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宿舍是大学生学习、交友、休息的重要场所。随着现代学生管理模式的不断改革创新,大学生宿舍逐渐成为大学生良好学习、工作习惯养成的主要阵地。在当前形势下,教育工作者如何在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同时,进行合理高效的宿舍管理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当前大学生宿舍管理中现存的问题出发,针对大学生宿舍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一定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管理;新模式
引言:
大学时期是一个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时期,而高中时期高强度高密度的学习经历使得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期间开始放纵自己的生活,这在大学生宿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直以来,大学生宿舍管理都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所头疼的“老大难”问题。主要体现在:宿舍硬件安全设施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宿舍管理工作人员素质问题、学生自我约束能力问题等方面。大学生的天性散漫、思想自由,一味强调学生循规蹈矩的遵守宿舍条例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合时宜。因此,本文创新性地从大学生角度出发,探索大学生宿舍管理新模式的实践。
一、大学生宿舍管理的现状问题
1.宿舍硬件设施不完善
完整良好的大学生宿舍应该具备日常生活最基本的设施,例如:合适的空调、稳定的热水、充足的照明以及各种WIFI网线等可供大学生使用以拓宽眼界的通讯设备。部分高校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或因年久失修,导致大学生的入住体验感极差,在较差的环境中学习工作和生活使得大学生们怨气冲天,这在无形之中加大了宿舍管理的难度以及大学生们对宿舍管理工作的配合度。此外,宿舍硬件设施的不完善使得一些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的大学生违规使用大功率的电器,安全隐患风险陡增。
2.思想政治教育缺乏
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少、实践能力差,更容易在思想上开小差,这表现在宿舍中就产生了两极分化的宿舍风气。一方面,宿舍环境确实能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宿舍中的人,比如有的寝室崇尚学习,每天作息规律,宿舍环境干净整洁,即使是部分不爱干净不愿打扫卫生的同学也会在寝室中变得勤奋积极起来;另一方面,寝室的从众心理也会引导部分同学向不良风气靠近,如生活作风懒散,学习习惯差,缺乏集体公德心等。这都是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缺失所导致的。
3.宿舍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低下
过往对宿舍管理工作人员的一种看法认为,宿管是社会闲置人员的“集中地”,其人员组成主要有教职工家属亲戚等。这类人员的个人素质不高,教育观念薄弱,不通人情只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于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往往难以应付,更有甚者和学生大打出手。宿管的工作在于沟通学生和校方,更应该明白自身职责,选用高素质人才,提升整体的素质层次,才能在实现宿舍管理上起到关键作用。
4.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在现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尽管有部分学生干部、学生会成员发挥了管理学生的作用,但从学生自我管理层面来看,还是远远不够。大学生是多层次、多方面、多需求化的群体,与其受人管理,不如发挥学生自己的管理能力,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实现新时代宿舍管理的最终目标。
二、大学生宿舍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建立完善宿舍设施与制度
近年来,部分高校建立的公寓式宿舍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服务式的管理让学生更愿意听从安排。在信息化时代,宿舍不仅是提供大学生基础学习生活的场所,更是需要给大学生开拓眼界不断学习新事物新知识的重要场所。而应用信息化手段,如摄像头监控的合理利用在管理学生方面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节约了管理成本,又提高了管理效率。常规的大学生管理制度只适用于教室,而不同时代的大学生,对应的管理制度也应该时刻做出调整。大学生管理制度应该与奖惩制度相结合,大学生综合素质排名不应该只是体现在名册上,更应该体现在每个寝室之中,将制度融合进大学生宿舍生活之中才是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2.培育积极和谐的宿舍文化氛围
宿舍环境不是一个人或宿舍长的事情,而是需要大家一起来共同维护。“宿舍环境你我他,爱护靠大家”。只有每个大学生都树立起良好的意识,寝室管理工作才能在根本上产生起色。通过营造良好积极的宿舍氛围来提高宿舍整体生活环境的改善,可以在寝室之间举行各种评比活动,如美寝大赛、寝室读书角活动等,以期实现“以评促进”。寝室之间的社交活动可以定期举办,实现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大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并通过交流实现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
3.提升宿舍管理人员素质
在现阶段中的宿管选出年纪适中、接受新事物较快、整体素质较高的人员成为每栋楼的核心管理人员。通过建立典型人物培养的案例,由点辐射至整栋楼的宿管人员,提升整体素质。与此同时,大学生工作管理者还要定期视察不同寝室楼的具体情况,由校园到宿舍,定期反馈工作,召开会议等。大学生宿舍管理工作非一时之功,需要在管理过程中不断调整策略,在此过程中的宿管人员就应当发挥关键的桥梁纽带作用,既能听从校方安排,又能合理管理学生。
4.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高素质人才,应当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在宿舍管理中,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应该是以寝室长、班长、学生干部等的带领之下完成的。学生干部应该从学生会例会、学习兴趣活动、寝室文化活动中进入教育管理者的角色,帮助老师、宿管集中带领学生完成工作等安排;要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体现自身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起到以点带面、辐射全校的作用;培育自身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三、结语
大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应当发挥多群体的作用,联合学生、宿管以及校方共同合理规划。在此过程中更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学生學会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这样教育管理者才能从繁杂的学生宿舍事务之中解放出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师工作上,实现学生多方面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维. 多元化管理:大学生宿舍管理模式的新探索[J]. 教师教育学报, 2006.
[2]彭盈盈. 大学生宿舍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6):105-108.
