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这是李白游崂山时的感受,道士吴筠也留下了“霞液朝可饮,虹艺晚堪食”的佳句。诗情画意之后,我们来到这“秀色可餐”的地方。
海上名山
驱车赶往崂山里的道路上,大海近在咫尺,似是可以触摸到海浪,有种浮于海上的感觉。拨开目光,转向山的一侧,山的绿与海的蓝形成鲜明对比,交映成趣。
不知不觉中已来到游览区脚下。崂山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景观众多。其中,崂山主峰巨峰海拔1133米,是我国18000公里海岸线上海拨最高的一座山,自古崂山就有“海上名山第一”之美誉。
崂山在历史上曾经几易其名,有过“牢山”、“劳山”、“鳌山”、“辅唐山”等称谓。称为“鳌山”是因为整个崂山从空中望去就像是一只巨鳌匍匐于海面上,当年道教全真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也在此留下了“牢山本即是鳌山”的著名诗句。劳山,一说因崂山的山势陡峭攀登起来常辛苦,另一种说法是当年秦始皇来崂山的时候役使百姓劳民伤财;辅唐山,因为崂山自古就是海上仙山而备受历代帝王将相和名道高僧的青睐,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几乎都来过崂山并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秦始皇曾经派徐福东渡求长生不老之药,至崂山徐福岛;汉武帝刘彻亲临不其城祀神人、建明堂;唐玄宗派道士到崂山采药炼仙丹,把崂山改名为“辅唐山”。元朝礼部尚书王思诚、清代的顾炎武、蒲松龄都先后来过崂山,并在此留下了许多墨宝、轶事。近代名人如孙中山在1912的亲临崂山,并登上了巨峰;康有为、沈从文、郭沫若等也先后来过此地。
想到这里不觉对这山峦肃然起敬,抬头望去,山顶植被并不多,满是裸露的巨石,莫非正是崂山破海而出的痕迹?
巨峰石趣
印象最深是巨峰的石头。
轻盈漫步,处处皆“石”趣。巨峰象形石是天然艺术杰作,象形石千姿百态,无奇不有,但是绝无两块一样的石头,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绿叶一样,三分形似七分神似,来过这里的人无不为此感叹,再加上一些带有神奇色彩的传说,给游人留下许多想像的空间和悬念。
据工作人员介绍,崂山的山体由岩浆岩组成,属于花岗岩地貌,形成大约距今约一亿三千万年前的燕山文化运动晚期,亿万年来,大自然风化剥蚀,再加上后期的冰山推移的作用,赋予崂山极为奇特的地貌和景观,给人以丰富的想像空间,被誉为“天然雕塑公园”。
巨峰最平凡的是石头,俯拾皆是;最奇妙却也是石头,每块石头都藏着不同的故事。随便搬动一块,准不定能听到什么神秘的传说;随意踏过一石,说不定会翻动巨峰遥远的历史。
枫叶细语
漫步石阶上,翻开一幅幅美妙画卷。
先是三座石桥。桥上枫叶铺了一地,把这桥也换了颜色,仿佛红色大理石堆砌出来。桥头上下、石阶两旁,花草从石头里钻出,争着露脸。
枫叶的红,松柏的绿,银杏的黄,三种颜色交织在一起,在阳光下游离,在清风中舞动,十分炫目。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不觉有些累了,驻足这山间美景。秋风拂过,枫叶轻摇,似乎在向我们讲述这方水土。崂山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崂山成为中国同纬度地区植物种类最多、植物区系成分最复杂的地带,由于没有高山阻隔,东、西、南又与海洋相连,使这里成为植物南北过渡地带,物种丰富,不仅有北方当地代表性的林木,还有许多南方或从国外引进的珍稀林木种类,百年的山茶树、千年的银杏、黄杨、柏树枝繁叶茂长势旺盛,还有一些热带、亚热带的树种也长得非常好。
据不完全统计崂山有各种植物1600余种,仅中草药材就达1100多种,素有“天然宝库”之称,总蕴藏量达1120万公斤。同时还有许多植物既是花卉又是良好的中药材,例如“崂山百合”,是崂山的特产,有着神奇的功效。
崂山脚步
继续前行,愈发静谧起来,伴着石阶的回响,仿佛也听到了这山峦的脚步。走着走着,不经意触动了巨峰的趣石,也翻开了一段故事。
崂山风景区旅游业发展很快,1979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来崂山视察感慨地说:“这里的景色很美……有条件安排开放,发展旅游事业,崂山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把自己的牌子打出去。”1989年崂山风景区管委会成立,崂山风景名胜区进行了全面的规划,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现在的崂山风景区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旅游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文明山、安全山、卫生山、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等荣誉称号。
巨峰游览区自2003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整个景区以奇峰名石、自然山林景观和天象奇观而著称。
巨峰一共分为五个支脉,这五大支脉又分别各自延伸出许多小的山脉自然形成了与主峰位置相呼应的8个山口,而这8个山口的位置正好与易经八卦的方位相吻合。游览区于梅红告诉记者,风景区聘请了中国易经学会专家对巨峰八卦门和山门进行了文化内涵的设计,将“大道之源众经之首”的易经以物化的形式加以表现,使游客在游览的同时又能够充分领略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巨峰的开发可以说是在赋予了崂山新的文化历史内涵的同时也实现了崂山由擦边游向纵深游的转变。
此时,巨峰秋意之中已透露出几分春光。
秋日私语
脚下的松针发出沙沙的声音,脚步也缓下来,只希望时光流淌地更慢一些。
在巨峰,秋天带着些许沧桑总是来的那么静悄悄。它没有春日里的蓬勃朝气,没有夏天里的洋溢热情,更没有冬季里的刺骨寒风。秋天的巨峰是成熟稳重的女郎,没有浮躁的情绪,没有迷茫的不安。缓缓换装,缓缓让人们去发现它的美、它的明丽。“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置身在浓浓的秋色之中,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美丽,忘却了尘世间的烦恼,享受着难得的惬意!
