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5年6月初,黑龙江省委决定在全省十四个地市开展一次大规模的看项目、议振兴、促发展现场拉练活动。要求各地市沿途以直播的方式跟随考察团车队向各位领导介绍情况。本文就这次移动直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总结出来,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广播发展新思路
2005年6月初,黑龙江省委决定在全省十四个地市开展一次大规模的看项目、议振兴、促发展现场拉练活动。原省委书记宋法棠率领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各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全省各地市考察近几年重点投资项目的建设进展情况,要求各地市沿途以直播的方式跟随考察团车队向各位领导介绍情况。这种规模、这种形式的考察在我省是第一次,省、市、局领导对这次活动非常重视,因此责任重大。
双鸭山是考察团考察的第一站,我台直播车是由我们技术部技术人员自行设计安装的,虽然经过了试运行,但直播车在行驶中移动直播却是第一次。我们工程技术人员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工作中我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技术难题,一路走下来。终于圆满完成了移动直播的任务,得到了省、市、局领导以及广播同行的一致好评。本文就这次移动直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总结出来,以供同行参考。
为了适应广播节目改革发展的需要,我们双鸭山人民广播电台技术部用金龙中巴自行设计改装了一台直播车,2005年5月完成,经过试播所有设备运转正常。播出质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直播车内用隔断分成两个部分,形成一个导播间和一个直播间。隔断后部分的左右车窗用铝板封死以避免产生干扰。边上有小门可以进出,另一边上面有玻璃,前后可看见以方便沟通,车的前座是导播、编辑和相关领导。后面是小型直播间有一男一女两个主持人,技术人员在里面做技术保障。因为我们的直播车是按照在固定地点直播设计的,这次跟随考察团车队需要移动直播,所以原有的一些设计就要改动。
首先,我们是改天线,因为转播车设计的是在固定地点直播,天线是按在车尾升降杆上,我们用的是手摇升降杆,全部升起来加天线,共有10米多高,是不能移动直播的。因此我们买了一个30W的小天线(这种天线最大也就30W),底座是带磁铁的圆盘形,鞭状天线有一米长拧在底座上。这时发射机也得换成50W的。因为天线的安放位置不当会使发射机反射过大产生频率偏移。为了避免天线干扰发射机,馈线连接好发射机后,车顶上的天线位置要远离发射机。天线的位置在试运行的时候还要调整。这台50W的发射机是我们交通台备用的,频率99.5MHz,我们的天线90.3MHz,所以发射机的频率也得改为90.3MHz,这台无锡产6050型50W发射机频率是可调的,它的频率调谐部分是采用两段8421码的开关,所以改起来很方便。但是对发射机来说,频率是不能随便改的,他设计这个8421码是为了方便修改频率偏差所用,以使发射机工作在最佳状态。因为发射机设计是按99.5MHz设计的,有许多部件都工作在这个频率,比如,陷波电路、谐振电路等。如果工作频率有偏差就会影响输出功率,还会使声音失真。因为我们是短时间使用,而且用的是小功率天线,所以理论上还可行,实际运行中效果也很好。
另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对发射机、计算机没有做防震处理,这次要移动直播,就必须做防振处理。原先都是固定在机柜上,现在我们把螺丝钉拧下来用软线把设备的四角绑在机柜上,然后再在下面的隔离板上垫一层海绵起到减振的作用。
最后就是电源的问题了,我们车的原设计是固定直播,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取电源,所以移动直播还得重新考虑电源问题。因为所有设备都是220V交流供电,所以必须有220V电源加电。我们考虑了三个方案:第一用发电机,这个方案不可行,一个是车上没地方放,二是车运动时易出故障,三是噪声太大,不能采用;第二是采用逆变器把车载电瓶的24V直流电变为220V交流电。我们计算了一下车上的设备全开起来有400W以上,要让电瓶提供16 Am的电流连续工作8小时,即使车上的发电机给它充电也是不够的,这个方案也不能采用;最后我们使用UPS,因为它比较安全可靠,多大功率的都有,我们选用了一个台达牌的3KW UPS,用了12块电瓶,6块一组,两组并在一起用,充满电后连续工作两天没有问题。
所有设备都改动安装完毕,一个集直播间、导播间、发射机房于一体的移动直播车大功告成。
万事俱备,只缺东风,我们一切准备就绪。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由市领导带领局、台领导参加,我们沿着考察线路进行了一次实际模拟移动直播。这次试播我们又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由于直播车行驶到不平整的路段时的颠簸,VCD一有震动就卡牒不能播放,这时我们准备了一盘磁带用卡座播放;计算一有震动就死机,虽然我们做了防振处理,但还是不能解决问题。计算机是很重要的,它是一个音频工作站,存有大量的音频信息,VCD和卡座是代替不了的。所以,我们又准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才得到解决;最关键的还有话筒,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播出质量,我们使用的话筒按换能方式可分为电动传声和电容传声,在现场直播中,我们根据不同的声源和不同的场合来选用不同的话筒。