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如何理解实践是我们正确把握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实质的关键。
【关键词】实践;哲学革命;唯物史观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实践的观点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是唯物论与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的基础。因此“实践”范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只有从实践观点出发,才能真正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就是人们所从事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的感性物质活动, 是人与对象、主体与客体通过相互作用而实现统一并使人类获得生存、发展和解放的社会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是建立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的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把实践理解为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揭示了人和社会的实践本质。
一、科学实践观的提出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2]133 “对象.现实.感性”是指可以被人们看得见.摸得到的一切客观事物即客观物质世界。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人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把这种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直观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他们不懂得人们的认识对象,同时也是人们实践的对象,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反映客观物质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实践既是人们所特有的一种主观能动活动过程,又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过程。实践是把人和客观物质世界联系起来的桥梁。对所有这一切,旧唯物主义者是根本不理解的。他们把实践排除在人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之外,因此,就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们只能消极地、被动地、直观地反映世界,而不能改变世界。由于旧唯物主义不理解实践的重大意义,就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正是在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中,马克思开始把“实践”作为建立新哲学的基础,通过“实践”概念的提出,马克思就找到了一个把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联系起来的中间桥梁,这个中间桥梁必然是既能和精神的东西又能和物质的东西相一致、相联接。这个中间桥梁就是“实践”。因为实践既是人类特有的一个主观能动活动过程,是实现人们的目的、意志的精神活动过程;又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过程。实践既具有生动的、具体的现实性品格,又具有普遍性品格。实践把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统一起来了,也就是把人们的认识的规律性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统一起来了。马克思在深入研究和总结以前的思想文化理论成果基础上,结合他自己处的时代特征,逐步形成了科学的实践观,明确地把实践纳入自己的新哲学,作为自己建立新的理论的基石。
二、实践观点引发的哲学革命
实践观点的提出不但是新的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观的提出,也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哲学革命。
传统形而上学关注世界的本原,建立起了“本体论”,关注人的“理性和自我意识”,建立起了“主体性哲学”,在严密的逻辑概念推理和庞大的理论体系基础上,构造出了包揽一切的宏大先验思辨哲学体系。这种“哲学”的内在矛盾与缺陷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把一切都建立在思维理论和概念推理上,思维和精神成了社会生活和历史的基础与本原。
这种缺陷和矛盾随着社会历史与人类的认识水平的发展,显得越来越突出。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更好更丰富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时,也产生了更多更复杂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与人们的交往和生产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哲学对此给予更多的关注,哲学的建立和发展必须通过与现实世界的接触并相互作用才能得以成立。马克思以其天才的观察力和敏锐力洞察到了这一点,他逐渐认识到“哲学”必须走向现实,必须在社会现实和人的实践活动中去寻找自己的“合法性与基础”。
在马克思看来,“哲学”不是一种脱离现实生活的抽象概念思辨体系,“哲学"的目标不是去建立什么解释世界的终极理论,而是在于“改变世界”。通过对传统思辨哲学的批判,马克思进而对“哲学”的本质进行重新定义,使得“哲学”从脱离现实的抽象理论体系,变为面向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进而成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的指南。马克思通过新的哲学观点的提出,宣告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从而引起了一场哲学变革。
正是通过“实践”观点的提出,使得马克思翻转了传统思辨哲学那种局限在抽象观念里的逻辑推演思维方式,从而把以“实践”为基础的思维方式作为建立新哲学的起点,进而引发了一场哲学革命。
三、实践与唯物史观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时指出,尽管费尔巴哈把“人和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变成了一种本体论的原则,但他还仅限于把人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他没有从人们的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这样,在费尔巴哈用人的自我异化取代了精神的自我异化之后,人本身又抽象化了。他仅仅把黑格尔的精神本体转化为人的本体,但却仍用抽象的人的本质及其外化说明历史,在社会历史观上仍停留在唯心主义。
因此,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出发点不是抽象的人的本质,而是人的现实存在、人的活动,这就是实践。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人的潜能才能不断转变成现实,人才能逐渐形成其本质性的存在,而人的这种本质也才能为人自己所认识。
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在社会历史领域里未能坚持和贯彻唯物主义,从而陷入历史唯心主义,其原因就在于他不懂得实践。马克思将“实践”观点引入社会历史发展领域,从而提出了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就在于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
