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协商民主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重要民主的形式,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是中国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在新形势下,中国协商民主在群众诉求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通过抓好民生工程、完善有效机制、畅通诉求渠道、提高民主素质等措施,使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群众史观;民主诉求
一、关于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和探索
有关协商民主的背景,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根据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的危机现状提出的协商民主。并指明,“协商民主理论是指在政治学家针对代议制民主政治体制在当代发展过程中的局限,针对民主本质进行深入反思的结果,……是民主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1]另一种观点认为协商民主是当代西方多元主义文化困境和社会冲突的现实需要而产生出来的。这需要在社会政治利益层面加强人民群众和政治团体间的对话和合作,建立对公共利益的道德和责任,消除分歧,推进共识,维护政治社会的稳定运行和发展,协商民主应运而生。[2]这两方面分别从代议制民主的缺陷和不足以及现实的需要来论述协商民主的背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指出了协商民主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时代必然的,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出来的、是一种新生的、能够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理论。
我国学者较早提出了与协商民主相关的概念——协商政治的概念,他们认为,中国政治的发展现实条件、政治理念和历史责任决定了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协商民主偏好,并提出借助民主统一战线提供的资源在我国大力发展协商政治。[3]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有利结合,是中国社会民主的一大特点。人民群众通过选举、投票行使自身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做出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民主,尽可能广泛取得一致,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重要的两种形式。[4]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
中国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的政治民主形式,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其基本内涵包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等[5]。
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丰富了、继承了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从而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和方针得到传承与发展。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群众观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方面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群众观点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这里包括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必须认真对待群众的正当利益和要求,珍惜人民群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就是要让人民参与到国家社会事务中,人民当家作主,不是替人民做主,而是人民自己做主,让人民决定涉及到自身利益的重大事件;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就是要相信广大人民的智慧远远超过少数人的才智,要把人民群众的决策作为政治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最近召开的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6]
三、当前中国协商民主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中国协商民主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群众诉求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体的政治参与和民主诉求已成为协商民主的突出问题。
1、家族、宗族活动以及黑恶势力的干扰
我国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相对比较低,基本上处于自然经济的发展状态,这说明我国广大农民现阶段还未完全、真正地成为现代社会农民,农村社会还具有传统的人情社会和身份社会的特征,宗族关系、家族关系和亲属关系等根深蒂固。广大农民群众出于自身考虑,对组织有一定的需求。从农民群众的心理诉求上来说,急需在生活中寻求可依从的社会组织。而当今农村原有的团体逐渐弱化新的组织团体又尚在建成,这就在农村的管理上出现了真空,为宗族势力和社会黑恶势力的出现提供了空间。
2、农民向上民主诉求通道不畅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各阶层的利益主体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为了维护、争取自身的最大利益,各阶级阶层的政治参与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由于经济、制度、文化、自身素质等条件限制,许多农民群众不能合理的、畅通的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而造成许多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在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中,农民是渴望通过某种方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以达到解决存在问题。这种方式不但会阻碍我国基层民主建设,而且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对农民群众自身问题的有效解决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3、信访制度不健全
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是必须通过健全的整套的制度实现的。虽然我们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我国的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有了巨大进步,各种制度体系也已见雏形,但这些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还有待进一步的健全完善,这就使得农民群众参与政治难以形成程序化、制度化。因此我们认为,信访制度并未从根本上满足农民群众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要求。而且,还有一个原因是信访人法律意识不强,但这是主观原因。
4、缺乏农民政治社团组织
