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本刊从2000年起开辟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栏目,旨在为探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搭建一个研究平台。几年来,从丰富的稿源中遴选刊载了百余篇高质量的稿件,虽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但我们认为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比如:如何突破应试制度与素质教育的瓶颈、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知识结构的有机联系、学习素质的养成及有关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模式等问题。
东亚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探
余朝文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200062)
2005年2月,在日本东京召开了“亚太地区课程改革管理”地区专题研讨会,与会国家完成了专题研讨会的各项目标,尤其对研讨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Curriculum Innovation in Basic Education)的资源包(A resource pack)“领导和促进课程改革”(Leading and Facilitating Curriculum Change)中的八个模块进行了修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首次提出增强国家课程开发者的能力,以应对管理课程改革的挑战,巩固资深课程专家的能力以推动和引领各国的学校课程更新过程。
1“能力提高资源包”的课程改革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成果是修订“领导和促进课程改革”资源包,资源
包旨在提升教育专家的个人和集体能力,主要是与课程政策制定、开发、实施、监控、评价和研究相关的决策、管理和操作等方面的能力。资源包以个案为本,个案是非指定性的,采用比较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让课程专家具有更深刻的洞察力,充分理解课程政策和实践,促使中高层课程开发者做出明智决策,也使国家课程专家能平衡课程改革中的各种资助行为。
资源包给出了修订后的模块框架,中心就是“课程改革”,如图1所示。
资源包中提出的“课程改革”主题是:从反思、远景到行动(From reflection, vision to action)。首先,把课程置于教育质量的广泛框架中,把课程改革界定为旨在确保学习相关的动态过程;其次,模块概述了课程改革中日益突显的趋势及其内涵,包括政策制定、课程设计、教材开发、评价以及试点研究作用等方面。
课程改革是各个模块的中心,而课程开发则是课程改革的关键。课程开发又体现在教与学的方法(approaches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改革上,而教与学的方法改革都公认为一个国际趋势,如表1所示。表中每一栏都不是对立或互相排斥的,它们表现出变换清晰的两级,而在实践中,所有教与学和课程变革的过程都会表现出多种特征,或是在这两级中保持平衡。但强调无论采用何种教与学的方法,教师的角色仍处于中心地位[1]。
进入21世纪,全球化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教育必将影响国家在国际上综合实力的竞争,所以教育之本的基础教育备受关注,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纷纷进行教育改革,而课程改革则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东亚几个国家和地区更是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参加“亚太地区课程改革管理”地区专题研讨,根据各个模块的界定和讨论结果,寻找适合本国教育改革的方法和途径。如下是笔者对东亚几个国家和地区在课程改革方面的探究。
2日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998年6月,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发表了关于改善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审议报告,报告指出,教育要在“宽松”中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生存能力——的培养,并就课程改革的方针、课程体系的构建、学科教育的内容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讨论。日本文部省就是根据这些报告,修订了课程标准(该课程标准从2002年4月正式实施),并于1998年12月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日本基础教育由此展开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设定“综合学习时间”。新的课程计划规定,从小学三年级起增加“综合学习时间”。“综合学习时间”与各科教学、道德和特别活动相并列,是学校教育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其目标旨在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解决问题和探究活动的态度,明确自己的社会方向。综合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国际理解、信息、环境、社会福利、健康教育等。其主要活动方式为:社会体验、观察和实验、参观和调查、讨论、制作和生产活动等体验式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等。在学习形式上还采用小组学习或跨年龄段的集体学习等多种不同方式;
2)削减课时,调整课时比例。缩减必修课,增加学科外课时数,扩大选择学习幅度,允许学校对某些课程在教学时间、学期的安排等方面发挥自己的创意;
3)精选和调整教学内容。中小学削减三成课程内容,通过精简、删除部分内容,按年级做重点安排;降低难度、上调部分内容,使课程富有弹性。在适应每周五日制学习和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突出教育课程审议会强调的为人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和满足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
日本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转型性质和价值,即由追求形式上的教育机会平等转向注重适应每个人的个性和能力的教育,由公平转向效率,由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转向注重21世纪社会整体转型的需要,由重“知”转向重“智”、重“心”、重创新能力和人才的培养,体现了日本努力建构、整合、平衡人文精神与科技理性、人和自然、文化、科技以及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改革意图[2]。
3韩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00年,韩国引进了新的学校课程——第七次国家课程,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的要点有:
1)在国语、英语、数学、科学和社会研究课程中引进不同的课程概念。1~10年级的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业能力进行分化,学生学习基于国家标准的国家普通课程(the National Common Courses),而在11~12年级的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未来职业分化,引进选修课(Elective-Course Curriculum)计划理念,这两个年级的学生以学习选修课为主,可以在没有任何外来限制的情况下选修任何想学的课程,为未来做准备;
2)提高学校选修活动的比例。其目的主要是鼓励学生在学校的自主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另外,在学校中,学生的独立研究或其他创造性的活动也会涉及选修活动;
3)减少学科内容。这些内容是学生每年都要学习的。课程内容的总量要减少30%,不相关的内容将被压缩到最小;
4)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评价过程和建立课程实施标准(the establishment of performance standards)来控制课程质量。
韩国教育专家希望这些大的变革与课程实施的过程联系起来,而不是仅仅触及到课程本身的结构。也就是说,为了实施新课程提出的多元化理念,尤其是在第二阶段,将广泛使用能力分组与分班的方法(streaming and setting methods)。从学生将有更多的选修课的意义上来看,第二阶段课程的结构也将更加具有灵活性[3]。
4蒙古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生活水平的差异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巨大分化,蒙古国的基础教育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但是在21世纪之初,蒙古国政府制定了开放的具有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对于他们的教育改革也有了促进作用。蒙古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体现是:
1)与新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及其基本结构相一致,在为新的教育体制创造合法环境的大框架下,制定课程新内容的教育目标,及有关中小学课程内容的政策,开发并实施新的中小学课程内容;
2)确定改革教与学的策略,引进并学习现代教学方法,同时介绍和引进新的学业评价(learning achievement assessment)体系、新的评价方法,以及教育质量监督;
3)下放校本课程开发权,有1/3的教与学内容(learning and teaching content)选择权已授权给地方学校和教师,为每个班级和集体提供一定机会的选择,课程内容更具灵活性;
4)根据国家课程反映全球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制定并实施了针对每个学生的选修课程,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5)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定和开发教师职业培训新体系,加强教师再培训业务,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充实专业化教师队伍。
蒙古国在援助国、基金管理机构和国际专门机构的支持和援助下,已经启动现代教育研究范式的理论研究和试点实验,为本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给予最大的保障[4]。
5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我国台湾省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之初,成立“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专案小组”,专门研究台湾地区中小学校的教学改革方案,经过酝酿、研订、试点、审议、修订、实施等过程,历经近10年制定了台湾地区的教学改革方案——国民教育九年一贯课程总纲,并于2002年9月颁发并实施《教育改革行动方案》手册。
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快乐学习,并获得统整的知识概念与基本能力,使得国民中小学九个年级的课程设计得以融合一贯”。九年一贯课程强调“人文为本、科技为用、自然为依”的教育导向,配合全人、全面、全方位的教育体系规划,国民教育务须呈现暂新的面貌与风格,九年一贯课程应该以培养具备人本情怀、整统能力、民主素养、乡土与国际意图,以能进行终身学习、健全国民为目的。
国民教育九年一贯课程总纲对课程改革的措施主要有:
1)九年一贯课程是从传统以“学科本位”的知识结构转向以“能力本位”为导向的课程设计。从“知识的认知(knowing that)”到“能力获得(knowing how)”的转化而言,“知识的认知”是以语言文字或符号的形式来了解;“能力的获得”则是指技能的实际运作能力。由于每一种能力可能是许多种知识组合而成,学科知识的界限也因此被消弱甚至打破,而改以统整相近的学科知识成为较大的学习领域,以减少教学科目及教学时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2)九年一贯课程强调教师的角色要从课程执行者,转变成为课程的发展与设计者。通过学校本位课程发展,鼓励教师扮演课程生产者的角色,放弃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型态,改为协同合作的方式来规划教学活动,并由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共同参与各项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也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教学策略,能依学生兴趣、能力及个別差异给予适当的教学方法,如以教学群团队合作进行协同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实施建构教学、创造思考教学、对话教学、发现学习、情境学习、网络学习等,亦可使用适当的教学媒体、工具、资讯科技等,以更多元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
3)在评价方面不应只以单一的纸笔测验来诊断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而需采取更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的历程与成效;
4)九年一贯课程的教材呈现方式与来源是多元的、丰富的,有审定本的教科书、政府发展的补充教材、县市发展的乡土教材、学校本位发展的教材、网络教学资源、教师自编单元教材等等。教科书不再是教学的全部,教师可在依循课程纲要的原则下,自主的选择、调换、补充及规划教学活动,学校也可以采取弹性课表,让学生有完整时间去探索学习主题,不必被制式化的上下课钟声打断学习,凡此种种正启动着教与学无限的创意与革新;
5)受到建构主义的影响,现在学习科技的发展注重如何把科技当作学习工具,学生利用这些工具发展知识,也就是学生将工具当作学习伙伴。学生与科技间的关系如同学生与老师间的关系,由“从科技学”转变成“用科技学”[5]。
香港特别行政区在2000年5月颁布的《教育制度检讨改革方案咨询文件》中明确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在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让每个人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都有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能够一生不断自学、思考、探索、创新和应变,有充分的自信,合群的精神,愿意为社会繁荣、进步、自由和民主不断努力,为国家和世界的前途作出贡献。而首先要达到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承担、敢于创新”。
在课程改革方面,提出四个关键项目:
1)德育及公民教育。德育及公民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整体发展上担当重要角色,它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品德、健康生活、环保和对国家及社会的感情和承担等多方面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推广阅读风气。“乐于学习”的态度是终身学习的重要动力。培养这种态度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专题研习。“专题研习”是指就特定的题目进行探究,题目可由教师或学生自行制定。专题研习有助于提升学习能力和拓宽学习领域,发掘学生兴趣和潜能及从学习过程中掌握问题的重心、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从多角度看问题,发展高层次的思考能力,以及培养与别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及自学的态度;
4)运用资讯科技。资讯科技的适当运用,可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效能,有助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以及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抽象或较难以其他方式表达的概念,而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终身自学[6]。
亚洲国家受儒家教育文化影响深重,长期以来重记忆、重学术、重知识的传承。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行21世纪以后,亚洲各国的教育改革方案中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关键凸显出来。由东亚各国和地区的课程改革方案可见,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是一种国际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反映和回应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是信息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然而,课程改革是一个探索、研究、实施、修改的过程,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各国和地区还在探索适合本国本地区的课程改革方案,以求最佳的教育改革方案。
参考文献
1Management of Change Japanese Funds-in-Trust Project.The Resource Pack for Capacity Building of Curriculum Specialists for Leading and Facilitating Curriculum Change[EB/OL].http://www.unescobkk.org/fileadmin/user_upload/apeid/CurriculumChangeJFITProject.doc,2005-9-21.
2郭雯霞 .当前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1,(8).
3CHO Nan sim(Korea).Analysis of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Curriculum Context in Korea[R].Vientiane report,2003.
4Ms. Nerendoo Nergui(Mongolia).Analysis of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and its Implementation in Mongolia[R].Vientiane report,2003.
5新世纪的挑战——九年一贯课程政策与执行[R].台湾教育九十一学年度九年一贯课程实务研讨会,2002-9-13/2005-10-5
6香港特別行政区教育统筹委员会.教育制度检讨改革方案咨询文件[R].香港,2000b.
借鉴默会知识理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韦育军
(如东县宾山小学,江苏如东226400)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认为,在用语言文字符号清楚表达并能编码的显性知识之外,还有一种知识只可意会难于言传,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清晰表达,这就是默会知识(又称为隐性知识或缄默知识)。个体所拥有的默会知识不易言传和模仿,深植于个人的行动和经验中,同时也深藏于个人价值观念和心智模式中。而默会知识的获得过程,其实是认识者使“附随认识”与“中心认识”“缄默整合”的过程。在默会认知的过程中,“附随认识”的作用是辅助性的、从属性的,它只是被缄默地使用,是通过内隐的方式觉察到的东西,而“中心认识”则是被专注的对象,也是被外显地描述的对象。比如小学生在讲故事时,他的中心认识关注于故事的情节,而发音技巧、肢体语言的配合就是随附认识。
所有的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根植于默会知识,一种完全明确的知识是不可思议的,正如波兰尼的著名命题:“我们知晓的比我们能说出的多”。同样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根植于默会知识的明确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首要的基本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它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展开的。这里的“知识”很显然是明确的语文知识,而“能力、过程和方法”属于“只可意会难于言传”的默会知识范畴,“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是高度个体化,不易言传,并深植于个体的行动和经验中。因此,如果说语文素养是一座冰山的话,那么明确的语文知识只是露出冰山的一角,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隐藏于水面底下的大部分冰山。可见,默会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多么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三维目标要“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过去,正是由于重明确知识,轻默会知识,明确知识与默会知识的学习各走各的路,“分析+题海”的语文教学模式甚至于把默会知识如阅读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当作明确知识来学习,造成了高分低能、语文教学效益低下的恶劣后果。笔者认为借鉴默会知识理论,改革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1切入:学生“内存”的激活
默会知识的获得依赖于认识者与“中心认识”之间背景与知识结构的一致性。同样,语文学习首先是具有个性化的,学习者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认知能力等“内存”影响着学习效果,只有他们的“内存”被充分激活,与语文学习的材料“接轨”,语文学习才可能顺利进行,学生的默会知识才会增加,语文素养才能提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担当“红娘”的职责,在语文学习材料与学生“内存”之间牵线搭桥。
1)与生活体验联姻。不要闭门学习《春晓》,在春日的早晨带领孩子们去大自然中切身感受春天的美好,孩子们眼中的春天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生机盎然,千姿百态;执教“草色遥看近却无”时,一个学生质疑“为什么绿色的小草在远处能看到,而到近处却看不清了”,其他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诗意,他们想到了“集市的人流”,“工地的红旗”“秧田的秧苗”等很多与诗句意境相似的生活画面。语言是生活的记载,生活是语文的基础,当语文学习材料与孩子们的生活体验“联姻”时,你会发现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心灵与生活碰撞,孩子们的思维与生活交融,会迸发出熠熠生辉的言语之光,孩子们的语文素养也悄然发展;
2)与语言积累串门。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积累了很多的语言,形成了一定的语感,成为孩子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应从课堂教学入手,让语文学习材料多与孩子们的语言积累串门,这必然能调动孩子们的阅读期望,使静态的语言化为动态的富有生命力的元素。于永正老师在执教《全神贯注》导入新课时,深情地背诵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段名言,话峰一转:“我听说你们特别喜欢背诵名人名言,还背得比较多,现在你们能不能背一段给我听?”此问一下子打开了孩子们的语言积累之门,蕴蓄已久的语言在一瞬间喷薄而出,孩子们对课文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阅读期待,为孩子们后面的课文学习以及自主创造格言奠定了基础;
3)与认知方式携手。每个孩子都有他们自己偏好的认知方式:有的喜欢整体感受,有的善于细部推敲,有的能管中窥豹,有的能由浅入深,有的会边读边思,有的喜欢掩卷遐思,等等。孔子云:“导而弗牵”,要引导孩子们的认知方式与学习材料携手,挖掘孩子们的学习潜能,培养孩子们默会认知能力。比如说,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在识字教学中,应鼓励孩子用不同的方法去识记生字;在阅读教学中应尊重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引导主动阅读。强迫孩子们用整齐划一的认知方式去学习是违反默会认知规律的,会抑制孩子们的个性,不利于孩子们语文素养的形成。
2过程:丰富的实践体验
再好的讲解式教学也不能代替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或亲身参与的方式,去学习和获取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极为重要的个人实践知识——默会知识。《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实践性很强,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在丰富的实践体验过程中,学生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促进孩子们语文素养的发展。
1)行动。默会知识也有人就把它称作“行动中的知识”,这里的行动落实到语文教学中来,就是要解放孩子们的身体和四肢,使孩子们心灵的默会融入情趣盎然的游戏中,渗进绘声绘色的表演中,与机智激情的操作相结合,注入课外语文活动中来,充分施展语文学习带给他们的惬意。行动中,语文学习材料的组织形式及所蕴含的观念是孩子们的中心认识,行动中身心的表现手段是他们的随附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应强化中心认识,让学生多用自己行动去展示,去体验,笔者认为学生的思维与情态会在行动中飞扬,语文素养会真正积淀于学生心灵的最深处;
2)观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扇窗户要经常打开着,去欣赏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去接纳可爱的鸟兽虫鱼,去发现人世间的真、善、美……在课堂教学中把这些场景移入,或者直接把教学移入场景中来,或者展示与语文学习材料相关的画面,甚至让孩子们画一画,赏一赏。直观的形象是他们的中心认识,目光所及,心灵默会则是他们的随附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给予语文材料形象化,强化孩子们的中心认识,这样孩子们的默会知识,对语言的感悟力会有效地增加,自然而然地会提高语文素养;
3)倾听。倾听是倾心之听,不仅仅有听觉的辅助,更有心灵的默会。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更是一种语文素养。要多引导孩子们倾听配乐朗诵,倾听其他孩子的朗读、回答,倾听世间万声……倾听中,孩子们的语感会更加敏锐,孩子们的语文素养会不断提高。《海底世界》是一篇很有意思的课文,特别是海底传来的声音特别有趣,当录音机里响起海底世界神奇的声音,孩子们的眼睛里明显放出特别兴奋的光芒,他们静静地倾听,细细地品味,再去读课文相关段落时,孩子们读得多么传神,只有听觉的参与,没有心灵的默会,孩子们就不会对语言如此敏感,孩子们学习的情感也就不会如此地投入;
4)语言训练。语言训练是语文实践体验学习的的主线,行动、观察、倾听等实践活动只能融入语言训练中来,引导学生多读,多品,多说,多写。语言训练,不仅仅要有量,更多的是要有质的保证,否则就会成为水上浮,风中飘,不能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里的质,就是要把三维目标很好地融入语言训练中,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不同性质的语言训练中,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正确认识与把握默会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关系,以明确的语文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依托,虚实相映,显隐整合,真正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
3奠基:语言的积累
一个人阅读的范围越宽广,默会认知的潜在范围就越大。又由于“中心认识”常常是在默会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人默会认知的范围越大,各种类推与观念就愈是可能从中涌现出来,这样,一个人就愈是能够提出新的理论或发现。所谓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诵来也会吟”也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在感性的认识,丰富语言的积累中才能潜移默化地习得语言,运用语言。所以说,语文教学必须加强语言积累。除了课内文本语言积累外,应把语言积累的触角伸向课外,笔者的做法是:
1)拓展式积累。以教材的学习为引子,拓展语言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学习《一夜的工作》前请同学们去查阅周总理的相关文章,在学习之后开展讲周总理故事的语文活动;学习了《白杨》,还可以引入“以物喻人”的文章来阅读;学习《火烧云》时,画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后,引导学生归纳方法,再通过练习从课内到课外逐步积累。拓展式积累,应与语文学习材料内涵有衔接或补充的关系,能有助于学生理解语文学习材料,增加学生的默会知识;
2)点滴式积累。学习的资源和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实现“点点滴滴,积沙成塔”的积累。早上学生向你问好,不妨微笑着说道:你好!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句至理名言与学生共勉;引领学生漫步学校艺术长廊,认识名人名言名著名画;网络、电视、广播各种媒介冲击着我们的头脑,也为我们丰富语言打开了一扇门;各种节日纷至沓来,孩子们对节日了解多少,这不又是引导学生语言积累的契机吗?