远处,山峦延绵起伏,漫山的翠绿间嵌满了耀眼的金黄、火红。一阵风吹过,像溪水穿过芦苇,丛林婀娜摇曳,秋叶飘落纷飞,像蝴蝶飞舞,像黄莺展翅,像旋转木马轻盈旋转。叶落如诗,吟唱出巨峰的光华与灿烂。山坡上火红的枫叶,迎着秋风舞蹈,阳光像俏皮的精灵在如二月红花的霜叶上跳跃。都说“红配黄,喜煞娘”,火红的枫叶间,一簇簇黄黄的马兰花点缀其间,像一幅绝妙的山水画,令人流连忘返。路依旧,脚步依旧,途中少了盛夏的浓妆艳抹,四周却弥漫着刘禹锡的那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爽朗气息。
秋高气爽,此时的巨峰少了些雾霭,多了些明朗,空气也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飘渺。站在山顶,放眼环视,但见群峰挺拔、松涛阵阵、巨石嶙峋、千姿百态,远处山海一色,万顷秋波瀑泻千里。天空上方也明净了许多,阳光明净恬静,微风和煦轻柔,云彩飘逸悠扬,尽管如此,山上的游人还是早已改装换上厚暖的行头,任凭秋风吹拂凌乱头发,已然融入到了这番秋色当中。
此时的巨峰是沉静的,没有世间的尘嚣与杂念,正是我们这些久居闹市的人所企盼的一方净土。
海上名山
驱车赶往崂山里的道路上,大海近在咫尺,似是可以触摸到海浪,有种浮于海上的感觉。拨开目光,转向山的一侧,山的绿与海的蓝形成鲜明对比,交映成趣。
不知不觉中已来到游览区脚下。崂山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景观众多。其中,崂山主峰巨峰海拔1133米,是我国18000公里海岸线上海拨最高的一座山,自古崂山就有“海上名山第一”之美誉。
崂山在历史上曾经几易其名,有过“牢山”、“劳山”、“鳌山”、“辅唐山”等称谓。称为“鳌山”是因为整个崂山从空中望去就像是一只巨鳌匍匐于海面上,当年道教全真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也在此留下了“牢山本即是鳌山”的著名诗句。劳山,一说因崂山的山势陡峭攀登起来常辛苦,另一种说法是当年秦始皇来崂山的时候役使百姓劳民伤财;辅唐山,因为崂山自古就是海上仙山而备受历代帝王将相和名道高僧的青睐,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几乎都来过崂山并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秦始皇曾经派徐福东渡求长生不老之药,至崂山徐福岛;汉武帝刘彻亲临不其城祀神人、建明堂;唐玄宗派道士到崂山采药炼仙丹,把崂山改名为“辅唐山”。元朝礼部尚书王思诚、清代的顾炎武、蒲松龄都先后来过崂山,并在此留下了许多墨宝、轶事。近代名人如孙中山在1912的亲临崂山,并登上了巨峰;康有为、沈从文、郭沫若等也先后来过此地。
想到这里不觉对这山峦肃然起敬,抬头望去,山顶植被并不多,满是裸露的巨石,莫非正是崂山破海而出的痕迹?
