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科按摩学》是中医按摩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筋肉、骨关节、气血、经络等损伤性疾病的一门学科。它的教学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能从理论上掌握各伤科常见病的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更重要的是要能让学生通过按摩手法,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盲校学生将会在中专学习此门学科。
对于视力障碍,WHO规定,低视力的范围是最佳矫正视力大于等于0.05,小于0.3,盲的范围为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05,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视障学生由于视力障碍,几乎无法进行X片的观察,而很多伤科疾病的痛点常常就是损伤的部位,对于盲生而言,手部触诊和手法治疗,是他们从事伤科按摩治疗的重要技能。根据本学科特点、学生的特殊性,以及我校培养实用性盲人按摩人才的办学理念,笔者在这门课的教学中,通过观察与思考,采取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产生了以下一些体会。
一、教学现状剖析
1.学生对人体解剖结构的实操能力仍显不足。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常发现,学生对一些常用的解剖名词、骨骼标本,甚至是脏器模型都很熟悉,但到人体上操作时,他们却无法准确定位,在推拿处方的操作中无从下手。如肱二头肌短头腱损伤操作中,学生无法找到肩胛骨喙突和肱二头肌的短头腱,结果只能在肩前部泛泛而推。即使老师手把手的帮助寻找,课后他们仍不能准确定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2.现存的分组教学需要改进。分组教学是职教实践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伤科按摩课的教学很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通过学生的分组练习才能得以实现。现在的实践课中多采取两人一组的分组方式,而这个分组是中专一年级学习手法时依据学生的视力和学习能力情况确定的,之后基本不会变换。实际工作中发现,一组的两个学生间性别相同,大多身材接近。由于长期合作,对彼此的体型比较熟悉,操作起来也已非常适应。容易形成一种固定模式,不能广泛体会更多同学的手法和体型,也没有机会听取更多的意见和建议,一旦面对一个新的操作对象,盲生通常就不能适应性别和体型的变化带来的解剖位置的差异,摸不清方向,定不准位置。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说,这种练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
3.缺乏必要的见习。学过医的人都知道,病人的症状不可能与教科书上完全一致,教科书上描述的症状与体征和学生的想象也相去甚远。所以,病人本身才是最好的教科书。例如肩周炎后期会出现冻结肩,冻结的程度到底怎样,不同的人会有多大的差别,不同学生之间想象的差别令我们无法估计,尤其又是有视力障碍的学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征会涉及脊柱畸形,具体表现在脊柱的生理弧度、椎间隙等的变化,甚至俯卧时腰部两侧的高低都会发生明显的不同。如果能面对病人,这一切将变得非常直观。
二、教学改进措施
推拿治疗疾病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医生准确地将合适的手法应用于合适的部位。推拿临床课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达到教学目标。由于视力上的缺陷,普通直观教学中常用的诸如挂图、视屏、教师的示范展示等教学法,对视障学生无法采用。
1.强化触诊环节。对于视障学生而言,触觉无疑是重要的认识世界的窗户,相较于明眼人,他们触觉的灵敏程度更高。所以,盲校的伤科按摩实践教学中,触诊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视障学生提高诊断和治疗能力的重要一环。
首先,变课本、模型、标本教学为实体教学。课堂上,每当面对一个新的病症,笔者都会尽可能地指导视障学生在人体上找到相应的肌肉、韧带或关节突等组织结构,并明确这一结构与周围组织之间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明确层次,准确定位,并仔细体会正常的解剖结构的触觉感受,为接下来的病理诊断奠定基础。如寻找肱二头肌短头腱时,除了让学生体会短头腱在手下波动的感觉外,还应让学生明确其与锁骨、喙突、肱二头肌长头腱等邻近组织之间的关系,等该生再次寻找该部位时,能清楚地知道该从何处入手,并且明确它的走行方向,使得临床治疗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在教学过程中,手把手施教。让学生通过触摸教师和自身手形的不同及其与体表的位置关系,体会手法的操作要领及自身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找到并仔细体会自己手指上的敏感部位,指导他们学会各种触诊方法,真正让视障学生做到手摸心会,这是伤科按摩实践教学中对盲缺陷补偿的一个更重要的环节。
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如讲到腕部腱鞘囊肿时,为了能让盲生能对囊肿早期与后期不同程度的硬度变化能有个直观的认识,笔者就试着采用气泡薄膜、圆形软糖、巧克力豆来加以形容,并提供实物供学生触摸。
引导学生进行异常点的触摸。学生们没有条件,每节课都对每一个病症进行见习或实习,就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学生自身这一现成的资源(注:盲生因为视力障碍,平时不良的姿势和用眼习惯难免对颈、胸、腰部等造成一定的伤害),教师先有目的地进行触诊,然后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触摸诸如韧带的剥离、肌肉的挛缩、棘突的偏歪等异常现象,帮助学生感知病理变化,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诊断能力。