3)浏览式积累。课外阅读要得法,首先就要指导学生学会浏览式阅读课外书籍。浏览,即“随手翻翻”“走马观花”,学生的“中心认识”似有若无,可是一旦遇到自己中意的文章,浏览阅读即刻终止,学生的“中心认识”会逐渐明朗起来,学生会调动意识、情感参与其中,此时所做的读书笔记,为心之所动,情之所驱,闪烁着孩子们的真实感悟,真知灼见。另外,“走马观”的“花”一定会在孩子们的头脑中留下些许痕迹,一旦被激活也能为我所用,这也正是广读书的妙处所在。
4归宿:语文的运用
语文教学的生命和归宿在于运用,运用时语文的默会知识比明确知识显得更为重要,孩子们所拥有的默会知识才会有用武之地,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在运用中越来越有活力,释放她的独特魅力。所以新课程标准要求确立“时时可以学语文,处处可以用语文”的理念,“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1)运用语文解决问题。一位数学老师这样引导学生理解较复杂的文字题:他先请同学复习语文课上学习的缩句法,然后出示题目“625与128的和除以150与25的商”,请学生把文字题缩句,学生很快缩好了题目:“和除以商”,同时茅塞顿开,会列式了。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麻烦和问题,同学间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吵,这时候,具有良好口语能力的学生不正可大显身手?校园里纸屑乱飞,写一则有理有据,感人至深的演讲辞,号召全校同学都爱护自己的校园,良好的写作能力将派上用场;街道店铺常有错别字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消灭错别字行动小组该出手了!在生活中,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孩子们不断地运用语文来解决问题,语文素养真正地沉淀于心中,并激励着孩子们更有劲头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
2)运用语文装点生活。运用语文来装点和美化生活,生活会显得更有文化的底蕴,真正地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在绿油油的草坪旁,带领孩子们共同设计一段富有人文气息的华章,以替代硬邦邦的“不准践踏草坪”。清洁工人是辛苦的街道美容师,可是有很多人不尊重,不理解,孩子们怀着浓浓的敬意写出了一篇篇赞美清洁工人的作文,寄给广播电台,寄给镇长,镇长被感动了,人们也为孩子们的作文所打动,社会舆论悄悄转变,清洁工的待遇有所提高,他们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可谓“小教育影响了大社会”,语文成为生活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3)运用语文打扮自己。肖川博士说,只有当知识能够渗入到性格结构之中,体现于日常的、细微的、不经意的行为之中时,知识才转化为教养。作为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语文素养融入吃穿住行平平常常的生活中。当语文素养最终成为孩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活力因子时,会发现孩子们带给我们的是多么大的惊喜!态度大方,举止得体,言之有理,品行端庄……语文素养成为孩子们最好的化妆品,修饰着孩子们的精神世界,相伴于孩子们的生命历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刘永和.默会认知与语文阅读.江苏教育研究,2004,(5).
4杨金林.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5 王鲁蛟.论学校隐性知识的特征、价值与转化.江苏教育研究,2003,(11).
6石中英.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3).
语文学科中对学生学习情绪的调控
丁吾钢
(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浙江杭州311200)
教师如何从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在优化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不仅仅是为提高教学效果服务,更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意。然而,现实教学过程的尴尬却是:一方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另一方面却不得不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而采用传统的应试教育。另外,由于应试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惯性的力量同样不可忽视,这些因素促成了实际教学实践中重知轻情,教学设计注重教材的知识结构,强调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及其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而后者恰恰是更重要的。
语文学科因为其自身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更容易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因此,较宜作为学习情绪教学的一个探索与尝试。其实,强调学生的学习情绪以及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情绪进行积极调控的教学,简而言之,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所说的:“教育艺术就是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本文在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心理需要为核心的基础上,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拟从学习情绪调控的角度,对有效的语文学科的设计策略进行初步的探讨。
1语文学科中对学生学习情绪调节的内涵及依据
1.1内涵
围绕学生学习情绪及其调节的语文教学设计,是以学生心理需要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把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心理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是一种在学生情感维度上的设计策略。它的内涵大致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在分析学生具体学习环节中的心理需求及其变化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等因素,通过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等途径,有针对性地处理教材的内容,从而设计出与学生心理需求相呼应的教学方案;
2)通过分析所学教材内容、结构、风格等方面的特点,考虑如何使之与学生心理和情感需求相沟通。亦即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主要关注的并非是教材本身固有的知识结构,而应该着重寻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促进其心理发展的“动情点”。抓住“牵一发”而“动感情”的突破口,大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学生在体验积极学习情绪的过程中,可以兼获精神上的愉悦以及提高对文学的鉴赏力,而这恰恰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1.2依据
强调学生学习情绪调节的语文教学设计,在理论上是否遵循教育的规律,并与教学实际相符合呢?对此,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论述:
1)从教育心理学理论来看,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经过毕生的教育研究和实践,集大成于一点,精辟地指出“教育要心理学化。”即教学就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其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发挥其心理能量。教学心理学的理论认为,动机(包括情感和兴趣)是学习的主要能源,是主体的一种心理需要,即使学生原有的学习动机不强,如果有足够的诱因刺激,就有可能引发其学习动机。运用到教学实际中,即当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有一定距离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变式处理,强化诱因刺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犹如一个高明的厨师,合理搭配常规的材质与配料,同样可能烹制出美味佳肴。因此,从理论上讲,该教学设计是科学的,也是可行的;
2)从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心理分析,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两大心理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如果说智力因素是保证认知过程顺利完成的“硬件”系统,那么,非智力因素则是推动学习活动的“软件”系统,两者必须协调发展,缺了任何一个因素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然而,对于智力因素的关注历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目前应该强调的应该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利用。《少男少女隐秘世界》一文中,有位学生“控诉”:“有人管吃,有人管穿,有人管功课,就是没有人管感情。”无疑,在语文学科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情绪调控,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更是学生情感健康发展的需要;
3)从语文学科内容本身来看,虽然其内容多是一些经典力作,编者在教材编排时也尽量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但是由于教材内容相对于时代的滞后性,再加上各类文体的差异,导致教材与学生个体的具体需要和兴趣爱好往往不一致,造成学生学习情绪低落,从而有效的学习信息往往被当成了“耳边风”,导致教学呈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之间根本没有发生作用,结果没有出现真正意义的学习。因此,在语文学科中,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沟通教材与现实的联系,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就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2语文学科中对学生学习情绪调控的教学设计策略
学习情绪调控的教学设计策略在语文学科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可以依据课程内容的不同文体,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特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教师的教学风格以及外部学习环境等因素而灵活设计,归纳起来,可以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2.1调整对教学内容的评价,激发学习动机
这是一种教师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并适当启发、诱导,或介绍教学内容的背景材料,来改变学生对教学内容原有的认知评价,从而产生积极学习心理,激发学习动机的一种策略。那么怎样才能调整对教学内容的评价,激发学习动机呢?下面举例从两个方面介绍:
1)通过讲解教学内容的意义或者提供教学内容的背景,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激起学习的向心力。如教《友谊篇》时,先让学生讨论对友情的理解,在讨论中明确什么是真正的友情,意识到如果曲解友情,甚至把江湖义气当作友情可能会造成的危害。接下来向学生揭示学习新课的意义,使学生在理解友情,感受友情,创造友情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同时教师亦可介绍一些教学内容的时代背景,展示直观图片,甚至用多媒体动画呈现,缩小课程内容与学生心理的距离,从而调动积极的学习情绪;
2)从学生生活需要出发,沟通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使其认识到教学内容是为其生活与发展需要服务的,从而有效地调动学习动机。例如在教《统筹方法》一课时,考虑到这是一篇事理性很强的说明文,学生认为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似乎毫无关联,难以激起学习热情。因此,针对这一点,笔者在上课前,先抛出几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同学学习忙忙碌碌,效率却不高?有些同学看似闲庭信步,效果却很好?这些与学生学习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接着揭示课题:“今天的课程《统筹方法》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了解该方法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合作得很好。”这样一来,学生感觉教学内容贴近自身的学习生活,对教学内容产生了新的认识,从而可能激发其学习动机,为教学的成功创造了良好的情绪背景。
2.2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激发求知欲
传统的语文学科,总是围绕字词、文体作者、时代背景、人物性格、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从头到尾分析一遍,教学内容呈现过程千篇一律,缺乏灵活变通,学生感觉索然无味。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围绕学习目标,抓住教学重点,灵活地变化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促进教学活动始终朝着学习目标迈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向沙漠进军》一文,笔者在设计教学程序时,根据学生实际,改变常规的教学呈现方式,把课文的各层次浓缩为八个短语(具体略)。然后按下列步骤呈现教学内容:①利用多媒体随机呈现课文层次关键词,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重新排顺序(也可按自己的思路排顺序);②讨论:为什么排这样的顺序(体现教学难点——逻辑顺序)?③把每个关键词扩展成简洁的短句(指导学生把握文段中心句);④找出精要段落,分析文段是怎样说明中心内容的(体现教学重点——说明方法及语言表达)。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男女学生对抗赛的形式,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排好顺序,有的同学为了验证顺序是否恰当,竟“偷偷”地看书,即跨入“我要学”的境界。关键词的顺序排好了,课文逻辑顺序也揭示了;然后扩词成句,文章的思路也清楚了;精要文段阅读了, 教学重点也突出了。显然,教师如果能够以生动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就可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2.3利用角色效应,调动学生的情绪体验,激发创造热情
一般而言,青少年富有成就需要,自我表现需要,娱乐需要以及喜欢寻求刺激等心理特点,针对此,在语文学科中,可以利用角色效应,调动学生的情绪体验,使其进入自己向往的角色(作家、画家、导演、记者等)或作品人物的生活状态中。因为角色影响着人的思维、情感和语言活动。因此,学生一旦进入语文学科丰富多彩的语言世界,扮演与作品中的“他角色”或向往的特定角色,他们就会自然地进入“生活状态”,打开作品的窗口,与作品中人物真诚对话,在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中,开启创造的心扉。那么,在实际的语文学科中,教师应该怎样利用角色效应呢?以下举例从几个方面探讨一下: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向往角色的身份体验教材。例如以市长身份给话剧《陈毅市长》中的化学家齐仰之写一份出任盘林西尼药厂厂长的邀请书。以导演的身份给教学内容策划一个打斗动作、一个舞蹈动作、一场精彩对白。如在教授《杀人以梃与刃》这篇文言文时,要求学生用文中“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设置一组蒙太奇对比镜头。结果学生表现出很强的主动性和惊人的创造力。下面是学生设计的一组镜头之一:
声响:鼓乐声,时高时低;狂笑声;浪里浪气。
画面:灯红酒绿,载歌载舞。
特写:烂醉如泥。
这个蒙太奇镜头有声有色,动静搭配合理,技术处理到位。这一切比用“这组对比句有什么含义”等发问,不知高明多少。显然,语文学科中,利用角色转换效应,往往会获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2)教师可以用“假如是你,会怎么样?”的句式发问,强化“他角色”的转化,走进作品。如鲁迅小说《故乡》一文,中年闰土见到“我”时,吞吞吐吐喊了声“老爷”,“我”不禁打了个寒噤。针对这段文字,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今天,这个“我”是你,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一名心直口快的学生答道:“听到一声老爷,不但不会打寒噤,而且心里会热乎乎的。”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人们听到他人喊自己“主任”、“老板”等尊称时,可能脚步都变得轻快了。因此,通过角色转换,使学生深深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鸿沟和感情隔膜,显然,鲁迅的路还要走下去;
3)可以通过“表演”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如《宇宙里有些什么》这一课,教师让学生扮演小天文学家,以“宇宙探秘”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收到了积极的教学效果。不难看出,角色效应不但渲染了高涨的学习氛围,创设了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更重要的是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同时,增加了他们对生活的体悟以及创造的热情。
2.4沟通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呼唤情感体验
“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个理念已形成共识,教师没有理由不把课堂教学生活化。课堂教学中的读写听说本来就是生活的表现形式,学语文自然也便是生活。正如爱默生所说:“把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释。”这也给大家一个启示,即在语文教学时,不要先考虑哪一个知识点要教给学生,而应先考虑这篇课文和这些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有什么内在联系,对满足学生内在需要和自我发展有什么帮助等。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和发展统一起来,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其进入作品所展示的五彩缤纷、具有吸引力的未知世界。例如,冰心的《小桔灯》一文,无论是创作年代、表达方式和反映的社会现实,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均相去甚远,但主人公小姑娘却与学生的年龄相仿。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设计问题:“小姑娘与大家的年龄相仿,结合自己的生活,想一想小姑娘哪些地方超出了自己的年龄特点?”这样,学生阅读小桔灯不再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是丰富自己情感体验,拓展自己实践活动的过程。学生对照自己的生活,不仅很快感受到小姑娘处事沉着,独立自主,坚强乐观的人格,而且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这盏小桔灯,也就成了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
对于语文教材滞后时代的客观情况,教师除了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亦可结合各类报刊上高品位的时文作为教学补充,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以达到从精神上沟通教材内容与时文的联系,使陈年的花朵散发出现实的芳香。因此,语文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发生了联系后,他们的学习热情就可能变得高涨。而一旦深切体会到学习语文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课堂教学也自然成了课堂生活。在兴趣盎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便会昂扬起率直灵动的生命激情,从而对语文课情有独钟。
3对语文学科中强调学生学习情绪调控的认识
实践证明,语文学科中,重视对学生学习情绪的调控与激发,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业水平和语文综合素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积极影响。究其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动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设计,强调对学生学习情绪调控的语文教学,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从学生心理和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两方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之间搭建情感的桥梁,从而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生动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2)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情绪调控的策略,不仅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发展的需要,而且努力把语文学科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学生引向了鲜活的现实之中,使他们不仅能够聆听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声,还能够透过文字感受自己心灵的脉动。从而在调动学生自身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强化了语文阅读的内驱力,提高了学习效率,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看,既陶冶了情操,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3)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在强调学习情绪调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通过角色转化,引导学生进入不同作品所展示的多彩世界里,学生或以“向往角色”的视角,或以“亲身感受”的角度,审视和理解学习内容,并与作品真诚对话。同时,学生结合课文,利用“表演”或再创造形式,大胆想象,大胆构思,不知不觉中点燃了创造的火花。不但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还通过传达文字美,净化了学生的灵魂。
参考文献
1沃建中 ,主编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情绪篇.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3.
