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教师是大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和道德的楷模,但是部分高校出现了教师职业道德下滑的现象,敬业精神淡化,只教书、不育人,对学生缺乏爱心,学风不严谨,学术腐败现象突出等。而“慎独”思想强调慎隐、慎微、慎省、慎终,与高校教师道德修养建设存在内在契合性,高校要加强“慎独”思想的学习和宣传,让教师精准把握“慎独”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树立先进典型,加强师德自律。
【关键词】慎独;职业道德;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32-01
高校教师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教师个人修养上的不足造成的道德缺口,致使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下滑[1]。“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自我修身方法,强调通过自律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之事,是思想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高校教师道德修养建设与“慎独”思想具有内在契合性,重申“慎独”思想,可以使高校教师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完善道德人格,对于提高道德品质,形成良好师德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高校师德存在的问题
1.教书育人方面
韩愈《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即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与现代提出的“教书育人”都是对教师职责的精辟概括。教授知识只是途径,而育人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但是很多高校教师仅仅负责在课堂上传授学生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身心素质发展,对学生缺乏热情关怀的态度。还有极少数教师缺乏基本的师德修养,缺乏自律意识,师表意识不强,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和对待学生的态度上有失教师职业的道德规范要求。
2.爱岗敬业方面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基本要求,有些高校教师受到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受到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开始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敬业意识不断淡化。个别教师不再遵守为教育事业献身、无私奉献的道德标准,得过且过,不认真备课,照本宣科,缺乏对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的探索和研究,不注重创新,忽视教学效果。缺乏工作的热情,找不到兴趣点,缺乏教师职业荣誉感等。
3.科研方面
高校教师不僅从事教学工作,还要从事科学研究,但是当前个别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修养不断下滑,出现有违学术道德的行为,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学术成果东拼西凑、抄袭剽窃、伪造研究数据、粗制滥造。二是为了评职称的需要请人代写或者通过低端商业化的中介发表文章等手段敷衍应付。三是有些导师将其学生或者他人的科研成果占为己有,或者强行要求挂名,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学术风气,损坏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学者的形象[2]。
二、“慎独”思想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作用
“慎独”是儒家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其实质是:一、慎隐,是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严格自律,自觉遵守道德要求;二是慎微,强调道德修养要注重细微的事情;三是慎省,强调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四是慎终,是指要坚持不懈地做符合道德要求的事情,要善始善终。[3]“慎独”思想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慎独”思想将师德规范内化为教师个人的思维、意志、修养,是形成内部调控的自律机制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与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存在内在契合性,符合高校教师道德建设自觉性、长期性、示范性特点要求,符合教师职业特点,是促进教师个人修养与教育职业和谐统一的需要。
三、运用“慎独”进行高校师德建设的方法
1.精准把握“慎独”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高校教师要践行“慎独”思想,必须认真学习和把握“慎独”内涵和精神实质。《礼记》、《五行》、《大学》、《中庸》、《庄子》等经典论著里都有关于“慎独”的论述,高校教师通过学习深刻理解“慎独”思想的基本要求和标准,把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道德要求,牢固地保持自我的道德本性和本心。在面对自我的身心如何“以心治身”,如何不被外物所左右而保持道德自觉,如何防止和约束“自我非道德性”萌生,如何保持和守护“自我”道德本性。[4]要达到“慎独”境界,高校教师还要认真学习科学的伦理道德理论,形成正确的善恶观念、培养合乎道德规范的道德情感,形成真、善、美和谐统一的高尚师德。
2.开展“慎独”思想学习和宣传教育
高校都非常注重自身内部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完善,但在高校教师考核机制中,过分强调科研项目、获奖成果、论文发表数量等容易量化的硬性指标,而忽视了对教师思想道德、敬业精神等软性指标的考核。为了提高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成效,应加强“慎独”等思想方面的学习,比如开设“道德讲堂”、制作宣传板、知识竞赛、继续教育等方式,并将学习考核成果以及思想道德标准纳入到教师考评体系中。只有促进高校教师深入学习“慎独”思想,才能内化于心,深刻认识到师德在自己职业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在工作中体会到育人的乐趣和作为教师的荣誉感。
3.树立“慎独”思想先进典型
高校可以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师德评价体系,对教师思想道德进行评价评选,并作为师德榜样进行宣传。道德榜样可以开展讲座、报告,讲述自己的先进事迹,加强榜样行为的感召力和感染力。
如果广大高校教师都学会了高校师德所要求的行为模式,就会产生认同感和自尊感,进而不断进行自我激励与自我强化,使广大教师能够慎隐、慎微、慎省、慎终,学习榜样争做榜样——在无人监督的时候,避免侥幸心理,表里如一;不管再微小的事情,都要以严格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时刻反省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始终如一地做符合道德要求的事。
4.要加强师德自律
利用“慎独”思想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强化教师的自律意识,要不断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遵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誉,不做有悖自己身份的事情;坚持自省,反思自己的行为,及时纠正错误;以道德规范警示和告诫自己,“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要在教学、科研中不断探索创新,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开拓和进取。
参考文献
[1]王芳.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下滑的原因分析及其应对策略[J].煤炭高等教育,2011,29(3):91-93.