2.加强层次、方向教学。伤科按摩处方要求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恰到好处的应用手法,其也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又一重要条件。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所以,病人对手法刺激的耐受能力,不同的病位、病理性质等,对手法力量的轻重均有着不同的要求。如生活中常见的落枕,由于其病理表现为肌肉痉挛,且损伤的肌肉又相对表浅,病人的痛阈非常低,对手法刺激的耐受力差。而腰肌劳损的病人,因肌肉僵硬,腰部肌肉较丰厚,此类病人对手法刺激的耐受力明显强于前者。课堂上,笔者首先让学生做被操作者,亲身感受老师手法力度和渗透性的变化,接着教师示范,学生触摸教师力度变化时手型、用力的深度,以及被操作者肌肉的反应。最后让学生进行操作,学生和老师亲身体验,并相互交流操作与被操作的体会,从而加强学生对手法力量和深度的应用能力。
如果说盲生对掌握操作层次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对操作幅度和方向的准确把握就是难上加难,因为他们很难通过双手控制全局,存在着盲人摸象的局限性,如肩部病症常用的动法“屈肘抬臂顿拉法”,要求将肘关节屈曲,上臂抬起,掌心朝后,向右斜前方45度顿拉。盲生因对45度角度没有直观认识,再加上顿拉过程中无法观察肘关节的变化,所以,很多学生最终牵拉的都只是肘关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通常先让每个盲生亲身体验老师的操作,并比较正确与错误的两种牵拉方法所牵扯到的肌肉,然后再让他们进行操作,并指导他们在操作过程中,用另一只手触按被牵拉的肌肉,充分感知自己的操作准确率,从而产生空间与时间概念。
3.创造条件,强化练习。为了能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个体和病例,笔者除了经常对学生分组进行调整外,还督促盲生加强课后练习,并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此外,我们还在校内开展为老师义务推拿活动,学生们利用中午等课余时间,给患有颈椎病、腰肌劳损等不同伤科常见病的老师义务推拿。通过这项活动,学生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病例,对各种病症有更多的感性认识,而且,学生们还经常把治疗过程中碰到的疑惑带回课堂,师生们共同探讨。这样,不仅学生们提高了辨证施治的能力,也给被推拿的老师解除了病痛,使学生体会到治愈病人后的成就感。
三、总结
由于推拿临床专业的特殊性和视障学生视力残缺带来的障碍,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在盲校伤推课的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需要从视障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通过各种方式,去弥补学生视力的障碍,使因视力残疾导致的信息接收不足的量降低到最小程度,为学生今后更好地从事推拿按摩行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盲人学校)
对于视力障碍,WHO规定,低视力的范围是最佳矫正视力大于等于0.05,小于0.3,盲的范围为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05,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视障学生由于视力障碍,几乎无法进行X片的观察,而很多伤科疾病的痛点常常就是损伤的部位,对于盲生而言,手部触诊和手法治疗,是他们从事伤科按摩治疗的重要技能。根据本学科特点、学生的特殊性,以及我校培养实用性盲人按摩人才的办学理念,笔者在这门课的教学中,通过观察与思考,采取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产生了以下一些体会。
一、教学现状剖析
1.学生对人体解剖结构的实操能力仍显不足。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常发现,学生对一些常用的解剖名词、骨骼标本,甚至是脏器模型都很熟悉,但到人体上操作时,他们却无法准确定位,在推拿处方的操作中无从下手。如肱二头肌短头腱损伤操作中,学生无法找到肩胛骨喙突和肱二头肌的短头腱,结果只能在肩前部泛泛而推。即使老师手把手的帮助寻找,课后他们仍不能准确定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2.现存的分组教学需要改进。分组教学是职教实践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伤科按摩课的教学很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通过学生的分组练习才能得以实现。现在的实践课中多采取两人一组的分组方式,而这个分组是中专一年级学习手法时依据学生的视力和学习能力情况确定的,之后基本不会变换。实际工作中发现,一组的两个学生间性别相同,大多身材接近。由于长期合作,对彼此的体型比较熟悉,操作起来也已非常适应。容易形成一种固定模式,不能广泛体会更多同学的手法和体型,也没有机会听取更多的意见和建议,一旦面对一个新的操作对象,盲生通常就不能适应性别和体型的变化带来的解剖位置的差异,摸不清方向,定不准位置。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说,这种练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
3.缺乏必要的见习。学过医的人都知道,病人的症状不可能与教科书上完全一致,教科书上描述的症状与体征和学生的想象也相去甚远。所以,病人本身才是最好的教科书。例如肩周炎后期会出现冻结肩,冻结的程度到底怎样,不同的人会有多大的差别,不同学生之间想象的差别令我们无法估计,尤其又是有视力障碍的学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征会涉及脊柱畸形,具体表现在脊柱的生理弧度、椎间隙等的变化,甚至俯卧时腰部两侧的高低都会发生明显的不同。如果能面对病人,这一切将变得非常直观。