2 孟昭兰,主编.情绪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乔建中.情绪研究:理论与方法.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小学流动人口子女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邹广飞
(温州市岠江小学,浙江温州325000)
小学教育阶段是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习惯会造就性格,性格会决定命运,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流动人口子女是一群敏感而易受伤害的孩子,长期的城乡经济差距、教育差距、文明差距,还有烙在孩子心灵深处的心理差距和尊严差距,导致他们像没有春天的“蒲公英”,每天失学漂泊在城市的边缘,这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1现状调查
随着温州经济的发展,外来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的子女入学也成了一大社会难题。岠江小学施教区位于杨府山涂村,地处城郊结合部,居住着大批的外来务工人员。这么多的外来家庭,收入剩余有限,多子女现象突出。较低的收入水平和多子女的现象,严重地制约了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岠江小学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率也逐年增加,现已占学校学生总人数的83%。如何让流动人口子女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尽快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氛围中来,使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学校必须面对并需及时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在2~5年级中随机抽取200名流动学生,从家庭环境和个性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表明:这些学生中不乏有热爱学习、思维灵活、兴趣广泛、关心集体的品学兼优者。但更多流动学生的家庭环境和个性特征不容乐观。
经过调查,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高中以上学历占7%,初中学历占29%,小学学历占43%,从没有读过书占21% 。家长从事的职业类型最多的是个体经营,然后是雇工、散工和租地农民等;从从事的具体职业来看,32%的家长是卖菜的,25%是做建筑工的,24%是做木工的,19%是做其它散工的。不同的家庭环境导致学生产生不同的个性特征。有的家庭经济条件虽优越,但家长对子女娇惯,使其形成不求上进的心理,导致子女任性、傲慢,一遇到挫折就失去信心,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大多数流动学生家庭居住条件差,学习环境差,有些学生甚至连做作业的地方都没有,使学生养成了做作业马虎,不按时完成作业,平时不讲卫生等坏习惯。还有许多家长的本身素质低下,部分人一字不识,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教育方式不当,要么对子女学习生活不闻不问,导致子女放任自流;要么教育方式粗暴、简单,动不动就对孩子乱打乱骂,使孩子跟父母无法交流,导致孩子在学校里也喜欢说粗话、打架等恶习。还有些家庭流动频率高,造成子女就学环境不稳定,从而造成子女厌学,在学校里就很不遵守纪律。
流动人口子女一般居住在城乡接合部,地处边缘人群,社会治安不好,孩子们耳濡目染的不良行为很多,比起城市儿童的教育,有着许多的“先天不足”,做好外来流动儿童的养成教育其难度远远超过对城市儿童的教育。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一个学生健康人格和成功人生的基础。流动人口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更是不容忽视。
2教育实践
针对外来流动儿童“先天不足”的特点,在教育上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从多方面入手,通过实践,形成合力,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1以自主发展为抓手,促使外来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的教育理念。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尊重、关心、爱护、帮助学生,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道德养成教育是从根本上提高流动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流动学生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从小抓、抓小事。通过教育促进流动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促进流动学生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等良好个性品质形成,促进流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创设各种活动让流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的机会,有意识地让流动学生作为主角,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在各种各样的学习和活动中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柔性的他律为主的素质养成模式则在习惯养成中有其特殊的功能。心理学与文化学的许多研究都指出:适度的、内隐的某种氛围,因其孕育、营造着一种和谐而不刺激、存在却不张扬,具有持久性、柔韧住、渗透性的特点,易于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乐于接受。因此,通过感染、熏陶、暗示等方式,可以获得比灌输、强制好得多的习惯养成效果。主动性接受的习惯模式才会比较迅速地自觉地形成比较稳定的习惯。个体如果具备正确、积极的态度特征,面对社会环境的种种刺激时,这些刺激就会成为主体意识中的需求和压力,就会激发起学习和维持某种习惯的主观意愿,这种意愿有一定的自律性。虽然这种意愿的强度、持久度以及意愿转化为行为的力度受个人知、情、意,这些特征的制约,但是这种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大地决定着习惯养成的成效。主动接受的状态通过自律的途径,个体才能有效地养成并较长久地保持某种习惯。例如学校的校园文化、学校的优良校风、班风和教师的高尚师德等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让流动学生参与“我能行”、“八不准”行为规范教育签名系列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一日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规范。通过签名活动,强化学生对行为规范的认识,进一步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同时,在学生中间成立“行为规范”监督岗,以班级为单位两周一评议,找出成绩与差距,不断实践,不断进步,从他律逐步转向自律,从而达到自信、自律、自强。而在管理、监督、检查的队伍中,学校让更多的流动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作为学校主人的那一份责任和幸福。
2.2以“行规”导行为目的,强化外来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个体的行为,其生理上的机制有无条件性(先天的无条件反射)和条件性(条件反射)。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是受后天环境影响和系统教育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系统与科学性的训练,就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训练的有效性不仅依赖于目的制定的科学性,即符合主体(流动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客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规律,以及训练目标的明确性,而且还依赖于训练者训练方法的科学系统性。对流动学生来说,有明确目标的训练教育对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显得尤其必要。学校把流动人口子女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制定具体和有效的实施计划。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最起码、最基础的规范。根据“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目标分解训导达成要求,由大化小、由粗化细,形成纵向呈系列、横向相关联的系统科学的训导目标。
横向上,将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分解为五个方面:①生活行为规范。主要涉及培养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良好行为和习惯,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懂得一些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②学习行为习惯。主要包括学习纪律和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要求,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提高学习效率;③劳动行为规范。要求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④交往行为规范。从待人接物的礼仪、态度等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交往规则,提高其交往能力;⑤社会行为规范,即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主要是从对人对事、对国家、对集体、对自然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向学生提出了要求,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提高学生的社会化水平和社会适应性。
纵向上,将训导模块分解为一、二、三学年段训导点,梯度分明,便于训导、评价。结合学生实际,循序渐进,分层落实。如小学低年级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游戏为载体,中年级以主题活动为形式,小学高年级在主题活动中应更注意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和思考,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
在养成教育工作中,不仅要让孩子们知道“应该怎样做?”更需要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才能那样!”对孩子的教育,由知到行的转化是最根本的转化。教育活动以它独有的特点为这种“转化”提供了优厚的条件和无数的机会。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使德育枯燥的条理要求生活化了,使社会的标准具体化了。这正是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所必须的。如:开展“我能行”、“争章夺星”、“雏鹰假日小队”、“少先队大队部的学生行为习惯监督岗活动”、“争做合格小公民”为主题的五小系列活动 :在家争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小伙伴”、“小卫士”、“小主人”等来进行导行。通过这样系列活动将已内化的道德知识在实施中外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在多次反复强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为形成理想的道德行为模式打下基础。
2.3以抓个性差异为突破口,实现外来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遵循面对有差异的流动人口子女,要注意个性方面的因材施教,学生间存在着个性差异,笔者根据学生的不同类型,加强扬其长补其短的训练,以达到教育效果最优化。这种差异性反映在主体方面,主要有生理上的差异、个性结构上的差异、认知风格上和智力等方面的差异;反映在客观方面,主要有流动人口子女生长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同时,流动人口子女眼中看到城市里很多东西,反差很大,有时他们会很自卑,对未来忧虑,自身的环境使他们对别人很敏感,最怕别人瞧不起他们,自我保护特别强。他们总觉得城里人“嫌贫爱富”,这是孩子的心声。其实移民的“第二代”,渴望社会的认同和希望平等的意识特别强烈,他们的愿望得不到正视,有可能坠入一种反社会的情绪。因此,对流动人口子女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给予最基本的教育和人文关怀是必不可少的,从最细微处着手:手、脖子、头发、指甲等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做起。品德不良的流动人口子女在认识上往往是道德无知、行为盲目;在情感上往往与教育者对立,情绪也较易外露;在意志方面则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在行为上则形成了时间观念差,爱迟到、旷课,对人没有礼貌,喜欢进网吧和游戏厅,喜欢在逃学中找乐趣等许多不良习惯。面对这些事实,笔者尝试着用亲切说理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讨论交流法、积极激励法(“雏鹰争章”、“争章夺星”)和相互评议法,使流动人口子女不良行为习惯得到矫正,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
2.4以多方参与为保障,巩固外来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的影响,又有其个人经历、社会交往及个人心理特点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笔者既注重学校教育的研究,也及时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在道德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凝成一股合力,多管齐下。
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家庭起着重要的作用。流动人口应该充分意识:家庭是孩子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家庭中长辈的思想品德观念和言行作风,对子女不仅潜移默化地发生着熏陶作用,形成其品德发展的主观基础,而且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长期和相对稳定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一任“老师”给予孩子的影响是最久远的。流动人口应给予孩子积极正面的示范,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为了加强流动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识,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水平,岠江小学专门成立了“流动人口子女家长学校”,定期向他们宣传家教的经验,促使流动学生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时还利用《家校联系册》沟通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形成学校与家庭整体联动教育网络,营造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
社会德育是家庭、学校德育的延伸和拓展,而且因其资源丰富、感染力强,从而导致社会德育具有极大的覆盖面、辐射力和渗透性。流动人口子女道德养成,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德育的资源,建设有利于流动人口子女优良品德生成的环境氛围,培养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学校建立了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温州会展中心,杨府山垃圾场和思芳路。使他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流动人口子女道德素质的养成靠教育,还要靠制度、纪律和法制。法国著名教育家和社会学家涂尔干指出:纪律“从本质上说,它是无与伦比的道德教育手段”, “纪律的本身乃是教育的内在元素亦道德最重要品质的独有的元素”。科学、合理、严明的纪律、规章制度可以促进各项道德规范、守则等在实践中的落实,为整个流动人口子女的道德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流动人口子女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总要经历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法律的约束是绝对必要的。要在全体流动人口子女中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法制观念,使流动人口子女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自觉约束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
学校教育既是流动人口子女良好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对流动人口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辅导的主阵地,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学校还充分利用了家长学校等形式,定期请专家对流动人口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讲座和培训,帮助家长迅速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影响。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等,让家长、社会都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中来,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出贡献。
总之,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公办学校,与本辖区孩子接受同等的教育,既是国家政策的规定,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进行了实践以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多数流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明显好转,学业成绩明显提高,有的已经进入班级优秀生的行列,个别特长生脱颖而出(如体育运动尖子),家长热情很高,深深地体会到教育好子女的重要性和肩负责任的重大,经常和任课教师沟通,纷纷向任课教师讨教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乐意配合学校做好工作。同时,由于流动学生群体的流动性大,生活环境改善不明显,学校教育往往在校外环境中失效,个别问题产生,教育了改正,改正了又犯,许多问题值得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章睿齐.孩子有问题症结在父母.家庭教育导读,2004,(5).
2 吴邦华.转化问题学生.中小学校长,2005,(2).
3温光华,徐永泉.构建适合整体整合德育资源[J].中小学校长,2005,(9).
4 萧宗六.学校管理学.第三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 黄正平.小学养成教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谈“尊重、理解、宽容”与心理健康教育
康效杰
(秦皇岛市海港区交建里小学,河北秦皇岛066001)
常常听到教师们有这样的议论:“现在的学生真难教,生源差,基础差,真谓朽木难雕也。”“现在的教师也难做,宽不妥,严不是,顶着石臼在做戏,真是师难为,难为师,为师难啊!”究竟难在何处?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由于市场经济的普及,社会对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评价是以学生的社会近期利益为基础。以“立竿见影”的升学效果来衡量的,升学率已经成为一个使教育功能简单化的硬指标!虽然推行了新课程标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已给以重视,并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但由于现实的功利化倾向,再加上教育本身对效果的滞后(消化吸收和再创造)作用规律,“传道、授业、解惑”变成了单纯的“授业”而使教育本身失去了真正的意义。“难”的症结就在这里!而学生“差”则是这功利化影响下多种因素的受害者!社会和家长的高期望值、学习内容的枯燥和高压、社会宣传舆论的影响、现实残酷的竞争……使得他们完全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成为一种负担而在应付,对没有踏上社会的他们来说,过早的渲染和面临生存竞争使得他们疲惫不堪,心理上遭遇了过分的重压而扭曲,厌学、悲观、追求功利、藐视教师的现象也就是自然的了!“传道”的缺失不但在道德观念上形成了一种混乱,更严重的是在他们的心理上促成了种种导致心理疾病的因素,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到无以复加的重要地位。社会在发展,教育要进行下去,教师要“吃饭”!尽管有无数的无奈,但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空间还是存在。因此,教师必须在教育实践中适应现实需要,自身素质得到充实、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到教学双方,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帮助教学双方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得到提高,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有着特殊意义。
1情感交流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对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校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主要是对谁负责的问题:是对上级负责还是对全体学生负责;是对领导的“政绩”负责还是对社会的真正发展负责。当然,作为教师,不可能左右政治的需要,但可以决定自身的选择!需要的不仅仅是高屋建瓴式的理论建构,更是实实在在的对学生的情感,不唯“差”而“弃”。这种情感,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的执著,来自于对人性真谛的认识程度,来自于不随遇而安的良知,来自于对“爱”的真正理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的起点——情感交流,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学生达到情感交融和互为理解的境界,从而共同提高各种基本素质和竞争能力的规律是不容改变的。师生间情感的“零距离”是这种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对事物认识的肤浅、容易冲动,往往以第一感觉来处理发生的事情,对后果不作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立刻以个性形式在行为中作出反映,这在中小学生中是很普遍的,常常会发现学生在受到老师批评或和同学发生矛盾后就出现逃学、打架的现象。同时,他们对新事物接受又是非常快的,特别是感兴趣的事情,只要有一点成功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而很快作出结论,当遇到挫折,又极易陷入迷惘、困惑而沮丧。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们常常会因为受到表扬而兴高采烈,遇到困难和挫折而心灰意懒,这是中小学生思想单纯、心理脆弱、不稳定且极具个性化的非常明显的特点。在这个意义来说,对学生晓之以理首先必须动之以情,情感上的接受是晓理的基础,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2尊重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杜威有句名言:“教育即生活。”在生活中,尊重别人是做人、处世的第一原则,也是评价人道德修养的起码要求。尊重学生,首先必须做到人格尊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都有各自独立的人格尊严,作为教师,以身垂范是极其重要的,这由“为人师表”及“主导作用”所决定。在这个意义来说,师生间情感的“零距离”需要教师行为准则的示范性来帮助完成。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学生往往以第一感觉来评判事物,直观性较强,教师一些不尊重学生的行为和举动常常会被学生认为是带有成见而拒绝接受教育,产生“心理闭锁”,增加教育的难度。同时也在潜意识中埋藏了模仿的因素。如果一个学生对教师的不尊重举动习以为常,那他在今后的行为中就会有意或无意地不尊重他人,做人就成了问题。人格尊重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的“敲门砖”;
其次,尊重学生的劳动和付出同样重要。对于学生的学习障碍问题,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学习态度或学习基础问题,更多的应考虑“能力发掘”和“以学论教”问题。在对待学生回答问题,提出的建议,完成的作业,试卷等应持负责、慎重的态度,决不能因简单、幼稚或错误而表现出不屑一顾或轻描淡写的态度。对于学生来说尊重和关注是排除学习障碍的催化剂。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学生常常会为老师一些耐心、和蔼、亲切的举动感动、得益而铭记终身;
