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B超与CT检查在壶腹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壶腹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1例行Whipple手术,18例行姑息术作内或外引流.结果:B超与CT扫描均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B超与CT检查在壶腹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壶腹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1例行Whipple手术,18例行姑息术作内或外引流.结果:B超与CT扫描均示壶腹部软组织肿块为壶腹癌的直接征象,部分壶腹癌不能明确显示肿块,但胆总管远端与胰管近端间距缩小;十二指肠腔内充盈缺损及局部肠粘膜破坏,壶腹段胆总管壁不规则增厚和肝内、外胆管中高度扩张、胆囊增大、双管征是壶腹癌的间接征象,本组CT诊断正确率为84.7%,而B超为81.3%.结论:B超检查仍是目前诊断壶腹癌初步筛选和行之有效的
其他文献
介入治疗目前已成为同内科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并驾齐驱的第三种治疗体系,疗效受到世人瞩目亦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但是,任何一种再好的方法也会存在
针对模拟退火算法收敛速度慢和遗传算法存在种群退化问题,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出了遗传退火算法,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遗传退火算法既克服了模拟退火算
研究了一类不确定时滞系统的保性能控制问题,其不确定性不仅存在于系统矩阵,而且存在于控制器的增益中.在控制器增益摄动具有加法和乘法两种结构形式下,讨论了系统的弹性保性
目的:探讨微导管栓塞技术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4F-5F肝管或蛇管作为导引管,同轴插入3F微导管,尽量接近病灶,对肝癌实施化疗栓塞术.结果:17例小肝癌均行肝段或亚段
给出了独立于表示的变异算子和交叉算子的数学描述,建立了遗传算法种群的精确马尔可夫链模型,导出了种群中最佳个体的马尔可夫链及其随机矩阵.将遗传算法的平均收敛速度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