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脂肪肝,您了解多少?
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 张 禹
脂肪肝不是一个独立性疾病,而是由多种因素或疾病导致或诱发的并发症。
病因引起脂肪肝的因素和疾病主要有:
营养失调 ①营养过剩 :80%以上是由营养过剩所致。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饮食,可使体重增加发生肥胖症,60%以上的肥胖者有脂肪肝。②营养不良:长期饥饿,或消化吸收障碍(患肠道吸收不良综合征),因机体缺乏蛋白质,形成载脂蛋白的原料匮乏,致甘油三酯在肝内积存而发生脂肪肝。
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肥胖从而产生高脂血症,形成脂肪肝。同时,因缺乏胰岛素,脂肪的分解代谢增加,载脂蛋白合成减少,从而使血浆移除脂类的能力下降。
大量饮酒 进入体内的乙醇(酒精)90%在肝内代谢,它能影响脂肪代谢的各个环节,从而导致肝内脂肪堆积,形成脂肪肝。
妊娠多发生在妊娠末期,一是妊娠性脂肪代谢障碍,造成妊娠急性中毒性脂肪肝;二是妊娠时常伴蛋白质缺乏(胎儿特别是双胞胎的成长要消耗母体的养分),影响载脂蛋白形成,形成脂肪肝。
其他 药物和化学毒物中毒、各种炎症性疾病、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前叶功能亢进、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溃疡病、胆囊炎、胆石症和慢性肝炎等,均可发生脂肪肝。
症状约半数以上脂肪肝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①右上腹(肝区)不适、沉重或受压感、隐痛;②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③全身无力、疲惫感,工作效率降低;④偶可见皮肤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女性月经过多、闭经等内分泌失调现象;⑤可有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糜烂、皮肤瘀血斑或角化过度等现象;⑥严重者可出现腹水和下肢水肿;(7)肝脾肿大。
诊断目前,对营养过剩性脂肪肝的B超诊断标准有以下共识:B超检查除有脂肪肝影像学特点外,还必须有血脂(甘油三酯和/或胆固醇)或肝功能(主要是谷丙转氨酶)不正常,两者至少有一项异常,否则,不能诊断为脂肪肝。
治疗因脂肪肝是由多种原因引起,故治疗应根据造成的原因制定个体化方案。
1.积极治疗原发病或诱因:原发疾病治愈或诱因去除,脂肪肝可自愈或病情明显改善。
2.坚持锻炼:主要适用于营养过剩(肥胖)引起的脂肪肝,因体育锻炼能消耗过量的脂肪,适当节食也有助于减肥和降低血脂水平,不吃含脂肪多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特别是脑、肝、肠和骨髓)等,多吃新鲜蔬菜、五谷杂粮和有降脂作用的食品如大蒜、洋葱、黑木耳等。
3.药物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以下药物:①去脂药:能促进肝脏脂质代谢和加速肝内脂肪转运,是治疗脂肪肝的主要药物,这类药物有胆碱、蛋氨酸、卵磷脂等。②降脂药:主要用于营养过剩(肥胖)引起的脂肪肝,可防止和减轻高脂血症形成的肝细胞变性,这类药物有他汀类降脂药、牛磺酸和非诺贝特等。有些原因如营养不良、药物、化学毒物、急性妊娠性中毒和炎症等引起的脂肪肝,血脂并不高,则不能用降脂药。③保肝药:主要用于脂肪肝性肝炎肝功能不正常血清转氨酶增高者,药物可选用水飞蓟素制剂,如西利宾胺、益肝宁和联苯双酯等。④减肥药:用于身体超重引起的脂肪肝,可选用西布曲明(诺美亭、曲美)或奥利司他(赛尼可)等。⑤抗肝纤维化药:用于脂肪肝中晚期有肝硬化倾向者,可防止或减轻脂肪肝性肝硬化,常用的有潘生丁、秋水仙碱、冬虫夏草合剂、汉防已甲素和复方丹参制剂等。⑥中医中药:治疗脂肪肝有效的中药有泽泻、山楂、赤芍、姜黄、丹参、柴胡、郁金香、白术、陈皮、半夏等。
(摘自《保健医苑》)
老年人频繁打哈欠要警惕中风
打哈欠,是人们在疲倦欲睡的时候经常发生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不足为怪。但是,如果出现频繁打哈欠,那就是一种病态反应,应引起特别警惕。尤其是老年人,往往预示着脑血管意外(称“中风”)在近期内可能发作。调查发现,有80%左右的患者,在中风发作前5~10天内均有频繁打哈欠的现象。
这是为什么?老年人由于胆固醇沉积在动脉血管壁上,结果使动脉血管逐渐硬化,弹性越来越小,管腔越来越窄,单位时间内流往大脑的血液严重不足,致使脑细胞经常处于缺氧状态,特别是在中风发作前的几天内,此种状况日趋严重,这样,大脑皮层通过反馈机制,指挥呼吸中枢调节呼吸速度和深度,以增加对脑部的供氧,而打哈欠,就是一种特殊型呼吸运动。打哈欠时,通过张口深吸气,使胸内压下降,静脉血大量回流到心脏,以此增加心脏血液的输出量,从而改善脑部供血状况,使脑细胞不再缺氧。
所以,老年人如果出现频繁打哈欠的现象时,千万不要麻痹大意,要首先想到是中风发作的前兆,应尽早到医院检查治疗,采取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摘自《山西老年》文/刘英来)
