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动的。”所以,语文教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自由地参与探索与创新,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使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逐渐增强。
一、结合课堂内外,充分利用教学时间
教师切不可把一节课仅仅看成是一节孤立的课,因为课前和课后相对课堂教学,有着充足的利用时间。我们可以发现,一节课的过程,在内容方面必然与以往的旧知识、旧经验联系,更与以后的新知识、新经验相联系。因此,上课铃响之前,教学活动便开始了,学生可以通过预习这一环节,搜集与书本知识相关的资料,以便对所学有更为完整的认识。同样,当下课铃声响起,教学在实质上并没有结束,教师还要延伸下去,从而留给学生继续思考创新的内容。
1.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
学生是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的,同时,预习又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摇篮。教师在课前对学生自学作一些指导,提出一些要求和任务,学生就会带着自学时的收获和问题进入课堂。
如有些课文,学生往往因为知识面狭窄而给阅读带来困难,在教学中,我总是适时指导他们课前阅读,搜集整理与课本知识相联系的资料。这样,他们获得了对作者、背景、主人公等方面的了解,对学习的新内容具备了初步的认识。我是这么要求学生预习的:(1)学会运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2)边看边想,多问几个“为什么”。在上课时注意听,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提高了。(3)注意课后练习,带着问题预习。按课后的练习去预习课文,就像牵住了牛鼻子。
2.引导学生达课堂高效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帮助他们树立情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要想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必须有相应的课堂情景,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这样学生就会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正如大教育家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教学中,情境教学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形成学习的内在动机。在情境中展开冲突能激发挑战性,激励学生去探究问题的本质。
在课堂上,教师应要求每一个学生把握好有限的时间。同时,教师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形式,不断挖掘教材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因素,为学生提供积极思维的广阔舞台,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以及对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力求让他们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既学会又会学,让课堂到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高效。
3.鼓励学生向课后延伸
当学生对课文知识有了清楚正确的掌握,便会带着新的收获和新的问题走出课堂。教师可根据课文拓展延伸,或根据学生兴趣选择补充新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整理,鼓励他们到广阔的语言空间去“自由”涉猎,去学习语文。
学习《问银河》这篇课文时,学生对神秘而陌生的银河系充满了好奇,提出了许多千奇百怪的问题,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许多问题在课堂上得不到解释。我布置学生课后搜集资料,对同学提出的问题寻求答案。这样,学生充满着极大的乐趣去参与这个学习活动,获得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
课后再延伸到课外活动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是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以外进行的各种听说读写的具体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我多以兴趣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活动的计划安排及其组织都由学生自己进行。如此一来,可以逐渐养成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提高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联系生活实际,全面开放教学空间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比利时教育家德可乐利强调:“学校如能使儿童为现代生活作准备,使学生接触社会生活,那么,学校的这种准备即能成功。”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可见,学校与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
大自然是位好老师,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我们要使学生真正抓住知识,领悟文章主旨,体验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感情,更为有效的方法是扩大学习场所,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五光十色的现实生活,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观察、实践,认识并了解作者在文章中反映的生活,体验学习的快乐。在教学《石榴》与《槐乡五月》时,我就带学生走出了教室,走到了鲜活的石榴树与槐树前,学生亲眼所见、亲身触摸,看到了新鲜的石榴果,闻到了芳香的槐花味,自始至终,他们保持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愉悦的情感参与着学习活动,不仅得到了畅快、和谐、轻松的良好体验,更让课文中描述石榴、槐花的语句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相比聆听教师在课堂上的介绍和讲解真是要高效许多。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存在就是要从纷繁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生活实际是学生认知事物与体验情感的源泉,我们只有联系生活展现情境,才能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生活库藏,增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所以,我们可以经常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徜徉于大自然的怀抱,到野外画春天、到树林里认识树叶、到菜市场写作文……以此把春夏秋冬、日月星辰、风霜雨露纳入观察对象。学生的视野拓展了,理解和运用语文的机会和实践领域扩大了,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就会陶冶情操,锻炼能力,愉悦身心,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真正精心创设教学环境,让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时间自然衔接,让所学的内容自然流淌,即让教室成为学生放松自由的学习、交流、活动的场所,也让室外的天地能成为语文学习的良好空间,让学生利用好社会环境本身蕴藏着的巨大教育效益,投入到广阔的自然天地之中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如此才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地学习语文,学好语文,让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得到提高。
