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新型师生关系中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但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教师权威以及“师尊生卑”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动摇。再加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学生家庭教育、学校环境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学生挑衅教师现象日益凸显。如何正确处理班级管理中的师生冲突事件,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一线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摘 要】每一个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或多或少都曾遇到过学生的“挑衅”。学生的挑衅行为可以分为情绪过激下节点爆发、性格气质影响行为方式、时代因素导致认知差异三种不同的类型,教师需要掌握不同的处理策略,艺术地化解师生矛盾,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师生冲突;气质类型;认知差异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39-0045-02
【作者简介】邱俊,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南京,210044)教师,一级教师。
每一位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或多或少都曾遇到过学生的“挑衅”,如果教师应对不佳,很有可能激化矛盾,造成师生关系的恶化,甚至可能出现不可控的极端局面。笔者认为,学生“挑衅”的背后一定有其特定的情感诉求,教师要能够正确区分学生的挑衅行为,进而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
一、“一个人”——情绪过激下的节点爆发
日常教育过程中,有一些学生会突然“爆发”,与教师产生直接冲突,如争吵、摔门而去等。《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挑衅”的定义是:“借端生事,企图引起战争和冲突。”借端生事,意味着学生在“挑衅”时,其心理存在两种状态:长期的情绪积累和暂时的情绪爆发。学生心中长期积聚负面情绪,可能来自教师,也可能来自家庭和人际交往等其他方面。心理学研究发现:在突如其来的外在刺激下,人会产生勃然大怒、欣喜若狂等情绪反应。在这样的激情状态下,人很容易失去理智,甚至做出一些冲动性行为,即“过激行为”。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克制情绪,冷静面对。作为成年人,教师必须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因为在激动的情绪状态下很有可能采取一些极端的应对措施和方法。因此,面对学生的“挑衅”,教师最好不要立刻处理,应等心情平复之后,再和学生沟通。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学生偶然的情绪过激,教师应该就事论事,不能上纲上线,也不能因此否定学生的品行及人格。教师应该要做到换位思考,满足学生一些合理的诉求。
3.事后沟通,打开心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许学生的“挑衅”行为只是一时的过激行为,但是学生选择的挑衅对象往往是自己不喜欢的老师,这种不喜欢可能是因为性格差异,也可能是因为师生交流不畅而产生了误解。所以,在“挑衅”事件发生后,师生之间的及时沟通非常重要。
二、“一种人”——性格气质影响行为方式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一种来自学生的“挑衅”并不是单纯的情绪过激,而是因为性格、气质、成长方式的影响,他们喜欢采用“对立”乃至“对抗”的方式处理问题。针对这种类型学生的挑衅行为,教师需要慎重应对。
1.掌握学生的个性特质。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主体,因此任何教育措施必须围绕学生展开,教师采取的任何教育措施都必须从了解学生的个性特质入手。《论语·先进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待子路和冉有,启示我们对于冲动易躁性格的学生需要“以柔克刚”,而对于性格内向或怯懦的学生则需要肯定和鼓励。
2.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是降低损失的最佳措施。教师应该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当然,在必要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和学校心理教师及一些心理辅导机构配合,对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治疗。
3.加强家校沟通和协作。学生的行为方式也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配合。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来,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的良性互动中形成教育合力,促進三者加深对彼此的认识,缩小在具体问题上的认知差异,最终达到共赢的局面。
三、“一代人”——时代因素导致认知差异
随着时代变迁,不同的学生群体在认知结构、行为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而这种情形导致的学生挑衅行为却容易被教师忽略,或者容易被教师视为个体学生的一种情绪应激。但是两者之间却有着区别,换言之,在相似的情境下也许换一个学生仍然会产生一样的后果,因为整个群体的认知会影响学生个体的性格和心理状态。如现在的男女生的交往尺度远超他(她)们的父辈,“男闺蜜”“女汉子”成为一种正常的存在,假如此时教师因为学生之间出现一些亲密行为就认为他们早恋了,这可能会引起部分学生的不满,从而引发“挑衅”行为的出现。故而学生一旦和教师就某些问题出现认知差异时,教师的工作就难以开展了。这需要教师做到以下两点:
1.尊重学生,平等交流。假如班级里绝大部分学生因为一件事对教师不理解,甚至暗暗跟老师较劲,那么教师就要反思双方是否在认知方面出现了差异。此时教师切不可以教师的“权威”压制学生,这样往往会导致学生进一步的挑衅。其实换位思考,班级里发生的很多事情并没有绝对的对或错,教师应该静下心来听听学生们的意见,思考下学生们这么想这么做的理由。尊重、同理心是良好沟通的开始,当学生把教师当作自己人的时候,挑衅教师的概率就大大减小了。