政治社团是指“在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社会团体”。在当前阶段,我国建立了一些特殊利益群体的组织,例如团委、工会、青年联合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等,但是唯一没有一个以农民群众为主的、反映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组织社团。而当今社会中,政治社团组织必将专门致力于特殊的利益,致力于广泛公共的参与问题,参与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决定过程,对政府政策的实施形成影响,监督政府官员等。农民群众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由于种种政策性或者人為性的原因,已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没有能力为自身的合法利益而主动地联合起来,与其他的利益团体进行有效对话交流。他们只能依靠微薄的个体力量在现有的制度内,维护自身基本权利,面对其他的利益团体他们力量是微弱的,声音是苍白无力的,诉求也是无济于事的。 基于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为巩固加强我国的协商民主制度,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权利,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抓好民主工程,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我们可以从关注民生方面回应群众诉求、满足他们的最大利益。这就说明中国共产党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利益的基本立场,明确了社會主义建设的重点是解决民生问题,这是党的群众观在现实中的重要体现。我们坚持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加大收入调节力度分配,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使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2、建立和完善协商民主的有效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完善群众的权益保障、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等机制并统筹协调多方面利益关系。面对目前我国群众利益诉求数量大幅度增多,诉求渠道不十分畅通的现状,建立科学有效、多渠道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统筹协调各种利益的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的矛盾。要从以下三方面完善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一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包括政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国家制度层面的制定诉求表达。二是加强和完善信访、网络问政、官方微博、听证会等新兴诉求表达方式。三是加强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代表特定人群进行利益诉求。
3、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新型媒体的作用,为民主诉求提供新的平台。
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需求渐增,通过一定的社会制度来解决和满足社会各种人群的需求,提供利益表达的制度平台,发挥社团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同时我们适应时代发展,拓展多种参与渠道。如网络论坛、电视辩论、手机短信,特别是广大群众通过互联网获取政府公布信息、公共事务和公共决策已经成为政治生活方式,网络民意的表达与聚集提供了一个成本低、互动性强的有效平台,为群众表达民意提供了重要渠道。
4、加强农民群众的培养和教育,提高农民群体的民主素质。
面对农民群众在协商民主中的现状,加强农民群体的培养教育,提高农民群体的民主素质,已成为党和政府面临的重大任务。政府可以为农民提供再教育的机会,以培养农民参与政治的价值理念的塑造和人文知识的学习。拓宽农民政治参与的多种合法、合适、有效渠道,建立广泛有效的农民政治参与机制,培养一个有素质、有想法、有能力的新农民群体。
【参考文献】
[1]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J].浙江社会科学,2005(1).
[2]刘务勇.协商民主:一种新的民主观[J].甘肃理论学刊,2006(2).
[3]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J].学术月刊,2003(4).
[4]《中国的政党制度》(摘要),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1/15/content_7078939_1.htm
[5]胡凤雏,王凤仁,马丽君.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众观[J].新长征,2008(7).
[6]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12年11月14日通过)(摘要)http://www.gov.cn/jrzg/2012-11/18/content_2269219.htm.
作者简介:肖娜,河南驻马店人,西安外国语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2012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关键词】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群众史观;民主诉求
一、关于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和探索
有关协商民主的背景,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根据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的危机现状提出的协商民主。并指明,“协商民主理论是指在政治学家针对代议制民主政治体制在当代发展过程中的局限,针对民主本质进行深入反思的结果,……是民主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1]另一种观点认为协商民主是当代西方多元主义文化困境和社会冲突的现实需要而产生出来的。这需要在社会政治利益层面加强人民群众和政治团体间的对话和合作,建立对公共利益的道德和责任,消除分歧,推进共识,维护政治社会的稳定运行和发展,协商民主应运而生。[2]这两方面分别从代议制民主的缺陷和不足以及现实的需要来论述协商民主的背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指出了协商民主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时代必然的,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出来的、是一种新生的、能够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理论。
我国学者较早提出了与协商民主相关的概念——协商政治的概念,他们认为,中国政治的发展现实条件、政治理念和历史责任决定了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协商民主偏好,并提出借助民主统一战线提供的资源在我国大力发展协商政治。[3]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有利结合,是中国社会民主的一大特点。人民群众通过选举、投票行使自身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做出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民主,尽可能广泛取得一致,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重要的两种形式。[4]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
中国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的政治民主形式,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其基本内涵包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等[5]。
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丰富了、继承了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从而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和方针得到传承与发展。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群众观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方面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群众观点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这里包括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必须认真对待群众的正当利益和要求,珍惜人民群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就是要让人民参与到国家社会事务中,人民当家作主,不是替人民做主,而是人民自己做主,让人民决定涉及到自身利益的重大事件;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就是要相信广大人民的智慧远远超过少数人的才智,要把人民群众的决策作为政治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最近召开的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6]