再则,要尊重学生的正当需求,包括心理需求。因为“孩子们的许多行为举止在成年人看来是该受到指责的,可往往是由于心灵上那种高尚的激情所促使,如果你不明白,没有发现这种激情,你就可能扑灭那小小的、不易发现的人类高尚品格的火光。”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这就需要作仔细的观察和深入的了解,更突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和交流的必要和重要性。
实践中,学会尊重学生是对教师传统观念“师道尊严”的一个挑战,也是对教师语言权威性的一个挑战。主导的意义在于引导,引不起学习主体的积极作用,如何称之为主导?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理解学生对你尊重的涵义,无非就是两个字,“德”和“才”。千万不能把为人之师作为筹码而自认为高学生一等,以俯视的态度对待学生,否则,你得到的只是“敬而远之”和“曲意迎解”,或者是强烈的对抗情绪,变成了在制造距离。只有在实践中以诚待人,真正尊重、关心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亲”和“敬”,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有实际意义上的展开,主导的作用才能得以发挥。以“威严”和“权威”得到的只是学生的“畏惧”和空虚的自我满足感。“立竿见影”的表面的背后其逆反的弹性将更大。
笔者曾遇到这样一位教师,从事教学多年,工作的责任心非常强,他备课、上课非常认真,特别是对学生学习上的要求,既仔细,又具体,可学生却和他“亲近”不起来,就因为他个性刚愎自用,批评学生时容不得半点辩解,稍有不服,更加严厉,人为地制造了师生间交流的障碍,把自己放在“统治”地位的同时却丧失了学生的尊重。
当然,严格要求学生也是尊重学生,绝不能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听之任之,放任不管。但“严”必须有个“度”。这个“度”,有两层意思:①必须严格遵照法律的尺度,有清醒的头脑和强烈的法律意识;②必须是学生能接受的极限。“物极必反”。如何确定极限的范围,就在于了解学生的程度。了解的过程,实质上是交流的过程,必须充满理解,才能完成交流,从而获得学生的信任。理解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实施、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师只是教育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而不是统治者。沟通和交流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基础不实,谈何沟通、交流?更何况教育和影响是在交流中产生作用的,勉强的、强加的说教不能称之为教育。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社会各种媒体舆论和各种情况的复杂变化,学生的知识面已经和我们所了解的产生了相当大的“逆差”,对“高调式”的所谓“讲道理”是绝对“不屑一顾”的,因此,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自身知识面的拓宽,也面临着一个新课题,更突出了这种师生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重要性。
3理解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有一个永恒的话题:学生是有差异的,学生总是要犯过失的。这应该成为理解学生的基本认识。同时也应该意识到有这样一个规律:任何人在心理上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笔者所说的对学生的理解,不是简单的同情和容忍,而是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更高层次的理解应该是善于发现学生心灵深处追求高尚品格的小小火花,再加以细心的保护和培育。
对于理解的涵义,笔者有三个方面的认识:
1)建立信任,避免浮躁。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行为表现决不是偶然的,是后天形成的。每个学生的潜意识里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美好追求,在等着去发现和发掘,调动追求高尚品格的积极性始终是理解的首要。由于表现形式的多样,有时学生往往以过激的形式或截然相反的外在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向往,这就需要冷静地作出全面分析,戒除主观臆断和急躁情绪,耐心地加以引导,切忌简单的正面说教或粗暴的惩罚形式。有件事笔者有很深的体会:笔者在中学教学时曾遇到这样一个学生,不思学习,厌学情绪严重,打架斗殴,恃强凌弱。初步接触下来,对老师戒心重重。经过了解,发现他欺负的同学,或多或少地有些所谓“两面派”行为,他讨厌虚伪。笔者就找机会和他谈心,作进一步的了解,原来他认为班主任老师偏听偏信、处事不公,重用讨好虚伪的同学,而且这些同学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他看不过,反映又受到冷遇,还被人误解,几次下来能说会道的人总是有理,因此认为世道不公,开始自暴自弃,以放弃学习和暴力行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当笔者确信这是他的真实想法时,感到了来自心灵的震撼:多么幼稚、天真,而又发人深省!这种追求高尚品格的小小火花很可能在我们的不经意间就被扼杀。经过分析、考虑,笔者给了他三条意见:①自暴自弃是无知和堕落。牺牲自己的前途和暴力发泄是愚昧无知和最愚蠢的表现;②人当自强。正因为世上有许多不公,才需要努力奋斗,提高能力去改变现状。现在最需要的是思考,再思考,深沉也是美德;③超越自我。改变自我是超越别人的基础,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目前该做的每件事,才有可能比别人强。后来,这位学生上了师范当了老师,还成了学校的骨干,并且进步很大,有了一定成就。这件事给笔者的启发是:当学生个性中追求高尚的火花和教师心灵发生共鸣时,教育就是双向的。作为教师,塑造追求高尚的心灵尤为重要,不能认为自己很完美。在履行职责的时候,也是在塑造自我灵魂;
2)辩证地看待学生行为。学生的行为效应及矫正结果存在着两个方面或多个方面,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关键是认识的角度和采取对策的得当。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犯错以后,对道理是知道得很清楚的,但由于一种普遍的“从众心理”,对错误的性质认识比较模糊,面对教师,他(她)最关心的是结果如何,会怎样处理?总想把影响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因此心理上忐忑不安,有后悔,也希望侥幸,非常复杂,情绪很不稳定,对这种心理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解就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学生中出现的违纪行为和轻微的违法行为,就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违纪,就应该从行为习惯方面来分析,以学生的行为习惯为重点进行了解,疏导也应以具体的正面范例来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并辅之以具体的行为要求指导,达到矫正的目的。违法,就应该从学生具体的环境影响和认识方面来分析,以学生在一段时期内的总体表现为重点,进行全面了解,单纯的说教往往很难奏效,必须重视对学生周围环境影响的改善和具体行为的约束,从学生认识后果的严重性上着手,严格要求,并注意运用适当的鼓励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更要有耐心,对学生的反复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认识的转变是有一定的过程的。例如对于较复杂的学生中的偷窃行为,就要具体分类对待。偶然发生的,以正面教育为主,屡教不改的,就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家庭、社会、生活方面的因素,运用集体的、各方面的力量配合进行教育。简单的强制教育只会使学生“压而不服”!某学生的小偷小摸行为,从家中偷到邻居、同学,学校和家庭采取了多种强制措施以限制他的行为,如上学家长接送、家中每天检查书包、衣物,学校里不允许他串班串座位等等,但收效甚微,可谓“屡教不改”了,当改变做法,采用平等恳谈,同学帮助,耐心说理,允许他陈述理由,尊重和理解他的要求等不歧视他的措施后,取得了良好效果,以后没有再犯。从交流中了解的他行为的形成和心理轨迹颇值得心理健康教育:自小因父母从商繁忙而缺少照顾,从为解决饥渴到满足欲望,从小就形成了偷拿的恶习,事发后总是受到辱骂和限制行为等歧视,已成习惯。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对人间温暖本来有着强烈的向往,但因为他的行为在家中受父母白眼,在学校被同学疏远,并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产生了心理扭曲,把偷窃作为发泄不满的报复手段,进而恶性循环为不偷窃无以满足挥霍欲望。当改变强制做法,从人格上给以尊重,在环境中制造温暖,以真诚助他重走正道,对他冷漠厌世的心理冲击极大,唤醒了他追求美好的人性本能,使他对生活重新有了希望,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有了自觉的限制。辩证地看待学生行为,有一条原则必须坚持:在认识问题上,量的积累本身就孕育着质的变化。必须对在单个或多个学生身上屡次发生的不轨行为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对学生行为认识的基点。同时,在正确分析学生行为后确定采取措施方面,也要注意尊重学生人格,杜绝过激行为和自身不自觉的违法行为;
3)理解是积极的行为,必须把教育渗透在理解交流的过程中。理解,由浅入深,实质上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心理相互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它可以有效地排除学生心理障碍,矫正心理扭曲,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学生理解教师良苦用心的过程,更是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深化的有效手段。理解,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宽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境界
如果说尊重、理解学生需要有较高的素养的话,宽容学生则需要勇气和更大的投入,这是针对学生认识的不稳定而言。允许学生的认识反复的过程,需要有更大的耐性。宽容,不是放纵,更不是溺爱,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宽容,是理解的继续,也是理解最真实、最具体的体现。宽容应该有多种形式,各种形式的确定必须根据“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
由于学生所受家庭、社会环境影响不同,个性心理特点也不同。宽容的表达形式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来确定,可以是多种多样。这是因为“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如何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将是教育成功的关键。笔者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在学校各方面表现并不差,而且待人热情,尊重老师,也比较听话。可有人反映他在校外伙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打架斗殴。找来谈话,耐心地说了一些道理,他很爽快地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不再重犯。不久,又发现他在外打架,引起了笔者的重视。经过外围了解,发现这位同学脾气爽直大方,很讲“义气”,打架是为“朋友”帮忙。再通过和他接近的同学深入了解,又发现他有个性懦弱的一面——欺软怕硬。结合笔者对他的分析,把他找来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他的所谓“义气”实质是虚荣心,欺软怕硬实质是懦夫的品性进行了严厉的谴责,但没有做进一步的处理。他父母还为此特地赶到学校向老师表示感谢,说:“孩子变好了!”
这件事给笔者的感受是:宽容是一门艺术,应该有更广阔的领域,它的表达方式可以是急风暴雨式的严肃批评,也可以是和风细雨式的耐心说服,讲道理、摆事实。但必须是道理要切中要害,要让学生有理性上的认识和震动。总之,宽容的表达要以学生个性特点最容易接受来确定形式,而且最好是在学生的意料之外而不是在意料之中,这样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宽容,还应为学生排除不良因素的干扰,创造条件,指出实实在在的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达到的努力目标,同时要因势利导,用人文精神陶冶学生,努力使学生的精神升华,向“凡是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方向发展。
尊重、理解、宽容有机地结合,是心理教育的基本手段,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互为理解的基本原则。违背这个原则,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入误区。教师在履行职责中能真正做到尊重、理解、宽容学生,多一份爱心,少一点虚荣;多一份理解、帮助,少一点指责、批评;多一份宽容、耐心,少一点责难、惩罚,必然能大幅度提高师生交流的深度、广度和质量,更有利于教师用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达到情感交融和互为理解的境界,学生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育和确立,自我教育、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发展,教育质量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1 方方.教师心理健康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岳晓东,祝新华.中小学生心理辅导实用理论与技巧.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浅谈如何在农村中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李艳英
(秦皇岛第十四中学,河北秦皇岛066004)
秦皇岛第十四中学是一个以农村学生为主的初级中学,农村学生所占比例超过95%。由于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别,再加上很多农村学生家长不知道如何配合学校抓好孩子的学习,使得这些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较城市孩子差距较大。体现在语文教学方面:①农村学生知识面一般较城里的学生窄,在课文课的领悟方面一般较差,但对大自然的感受较城里的学生丰富而具体;②农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城里的学生差,回答问题时语言的组织和表述不如城市学生。
因此,若想提高这类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必须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采取与其知识掌握程度相对应的教学方法,而不能和城市中学,尤其是城市中公认的好学校采取完全相同的方法。新课程在教学理念上也指导教师从“精英主义”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要求教育应对所有学生负责,因此,在农村中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是教学要面向高中低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促成水涨船高之势,以中低学生的稳定和成绩的提高促进高层学生成绩的提高;而不是水落石出,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发展为代价促成“精英”的诞生,实现教育公平原则。另一个关键是千方百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变“要我学”为“我愿学”再到“我要学”。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从教学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精心设计导语
诗歌是最不好讲的一种文体,更是学生最不愿学的体裁,只有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顺利往下讲,开场导语很重要。例如《梅岭三章》的导语笔者是这样设计的:生死之际是人生的一大关口,这时候想些什么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思想情操、精神境界。有的人因没有享受到荣华富贵而痛恨、遗憾;有的人因不舍娇妻爱子而贪恋人世之欢;有的人因作恶多端而追悔莫及;有的人贪生怕死、屈膝投降、苟延残喘。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这时想些什么呢?《梅岭三章》会给一个明确的答案。这诗一样的句子,加上笔者慷慨激昂的朗读,一下把学生带进了诗的意境。
2解析文章层次清晰
农村学生对田野、庄稼等较之城市学生有着更深的理解。课外篇目《夏日原野上的追逐》描述了看瓜老人追赶偷瓜孩子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句:“西瓜地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他的追赶像一片巨大云彩投下的阴影笼罩着我,我跑不出去。这就像马在风中跑,马比风的速度快,但马永远跑不出风的世界。”习题让结合语境说说“这就像马在风中跑,马比风的速度快,但马永远跑不出风的世界”这句话的表达作用。这类题有三个答题点:①写法;②写作内容;③表达效果。其中内容的理解是难点。笔者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它分解为“马”的本体是“我”,“风”的本体是“老人”,那么“风的世界”即“老人执着的追赶”,然后把本体带入要理解的句子,替换下喻体,句子的内容就是:“我”在老人的追赶下在田野上奔跑,“我”尽管比老人跑得快,但永远摆脱不了他执着的追赶。句子的内容前再加上“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句话,答案就全了。农村中学中成绩处于下层的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较差,这样做便于他们理解记忆,也为他们回答类似的题提供明确的例子。
3把抽象的语言变成可视的形象
古代散文诗歌也是农村学生比较头疼的内容,笔者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在理解的基础上画意境图,如唐王维的诗《使至塞上》,好多学生画的很好,那占据画面大半的金黄的沙漠凸现其大,一缕炊烟在沙丘的另一侧笔直升起,让人倍感此时的沙漠一丝风都没有,所有的沙子都温顺的伏在地上,空气清新,透明度好,人的皮肤极为清爽,人的视野极为辽阔,一眼望到像巨龙一样贯穿画面的褐色的黄河的尽头,即将落下去的鲜红的太阳那圆圆的轮廓非常的清晰、饱满,天上一群大雁向北飞去,这幅画画出了边塞奇丽壮观的一面,骑马乘车之人,昂首挺胸,抖缰前行,让大家看到了戍边将士的豪迈情怀。让学生看着画背诗,速度非常快。现代的散文诗歌,也可通过画意境图加深对课文的意境写法的理解。如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它的写法是借助联想托物抒情。难点在怎样由蜜蜂联想到人。对它的理解画面最直观,学生把蜜蜂在群山环抱中、茂密的红叶黄花的荔枝林里成群结队、飞去飞来、不辞辛苦、采花酿蜜的情景,和农民在水田里辛勤的分秧、插秧的情景画入同一画面,笔者拿着学生的画讲作者是通过视点的转移的办法来完成联想的,非常好懂。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也会因此提高学生的生活品位。
还有一种把抽象的语言变成可视的形象的方法——排课本剧。鲁迅的小说思想深邃,但语言略嫌拗口,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排成通俗的小话剧更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如《孔乙己》的语言学生还进行了现代式改版,其中一句很有趣“短衣帮:你当真识字?English会不会?你怎么连一个博士都没混上?孔乙己:不和你浪费时间,我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时间不留人,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短衣帮的话很现代,孔乙己引用的诗句足见其穷酸。排课本剧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凡是带故事性的文章都可这样处理,这样使学生在正式讲课之前就理解了课文,也是最有趣的预习方式。
4由对课文的关注转向对生活的关注
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里有一句描写月光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出了院子里的月光像积水一样空明澄澈,照在地面上的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像水中的藻、荇等水草交错纵横,描绘出了一幅清丽淡雅的月下美景。学生们被深深吸引了,当时正是九月下旬,当晚许多学生走到户外,观察了月下树影斑驳、像画在地上的情景,由文章的美感受到了生活的美。丰富的生活感受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深切体会到了苏轼在逆境中可贵的旷达心境,使语文学习形成了良性循环。
笔者还特别着重讲析农村题材的文章,因为描述的多是学生熟悉的见闻感受,如高风的《金黄的大斗笠》一般要求1课时讲完,但笔者用了3课时再现姐弟风雨中的童心、童趣,依次讲了风小雨稀图、风疾雨急图、风雨交加图、斗笠避雨图,抓住拟人化的动词生动的再现学生曾见过的自然景物,沟通课文与生活中的感受,使学生学会用生动的语言如实再现生活情景,具体描绘所见所闻所感,提高具体描写的能力,避免作文空洞干瘪。
5课前五分钟演讲,强化关注生活
把语文课的头五分钟交给学生,讲生活中令人难忘的事,提前一周布置下去。有一个女生讲的特别好,她拿了一幅自己画的画走上讲台,画面是一个美丽的少女抱着一束桃花巧笑倩兮,她先问这女孩美吗?大家说美。她说她认为不美,因为她折了桃枝,损坏了花木,破坏了环境,她的心灵不美,少女折的是同学们放学路过的那片桃林,现在桃花越开越盛,照相的人越来越多,希望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桃花,自己不折,也制止别人折。她的演讲图文并茂,深深感染了大家。
还有和学生建立平等交流的关系,耐心辅导等等,“亲其师、信其道”嘛。
通过以上方法,语文课变得丰富多彩,不再是单调的了,学生很愿意上语文课;作文年年在中华圣陶杯作文大赛和河北省中小学写作大赛中获奖,并在全区联考中集体获得好评;中考考出了平均98分的好成绩(满分为120分)。这在95%以上是农村学生的中学是很不容易的。
总之,只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贴近学生农村实际生活,坚持课堂教学的有序、有用、有趣,由文章的小语文扩展到生活的大语文,基础较差的农村学生一定会学得很好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东亚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探
余朝文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200062)
2005年2月,在日本东京召开了“亚太地区课程改革管理”地区专题研讨会,与会国家完成了专题研讨会的各项目标,尤其对研讨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Curriculum Innovation in Basic Education)的资源包(A resource pack)“领导和促进课程改革”(Leading and Facilitating Curriculum Change)中的八个模块进行了修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首次提出增强国家课程开发者的能力,以应对管理课程改革的挑战,巩固资深课程专家的能力以推动和引领各国的学校课程更新过程。
1“能力提高资源包”的课程改革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成果是修订“领导和促进课程改革”资源包,资源
包旨在提升教育专家的个人和集体能力,主要是与课程政策制定、开发、实施、监控、评价和研究相关的决策、管理和操作等方面的能力。资源包以个案为本,个案是非指定性的,采用比较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让课程专家具有更深刻的洞察力,充分理解课程政策和实践,促使中高层课程开发者做出明智决策,也使国家课程专家能平衡课程改革中的各种资助行为。
资源包给出了修订后的模块框架,中心就是“课程改革”,如图1所示。
资源包中提出的“课程改革”主题是:从反思、远景到行动(From reflection, vision to action)。首先,把课程置于教育质量的广泛框架中,把课程改革界定为旨在确保学习相关的动态过程;其次,模块概述了课程改革中日益突显的趋势及其内涵,包括政策制定、课程设计、教材开发、评价以及试点研究作用等方面。
课程改革是各个模块的中心,而课程开发则是课程改革的关键。课程开发又体现在教与学的方法(approaches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改革上,而教与学的方法改革都公认为一个国际趋势,如表1所示。表中每一栏都不是对立或互相排斥的,它们表现出变换清晰的两级,而在实践中,所有教与学和课程变革的过程都会表现出多种特征,或是在这两级中保持平衡。但强调无论采用何种教与学的方法,教师的角色仍处于中心地位[1]。
进入21世纪,全球化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教育必将影响国家在国际上综合实力的竞争,所以教育之本的基础教育备受关注,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纷纷进行教育改革,而课程改革则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东亚几个国家和地区更是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参加“亚太地区课程改革管理”地区专题研讨,根据各个模块的界定和讨论结果,寻找适合本国教育改革的方法和途径。如下是笔者对东亚几个国家和地区在课程改革方面的探究。