一、结合课堂内外,充分利用教学时间
教师切不可把一节课仅仅看成是一节孤立的课,因为课前和课后相对课堂教学,有着充足的利用时间。我们可以发现,一节课的过程,在内容方面必然与以往的旧知识、旧经验联系,更与以后的新知识、新经验相联系。因此,上课铃响之前,教学活动便开始了,学生可以通过预习这一环节,搜集与书本知识相关的资料,以便对所学有更为完整的认识。同样,当下课铃声响起,教学在实质上并没有结束,教师还要延伸下去,从而留给学生继续思考创新的内容。
1.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
学生是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的,同时,预习又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摇篮。教师在课前对学生自学作一些指导,提出一些要求和任务,学生就会带着自学时的收获和问题进入课堂。
如有些课文,学生往往因为知识面狭窄而给阅读带来困难,在教学中,我总是适时指导他们课前阅读,搜集整理与课本知识相联系的资料。这样,他们获得了对作者、背景、主人公等方面的了解,对学习的新内容具备了初步的认识。我是这么要求学生预习的:(1)学会运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2)边看边想,多问几个“为什么”。在上课时注意听,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提高了。(3)注意课后练习,带着问题预习。按课后的练习去预习课文,就像牵住了牛鼻子。
2.引导学生达课堂高效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帮助他们树立情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要想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必须有相应的课堂情景,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这样学生就会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正如大教育家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教学中,情境教学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形成学习的内在动机。在情境中展开冲突能激发挑战性,激励学生去探究问题的本质。
在课堂上,教师应要求每一个学生把握好有限的时间。同时,教师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形式,不断挖掘教材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因素,为学生提供积极思维的广阔舞台,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以及对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力求让他们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既学会又会学,让课堂到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高效。
3.鼓励学生向课后延伸
当学生对课文知识有了清楚正确的掌握,便会带着新的收获和新的问题走出课堂。教师可根据课文拓展延伸,或根据学生兴趣选择补充新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整理,鼓励他们到广阔的语言空间去“自由”涉猎,去学习语文。
学习《问银河》这篇课文时,学生对神秘而陌生的银河系充满了好奇,提出了许多千奇百怪的问题,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许多问题在课堂上得不到解释。我布置学生课后搜集资料,对同学提出的问题寻求答案。这样,学生充满着极大的乐趣去参与这个学习活动,获得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
课后再延伸到课外活动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是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以外进行的各种听说读写的具体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我多以兴趣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活动的计划安排及其组织都由学生自己进行。如此一来,可以逐渐养成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提高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联系生活实际,全面开放教学空间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比利时教育家德可乐利强调:“学校如能使儿童为现代生活作准备,使学生接触社会生活,那么,学校的这种准备即能成功。”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可见,学校与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
大自然是位好老师,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我们要使学生真正抓住知识,领悟文章主旨,体验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感情,更为有效的方法是扩大学习场所,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五光十色的现实生活,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观察、实践,认识并了解作者在文章中反映的生活,体验学习的快乐。在教学《石榴》与《槐乡五月》时,我就带学生走出了教室,走到了鲜活的石榴树与槐树前,学生亲眼所见、亲身触摸,看到了新鲜的石榴果,闻到了芳香的槐花味,自始至终,他们保持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愉悦的情感参与着学习活动,不仅得到了畅快、和谐、轻松的良好体验,更让课文中描述石榴、槐花的语句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相比聆听教师在课堂上的介绍和讲解真是要高效许多。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存在就是要从纷繁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生活实际是学生认知事物与体验情感的源泉,我们只有联系生活展现情境,才能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生活库藏,增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所以,我们可以经常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徜徉于大自然的怀抱,到野外画春天、到树林里认识树叶、到菜市场写作文……以此把春夏秋冬、日月星辰、风霜雨露纳入观察对象。学生的视野拓展了,理解和运用语文的机会和实践领域扩大了,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就会陶冶情操,锻炼能力,愉悦身心,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真正精心创设教学环境,让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时间自然衔接,让所学的内容自然流淌,即让教室成为学生放松自由的学习、交流、活动的场所,也让室外的天地能成为语文学习的良好空间,让学生利用好社会环境本身蕴藏着的巨大教育效益,投入到广阔的自然天地之中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如此才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地学习语文,学好语文,让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