2.巧妙引导,理性认知。尊重学生绝不等于教师要完全依照学生的思维模式处理问题,在遇到学生不理解、不配合教师时,教师应该善于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展示出来,让学生判断、评价,进而对学生加以引导。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经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真正的自主不是固执己见,恰恰相反,而是能够吸纳别人中肯的意见来不断完善自我。当下的学生在其成长过程较少遇到挫折,故而他们处理问题时更多地从自我出发,对于一些行为可能引发的后果考虑不周到,这都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帮助学生理性看待周围的人与事。
【摘 要】每一个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或多或少都曾遇到过学生的“挑衅”。学生的挑衅行为可以分为情绪过激下节点爆发、性格气质影响行为方式、时代因素导致认知差异三种不同的类型,教师需要掌握不同的处理策略,艺术地化解师生矛盾,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师生冲突;气质类型;认知差异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39-0045-02
【作者简介】邱俊,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南京,210044)教师,一级教师。
每一位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或多或少都曾遇到过学生的“挑衅”,如果教师应对不佳,很有可能激化矛盾,造成师生关系的恶化,甚至可能出现不可控的极端局面。笔者认为,学生“挑衅”的背后一定有其特定的情感诉求,教师要能够正确区分学生的挑衅行为,进而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
一、“一个人”——情绪过激下的节点爆发
日常教育过程中,有一些学生会突然“爆发”,与教师产生直接冲突,如争吵、摔门而去等。《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挑衅”的定义是:“借端生事,企图引起战争和冲突。”借端生事,意味着学生在“挑衅”时,其心理存在两种状态:长期的情绪积累和暂时的情绪爆发。学生心中长期积聚负面情绪,可能来自教师,也可能来自家庭和人际交往等其他方面。心理学研究发现:在突如其来的外在刺激下,人会产生勃然大怒、欣喜若狂等情绪反应。在这样的激情状态下,人很容易失去理智,甚至做出一些冲动性行为,即“过激行为”。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克制情绪,冷静面对。作为成年人,教师必须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因为在激动的情绪状态下很有可能采取一些极端的应对措施和方法。因此,面对学生的“挑衅”,教师最好不要立刻处理,应等心情平复之后,再和学生沟通。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学生偶然的情绪过激,教师应该就事论事,不能上纲上线,也不能因此否定学生的品行及人格。教师应该要做到换位思考,满足学生一些合理的诉求。
3.事后沟通,打开心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许学生的“挑衅”行为只是一时的过激行为,但是学生选择的挑衅对象往往是自己不喜欢的老师,这种不喜欢可能是因为性格差异,也可能是因为师生交流不畅而产生了误解。所以,在“挑衅”事件发生后,师生之间的及时沟通非常重要。
二、“一种人”——性格气质影响行为方式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一种来自学生的“挑衅”并不是单纯的情绪过激,而是因为性格、气质、成长方式的影响,他们喜欢采用“对立”乃至“对抗”的方式处理问题。针对这种类型学生的挑衅行为,教师需要慎重应对。
1.掌握学生的个性特质。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主体,因此任何教育措施必须围绕学生展开,教师采取的任何教育措施都必须从了解学生的个性特质入手。《论语·先进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待子路和冉有,启示我们对于冲动易躁性格的学生需要“以柔克刚”,而对于性格内向或怯懦的学生则需要肯定和鼓励。
2.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是降低损失的最佳措施。教师应该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当然,在必要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和学校心理教师及一些心理辅导机构配合,对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治疗。
3.加强家校沟通和协作。学生的行为方式也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配合。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来,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的良性互动中形成教育合力,促進三者加深对彼此的认识,缩小在具体问题上的认知差异,最终达到共赢的局面。
三、“一代人”——时代因素导致认知差异
随着时代变迁,不同的学生群体在认知结构、行为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而这种情形导致的学生挑衅行为却容易被教师忽略,或者容易被教师视为个体学生的一种情绪应激。但是两者之间却有着区别,换言之,在相似的情境下也许换一个学生仍然会产生一样的后果,因为整个群体的认知会影响学生个体的性格和心理状态。如现在的男女生的交往尺度远超他(她)们的父辈,“男闺蜜”“女汉子”成为一种正常的存在,假如此时教师因为学生之间出现一些亲密行为就认为他们早恋了,这可能会引起部分学生的不满,从而引发“挑衅”行为的出现。故而学生一旦和教师就某些问题出现认知差异时,教师的工作就难以开展了。这需要教师做到以下两点:
1.尊重学生,平等交流。假如班级里绝大部分学生因为一件事对教师不理解,甚至暗暗跟老师较劲,那么教师就要反思双方是否在认知方面出现了差异。此时教师切不可以教师的“权威”压制学生,这样往往会导致学生进一步的挑衅。其实换位思考,班级里发生的很多事情并没有绝对的对或错,教师应该静下心来听听学生们的意见,思考下学生们这么想这么做的理由。尊重、同理心是良好沟通的开始,当学生把教师当作自己人的时候,挑衅教师的概率就大大减小了。
2.巧妙引导,理性认知。尊重学生绝不等于教师要完全依照学生的思维模式处理问题,在遇到学生不理解、不配合教师时,教师应该善于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展示出来,让学生判断、评价,进而对学生加以引导。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经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真正的自主不是固执己见,恰恰相反,而是能够吸纳别人中肯的意见来不断完善自我。当下的学生在其成长过程较少遇到挫折,故而他们处理问题时更多地从自我出发,对于一些行为可能引发的后果考虑不周到,这都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帮助学生理性看待周围的人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