2日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998年6月,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发表了关于改善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审议报告,报告指出,教育要在“宽松”中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生存能力——的培养,并就课程改革的方针、课程体系的构建、学科教育的内容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讨论。日本文部省就是根据这些报告,修订了课程标准(该课程标准从2002年4月正式实施),并于1998年12月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日本基础教育由此展开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设定“综合学习时间”。新的课程计划规定,从小学三年级起增加“综合学习时间”。“综合学习时间”与各科教学、道德和特别活动相并列,是学校教育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其目标旨在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解决问题和探究活动的态度,明确自己的社会方向。综合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国际理解、信息、环境、社会福利、健康教育等。其主要活动方式为:社会体验、观察和实验、参观和调查、讨论、制作和生产活动等体验式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等。在学习形式上还采用小组学习或跨年龄段的集体学习等多种不同方式;
2)削减课时,调整课时比例。缩减必修课,增加学科外课时数,扩大选择学习幅度,允许学校对某些课程在教学时间、学期的安排等方面发挥自己的创意;
3)精选和调整教学内容。中小学削减三成课程内容,通过精简、删除部分内容,按年级做重点安排;降低难度、上调部分内容,使课程富有弹性。在适应每周五日制学习和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突出教育课程审议会强调的为人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和满足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
日本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转型性质和价值,即由追求形式上的教育机会平等转向注重适应每个人的个性和能力的教育,由公平转向效率,由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转向注重21世纪社会整体转型的需要,由重“知”转向重“智”、重“心”、重创新能力和人才的培养,体现了日本努力建构、整合、平衡人文精神与科技理性、人和自然、文化、科技以及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改革意图[2]。
3韩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00年,韩国引进了新的学校课程——第七次国家课程,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的要点有:
1)在国语、英语、数学、科学和社会研究课程中引进不同的课程概念。1~10年级的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业能力进行分化,学生学习基于国家标准的国家普通课程(the National Common Courses),而在11~12年级的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未来职业分化,引进选修课(Elective-Course Curriculum)计划理念,这两个年级的学生以学习选修课为主,可以在没有任何外来限制的情况下选修任何想学的课程,为未来做准备;
2)提高学校选修活动的比例。其目的主要是鼓励学生在学校的自主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另外,在学校中,学生的独立研究或其他创造性的活动也会涉及选修活动;
3)减少学科内容。这些内容是学生每年都要学习的。课程内容的总量要减少30%,不相关的内容将被压缩到最小;
4)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评价过程和建立课程实施标准(the establishment of performance standards)来控制课程质量。
韩国教育专家希望这些大的变革与课程实施的过程联系起来,而不是仅仅触及到课程本身的结构。也就是说,为了实施新课程提出的多元化理念,尤其是在第二阶段,将广泛使用能力分组与分班的方法(streaming and setting methods)。从学生将有更多的选修课的意义上来看,第二阶段课程的结构也将更加具有灵活性[3]。
4蒙古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生活水平的差异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巨大分化,蒙古国的基础教育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但是在21世纪之初,蒙古国政府制定了开放的具有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对于他们的教育改革也有了促进作用。蒙古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体现是:
1)与新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及其基本结构相一致,在为新的教育体制创造合法环境的大框架下,制定课程新内容的教育目标,及有关中小学课程内容的政策,开发并实施新的中小学课程内容;
2)确定改革教与学的策略,引进并学习现代教学方法,同时介绍和引进新的学业评价(learning achievement assessment)体系、新的评价方法,以及教育质量监督;
3)下放校本课程开发权,有1/3的教与学内容(learning and teaching content)选择权已授权给地方学校和教师,为每个班级和集体提供一定机会的选择,课程内容更具灵活性;
4)根据国家课程反映全球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制定并实施了针对每个学生的选修课程,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5)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定和开发教师职业培训新体系,加强教师再培训业务,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充实专业化教师队伍。
蒙古国在援助国、基金管理机构和国际专门机构的支持和援助下,已经启动现代教育研究范式的理论研究和试点实验,为本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给予最大的保障[4]。
5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我国台湾省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之初,成立“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专案小组”,专门研究台湾地区中小学校的教学改革方案,经过酝酿、研订、试点、审议、修订、实施等过程,历经近10年制定了台湾地区的教学改革方案——国民教育九年一贯课程总纲,并于2002年9月颁发并实施《教育改革行动方案》手册。
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快乐学习,并获得统整的知识概念与基本能力,使得国民中小学九个年级的课程设计得以融合一贯”。九年一贯课程强调“人文为本、科技为用、自然为依”的教育导向,配合全人、全面、全方位的教育体系规划,国民教育务须呈现暂新的面貌与风格,九年一贯课程应该以培养具备人本情怀、整统能力、民主素养、乡土与国际意图,以能进行终身学习、健全国民为目的。
国民教育九年一贯课程总纲对课程改革的措施主要有:
1)九年一贯课程是从传统以“学科本位”的知识结构转向以“能力本位”为导向的课程设计。从“知识的认知(knowing that)”到“能力获得(knowing how)”的转化而言,“知识的认知”是以语言文字或符号的形式来了解;“能力的获得”则是指技能的实际运作能力。由于每一种能力可能是许多种知识组合而成,学科知识的界限也因此被消弱甚至打破,而改以统整相近的学科知识成为较大的学习领域,以减少教学科目及教学时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2)九年一贯课程强调教师的角色要从课程执行者,转变成为课程的发展与设计者。通过学校本位课程发展,鼓励教师扮演课程生产者的角色,放弃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型态,改为协同合作的方式来规划教学活动,并由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共同参与各项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也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教学策略,能依学生兴趣、能力及个別差异给予适当的教学方法,如以教学群团队合作进行协同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实施建构教学、创造思考教学、对话教学、发现学习、情境学习、网络学习等,亦可使用适当的教学媒体、工具、资讯科技等,以更多元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
3)在评价方面不应只以单一的纸笔测验来诊断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而需采取更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的历程与成效;
4)九年一贯课程的教材呈现方式与来源是多元的、丰富的,有审定本的教科书、政府发展的补充教材、县市发展的乡土教材、学校本位发展的教材、网络教学资源、教师自编单元教材等等。教科书不再是教学的全部,教师可在依循课程纲要的原则下,自主的选择、调换、补充及规划教学活动,学校也可以采取弹性课表,让学生有完整时间去探索学习主题,不必被制式化的上下课钟声打断学习,凡此种种正启动着教与学无限的创意与革新;
5)受到建构主义的影响,现在学习科技的发展注重如何把科技当作学习工具,学生利用这些工具发展知识,也就是学生将工具当作学习伙伴。学生与科技间的关系如同学生与老师间的关系,由“从科技学”转变成“用科技学”[5]。
香港特别行政区在2000年5月颁布的《教育制度检讨改革方案咨询文件》中明确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在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让每个人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都有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能够一生不断自学、思考、探索、创新和应变,有充分的自信,合群的精神,愿意为社会繁荣、进步、自由和民主不断努力,为国家和世界的前途作出贡献。而首先要达到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承担、敢于创新”。
在课程改革方面,提出四个关键项目:
1)德育及公民教育。德育及公民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整体发展上担当重要角色,它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品德、健康生活、环保和对国家及社会的感情和承担等多方面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推广阅读风气。“乐于学习”的态度是终身学习的重要动力。培养这种态度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专题研习。“专题研习”是指就特定的题目进行探究,题目可由教师或学生自行制定。专题研习有助于提升学习能力和拓宽学习领域,发掘学生兴趣和潜能及从学习过程中掌握问题的重心、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从多角度看问题,发展高层次的思考能力,以及培养与别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及自学的态度;
4)运用资讯科技。资讯科技的适当运用,可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效能,有助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以及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抽象或较难以其他方式表达的概念,而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终身自学[6]。
亚洲国家受儒家教育文化影响深重,长期以来重记忆、重学术、重知识的传承。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行21世纪以后,亚洲各国的教育改革方案中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关键凸显出来。由东亚各国和地区的课程改革方案可见,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是一种国际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反映和回应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是信息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然而,课程改革是一个探索、研究、实施、修改的过程,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各国和地区还在探索适合本国本地区的课程改革方案,以求最佳的教育改革方案。
参考文献
1Management of Change Japanese Funds-in-Trust Project.The Resource Pack for Capacity Building of Curriculum Specialists for Leading and Facilitating Curriculum Change[EB/OL].http://www.unescobkk.org/fileadmin/user_upload/apeid/CurriculumChangeJFITProject.doc,2005-9-21.
2郭雯霞 .当前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1,(8).
3CHO Nan sim(Korea).Analysis of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Curriculum Context in Korea[R].Vientiane report,2003.
4Ms. Nerendoo Nergui(Mongolia).Analysis of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and its Implementation in Mongolia[R].Vientiane report,2003.
5新世纪的挑战——九年一贯课程政策与执行[R].台湾教育九十一学年度九年一贯课程实务研讨会,2002-9-13/2005-10-5
6香港特別行政区教育统筹委员会.教育制度检讨改革方案咨询文件[R].香港,2000b.
借鉴默会知识理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韦育军
(如东县宾山小学,江苏如东226400)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认为,在用语言文字符号清楚表达并能编码的显性知识之外,还有一种知识只可意会难于言传,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清晰表达,这就是默会知识(又称为隐性知识或缄默知识)。个体所拥有的默会知识不易言传和模仿,深植于个人的行动和经验中,同时也深藏于个人价值观念和心智模式中。而默会知识的获得过程,其实是认识者使“附随认识”与“中心认识”“缄默整合”的过程。在默会认知的过程中,“附随认识”的作用是辅助性的、从属性的,它只是被缄默地使用,是通过内隐的方式觉察到的东西,而“中心认识”则是被专注的对象,也是被外显地描述的对象。比如小学生在讲故事时,他的中心认识关注于故事的情节,而发音技巧、肢体语言的配合就是随附认识。
所有的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根植于默会知识,一种完全明确的知识是不可思议的,正如波兰尼的著名命题:“我们知晓的比我们能说出的多”。同样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根植于默会知识的明确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首要的基本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它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展开的。这里的“知识”很显然是明确的语文知识,而“能力、过程和方法”属于“只可意会难于言传”的默会知识范畴,“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是高度个体化,不易言传,并深植于个体的行动和经验中。因此,如果说语文素养是一座冰山的话,那么明确的语文知识只是露出冰山的一角,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隐藏于水面底下的大部分冰山。可见,默会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多么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三维目标要“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过去,正是由于重明确知识,轻默会知识,明确知识与默会知识的学习各走各的路,“分析+题海”的语文教学模式甚至于把默会知识如阅读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当作明确知识来学习,造成了高分低能、语文教学效益低下的恶劣后果。笔者认为借鉴默会知识理论,改革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1切入:学生“内存”的激活
默会知识的获得依赖于认识者与“中心认识”之间背景与知识结构的一致性。同样,语文学习首先是具有个性化的,学习者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认知能力等“内存”影响着学习效果,只有他们的“内存”被充分激活,与语文学习的材料“接轨”,语文学习才可能顺利进行,学生的默会知识才会增加,语文素养才能提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担当“红娘”的职责,在语文学习材料与学生“内存”之间牵线搭桥。
1)与生活体验联姻。不要闭门学习《春晓》,在春日的早晨带领孩子们去大自然中切身感受春天的美好,孩子们眼中的春天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生机盎然,千姿百态;执教“草色遥看近却无”时,一个学生质疑“为什么绿色的小草在远处能看到,而到近处却看不清了”,其他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诗意,他们想到了“集市的人流”,“工地的红旗”“秧田的秧苗”等很多与诗句意境相似的生活画面。语言是生活的记载,生活是语文的基础,当语文学习材料与孩子们的生活体验“联姻”时,你会发现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心灵与生活碰撞,孩子们的思维与生活交融,会迸发出熠熠生辉的言语之光,孩子们的语文素养也悄然发展;
2)与语言积累串门。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积累了很多的语言,形成了一定的语感,成为孩子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应从课堂教学入手,让语文学习材料多与孩子们的语言积累串门,这必然能调动孩子们的阅读期望,使静态的语言化为动态的富有生命力的元素。于永正老师在执教《全神贯注》导入新课时,深情地背诵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段名言,话峰一转:“我听说你们特别喜欢背诵名人名言,还背得比较多,现在你们能不能背一段给我听?”此问一下子打开了孩子们的语言积累之门,蕴蓄已久的语言在一瞬间喷薄而出,孩子们对课文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阅读期待,为孩子们后面的课文学习以及自主创造格言奠定了基础;
3)与认知方式携手。每个孩子都有他们自己偏好的认知方式:有的喜欢整体感受,有的善于细部推敲,有的能管中窥豹,有的能由浅入深,有的会边读边思,有的喜欢掩卷遐思,等等。孔子云:“导而弗牵”,要引导孩子们的认知方式与学习材料携手,挖掘孩子们的学习潜能,培养孩子们默会认知能力。比如说,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在识字教学中,应鼓励孩子用不同的方法去识记生字;在阅读教学中应尊重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引导主动阅读。强迫孩子们用整齐划一的认知方式去学习是违反默会认知规律的,会抑制孩子们的个性,不利于孩子们语文素养的形成。
2过程:丰富的实践体验
再好的讲解式教学也不能代替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或亲身参与的方式,去学习和获取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极为重要的个人实践知识——默会知识。《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实践性很强,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在丰富的实践体验过程中,学生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促进孩子们语文素养的发展。
1)行动。默会知识也有人就把它称作“行动中的知识”,这里的行动落实到语文教学中来,就是要解放孩子们的身体和四肢,使孩子们心灵的默会融入情趣盎然的游戏中,渗进绘声绘色的表演中,与机智激情的操作相结合,注入课外语文活动中来,充分施展语文学习带给他们的惬意。行动中,语文学习材料的组织形式及所蕴含的观念是孩子们的中心认识,行动中身心的表现手段是他们的随附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应强化中心认识,让学生多用自己行动去展示,去体验,笔者认为学生的思维与情态会在行动中飞扬,语文素养会真正积淀于学生心灵的最深处;
2)观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扇窗户要经常打开着,去欣赏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去接纳可爱的鸟兽虫鱼,去发现人世间的真、善、美……在课堂教学中把这些场景移入,或者直接把教学移入场景中来,或者展示与语文学习材料相关的画面,甚至让孩子们画一画,赏一赏。直观的形象是他们的中心认识,目光所及,心灵默会则是他们的随附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给予语文材料形象化,强化孩子们的中心认识,这样孩子们的默会知识,对语言的感悟力会有效地增加,自然而然地会提高语文素养;
3)倾听。倾听是倾心之听,不仅仅有听觉的辅助,更有心灵的默会。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更是一种语文素养。要多引导孩子们倾听配乐朗诵,倾听其他孩子的朗读、回答,倾听世间万声……倾听中,孩子们的语感会更加敏锐,孩子们的语文素养会不断提高。《海底世界》是一篇很有意思的课文,特别是海底传来的声音特别有趣,当录音机里响起海底世界神奇的声音,孩子们的眼睛里明显放出特别兴奋的光芒,他们静静地倾听,细细地品味,再去读课文相关段落时,孩子们读得多么传神,只有听觉的参与,没有心灵的默会,孩子们就不会对语言如此敏感,孩子们学习的情感也就不会如此地投入;
4)语言训练。语言训练是语文实践体验学习的的主线,行动、观察、倾听等实践活动只能融入语言训练中来,引导学生多读,多品,多说,多写。语言训练,不仅仅要有量,更多的是要有质的保证,否则就会成为水上浮,风中飘,不能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里的质,就是要把三维目标很好地融入语言训练中,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不同性质的语言训练中,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正确认识与把握默会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关系,以明确的语文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依托,虚实相映,显隐整合,真正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
3奠基:语言的积累
一个人阅读的范围越宽广,默会认知的潜在范围就越大。又由于“中心认识”常常是在默会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人默会认知的范围越大,各种类推与观念就愈是可能从中涌现出来,这样,一个人就愈是能够提出新的理论或发现。所谓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诵来也会吟”也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在感性的认识,丰富语言的积累中才能潜移默化地习得语言,运用语言。所以说,语文教学必须加强语言积累。除了课内文本语言积累外,应把语言积累的触角伸向课外,笔者的做法是:
1)拓展式积累。以教材的学习为引子,拓展语言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学习《一夜的工作》前请同学们去查阅周总理的相关文章,在学习之后开展讲周总理故事的语文活动;学习了《白杨》,还可以引入“以物喻人”的文章来阅读;学习《火烧云》时,画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后,引导学生归纳方法,再通过练习从课内到课外逐步积累。拓展式积累,应与语文学习材料内涵有衔接或补充的关系,能有助于学生理解语文学习材料,增加学生的默会知识;
2)点滴式积累。学习的资源和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实现“点点滴滴,积沙成塔”的积累。早上学生向你问好,不妨微笑着说道:你好!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句至理名言与学生共勉;引领学生漫步学校艺术长廊,认识名人名言名著名画;网络、电视、广播各种媒介冲击着我们的头脑,也为我们丰富语言打开了一扇门;各种节日纷至沓来,孩子们对节日了解多少,这不又是引导学生语言积累的契机吗?