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 张 禹
脂肪肝不是一个独立性疾病,而是由多种因素或疾病导致或诱发的并发症。
病因引起脂肪肝的因素和疾病主要有:
营养失调 ①营养过剩 :80%以上是由营养过剩所致。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饮食,可使体重增加发生肥胖症,60%以上的肥胖者有脂肪肝。②营养不良:长期饥饿,或消化吸收障碍(患肠道吸收不良综合征),因机体缺乏蛋白质,形成载脂蛋白的原料匮乏,致甘油三酯在肝内积存而发生脂肪肝。
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肥胖从而产生高脂血症,形成脂肪肝。同时,因缺乏胰岛素,脂肪的分解代谢增加,载脂蛋白合成减少,从而使血浆移除脂类的能力下降。
大量饮酒 进入体内的乙醇(酒精)90%在肝内代谢,它能影响脂肪代谢的各个环节,从而导致肝内脂肪堆积,形成脂肪肝。
妊娠多发生在妊娠末期,一是妊娠性脂肪代谢障碍,造成妊娠急性中毒性脂肪肝;二是妊娠时常伴蛋白质缺乏(胎儿特别是双胞胎的成长要消耗母体的养分),影响载脂蛋白形成,形成脂肪肝。
其他 药物和化学毒物中毒、各种炎症性疾病、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前叶功能亢进、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溃疡病、胆囊炎、胆石症和慢性肝炎等,均可发生脂肪肝。
症状约半数以上脂肪肝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①右上腹(肝区)不适、沉重或受压感、隐痛;②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③全身无力、疲惫感,工作效率降低;④偶可见皮肤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女性月经过多、闭经等内分泌失调现象;⑤可有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糜烂、皮肤瘀血斑或角化过度等现象;⑥严重者可出现腹水和下肢水肿;(7)肝脾肿大。
诊断目前,对营养过剩性脂肪肝的B超诊断标准有以下共识:B超检查除有脂肪肝影像学特点外,还必须有血脂(甘油三酯和/或胆固醇)或肝功能(主要是谷丙转氨酶)不正常,两者至少有一项异常,否则,不能诊断为脂肪肝。
治疗因脂肪肝是由多种原因引起,故治疗应根据造成的原因制定个体化方案。
1.积极治疗原发病或诱因:原发疾病治愈或诱因去除,脂肪肝可自愈或病情明显改善。
2.坚持锻炼:主要适用于营养过剩(肥胖)引起的脂肪肝,因体育锻炼能消耗过量的脂肪,适当节食也有助于减肥和降低血脂水平,不吃含脂肪多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特别是脑、肝、肠和骨髓)等,多吃新鲜蔬菜、五谷杂粮和有降脂作用的食品如大蒜、洋葱、黑木耳等。
3.药物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以下药物:①去脂药:能促进肝脏脂质代谢和加速肝内脂肪转运,是治疗脂肪肝的主要药物,这类药物有胆碱、蛋氨酸、卵磷脂等。②降脂药:主要用于营养过剩(肥胖)引起的脂肪肝,可防止和减轻高脂血症形成的肝细胞变性,这类药物有他汀类降脂药、牛磺酸和非诺贝特等。有些原因如营养不良、药物、化学毒物、急性妊娠性中毒和炎症等引起的脂肪肝,血脂并不高,则不能用降脂药。③保肝药:主要用于脂肪肝性肝炎肝功能不正常血清转氨酶增高者,药物可选用水飞蓟素制剂,如西利宾胺、益肝宁和联苯双酯等。④减肥药:用于身体超重引起的脂肪肝,可选用西布曲明(诺美亭、曲美)或奥利司他(赛尼可)等。⑤抗肝纤维化药:用于脂肪肝中晚期有肝硬化倾向者,可防止或减轻脂肪肝性肝硬化,常用的有潘生丁、秋水仙碱、冬虫夏草合剂、汉防已甲素和复方丹参制剂等。⑥中医中药:治疗脂肪肝有效的中药有泽泻、山楂、赤芍、姜黄、丹参、柴胡、郁金香、白术、陈皮、半夏等。
(摘自《保健医苑》)
老年人频繁打哈欠要警惕中风
打哈欠,是人们在疲倦欲睡的时候经常发生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不足为怪。但是,如果出现频繁打哈欠,那就是一种病态反应,应引起特别警惕。尤其是老年人,往往预示着脑血管意外(称“中风”)在近期内可能发作。调查发现,有80%左右的患者,在中风发作前5~10天内均有频繁打哈欠的现象。
这是为什么?老年人由于胆固醇沉积在动脉血管壁上,结果使动脉血管逐渐硬化,弹性越来越小,管腔越来越窄,单位时间内流往大脑的血液严重不足,致使脑细胞经常处于缺氧状态,特别是在中风发作前的几天内,此种状况日趋严重,这样,大脑皮层通过反馈机制,指挥呼吸中枢调节呼吸速度和深度,以增加对脑部的供氧,而打哈欠,就是一种特殊型呼吸运动。打哈欠时,通过张口深吸气,使胸内压下降,静脉血大量回流到心脏,以此增加心脏血液的输出量,从而改善脑部供血状况,使脑细胞不再缺氧。
所以,老年人如果出现频繁打哈欠的现象时,千万不要麻痹大意,要首先想到是中风发作的前兆,应尽早到医院检查治疗,采取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摘自《山西老年》文/刘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