[3]王长虹, 周俊明, 张豫江. 加速高校后勤改革探索大学生宿舍管理新模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017(002):112-113.
[4]何铬颖, 杨霞菲. 大学生宿舍管理新模式探索与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51):192-193.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管理;新模式
引言:
大学时期是一个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时期,而高中时期高强度高密度的学习经历使得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期间开始放纵自己的生活,这在大学生宿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直以来,大学生宿舍管理都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所头疼的“老大难”问题。主要体现在:宿舍硬件安全设施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宿舍管理工作人员素质问题、学生自我约束能力问题等方面。大学生的天性散漫、思想自由,一味强调学生循规蹈矩的遵守宿舍条例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合时宜。因此,本文创新性地从大学生角度出发,探索大学生宿舍管理新模式的实践。
一、大学生宿舍管理的现状问题
1.宿舍硬件设施不完善
完整良好的大学生宿舍应该具备日常生活最基本的设施,例如:合适的空调、稳定的热水、充足的照明以及各种WIFI网线等可供大学生使用以拓宽眼界的通讯设备。部分高校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或因年久失修,导致大学生的入住体验感极差,在较差的环境中学习工作和生活使得大学生们怨气冲天,这在无形之中加大了宿舍管理的难度以及大学生们对宿舍管理工作的配合度。此外,宿舍硬件设施的不完善使得一些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的大学生违规使用大功率的电器,安全隐患风险陡增。
2.思想政治教育缺乏
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少、实践能力差,更容易在思想上开小差,这表现在宿舍中就产生了两极分化的宿舍风气。一方面,宿舍环境确实能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宿舍中的人,比如有的寝室崇尚学习,每天作息规律,宿舍环境干净整洁,即使是部分不爱干净不愿打扫卫生的同学也会在寝室中变得勤奋积极起来;另一方面,寝室的从众心理也会引导部分同学向不良风气靠近,如生活作风懒散,学习习惯差,缺乏集体公德心等。这都是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缺失所导致的。
3.宿舍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低下
过往对宿舍管理工作人员的一种看法认为,宿管是社会闲置人员的“集中地”,其人员组成主要有教职工家属亲戚等。这类人员的个人素质不高,教育观念薄弱,不通人情只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于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往往难以应付,更有甚者和学生大打出手。宿管的工作在于沟通学生和校方,更应该明白自身职责,选用高素质人才,提升整体的素质层次,才能在实现宿舍管理上起到关键作用。
4.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在现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尽管有部分学生干部、学生会成员发挥了管理学生的作用,但从学生自我管理层面来看,还是远远不够。大学生是多层次、多方面、多需求化的群体,与其受人管理,不如发挥学生自己的管理能力,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实现新时代宿舍管理的最终目标。
二、大学生宿舍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建立完善宿舍设施与制度
近年来,部分高校建立的公寓式宿舍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服务式的管理让学生更愿意听从安排。在信息化时代,宿舍不仅是提供大学生基础学习生活的场所,更是需要给大学生开拓眼界不断学习新事物新知识的重要场所。而应用信息化手段,如摄像头监控的合理利用在管理学生方面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节约了管理成本,又提高了管理效率。常规的大学生管理制度只适用于教室,而不同时代的大学生,对应的管理制度也应该时刻做出调整。大学生管理制度应该与奖惩制度相结合,大学生综合素质排名不应该只是体现在名册上,更应该体现在每个寝室之中,将制度融合进大学生宿舍生活之中才是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2.培育积极和谐的宿舍文化氛围
宿舍环境不是一个人或宿舍长的事情,而是需要大家一起来共同维护。“宿舍环境你我他,爱护靠大家”。只有每个大学生都树立起良好的意识,寝室管理工作才能在根本上产生起色。通过营造良好积极的宿舍氛围来提高宿舍整体生活环境的改善,可以在寝室之间举行各种评比活动,如美寝大赛、寝室读书角活动等,以期实现“以评促进”。寝室之间的社交活动可以定期举办,实现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大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并通过交流实现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
3.提升宿舍管理人员素质
在现阶段中的宿管选出年纪适中、接受新事物较快、整体素质较高的人员成为每栋楼的核心管理人员。通过建立典型人物培养的案例,由点辐射至整栋楼的宿管人员,提升整体素质。与此同时,大学生工作管理者还要定期视察不同寝室楼的具体情况,由校园到宿舍,定期反馈工作,召开会议等。大学生宿舍管理工作非一时之功,需要在管理过程中不断调整策略,在此过程中的宿管人员就应当发挥关键的桥梁纽带作用,既能听从校方安排,又能合理管理学生。
4.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高素质人才,应当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在宿舍管理中,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应该是以寝室长、班长、学生干部等的带领之下完成的。学生干部应该从学生会例会、学习兴趣活动、寝室文化活动中进入教育管理者的角色,帮助老师、宿管集中带领学生完成工作等安排;要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体现自身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起到以点带面、辐射全校的作用;培育自身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三、结语
大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应当发挥多群体的作用,联合学生、宿管以及校方共同合理规划。在此过程中更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学生學会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这样教育管理者才能从繁杂的学生宿舍事务之中解放出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师工作上,实现学生多方面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维. 多元化管理:大学生宿舍管理模式的新探索[J]. 教师教育学报, 2006.
[2]彭盈盈. 大学生宿舍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6):105-108.
[3]王长虹, 周俊明, 张豫江. 加速高校后勤改革探索大学生宿舍管理新模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017(002):112-113.
[4]何铬颖, 杨霞菲. 大学生宿舍管理新模式探索与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51):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