3)浏览式积累。课外阅读要得法,首先就要指导学生学会浏览式阅读课外书籍。浏览,即“随手翻翻”“走马观花”,学生的“中心认识”似有若无,可是一旦遇到自己中意的文章,浏览阅读即刻终止,学生的“中心认识”会逐渐明朗起来,学生会调动意识、情感参与其中,此时所做的读书笔记,为心之所动,情之所驱,闪烁着孩子们的真实感悟,真知灼见。另外,“走马观”的“花”一定会在孩子们的头脑中留下些许痕迹,一旦被激活也能为我所用,这也正是广读书的妙处所在。
4归宿:语文的运用
语文教学的生命和归宿在于运用,运用时语文的默会知识比明确知识显得更为重要,孩子们所拥有的默会知识才会有用武之地,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在运用中越来越有活力,释放她的独特魅力。所以新课程标准要求确立“时时可以学语文,处处可以用语文”的理念,“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1)运用语文解决问题。一位数学老师这样引导学生理解较复杂的文字题:他先请同学复习语文课上学习的缩句法,然后出示题目“625与128的和除以150与25的商”,请学生把文字题缩句,学生很快缩好了题目:“和除以商”,同时茅塞顿开,会列式了。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麻烦和问题,同学间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吵,这时候,具有良好口语能力的学生不正可大显身手?校园里纸屑乱飞,写一则有理有据,感人至深的演讲辞,号召全校同学都爱护自己的校园,良好的写作能力将派上用场;街道店铺常有错别字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消灭错别字行动小组该出手了!在生活中,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孩子们不断地运用语文来解决问题,语文素养真正地沉淀于心中,并激励着孩子们更有劲头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
2)运用语文装点生活。运用语文来装点和美化生活,生活会显得更有文化的底蕴,真正地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在绿油油的草坪旁,带领孩子们共同设计一段富有人文气息的华章,以替代硬邦邦的“不准践踏草坪”。清洁工人是辛苦的街道美容师,可是有很多人不尊重,不理解,孩子们怀着浓浓的敬意写出了一篇篇赞美清洁工人的作文,寄给广播电台,寄给镇长,镇长被感动了,人们也为孩子们的作文所打动,社会舆论悄悄转变,清洁工的待遇有所提高,他们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可谓“小教育影响了大社会”,语文成为生活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3)运用语文打扮自己。肖川博士说,只有当知识能够渗入到性格结构之中,体现于日常的、细微的、不经意的行为之中时,知识才转化为教养。作为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语文素养融入吃穿住行平平常常的生活中。当语文素养最终成为孩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活力因子时,会发现孩子们带给我们的是多么大的惊喜!态度大方,举止得体,言之有理,品行端庄……语文素养成为孩子们最好的化妆品,修饰着孩子们的精神世界,相伴于孩子们的生命历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刘永和.默会认知与语文阅读.江苏教育研究,2004,(5).
4杨金林.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5 王鲁蛟.论学校隐性知识的特征、价值与转化.江苏教育研究,2003,(11).
6石中英.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3).
语文学科中对学生学习情绪的调控
丁吾钢
(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浙江杭州311200)
教师如何从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在优化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不仅仅是为提高教学效果服务,更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意。然而,现实教学过程的尴尬却是:一方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另一方面却不得不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而采用传统的应试教育。另外,由于应试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惯性的力量同样不可忽视,这些因素促成了实际教学实践中重知轻情,教学设计注重教材的知识结构,强调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及其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而后者恰恰是更重要的。
语文学科因为其自身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更容易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因此,较宜作为学习情绪教学的一个探索与尝试。其实,强调学生的学习情绪以及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情绪进行积极调控的教学,简而言之,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所说的:“教育艺术就是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本文在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心理需要为核心的基础上,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拟从学习情绪调控的角度,对有效的语文学科的设计策略进行初步的探讨。
1语文学科中对学生学习情绪调节的内涵及依据
1.1内涵
围绕学生学习情绪及其调节的语文教学设计,是以学生心理需要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把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心理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是一种在学生情感维度上的设计策略。它的内涵大致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在分析学生具体学习环节中的心理需求及其变化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等因素,通过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等途径,有针对性地处理教材的内容,从而设计出与学生心理需求相呼应的教学方案;
2)通过分析所学教材内容、结构、风格等方面的特点,考虑如何使之与学生心理和情感需求相沟通。亦即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主要关注的并非是教材本身固有的知识结构,而应该着重寻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促进其心理发展的“动情点”。抓住“牵一发”而“动感情”的突破口,大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学生在体验积极学习情绪的过程中,可以兼获精神上的愉悦以及提高对文学的鉴赏力,而这恰恰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1.2依据
强调学生学习情绪调节的语文教学设计,在理论上是否遵循教育的规律,并与教学实际相符合呢?对此,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论述:
1)从教育心理学理论来看,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经过毕生的教育研究和实践,集大成于一点,精辟地指出“教育要心理学化。”即教学就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其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发挥其心理能量。教学心理学的理论认为,动机(包括情感和兴趣)是学习的主要能源,是主体的一种心理需要,即使学生原有的学习动机不强,如果有足够的诱因刺激,就有可能引发其学习动机。运用到教学实际中,即当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有一定距离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变式处理,强化诱因刺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犹如一个高明的厨师,合理搭配常规的材质与配料,同样可能烹制出美味佳肴。因此,从理论上讲,该教学设计是科学的,也是可行的;
2)从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心理分析,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两大心理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如果说智力因素是保证认知过程顺利完成的“硬件”系统,那么,非智力因素则是推动学习活动的“软件”系统,两者必须协调发展,缺了任何一个因素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然而,对于智力因素的关注历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目前应该强调的应该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利用。《少男少女隐秘世界》一文中,有位学生“控诉”:“有人管吃,有人管穿,有人管功课,就是没有人管感情。”无疑,在语文学科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情绪调控,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更是学生情感健康发展的需要;
3)从语文学科内容本身来看,虽然其内容多是一些经典力作,编者在教材编排时也尽量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但是由于教材内容相对于时代的滞后性,再加上各类文体的差异,导致教材与学生个体的具体需要和兴趣爱好往往不一致,造成学生学习情绪低落,从而有效的学习信息往往被当成了“耳边风”,导致教学呈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之间根本没有发生作用,结果没有出现真正意义的学习。因此,在语文学科中,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沟通教材与现实的联系,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就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2语文学科中对学生学习情绪调控的教学设计策略
学习情绪调控的教学设计策略在语文学科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可以依据课程内容的不同文体,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特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教师的教学风格以及外部学习环境等因素而灵活设计,归纳起来,可以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2.1调整对教学内容的评价,激发学习动机
这是一种教师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并适当启发、诱导,或介绍教学内容的背景材料,来改变学生对教学内容原有的认知评价,从而产生积极学习心理,激发学习动机的一种策略。那么怎样才能调整对教学内容的评价,激发学习动机呢?下面举例从两个方面介绍:
1)通过讲解教学内容的意义或者提供教学内容的背景,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激起学习的向心力。如教《友谊篇》时,先让学生讨论对友情的理解,在讨论中明确什么是真正的友情,意识到如果曲解友情,甚至把江湖义气当作友情可能会造成的危害。接下来向学生揭示学习新课的意义,使学生在理解友情,感受友情,创造友情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同时教师亦可介绍一些教学内容的时代背景,展示直观图片,甚至用多媒体动画呈现,缩小课程内容与学生心理的距离,从而调动积极的学习情绪;
2)从学生生活需要出发,沟通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使其认识到教学内容是为其生活与发展需要服务的,从而有效地调动学习动机。例如在教《统筹方法》一课时,考虑到这是一篇事理性很强的说明文,学生认为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似乎毫无关联,难以激起学习热情。因此,针对这一点,笔者在上课前,先抛出几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同学学习忙忙碌碌,效率却不高?有些同学看似闲庭信步,效果却很好?这些与学生学习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接着揭示课题:“今天的课程《统筹方法》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了解该方法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合作得很好。”这样一来,学生感觉教学内容贴近自身的学习生活,对教学内容产生了新的认识,从而可能激发其学习动机,为教学的成功创造了良好的情绪背景。
2.2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激发求知欲
传统的语文学科,总是围绕字词、文体作者、时代背景、人物性格、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从头到尾分析一遍,教学内容呈现过程千篇一律,缺乏灵活变通,学生感觉索然无味。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围绕学习目标,抓住教学重点,灵活地变化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促进教学活动始终朝着学习目标迈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向沙漠进军》一文,笔者在设计教学程序时,根据学生实际,改变常规的教学呈现方式,把课文的各层次浓缩为八个短语(具体略)。然后按下列步骤呈现教学内容:①利用多媒体随机呈现课文层次关键词,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重新排顺序(也可按自己的思路排顺序);②讨论:为什么排这样的顺序(体现教学难点——逻辑顺序)?③把每个关键词扩展成简洁的短句(指导学生把握文段中心句);④找出精要段落,分析文段是怎样说明中心内容的(体现教学重点——说明方法及语言表达)。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男女学生对抗赛的形式,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排好顺序,有的同学为了验证顺序是否恰当,竟“偷偷”地看书,即跨入“我要学”的境界。关键词的顺序排好了,课文逻辑顺序也揭示了;然后扩词成句,文章的思路也清楚了;精要文段阅读了, 教学重点也突出了。显然,教师如果能够以生动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就可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2.3利用角色效应,调动学生的情绪体验,激发创造热情
一般而言,青少年富有成就需要,自我表现需要,娱乐需要以及喜欢寻求刺激等心理特点,针对此,在语文学科中,可以利用角色效应,调动学生的情绪体验,使其进入自己向往的角色(作家、画家、导演、记者等)或作品人物的生活状态中。因为角色影响着人的思维、情感和语言活动。因此,学生一旦进入语文学科丰富多彩的语言世界,扮演与作品中的“他角色”或向往的特定角色,他们就会自然地进入“生活状态”,打开作品的窗口,与作品中人物真诚对话,在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中,开启创造的心扉。那么,在实际的语文学科中,教师应该怎样利用角色效应呢?以下举例从几个方面探讨一下: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向往角色的身份体验教材。例如以市长身份给话剧《陈毅市长》中的化学家齐仰之写一份出任盘林西尼药厂厂长的邀请书。以导演的身份给教学内容策划一个打斗动作、一个舞蹈动作、一场精彩对白。如在教授《杀人以梃与刃》这篇文言文时,要求学生用文中“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设置一组蒙太奇对比镜头。结果学生表现出很强的主动性和惊人的创造力。下面是学生设计的一组镜头之一:
声响:鼓乐声,时高时低;狂笑声;浪里浪气。
画面:灯红酒绿,载歌载舞。
特写:烂醉如泥。
这个蒙太奇镜头有声有色,动静搭配合理,技术处理到位。这一切比用“这组对比句有什么含义”等发问,不知高明多少。显然,语文学科中,利用角色转换效应,往往会获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2)教师可以用“假如是你,会怎么样?”的句式发问,强化“他角色”的转化,走进作品。如鲁迅小说《故乡》一文,中年闰土见到“我”时,吞吞吐吐喊了声“老爷”,“我”不禁打了个寒噤。针对这段文字,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今天,这个“我”是你,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一名心直口快的学生答道:“听到一声老爷,不但不会打寒噤,而且心里会热乎乎的。”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人们听到他人喊自己“主任”、“老板”等尊称时,可能脚步都变得轻快了。因此,通过角色转换,使学生深深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鸿沟和感情隔膜,显然,鲁迅的路还要走下去;
3)可以通过“表演”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如《宇宙里有些什么》这一课,教师让学生扮演小天文学家,以“宇宙探秘”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收到了积极的教学效果。不难看出,角色效应不但渲染了高涨的学习氛围,创设了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更重要的是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同时,增加了他们对生活的体悟以及创造的热情。
2.4沟通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呼唤情感体验
“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个理念已形成共识,教师没有理由不把课堂教学生活化。课堂教学中的读写听说本来就是生活的表现形式,学语文自然也便是生活。正如爱默生所说:“把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释。”这也给大家一个启示,即在语文教学时,不要先考虑哪一个知识点要教给学生,而应先考虑这篇课文和这些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有什么内在联系,对满足学生内在需要和自我发展有什么帮助等。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和发展统一起来,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其进入作品所展示的五彩缤纷、具有吸引力的未知世界。例如,冰心的《小桔灯》一文,无论是创作年代、表达方式和反映的社会现实,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均相去甚远,但主人公小姑娘却与学生的年龄相仿。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设计问题:“小姑娘与大家的年龄相仿,结合自己的生活,想一想小姑娘哪些地方超出了自己的年龄特点?”这样,学生阅读小桔灯不再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是丰富自己情感体验,拓展自己实践活动的过程。学生对照自己的生活,不仅很快感受到小姑娘处事沉着,独立自主,坚强乐观的人格,而且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这盏小桔灯,也就成了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
对于语文教材滞后时代的客观情况,教师除了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亦可结合各类报刊上高品位的时文作为教学补充,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以达到从精神上沟通教材内容与时文的联系,使陈年的花朵散发出现实的芳香。因此,语文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发生了联系后,他们的学习热情就可能变得高涨。而一旦深切体会到学习语文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课堂教学也自然成了课堂生活。在兴趣盎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便会昂扬起率直灵动的生命激情,从而对语文课情有独钟。
3对语文学科中强调学生学习情绪调控的认识
实践证明,语文学科中,重视对学生学习情绪的调控与激发,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业水平和语文综合素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积极影响。究其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动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设计,强调对学生学习情绪调控的语文教学,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从学生心理和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两方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之间搭建情感的桥梁,从而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生动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2)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情绪调控的策略,不仅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发展的需要,而且努力把语文学科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学生引向了鲜活的现实之中,使他们不仅能够聆听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声,还能够透过文字感受自己心灵的脉动。从而在调动学生自身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强化了语文阅读的内驱力,提高了学习效率,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看,既陶冶了情操,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3)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在强调学习情绪调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通过角色转化,引导学生进入不同作品所展示的多彩世界里,学生或以“向往角色”的视角,或以“亲身感受”的角度,审视和理解学习内容,并与作品真诚对话。同时,学生结合课文,利用“表演”或再创造形式,大胆想象,大胆构思,不知不觉中点燃了创造的火花。不但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还通过传达文字美,净化了学生的灵魂。
参考文献
1沃建中 ,主编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情绪篇.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3.