二、教学改进措施
推拿治疗疾病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医生准确地将合适的手法应用于合适的部位。推拿临床课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达到教学目标。由于视力上的缺陷,普通直观教学中常用的诸如挂图、视屏、教师的示范展示等教学法,对视障学生无法采用。
1.强化触诊环节。对于视障学生而言,触觉无疑是重要的认识世界的窗户,相较于明眼人,他们触觉的灵敏程度更高。所以,盲校的伤科按摩实践教学中,触诊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视障学生提高诊断和治疗能力的重要一环。
首先,变课本、模型、标本教学为实体教学。课堂上,每当面对一个新的病症,笔者都会尽可能地指导视障学生在人体上找到相应的肌肉、韧带或关节突等组织结构,并明确这一结构与周围组织之间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明确层次,准确定位,并仔细体会正常的解剖结构的触觉感受,为接下来的病理诊断奠定基础。如寻找肱二头肌短头腱时,除了让学生体会短头腱在手下波动的感觉外,还应让学生明确其与锁骨、喙突、肱二头肌长头腱等邻近组织之间的关系,等该生再次寻找该部位时,能清楚地知道该从何处入手,并且明确它的走行方向,使得临床治疗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在教学过程中,手把手施教。让学生通过触摸教师和自身手形的不同及其与体表的位置关系,体会手法的操作要领及自身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找到并仔细体会自己手指上的敏感部位,指导他们学会各种触诊方法,真正让视障学生做到手摸心会,这是伤科按摩实践教学中对盲缺陷补偿的一个更重要的环节。
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如讲到腕部腱鞘囊肿时,为了能让盲生能对囊肿早期与后期不同程度的硬度变化能有个直观的认识,笔者就试着采用气泡薄膜、圆形软糖、巧克力豆来加以形容,并提供实物供学生触摸。
引导学生进行异常点的触摸。学生们没有条件,每节课都对每一个病症进行见习或实习,就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学生自身这一现成的资源(注:盲生因为视力障碍,平时不良的姿势和用眼习惯难免对颈、胸、腰部等造成一定的伤害),教师先有目的地进行触诊,然后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触摸诸如韧带的剥离、肌肉的挛缩、棘突的偏歪等异常现象,帮助学生感知病理变化,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诊断能力。
2.加强层次、方向教学。伤科按摩处方要求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恰到好处的应用手法,其也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又一重要条件。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所以,病人对手法刺激的耐受能力,不同的病位、病理性质等,对手法力量的轻重均有着不同的要求。如生活中常见的落枕,由于其病理表现为肌肉痉挛,且损伤的肌肉又相对表浅,病人的痛阈非常低,对手法刺激的耐受力差。而腰肌劳损的病人,因肌肉僵硬,腰部肌肉较丰厚,此类病人对手法刺激的耐受力明显强于前者。课堂上,笔者首先让学生做被操作者,亲身感受老师手法力度和渗透性的变化,接着教师示范,学生触摸教师力度变化时手型、用力的深度,以及被操作者肌肉的反应。最后让学生进行操作,学生和老师亲身体验,并相互交流操作与被操作的体会,从而加强学生对手法力量和深度的应用能力。
如果说盲生对掌握操作层次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对操作幅度和方向的准确把握就是难上加难,因为他们很难通过双手控制全局,存在着盲人摸象的局限性,如肩部病症常用的动法“屈肘抬臂顿拉法”,要求将肘关节屈曲,上臂抬起,掌心朝后,向右斜前方45度顿拉。盲生因对45度角度没有直观认识,再加上顿拉过程中无法观察肘关节的变化,所以,很多学生最终牵拉的都只是肘关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通常先让每个盲生亲身体验老师的操作,并比较正确与错误的两种牵拉方法所牵扯到的肌肉,然后再让他们进行操作,并指导他们在操作过程中,用另一只手触按被牵拉的肌肉,充分感知自己的操作准确率,从而产生空间与时间概念。
3.创造条件,强化练习。为了能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个体和病例,笔者除了经常对学生分组进行调整外,还督促盲生加强课后练习,并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此外,我们还在校内开展为老师义务推拿活动,学生们利用中午等课余时间,给患有颈椎病、腰肌劳损等不同伤科常见病的老师义务推拿。通过这项活动,学生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病例,对各种病症有更多的感性认识,而且,学生们还经常把治疗过程中碰到的疑惑带回课堂,师生们共同探讨。这样,不仅学生们提高了辨证施治的能力,也给被推拿的老师解除了病痛,使学生体会到治愈病人后的成就感。
三、总结
由于推拿临床专业的特殊性和视障学生视力残缺带来的障碍,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在盲校伤推课的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需要从视障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通过各种方式,去弥补学生视力的障碍,使因视力残疾导致的信息接收不足的量降低到最小程度,为学生今后更好地从事推拿按摩行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盲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