刻掌握。如,某“写字”课老师在讲解关于左右偏旁的字:肥、偏、深等时,可通过加倍放大或左旁或右旁,进行“夸张”处理,然后进行对比,从中感受哪一种“舒服”,哪一种更好看、耐看,促进加深理解。语文课中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能有效感悟作者,走进作者。正如有一百个读者,便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然后让“一百个哈姆雷特”交流碰撞,最后留在自己脑海中的“哈姆雷特”便是丰满而鲜活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哈姆雷特”了。每个学生的解读是不尽一样的,若追求答案的统一反而“肤浅”。可见,这类课堂的生成性教育资源比较隐性,不像错误那样显现,教师稍不留心就会错失教育契机。
三、善于转化“冲突”的策略
生生互动中的“冲突”,教师一般易于处理,而师生互动中的“冲突”,干扰强烈,教师一般难于驾驭。研究发现,有经验的教师善于“借力发力”,合理转化师生冲突。如,在教授初中生物学科的“消化系统”这一内容时,某教师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要求演示各器官功能以及之间的关系,但学生都不愿意扮演“肛门”器官,一时僵持不下。后来教师决定自己扮演,并突出强化作为消化的最后一道出口“肛门”不可或缺,这样便及时化解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学预设,同时还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友谊。善于转化冲突的关键,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平等民主,设身处地替学生着想,这样冲突才会转化成有效的教育资源。显然,动态、开放的课堂有益于将干扰课堂的因素化解为生成性教育资源。一般来讲,这一类教学内容不宜设计为“角色扮演”来组织教学,以避免伤害教师或学生。
四、善于化“意外”为“意料”的策略
例如,高一化学“钠的性质”一节中,一老师演示钠燃烧试验时冒黑烟而非课本中描述的冒白烟。这显然是一种课堂“意外”。于是,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师:“钠保存在哪里?”生:“保存在煤油中。”师:“煤油可燃,燃烧时冒黑烟。”生:“噢,一定是煤油捣的鬼。”师:“那怎么办?”生:“用滤纸吸干。”于是,老师重复演示钠燃烧实验。只是把钠块表面的煤油吸干,现象当然是冒白烟。这样冒黑烟的“意外”反而让学生从钠的保存、取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反思,不仅掌握了钠燃烧的实验操作,而且还使钠的性质、存在、保存等知识相互联系起来,使知识结构化。
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实验演示,常会发生“意外”,而要把“意外”控制在意料之中,既要有扎实的专业能力,更要有转化的意识。有了这种能力和意识,将使学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反倒使课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余音绕梁。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师生活动中生成性教育资源开发和运用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2012GSG591】)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