2 孟昭兰,主编.情绪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乔建中.情绪研究:理论与方法.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小学流动人口子女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邹广飞
(温州市岠江小学,浙江温州325000)
小学教育阶段是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习惯会造就性格,性格会决定命运,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流动人口子女是一群敏感而易受伤害的孩子,长期的城乡经济差距、教育差距、文明差距,还有烙在孩子心灵深处的心理差距和尊严差距,导致他们像没有春天的“蒲公英”,每天失学漂泊在城市的边缘,这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1现状调查
随着温州经济的发展,外来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的子女入学也成了一大社会难题。岠江小学施教区位于杨府山涂村,地处城郊结合部,居住着大批的外来务工人员。这么多的外来家庭,收入剩余有限,多子女现象突出。较低的收入水平和多子女的现象,严重地制约了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岠江小学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率也逐年增加,现已占学校学生总人数的83%。如何让流动人口子女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尽快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氛围中来,使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学校必须面对并需及时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在2~5年级中随机抽取200名流动学生,从家庭环境和个性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表明:这些学生中不乏有热爱学习、思维灵活、兴趣广泛、关心集体的品学兼优者。但更多流动学生的家庭环境和个性特征不容乐观。
经过调查,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高中以上学历占7%,初中学历占29%,小学学历占43%,从没有读过书占21% 。家长从事的职业类型最多的是个体经营,然后是雇工、散工和租地农民等;从从事的具体职业来看,32%的家长是卖菜的,25%是做建筑工的,24%是做木工的,19%是做其它散工的。不同的家庭环境导致学生产生不同的个性特征。有的家庭经济条件虽优越,但家长对子女娇惯,使其形成不求上进的心理,导致子女任性、傲慢,一遇到挫折就失去信心,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大多数流动学生家庭居住条件差,学习环境差,有些学生甚至连做作业的地方都没有,使学生养成了做作业马虎,不按时完成作业,平时不讲卫生等坏习惯。还有许多家长的本身素质低下,部分人一字不识,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教育方式不当,要么对子女学习生活不闻不问,导致子女放任自流;要么教育方式粗暴、简单,动不动就对孩子乱打乱骂,使孩子跟父母无法交流,导致孩子在学校里也喜欢说粗话、打架等恶习。还有些家庭流动频率高,造成子女就学环境不稳定,从而造成子女厌学,在学校里就很不遵守纪律。
流动人口子女一般居住在城乡接合部,地处边缘人群,社会治安不好,孩子们耳濡目染的不良行为很多,比起城市儿童的教育,有着许多的“先天不足”,做好外来流动儿童的养成教育其难度远远超过对城市儿童的教育。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一个学生健康人格和成功人生的基础。流动人口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更是不容忽视。
2教育实践
针对外来流动儿童“先天不足”的特点,在教育上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从多方面入手,通过实践,形成合力,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1以自主发展为抓手,促使外来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的教育理念。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尊重、关心、爱护、帮助学生,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道德养成教育是从根本上提高流动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流动学生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从小抓、抓小事。通过教育促进流动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促进流动学生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等良好个性品质形成,促进流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创设各种活动让流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的机会,有意识地让流动学生作为主角,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在各种各样的学习和活动中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柔性的他律为主的素质养成模式则在习惯养成中有其特殊的功能。心理学与文化学的许多研究都指出:适度的、内隐的某种氛围,因其孕育、营造着一种和谐而不刺激、存在却不张扬,具有持久性、柔韧住、渗透性的特点,易于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乐于接受。因此,通过感染、熏陶、暗示等方式,可以获得比灌输、强制好得多的习惯养成效果。主动性接受的习惯模式才会比较迅速地自觉地形成比较稳定的习惯。个体如果具备正确、积极的态度特征,面对社会环境的种种刺激时,这些刺激就会成为主体意识中的需求和压力,就会激发起学习和维持某种习惯的主观意愿,这种意愿有一定的自律性。虽然这种意愿的强度、持久度以及意愿转化为行为的力度受个人知、情、意,这些特征的制约,但是这种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大地决定着习惯养成的成效。主动接受的状态通过自律的途径,个体才能有效地养成并较长久地保持某种习惯。例如学校的校园文化、学校的优良校风、班风和教师的高尚师德等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让流动学生参与“我能行”、“八不准”行为规范教育签名系列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一日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规范。通过签名活动,强化学生对行为规范的认识,进一步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同时,在学生中间成立“行为规范”监督岗,以班级为单位两周一评议,找出成绩与差距,不断实践,不断进步,从他律逐步转向自律,从而达到自信、自律、自强。而在管理、监督、检查的队伍中,学校让更多的流动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作为学校主人的那一份责任和幸福。
2.2以“行规”导行为目的,强化外来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个体的行为,其生理上的机制有无条件性(先天的无条件反射)和条件性(条件反射)。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是受后天环境影响和系统教育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系统与科学性的训练,就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训练的有效性不仅依赖于目的制定的科学性,即符合主体(流动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客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规律,以及训练目标的明确性,而且还依赖于训练者训练方法的科学系统性。对流动学生来说,有明确目标的训练教育对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显得尤其必要。学校把流动人口子女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制定具体和有效的实施计划。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最起码、最基础的规范。根据“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目标分解训导达成要求,由大化小、由粗化细,形成纵向呈系列、横向相关联的系统科学的训导目标。
横向上,将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分解为五个方面:①生活行为规范。主要涉及培养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良好行为和习惯,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懂得一些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②学习行为习惯。主要包括学习纪律和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要求,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提高学习效率;③劳动行为规范。要求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④交往行为规范。从待人接物的礼仪、态度等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交往规则,提高其交往能力;⑤社会行为规范,即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主要是从对人对事、对国家、对集体、对自然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向学生提出了要求,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提高学生的社会化水平和社会适应性。
纵向上,将训导模块分解为一、二、三学年段训导点,梯度分明,便于训导、评价。结合学生实际,循序渐进,分层落实。如小学低年级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游戏为载体,中年级以主题活动为形式,小学高年级在主题活动中应更注意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和思考,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
在养成教育工作中,不仅要让孩子们知道“应该怎样做?”更需要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才能那样!”对孩子的教育,由知到行的转化是最根本的转化。教育活动以它独有的特点为这种“转化”提供了优厚的条件和无数的机会。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使德育枯燥的条理要求生活化了,使社会的标准具体化了。这正是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所必须的。如:开展“我能行”、“争章夺星”、“雏鹰假日小队”、“少先队大队部的学生行为习惯监督岗活动”、“争做合格小公民”为主题的五小系列活动 :在家争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小伙伴”、“小卫士”、“小主人”等来进行导行。通过这样系列活动将已内化的道德知识在实施中外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在多次反复强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为形成理想的道德行为模式打下基础。
2.3以抓个性差异为突破口,实现外来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遵循面对有差异的流动人口子女,要注意个性方面的因材施教,学生间存在着个性差异,笔者根据学生的不同类型,加强扬其长补其短的训练,以达到教育效果最优化。这种差异性反映在主体方面,主要有生理上的差异、个性结构上的差异、认知风格上和智力等方面的差异;反映在客观方面,主要有流动人口子女生长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同时,流动人口子女眼中看到城市里很多东西,反差很大,有时他们会很自卑,对未来忧虑,自身的环境使他们对别人很敏感,最怕别人瞧不起他们,自我保护特别强。他们总觉得城里人“嫌贫爱富”,这是孩子的心声。其实移民的“第二代”,渴望社会的认同和希望平等的意识特别强烈,他们的愿望得不到正视,有可能坠入一种反社会的情绪。因此,对流动人口子女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给予最基本的教育和人文关怀是必不可少的,从最细微处着手:手、脖子、头发、指甲等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做起。品德不良的流动人口子女在认识上往往是道德无知、行为盲目;在情感上往往与教育者对立,情绪也较易外露;在意志方面则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在行为上则形成了时间观念差,爱迟到、旷课,对人没有礼貌,喜欢进网吧和游戏厅,喜欢在逃学中找乐趣等许多不良习惯。面对这些事实,笔者尝试着用亲切说理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讨论交流法、积极激励法(“雏鹰争章”、“争章夺星”)和相互评议法,使流动人口子女不良行为习惯得到矫正,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
2.4以多方参与为保障,巩固外来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的影响,又有其个人经历、社会交往及个人心理特点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笔者既注重学校教育的研究,也及时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在道德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凝成一股合力,多管齐下。
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家庭起着重要的作用。流动人口应该充分意识:家庭是孩子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家庭中长辈的思想品德观念和言行作风,对子女不仅潜移默化地发生着熏陶作用,形成其品德发展的主观基础,而且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长期和相对稳定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一任“老师”给予孩子的影响是最久远的。流动人口应给予孩子积极正面的示范,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为了加强流动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识,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水平,岠江小学专门成立了“流动人口子女家长学校”,定期向他们宣传家教的经验,促使流动学生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时还利用《家校联系册》沟通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形成学校与家庭整体联动教育网络,营造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
社会德育是家庭、学校德育的延伸和拓展,而且因其资源丰富、感染力强,从而导致社会德育具有极大的覆盖面、辐射力和渗透性。流动人口子女道德养成,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德育的资源,建设有利于流动人口子女优良品德生成的环境氛围,培养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学校建立了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温州会展中心,杨府山垃圾场和思芳路。使他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流动人口子女道德素质的养成靠教育,还要靠制度、纪律和法制。法国著名教育家和社会学家涂尔干指出:纪律“从本质上说,它是无与伦比的道德教育手段”, “纪律的本身乃是教育的内在元素亦道德最重要品质的独有的元素”。科学、合理、严明的纪律、规章制度可以促进各项道德规范、守则等在实践中的落实,为整个流动人口子女的道德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流动人口子女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总要经历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法律的约束是绝对必要的。要在全体流动人口子女中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法制观念,使流动人口子女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自觉约束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
学校教育既是流动人口子女良好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对流动人口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辅导的主阵地,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学校还充分利用了家长学校等形式,定期请专家对流动人口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讲座和培训,帮助家长迅速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影响。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等,让家长、社会都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中来,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出贡献。
总之,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公办学校,与本辖区孩子接受同等的教育,既是国家政策的规定,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进行了实践以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多数流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明显好转,学业成绩明显提高,有的已经进入班级优秀生的行列,个别特长生脱颖而出(如体育运动尖子),家长热情很高,深深地体会到教育好子女的重要性和肩负责任的重大,经常和任课教师沟通,纷纷向任课教师讨教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乐意配合学校做好工作。同时,由于流动学生群体的流动性大,生活环境改善不明显,学校教育往往在校外环境中失效,个别问题产生,教育了改正,改正了又犯,许多问题值得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章睿齐.孩子有问题症结在父母.家庭教育导读,2004,(5).
2 吴邦华.转化问题学生.中小学校长,2005,(2).
3温光华,徐永泉.构建适合整体整合德育资源[J].中小学校长,2005,(9).
4 萧宗六.学校管理学.第三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 黄正平.小学养成教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谈“尊重、理解、宽容”与心理健康教育
康效杰
(秦皇岛市海港区交建里小学,河北秦皇岛066001)
常常听到教师们有这样的议论:“现在的学生真难教,生源差,基础差,真谓朽木难雕也。”“现在的教师也难做,宽不妥,严不是,顶着石臼在做戏,真是师难为,难为师,为师难啊!”究竟难在何处?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由于市场经济的普及,社会对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评价是以学生的社会近期利益为基础。以“立竿见影”的升学效果来衡量的,升学率已经成为一个使教育功能简单化的硬指标!虽然推行了新课程标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已给以重视,并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但由于现实的功利化倾向,再加上教育本身对效果的滞后(消化吸收和再创造)作用规律,“传道、授业、解惑”变成了单纯的“授业”而使教育本身失去了真正的意义。“难”的症结就在这里!而学生“差”则是这功利化影响下多种因素的受害者!社会和家长的高期望值、学习内容的枯燥和高压、社会宣传舆论的影响、现实残酷的竞争……使得他们完全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成为一种负担而在应付,对没有踏上社会的他们来说,过早的渲染和面临生存竞争使得他们疲惫不堪,心理上遭遇了过分的重压而扭曲,厌学、悲观、追求功利、藐视教师的现象也就是自然的了!“传道”的缺失不但在道德观念上形成了一种混乱,更严重的是在他们的心理上促成了种种导致心理疾病的因素,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到无以复加的重要地位。社会在发展,教育要进行下去,教师要“吃饭”!尽管有无数的无奈,但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空间还是存在。因此,教师必须在教育实践中适应现实需要,自身素质得到充实、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到教学双方,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帮助教学双方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得到提高,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有着特殊意义。
1情感交流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对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校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主要是对谁负责的问题:是对上级负责还是对全体学生负责;是对领导的“政绩”负责还是对社会的真正发展负责。当然,作为教师,不可能左右政治的需要,但可以决定自身的选择!需要的不仅仅是高屋建瓴式的理论建构,更是实实在在的对学生的情感,不唯“差”而“弃”。这种情感,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的执著,来自于对人性真谛的认识程度,来自于不随遇而安的良知,来自于对“爱”的真正理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的起点——情感交流,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学生达到情感交融和互为理解的境界,从而共同提高各种基本素质和竞争能力的规律是不容改变的。师生间情感的“零距离”是这种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对事物认识的肤浅、容易冲动,往往以第一感觉来处理发生的事情,对后果不作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立刻以个性形式在行为中作出反映,这在中小学生中是很普遍的,常常会发现学生在受到老师批评或和同学发生矛盾后就出现逃学、打架的现象。同时,他们对新事物接受又是非常快的,特别是感兴趣的事情,只要有一点成功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而很快作出结论,当遇到挫折,又极易陷入迷惘、困惑而沮丧。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们常常会因为受到表扬而兴高采烈,遇到困难和挫折而心灰意懒,这是中小学生思想单纯、心理脆弱、不稳定且极具个性化的非常明显的特点。在这个意义来说,对学生晓之以理首先必须动之以情,情感上的接受是晓理的基础,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2尊重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杜威有句名言:“教育即生活。”在生活中,尊重别人是做人、处世的第一原则,也是评价人道德修养的起码要求。尊重学生,首先必须做到人格尊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都有各自独立的人格尊严,作为教师,以身垂范是极其重要的,这由“为人师表”及“主导作用”所决定。在这个意义来说,师生间情感的“零距离”需要教师行为准则的示范性来帮助完成。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学生往往以第一感觉来评判事物,直观性较强,教师一些不尊重学生的行为和举动常常会被学生认为是带有成见而拒绝接受教育,产生“心理闭锁”,增加教育的难度。同时也在潜意识中埋藏了模仿的因素。如果一个学生对教师的不尊重举动习以为常,那他在今后的行为中就会有意或无意地不尊重他人,做人就成了问题。人格尊重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的“敲门砖”;