如果在不同的声源和不同场合都使用相同的话筒,并不一定得到好的效果。在使用话筒时应特别注意它的特性,如灵敏度、频率特性、指向性等等,这次我们选用的是苏尔(sr52)动圈话筒,因为它的方向性好,灵敏度低一些,能从混响声中或环境噪声中很好地拾到前方声源的声音,很好地抑制了两侧的干扰声,内存防尘罩衣,可以有效地消除使用中产生的杂流声。结构紧凑牢固,具备抗冲击和抗磁性能,但是在使用中车内的噪声还是传了出去。我们又试着用电容话筒,由于它的灵敏度高,环境噪声出去的就更大了,不能用。又试着用无线麦克,可能这个麦克不是专业用的吧,比较便宜(我们没有专业无线麦克)产生堵塞断音现象,也不能用还得用原先麦克,大家想了一个办法用一公分厚的黑色泡沫把话筒包上一圈用透明胶带缠上粘好,只留头上一块让主持人手持。一切就全解决了,可以说是非常完美。
模拟直播第一站时,前面的车收听效果不好,经过分析我们感觉直播车跟在车队的后面,前面的车离我们直播车太远,而且车队所用的都是大面包车比我们的车高。大家知道调频波是一种米波,米波的转输方式是空间波。虽然大气对电波有折射作用,使电波沿曲线传播,扩大了视距,但是我们是近距离传输信号,所以信号是直线传播。信号传播的距离是由发射或接收天线的高度决定的。由此可知,车把电波阻拦了,前面的车收听效果就不好了,经过协商把我们的车开到车队的中间前后就都能听到了,而且收听效果都很好。
这次移动直播回来,我们把所出现的问题都圆满解决,为防万一还是应该加一套备用设备50W发射机、调音台、卡座等,50W发射机是饶河的,因为饶河改建办公楼一直没转播,用大客拉了回来。连接完以后试用一切正常,经过现场演练,如果主设备出故障转换到备用设备上,大约十秒左右就可以完成。
2005年6月10日,黑龙江省委书记宋法棠率领省委、省政府及各地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对我们双鸭山市的重点投资项目进行了考察,一路上大家对我们的直播水平及播出效果非常满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总之,这次移动直播非常成功,省、市领导及同行们都给予高度赞扬。这次成功和我们事前做的大量准备工作是分不开的,同时作为一名好的技术人员除了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还要有熟练使用各种设备的能力,并且要有随机应变处理突发事件的敏感,才能安全可靠地完成好每一次任务。
移动直播顾名思议就是跟随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更换进行同步播出,它增强了广播直播节目的快捷性和灵活性,还可以使整个事件连贯起来,更真实地反映出新闻事件,进一步地提升广播节目的直播功能。我们这次移动直播虽然是第一次,却为我们以后的移动直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广播节目的创新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关键词:广播发展新思路
2005年6月初,黑龙江省委决定在全省十四个地市开展一次大规模的看项目、议振兴、促发展现场拉练活动。原省委书记宋法棠率领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各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全省各地市考察近几年重点投资项目的建设进展情况,要求各地市沿途以直播的方式跟随考察团车队向各位领导介绍情况。这种规模、这种形式的考察在我省是第一次,省、市、局领导对这次活动非常重视,因此责任重大。
双鸭山是考察团考察的第一站,我台直播车是由我们技术部技术人员自行设计安装的,虽然经过了试运行,但直播车在行驶中移动直播却是第一次。我们工程技术人员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工作中我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技术难题,一路走下来。终于圆满完成了移动直播的任务,得到了省、市、局领导以及广播同行的一致好评。本文就这次移动直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总结出来,以供同行参考。
为了适应广播节目改革发展的需要,我们双鸭山人民广播电台技术部用金龙中巴自行设计改装了一台直播车,2005年5月完成,经过试播所有设备运转正常。播出质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直播车内用隔断分成两个部分,形成一个导播间和一个直播间。隔断后部分的左右车窗用铝板封死以避免产生干扰。边上有小门可以进出,另一边上面有玻璃,前后可看见以方便沟通,车的前座是导播、编辑和相关领导。后面是小型直播间有一男一女两个主持人,技术人员在里面做技术保障。因为我们的直播车是按照在固定地点直播设计的,这次跟随考察团车队需要移动直播,所以原有的一些设计就要改动。
首先,我们是改天线,因为转播车设计的是在固定地点直播,天线是按在车尾升降杆上,我们用的是手摇升降杆,全部升起来加天线,共有10米多高,是不能移动直播的。因此我们买了一个30W的小天线(这种天线最大也就30W),底座是带磁铁的圆盘形,鞭状天线有一米长拧在底座上。这时发射机也得换成50W的。因为天线的安放位置不当会使发射机反射过大产生频率偏移。为了避免天线干扰发射机,馈线连接好发射机后,车顶上的天线位置要远离发射机。天线的位置在试运行的时候还要调整。这台50W的发射机是我们交通台备用的,频率99.5MHz,我们的天线90.3MHz,所以发射机的频率也得改为90.3MHz,这台无锡产6050型50W发射机频率是可调的,它的频率调谐部分是采用两段8421码的开关,所以改起来很方便。但是对发射机来说,频率是不能随便改的,他设计这个8421码是为了方便修改频率偏差所用,以使发射机工作在最佳状态。因为发射机设计是按99.5MHz设计的,有许多部件都工作在这个频率,比如,陷波电路、谐振电路等。如果工作频率有偏差就会影响输出功率,还会使声音失真。因为我们是短时间使用,而且用的是小功率天线,所以理论上还可行,实际运行中效果也很好。