三、当前中国协商民主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中国协商民主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群众诉求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体的政治参与和民主诉求已成为协商民主的突出问题。
1、家族、宗族活动以及黑恶势力的干扰
我国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相对比较低,基本上处于自然经济的发展状态,这说明我国广大农民现阶段还未完全、真正地成为现代社会农民,农村社会还具有传统的人情社会和身份社会的特征,宗族关系、家族关系和亲属关系等根深蒂固。广大农民群众出于自身考虑,对组织有一定的需求。从农民群众的心理诉求上来说,急需在生活中寻求可依从的社会组织。而当今农村原有的团体逐渐弱化新的组织团体又尚在建成,这就在农村的管理上出现了真空,为宗族势力和社会黑恶势力的出现提供了空间。
2、农民向上民主诉求通道不畅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各阶层的利益主体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为了维护、争取自身的最大利益,各阶级阶层的政治参与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由于经济、制度、文化、自身素质等条件限制,许多农民群众不能合理的、畅通的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而造成许多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在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中,农民是渴望通过某种方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以达到解决存在问题。这种方式不但会阻碍我国基层民主建设,而且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对农民群众自身问题的有效解决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3、信访制度不健全
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是必须通过健全的整套的制度实现的。虽然我们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我国的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有了巨大进步,各种制度体系也已见雏形,但这些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还有待进一步的健全完善,这就使得农民群众参与政治难以形成程序化、制度化。因此我们认为,信访制度并未从根本上满足农民群众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要求。而且,还有一个原因是信访人法律意识不强,但这是主观原因。
4、缺乏农民政治社团组织
政治社团是指“在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社会团体”。在当前阶段,我国建立了一些特殊利益群体的组织,例如团委、工会、青年联合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等,但是唯一没有一个以农民群众为主的、反映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组织社团。而当今社会中,政治社团组织必将专门致力于特殊的利益,致力于广泛公共的参与问题,参与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决定过程,对政府政策的实施形成影响,监督政府官员等。农民群众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由于种种政策性或者人為性的原因,已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没有能力为自身的合法利益而主动地联合起来,与其他的利益团体进行有效对话交流。他们只能依靠微薄的个体力量在现有的制度内,维护自身基本权利,面对其他的利益团体他们力量是微弱的,声音是苍白无力的,诉求也是无济于事的。 基于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为巩固加强我国的协商民主制度,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权利,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抓好民主工程,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我们可以从关注民生方面回应群众诉求、满足他们的最大利益。这就说明中国共产党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利益的基本立场,明确了社會主义建设的重点是解决民生问题,这是党的群众观在现实中的重要体现。我们坚持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加大收入调节力度分配,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使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2、建立和完善协商民主的有效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完善群众的权益保障、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等机制并统筹协调多方面利益关系。面对目前我国群众利益诉求数量大幅度增多,诉求渠道不十分畅通的现状,建立科学有效、多渠道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统筹协调各种利益的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的矛盾。要从以下三方面完善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一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包括政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国家制度层面的制定诉求表达。二是加强和完善信访、网络问政、官方微博、听证会等新兴诉求表达方式。三是加强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代表特定人群进行利益诉求。
3、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新型媒体的作用,为民主诉求提供新的平台。
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需求渐增,通过一定的社会制度来解决和满足社会各种人群的需求,提供利益表达的制度平台,发挥社团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同时我们适应时代发展,拓展多种参与渠道。如网络论坛、电视辩论、手机短信,特别是广大群众通过互联网获取政府公布信息、公共事务和公共决策已经成为政治生活方式,网络民意的表达与聚集提供了一个成本低、互动性强的有效平台,为群众表达民意提供了重要渠道。
4、加强农民群众的培养和教育,提高农民群体的民主素质。
面对农民群众在协商民主中的现状,加强农民群体的培养教育,提高农民群体的民主素质,已成为党和政府面临的重大任务。政府可以为农民提供再教育的机会,以培养农民参与政治的价值理念的塑造和人文知识的学习。拓宽农民政治参与的多种合法、合适、有效渠道,建立广泛有效的农民政治参与机制,培养一个有素质、有想法、有能力的新农民群体。
【参考文献】
[1]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J].浙江社会科学,2005(1).
[2]刘务勇.协商民主:一种新的民主观[J].甘肃理论学刊,2006(2).
[3]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J].学术月刊,2003(4).
[4]《中国的政党制度》(摘要),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1/15/content_7078939_1.htm
[5]胡凤雏,王凤仁,马丽君.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众观[J].新长征,2008(7).
[6]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12年11月14日通过)(摘要)http://www.gov.cn/jrzg/2012-11/18/content_2269219.htm.
作者简介:肖娜,河南驻马店人,西安外国语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2012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