其次,尊重学生的劳动和付出同样重要。对于学生的学习障碍问题,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学习态度或学习基础问题,更多的应考虑“能力发掘”和“以学论教”问题。在对待学生回答问题,提出的建议,完成的作业,试卷等应持负责、慎重的态度,决不能因简单、幼稚或错误而表现出不屑一顾或轻描淡写的态度。对于学生来说尊重和关注是排除学习障碍的催化剂。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学生常常会为老师一些耐心、和蔼、亲切的举动感动、得益而铭记终身;
再则,要尊重学生的正当需求,包括心理需求。因为“孩子们的许多行为举止在成年人看来是该受到指责的,可往往是由于心灵上那种高尚的激情所促使,如果你不明白,没有发现这种激情,你就可能扑灭那小小的、不易发现的人类高尚品格的火光。”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这就需要作仔细的观察和深入的了解,更突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和交流的必要和重要性。
实践中,学会尊重学生是对教师传统观念“师道尊严”的一个挑战,也是对教师语言权威性的一个挑战。主导的意义在于引导,引不起学习主体的积极作用,如何称之为主导?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理解学生对你尊重的涵义,无非就是两个字,“德”和“才”。千万不能把为人之师作为筹码而自认为高学生一等,以俯视的态度对待学生,否则,你得到的只是“敬而远之”和“曲意迎解”,或者是强烈的对抗情绪,变成了在制造距离。只有在实践中以诚待人,真正尊重、关心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亲”和“敬”,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有实际意义上的展开,主导的作用才能得以发挥。以“威严”和“权威”得到的只是学生的“畏惧”和空虚的自我满足感。“立竿见影”的表面的背后其逆反的弹性将更大。
笔者曾遇到这样一位教师,从事教学多年,工作的责任心非常强,他备课、上课非常认真,特别是对学生学习上的要求,既仔细,又具体,可学生却和他“亲近”不起来,就因为他个性刚愎自用,批评学生时容不得半点辩解,稍有不服,更加严厉,人为地制造了师生间交流的障碍,把自己放在“统治”地位的同时却丧失了学生的尊重。
当然,严格要求学生也是尊重学生,绝不能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听之任之,放任不管。但“严”必须有个“度”。这个“度”,有两层意思:①必须严格遵照法律的尺度,有清醒的头脑和强烈的法律意识;②必须是学生能接受的极限。“物极必反”。如何确定极限的范围,就在于了解学生的程度。了解的过程,实质上是交流的过程,必须充满理解,才能完成交流,从而获得学生的信任。理解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实施、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师只是教育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而不是统治者。沟通和交流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基础不实,谈何沟通、交流?更何况教育和影响是在交流中产生作用的,勉强的、强加的说教不能称之为教育。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社会各种媒体舆论和各种情况的复杂变化,学生的知识面已经和我们所了解的产生了相当大的“逆差”,对“高调式”的所谓“讲道理”是绝对“不屑一顾”的,因此,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自身知识面的拓宽,也面临着一个新课题,更突出了这种师生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重要性。
3理解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有一个永恒的话题:学生是有差异的,学生总是要犯过失的。这应该成为理解学生的基本认识。同时也应该意识到有这样一个规律:任何人在心理上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笔者所说的对学生的理解,不是简单的同情和容忍,而是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更高层次的理解应该是善于发现学生心灵深处追求高尚品格的小小火花,再加以细心的保护和培育。
对于理解的涵义,笔者有三个方面的认识:
1)建立信任,避免浮躁。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行为表现决不是偶然的,是后天形成的。每个学生的潜意识里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美好追求,在等着去发现和发掘,调动追求高尚品格的积极性始终是理解的首要。由于表现形式的多样,有时学生往往以过激的形式或截然相反的外在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向往,这就需要冷静地作出全面分析,戒除主观臆断和急躁情绪,耐心地加以引导,切忌简单的正面说教或粗暴的惩罚形式。有件事笔者有很深的体会:笔者在中学教学时曾遇到这样一个学生,不思学习,厌学情绪严重,打架斗殴,恃强凌弱。初步接触下来,对老师戒心重重。经过了解,发现他欺负的同学,或多或少地有些所谓“两面派”行为,他讨厌虚伪。笔者就找机会和他谈心,作进一步的了解,原来他认为班主任老师偏听偏信、处事不公,重用讨好虚伪的同学,而且这些同学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他看不过,反映又受到冷遇,还被人误解,几次下来能说会道的人总是有理,因此认为世道不公,开始自暴自弃,以放弃学习和暴力行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当笔者确信这是他的真实想法时,感到了来自心灵的震撼:多么幼稚、天真,而又发人深省!这种追求高尚品格的小小火花很可能在我们的不经意间就被扼杀。经过分析、考虑,笔者给了他三条意见:①自暴自弃是无知和堕落。牺牲自己的前途和暴力发泄是愚昧无知和最愚蠢的表现;②人当自强。正因为世上有许多不公,才需要努力奋斗,提高能力去改变现状。现在最需要的是思考,再思考,深沉也是美德;③超越自我。改变自我是超越别人的基础,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目前该做的每件事,才有可能比别人强。后来,这位学生上了师范当了老师,还成了学校的骨干,并且进步很大,有了一定成就。这件事给笔者的启发是:当学生个性中追求高尚的火花和教师心灵发生共鸣时,教育就是双向的。作为教师,塑造追求高尚的心灵尤为重要,不能认为自己很完美。在履行职责的时候,也是在塑造自我灵魂;
2)辩证地看待学生行为。学生的行为效应及矫正结果存在着两个方面或多个方面,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关键是认识的角度和采取对策的得当。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犯错以后,对道理是知道得很清楚的,但由于一种普遍的“从众心理”,对错误的性质认识比较模糊,面对教师,他(她)最关心的是结果如何,会怎样处理?总想把影响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因此心理上忐忑不安,有后悔,也希望侥幸,非常复杂,情绪很不稳定,对这种心理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解就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学生中出现的违纪行为和轻微的违法行为,就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违纪,就应该从行为习惯方面来分析,以学生的行为习惯为重点进行了解,疏导也应以具体的正面范例来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并辅之以具体的行为要求指导,达到矫正的目的。违法,就应该从学生具体的环境影响和认识方面来分析,以学生在一段时期内的总体表现为重点,进行全面了解,单纯的说教往往很难奏效,必须重视对学生周围环境影响的改善和具体行为的约束,从学生认识后果的严重性上着手,严格要求,并注意运用适当的鼓励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更要有耐心,对学生的反复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认识的转变是有一定的过程的。例如对于较复杂的学生中的偷窃行为,就要具体分类对待。偶然发生的,以正面教育为主,屡教不改的,就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家庭、社会、生活方面的因素,运用集体的、各方面的力量配合进行教育。简单的强制教育只会使学生“压而不服”!某学生的小偷小摸行为,从家中偷到邻居、同学,学校和家庭采取了多种强制措施以限制他的行为,如上学家长接送、家中每天检查书包、衣物,学校里不允许他串班串座位等等,但收效甚微,可谓“屡教不改”了,当改变做法,采用平等恳谈,同学帮助,耐心说理,允许他陈述理由,尊重和理解他的要求等不歧视他的措施后,取得了良好效果,以后没有再犯。从交流中了解的他行为的形成和心理轨迹颇值得心理健康教育:自小因父母从商繁忙而缺少照顾,从为解决饥渴到满足欲望,从小就形成了偷拿的恶习,事发后总是受到辱骂和限制行为等歧视,已成习惯。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对人间温暖本来有着强烈的向往,但因为他的行为在家中受父母白眼,在学校被同学疏远,并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产生了心理扭曲,把偷窃作为发泄不满的报复手段,进而恶性循环为不偷窃无以满足挥霍欲望。当改变强制做法,从人格上给以尊重,在环境中制造温暖,以真诚助他重走正道,对他冷漠厌世的心理冲击极大,唤醒了他追求美好的人性本能,使他对生活重新有了希望,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有了自觉的限制。辩证地看待学生行为,有一条原则必须坚持:在认识问题上,量的积累本身就孕育着质的变化。必须对在单个或多个学生身上屡次发生的不轨行为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对学生行为认识的基点。同时,在正确分析学生行为后确定采取措施方面,也要注意尊重学生人格,杜绝过激行为和自身不自觉的违法行为;
3)理解是积极的行为,必须把教育渗透在理解交流的过程中。理解,由浅入深,实质上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心理相互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它可以有效地排除学生心理障碍,矫正心理扭曲,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学生理解教师良苦用心的过程,更是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深化的有效手段。理解,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宽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境界
如果说尊重、理解学生需要有较高的素养的话,宽容学生则需要勇气和更大的投入,这是针对学生认识的不稳定而言。允许学生的认识反复的过程,需要有更大的耐性。宽容,不是放纵,更不是溺爱,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宽容,是理解的继续,也是理解最真实、最具体的体现。宽容应该有多种形式,各种形式的确定必须根据“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
由于学生所受家庭、社会环境影响不同,个性心理特点也不同。宽容的表达形式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来确定,可以是多种多样。这是因为“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如何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将是教育成功的关键。笔者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在学校各方面表现并不差,而且待人热情,尊重老师,也比较听话。可有人反映他在校外伙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打架斗殴。找来谈话,耐心地说了一些道理,他很爽快地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不再重犯。不久,又发现他在外打架,引起了笔者的重视。经过外围了解,发现这位同学脾气爽直大方,很讲“义气”,打架是为“朋友”帮忙。再通过和他接近的同学深入了解,又发现他有个性懦弱的一面——欺软怕硬。结合笔者对他的分析,把他找来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他的所谓“义气”实质是虚荣心,欺软怕硬实质是懦夫的品性进行了严厉的谴责,但没有做进一步的处理。他父母还为此特地赶到学校向老师表示感谢,说:“孩子变好了!”
这件事给笔者的感受是:宽容是一门艺术,应该有更广阔的领域,它的表达方式可以是急风暴雨式的严肃批评,也可以是和风细雨式的耐心说服,讲道理、摆事实。但必须是道理要切中要害,要让学生有理性上的认识和震动。总之,宽容的表达要以学生个性特点最容易接受来确定形式,而且最好是在学生的意料之外而不是在意料之中,这样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宽容,还应为学生排除不良因素的干扰,创造条件,指出实实在在的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达到的努力目标,同时要因势利导,用人文精神陶冶学生,努力使学生的精神升华,向“凡是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方向发展。
尊重、理解、宽容有机地结合,是心理教育的基本手段,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互为理解的基本原则。违背这个原则,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入误区。教师在履行职责中能真正做到尊重、理解、宽容学生,多一份爱心,少一点虚荣;多一份理解、帮助,少一点指责、批评;多一份宽容、耐心,少一点责难、惩罚,必然能大幅度提高师生交流的深度、广度和质量,更有利于教师用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达到情感交融和互为理解的境界,学生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育和确立,自我教育、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发展,教育质量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1 方方.教师心理健康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岳晓东,祝新华.中小学生心理辅导实用理论与技巧.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浅谈如何在农村中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李艳英
(秦皇岛第十四中学,河北秦皇岛066004)
秦皇岛第十四中学是一个以农村学生为主的初级中学,农村学生所占比例超过95%。由于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别,再加上很多农村学生家长不知道如何配合学校抓好孩子的学习,使得这些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较城市孩子差距较大。体现在语文教学方面:①农村学生知识面一般较城里的学生窄,在课文课的领悟方面一般较差,但对大自然的感受较城里的学生丰富而具体;②农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城里的学生差,回答问题时语言的组织和表述不如城市学生。
因此,若想提高这类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必须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采取与其知识掌握程度相对应的教学方法,而不能和城市中学,尤其是城市中公认的好学校采取完全相同的方法。新课程在教学理念上也指导教师从“精英主义”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要求教育应对所有学生负责,因此,在农村中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是教学要面向高中低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促成水涨船高之势,以中低学生的稳定和成绩的提高促进高层学生成绩的提高;而不是水落石出,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发展为代价促成“精英”的诞生,实现教育公平原则。另一个关键是千方百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变“要我学”为“我愿学”再到“我要学”。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从教学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精心设计导语
诗歌是最不好讲的一种文体,更是学生最不愿学的体裁,只有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顺利往下讲,开场导语很重要。例如《梅岭三章》的导语笔者是这样设计的:生死之际是人生的一大关口,这时候想些什么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思想情操、精神境界。有的人因没有享受到荣华富贵而痛恨、遗憾;有的人因不舍娇妻爱子而贪恋人世之欢;有的人因作恶多端而追悔莫及;有的人贪生怕死、屈膝投降、苟延残喘。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这时想些什么呢?《梅岭三章》会给一个明确的答案。这诗一样的句子,加上笔者慷慨激昂的朗读,一下把学生带进了诗的意境。
2解析文章层次清晰
农村学生对田野、庄稼等较之城市学生有着更深的理解。课外篇目《夏日原野上的追逐》描述了看瓜老人追赶偷瓜孩子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句:“西瓜地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他的追赶像一片巨大云彩投下的阴影笼罩着我,我跑不出去。这就像马在风中跑,马比风的速度快,但马永远跑不出风的世界。”习题让结合语境说说“这就像马在风中跑,马比风的速度快,但马永远跑不出风的世界”这句话的表达作用。这类题有三个答题点:①写法;②写作内容;③表达效果。其中内容的理解是难点。笔者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它分解为“马”的本体是“我”,“风”的本体是“老人”,那么“风的世界”即“老人执着的追赶”,然后把本体带入要理解的句子,替换下喻体,句子的内容就是:“我”在老人的追赶下在田野上奔跑,“我”尽管比老人跑得快,但永远摆脱不了他执着的追赶。句子的内容前再加上“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句话,答案就全了。农村中学中成绩处于下层的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较差,这样做便于他们理解记忆,也为他们回答类似的题提供明确的例子。
3把抽象的语言变成可视的形象
古代散文诗歌也是农村学生比较头疼的内容,笔者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在理解的基础上画意境图,如唐王维的诗《使至塞上》,好多学生画的很好,那占据画面大半的金黄的沙漠凸现其大,一缕炊烟在沙丘的另一侧笔直升起,让人倍感此时的沙漠一丝风都没有,所有的沙子都温顺的伏在地上,空气清新,透明度好,人的皮肤极为清爽,人的视野极为辽阔,一眼望到像巨龙一样贯穿画面的褐色的黄河的尽头,即将落下去的鲜红的太阳那圆圆的轮廓非常的清晰、饱满,天上一群大雁向北飞去,这幅画画出了边塞奇丽壮观的一面,骑马乘车之人,昂首挺胸,抖缰前行,让大家看到了戍边将士的豪迈情怀。让学生看着画背诗,速度非常快。现代的散文诗歌,也可通过画意境图加深对课文的意境写法的理解。如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它的写法是借助联想托物抒情。难点在怎样由蜜蜂联想到人。对它的理解画面最直观,学生把蜜蜂在群山环抱中、茂密的红叶黄花的荔枝林里成群结队、飞去飞来、不辞辛苦、采花酿蜜的情景,和农民在水田里辛勤的分秧、插秧的情景画入同一画面,笔者拿着学生的画讲作者是通过视点的转移的办法来完成联想的,非常好懂。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也会因此提高学生的生活品位。
还有一种把抽象的语言变成可视的形象的方法——排课本剧。鲁迅的小说思想深邃,但语言略嫌拗口,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排成通俗的小话剧更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如《孔乙己》的语言学生还进行了现代式改版,其中一句很有趣“短衣帮:你当真识字?English会不会?你怎么连一个博士都没混上?孔乙己:不和你浪费时间,我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时间不留人,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短衣帮的话很现代,孔乙己引用的诗句足见其穷酸。排课本剧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凡是带故事性的文章都可这样处理,这样使学生在正式讲课之前就理解了课文,也是最有趣的预习方式。
4由对课文的关注转向对生活的关注
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里有一句描写月光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出了院子里的月光像积水一样空明澄澈,照在地面上的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像水中的藻、荇等水草交错纵横,描绘出了一幅清丽淡雅的月下美景。学生们被深深吸引了,当时正是九月下旬,当晚许多学生走到户外,观察了月下树影斑驳、像画在地上的情景,由文章的美感受到了生活的美。丰富的生活感受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深切体会到了苏轼在逆境中可贵的旷达心境,使语文学习形成了良性循环。
笔者还特别着重讲析农村题材的文章,因为描述的多是学生熟悉的见闻感受,如高风的《金黄的大斗笠》一般要求1课时讲完,但笔者用了3课时再现姐弟风雨中的童心、童趣,依次讲了风小雨稀图、风疾雨急图、风雨交加图、斗笠避雨图,抓住拟人化的动词生动的再现学生曾见过的自然景物,沟通课文与生活中的感受,使学生学会用生动的语言如实再现生活情景,具体描绘所见所闻所感,提高具体描写的能力,避免作文空洞干瘪。
5课前五分钟演讲,强化关注生活
把语文课的头五分钟交给学生,讲生活中令人难忘的事,提前一周布置下去。有一个女生讲的特别好,她拿了一幅自己画的画走上讲台,画面是一个美丽的少女抱着一束桃花巧笑倩兮,她先问这女孩美吗?大家说美。她说她认为不美,因为她折了桃枝,损坏了花木,破坏了环境,她的心灵不美,少女折的是同学们放学路过的那片桃林,现在桃花越开越盛,照相的人越来越多,希望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桃花,自己不折,也制止别人折。她的演讲图文并茂,深深感染了大家。
还有和学生建立平等交流的关系,耐心辅导等等,“亲其师、信其道”嘛。
通过以上方法,语文课变得丰富多彩,不再是单调的了,学生很愿意上语文课;作文年年在中华圣陶杯作文大赛和河北省中小学写作大赛中获奖,并在全区联考中集体获得好评;中考考出了平均98分的好成绩(满分为120分)。这在95%以上是农村学生的中学是很不容易的。
总之,只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贴近学生农村实际生活,坚持课堂教学的有序、有用、有趣,由文章的小语文扩展到生活的大语文,基础较差的农村学生一定会学得很好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