[2]郑魏静.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3]卫荣凡.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研究[D].厦门大学,2007.
【关键词】慎独;职业道德;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32-01
高校教师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教师个人修养上的不足造成的道德缺口,致使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下滑[1]。“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自我修身方法,强调通过自律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之事,是思想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高校教师道德修养建设与“慎独”思想具有内在契合性,重申“慎独”思想,可以使高校教师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完善道德人格,对于提高道德品质,形成良好师德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高校师德存在的问题
1.教书育人方面
韩愈《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即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与现代提出的“教书育人”都是对教师职责的精辟概括。教授知识只是途径,而育人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但是很多高校教师仅仅负责在课堂上传授学生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身心素质发展,对学生缺乏热情关怀的态度。还有极少数教师缺乏基本的师德修养,缺乏自律意识,师表意识不强,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和对待学生的态度上有失教师职业的道德规范要求。
2.爱岗敬业方面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基本要求,有些高校教师受到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受到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开始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敬业意识不断淡化。个别教师不再遵守为教育事业献身、无私奉献的道德标准,得过且过,不认真备课,照本宣科,缺乏对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的探索和研究,不注重创新,忽视教学效果。缺乏工作的热情,找不到兴趣点,缺乏教师职业荣誉感等。
3.科研方面
高校教师不僅从事教学工作,还要从事科学研究,但是当前个别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修养不断下滑,出现有违学术道德的行为,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学术成果东拼西凑、抄袭剽窃、伪造研究数据、粗制滥造。二是为了评职称的需要请人代写或者通过低端商业化的中介发表文章等手段敷衍应付。三是有些导师将其学生或者他人的科研成果占为己有,或者强行要求挂名,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学术风气,损坏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学者的形象[2]。
二、“慎独”思想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作用
“慎独”是儒家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其实质是:一、慎隐,是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严格自律,自觉遵守道德要求;二是慎微,强调道德修养要注重细微的事情;三是慎省,强调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四是慎终,是指要坚持不懈地做符合道德要求的事情,要善始善终。[3]“慎独”思想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慎独”思想将师德规范内化为教师个人的思维、意志、修养,是形成内部调控的自律机制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与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存在内在契合性,符合高校教师道德建设自觉性、长期性、示范性特点要求,符合教师职业特点,是促进教师个人修养与教育职业和谐统一的需要。
三、运用“慎独”进行高校师德建设的方法
1.精准把握“慎独”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高校教师要践行“慎独”思想,必须认真学习和把握“慎独”内涵和精神实质。《礼记》、《五行》、《大学》、《中庸》、《庄子》等经典论著里都有关于“慎独”的论述,高校教师通过学习深刻理解“慎独”思想的基本要求和标准,把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道德要求,牢固地保持自我的道德本性和本心。在面对自我的身心如何“以心治身”,如何不被外物所左右而保持道德自觉,如何防止和约束“自我非道德性”萌生,如何保持和守护“自我”道德本性。[4]要达到“慎独”境界,高校教师还要认真学习科学的伦理道德理论,形成正确的善恶观念、培养合乎道德规范的道德情感,形成真、善、美和谐统一的高尚师德。
2.开展“慎独”思想学习和宣传教育
高校都非常注重自身内部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完善,但在高校教师考核机制中,过分强调科研项目、获奖成果、论文发表数量等容易量化的硬性指标,而忽视了对教师思想道德、敬业精神等软性指标的考核。为了提高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成效,应加强“慎独”等思想方面的学习,比如开设“道德讲堂”、制作宣传板、知识竞赛、继续教育等方式,并将学习考核成果以及思想道德标准纳入到教师考评体系中。只有促进高校教师深入学习“慎独”思想,才能内化于心,深刻认识到师德在自己职业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在工作中体会到育人的乐趣和作为教师的荣誉感。
3.树立“慎独”思想先进典型
高校可以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师德评价体系,对教师思想道德进行评价评选,并作为师德榜样进行宣传。道德榜样可以开展讲座、报告,讲述自己的先进事迹,加强榜样行为的感召力和感染力。
如果广大高校教师都学会了高校师德所要求的行为模式,就会产生认同感和自尊感,进而不断进行自我激励与自我强化,使广大教师能够慎隐、慎微、慎省、慎终,学习榜样争做榜样——在无人监督的时候,避免侥幸心理,表里如一;不管再微小的事情,都要以严格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时刻反省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始终如一地做符合道德要求的事。
4.要加强师德自律
利用“慎独”思想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强化教师的自律意识,要不断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遵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誉,不做有悖自己身份的事情;坚持自省,反思自己的行为,及时纠正错误;以道德规范警示和告诫自己,“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要在教学、科研中不断探索创新,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开拓和进取。
参考文献
[1]王芳.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下滑的原因分析及其应对策略[J].煤炭高等教育,2011,29(3):91-93.
[2]郑魏静.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3]卫荣凡.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研究[D].厦门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