另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对发射机、计算机没有做防震处理,这次要移动直播,就必须做防振处理。原先都是固定在机柜上,现在我们把螺丝钉拧下来用软线把设备的四角绑在机柜上,然后再在下面的隔离板上垫一层海绵起到减振的作用。
最后就是电源的问题了,我们车的原设计是固定直播,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取电源,所以移动直播还得重新考虑电源问题。因为所有设备都是220V交流供电,所以必须有220V电源加电。我们考虑了三个方案:第一用发电机,这个方案不可行,一个是车上没地方放,二是车运动时易出故障,三是噪声太大,不能采用;第二是采用逆变器把车载电瓶的24V直流电变为220V交流电。我们计算了一下车上的设备全开起来有400W以上,要让电瓶提供16 Am的电流连续工作8小时,即使车上的发电机给它充电也是不够的,这个方案也不能采用;最后我们使用UPS,因为它比较安全可靠,多大功率的都有,我们选用了一个台达牌的3KW UPS,用了12块电瓶,6块一组,两组并在一起用,充满电后连续工作两天没有问题。
所有设备都改动安装完毕,一个集直播间、导播间、发射机房于一体的移动直播车大功告成。
万事俱备,只缺东风,我们一切准备就绪。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由市领导带领局、台领导参加,我们沿着考察线路进行了一次实际模拟移动直播。这次试播我们又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由于直播车行驶到不平整的路段时的颠簸,VCD一有震动就卡牒不能播放,这时我们准备了一盘磁带用卡座播放;计算一有震动就死机,虽然我们做了防振处理,但还是不能解决问题。计算机是很重要的,它是一个音频工作站,存有大量的音频信息,VCD和卡座是代替不了的。所以,我们又准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才得到解决;最关键的还有话筒,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播出质量,我们使用的话筒按换能方式可分为电动传声和电容传声,在现场直播中,我们根据不同的声源和不同的场合来选用不同的话筒。如果在不同的声源和不同场合都使用相同的话筒,并不一定得到好的效果。在使用话筒时应特别注意它的特性,如灵敏度、频率特性、指向性等等,这次我们选用的是苏尔(sr52)动圈话筒,因为它的方向性好,灵敏度低一些,能从混响声中或环境噪声中很好地拾到前方声源的声音,很好地抑制了两侧的干扰声,内存防尘罩衣,可以有效地消除使用中产生的杂流声。结构紧凑牢固,具备抗冲击和抗磁性能,但是在使用中车内的噪声还是传了出去。我们又试着用电容话筒,由于它的灵敏度高,环境噪声出去的就更大了,不能用。又试着用无线麦克,可能这个麦克不是专业用的吧,比较便宜(我们没有专业无线麦克)产生堵塞断音现象,也不能用还得用原先麦克,大家想了一个办法用一公分厚的黑色泡沫把话筒包上一圈用透明胶带缠上粘好,只留头上一块让主持人手持。一切就全解决了,可以说是非常完美。
模拟直播第一站时,前面的车收听效果不好,经过分析我们感觉直播车跟在车队的后面,前面的车离我们直播车太远,而且车队所用的都是大面包车比我们的车高。大家知道调频波是一种米波,米波的转输方式是空间波。虽然大气对电波有折射作用,使电波沿曲线传播,扩大了视距,但是我们是近距离传输信号,所以信号是直线传播。信号传播的距离是由发射或接收天线的高度决定的。由此可知,车把电波阻拦了,前面的车收听效果就不好了,经过协商把我们的车开到车队的中间前后就都能听到了,而且收听效果都很好。
这次移动直播回来,我们把所出现的问题都圆满解决,为防万一还是应该加一套备用设备50W发射机、调音台、卡座等,50W发射机是饶河的,因为饶河改建办公楼一直没转播,用大客拉了回来。连接完以后试用一切正常,经过现场演练,如果主设备出故障转换到备用设备上,大约十秒左右就可以完成。
2005年6月10日,黑龙江省委书记宋法棠率领省委、省政府及各地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对我们双鸭山市的重点投资项目进行了考察,一路上大家对我们的直播水平及播出效果非常满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总之,这次移动直播非常成功,省、市领导及同行们都给予高度赞扬。这次成功和我们事前做的大量准备工作是分不开的,同时作为一名好的技术人员除了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还要有熟练使用各种设备的能力,并且要有随机应变处理突发事件的敏感,才能安全可靠地完成好每一次任务。
移动直播顾名思议就是跟随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更换进行同步播出,它增强了广播直播节目的快捷性和灵活性,还可以使整个事件连贯起来,更真实地反映出新闻事件,进一步地提升广播节目的直播功能。我们这次移动直播虽然是第一次,却为我们以后的移动直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广播节目的创新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