巨峰石趣
印象最深是巨峰的石头。
轻盈漫步,处处皆“石”趣。巨峰象形石是天然艺术杰作,象形石千姿百态,无奇不有,但是绝无两块一样的石头,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绿叶一样,三分形似七分神似,来过这里的人无不为此感叹,再加上一些带有神奇色彩的传说,给游人留下许多想像的空间和悬念。
据工作人员介绍,崂山的山体由岩浆岩组成,属于花岗岩地貌,形成大约距今约一亿三千万年前的燕山文化运动晚期,亿万年来,大自然风化剥蚀,再加上后期的冰山推移的作用,赋予崂山极为奇特的地貌和景观,给人以丰富的想像空间,被誉为“天然雕塑公园”。
巨峰最平凡的是石头,俯拾皆是;最奇妙却也是石头,每块石头都藏着不同的故事。随便搬动一块,准不定能听到什么神秘的传说;随意踏过一石,说不定会翻动巨峰遥远的历史。
枫叶细语
漫步石阶上,翻开一幅幅美妙画卷。
先是三座石桥。桥上枫叶铺了一地,把这桥也换了颜色,仿佛红色大理石堆砌出来。桥头上下、石阶两旁,花草从石头里钻出,争着露脸。
枫叶的红,松柏的绿,银杏的黄,三种颜色交织在一起,在阳光下游离,在清风中舞动,十分炫目。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不觉有些累了,驻足这山间美景。秋风拂过,枫叶轻摇,似乎在向我们讲述这方水土。崂山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崂山成为中国同纬度地区植物种类最多、植物区系成分最复杂的地带,由于没有高山阻隔,东、西、南又与海洋相连,使这里成为植物南北过渡地带,物种丰富,不仅有北方当地代表性的林木,还有许多南方或从国外引进的珍稀林木种类,百年的山茶树、千年的银杏、黄杨、柏树枝繁叶茂长势旺盛,还有一些热带、亚热带的树种也长得非常好。
据不完全统计崂山有各种植物1600余种,仅中草药材就达1100多种,素有“天然宝库”之称,总蕴藏量达1120万公斤。同时还有许多植物既是花卉又是良好的中药材,例如“崂山百合”,是崂山的特产,有着神奇的功效。
崂山脚步
继续前行,愈发静谧起来,伴着石阶的回响,仿佛也听到了这山峦的脚步。走着走着,不经意触动了巨峰的趣石,也翻开了一段故事。
崂山风景区旅游业发展很快,1979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来崂山视察感慨地说:“这里的景色很美……有条件安排开放,发展旅游事业,崂山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把自己的牌子打出去。”1989年崂山风景区管委会成立,崂山风景名胜区进行了全面的规划,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现在的崂山风景区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旅游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文明山、安全山、卫生山、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等荣誉称号。
巨峰游览区自2003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整个景区以奇峰名石、自然山林景观和天象奇观而著称。
巨峰一共分为五个支脉,这五大支脉又分别各自延伸出许多小的山脉自然形成了与主峰位置相呼应的8个山口,而这8个山口的位置正好与易经八卦的方位相吻合。游览区于梅红告诉记者,风景区聘请了中国易经学会专家对巨峰八卦门和山门进行了文化内涵的设计,将“大道之源众经之首”的易经以物化的形式加以表现,使游客在游览的同时又能够充分领略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巨峰的开发可以说是在赋予了崂山新的文化历史内涵的同时也实现了崂山由擦边游向纵深游的转变。
此时,巨峰秋意之中已透露出几分春光。
秋日私语
脚下的松针发出沙沙的声音,脚步也缓下来,只希望时光流淌地更慢一些。
在巨峰,秋天带着些许沧桑总是来的那么静悄悄。它没有春日里的蓬勃朝气,没有夏天里的洋溢热情,更没有冬季里的刺骨寒风。秋天的巨峰是成熟稳重的女郎,没有浮躁的情绪,没有迷茫的不安。缓缓换装,缓缓让人们去发现它的美、它的明丽。“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置身在浓浓的秋色之中,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美丽,忘却了尘世间的烦恼,享受着难得的惬意!
远处,山峦延绵起伏,漫山的翠绿间嵌满了耀眼的金黄、火红。一阵风吹过,像溪水穿过芦苇,丛林婀娜摇曳,秋叶飘落纷飞,像蝴蝶飞舞,像黄莺展翅,像旋转木马轻盈旋转。叶落如诗,吟唱出巨峰的光华与灿烂。山坡上火红的枫叶,迎着秋风舞蹈,阳光像俏皮的精灵在如二月红花的霜叶上跳跃。都说“红配黄,喜煞娘”,火红的枫叶间,一簇簇黄黄的马兰花点缀其间,像一幅绝妙的山水画,令人流连忘返。路依旧,脚步依旧,途中少了盛夏的浓妆艳抹,四周却弥漫着刘禹锡的那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爽朗气息。
秋高气爽,此时的巨峰少了些雾霭,多了些明朗,空气也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飘渺。站在山顶,放眼环视,但见群峰挺拔、松涛阵阵、巨石嶙峋、千姿百态,远处山海一色,万顷秋波瀑泻千里。天空上方也明净了许多,阳光明净恬静,微风和煦轻柔,云彩飘逸悠扬,尽管如此,山上的游人还是早已改装换上厚暖的行头,任凭秋风吹拂凌乱头发,已然融入到了这番秋色当中。
此时的巨峰是沉静的,没有世间的尘嚣与杂念,正是我们这些久居闹市的人所企盼的一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