马克思在人的生产劳动实践基础上去考察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及其关系,提出了把社会物质的生产方式作为理解历史发展的现实基础的观点,认为历史的发源地就在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而不是在天上的云雾中,“‘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118-119,这就把历史的发展基础和动力放在了人的具体实践活动上,从而将以前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从历史领域里驱逐了出去,使得历史领域首次可以得到真正科学的考察。
馬克思认为历史是人创造的,人通过自己的生产实践活动及其交往关系建立了社会共同体,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水平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共同体的发展,正是在这种发展中,形成了社会历史规律。这种历史规律只不过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交往关系的反映,是人类活动自己所造成的,离开了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不可能真正去理解和解释所谓的历史规律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王挺,现在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实践;哲学革命;唯物史观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实践的观点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是唯物论与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的基础。因此“实践”范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只有从实践观点出发,才能真正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就是人们所从事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的感性物质活动, 是人与对象、主体与客体通过相互作用而实现统一并使人类获得生存、发展和解放的社会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是建立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的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把实践理解为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揭示了人和社会的实践本质。
一、科学实践观的提出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2]133 “对象.现实.感性”是指可以被人们看得见.摸得到的一切客观事物即客观物质世界。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人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把这种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直观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他们不懂得人们的认识对象,同时也是人们实践的对象,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反映客观物质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实践既是人们所特有的一种主观能动活动过程,又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过程。实践是把人和客观物质世界联系起来的桥梁。对所有这一切,旧唯物主义者是根本不理解的。他们把实践排除在人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之外,因此,就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们只能消极地、被动地、直观地反映世界,而不能改变世界。由于旧唯物主义不理解实践的重大意义,就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正是在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中,马克思开始把“实践”作为建立新哲学的基础,通过“实践”概念的提出,马克思就找到了一个把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联系起来的中间桥梁,这个中间桥梁必然是既能和精神的东西又能和物质的东西相一致、相联接。这个中间桥梁就是“实践”。因为实践既是人类特有的一个主观能动活动过程,是实现人们的目的、意志的精神活动过程;又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过程。实践既具有生动的、具体的现实性品格,又具有普遍性品格。实践把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统一起来了,也就是把人们的认识的规律性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统一起来了。马克思在深入研究和总结以前的思想文化理论成果基础上,结合他自己处的时代特征,逐步形成了科学的实践观,明确地把实践纳入自己的新哲学,作为自己建立新的理论的基石。
二、实践观点引发的哲学革命
实践观点的提出不但是新的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观的提出,也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哲学革命。
传统形而上学关注世界的本原,建立起了“本体论”,关注人的“理性和自我意识”,建立起了“主体性哲学”,在严密的逻辑概念推理和庞大的理论体系基础上,构造出了包揽一切的宏大先验思辨哲学体系。这种“哲学”的内在矛盾与缺陷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把一切都建立在思维理论和概念推理上,思维和精神成了社会生活和历史的基础与本原。
这种缺陷和矛盾随着社会历史与人类的认识水平的发展,显得越来越突出。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更好更丰富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时,也产生了更多更复杂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与人们的交往和生产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哲学对此给予更多的关注,哲学的建立和发展必须通过与现实世界的接触并相互作用才能得以成立。马克思以其天才的观察力和敏锐力洞察到了这一点,他逐渐认识到“哲学”必须走向现实,必须在社会现实和人的实践活动中去寻找自己的“合法性与基础”。
在马克思看来,“哲学”不是一种脱离现实生活的抽象概念思辨体系,“哲学"的目标不是去建立什么解释世界的终极理论,而是在于“改变世界”。通过对传统思辨哲学的批判,马克思进而对“哲学”的本质进行重新定义,使得“哲学”从脱离现实的抽象理论体系,变为面向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进而成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的指南。马克思通过新的哲学观点的提出,宣告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从而引起了一场哲学变革。
正是通过“实践”观点的提出,使得马克思翻转了传统思辨哲学那种局限在抽象观念里的逻辑推演思维方式,从而把以“实践”为基础的思维方式作为建立新哲学的起点,进而引发了一场哲学革命。
三、实践与唯物史观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时指出,尽管费尔巴哈把“人和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变成了一种本体论的原则,但他还仅限于把人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他没有从人们的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这样,在费尔巴哈用人的自我异化取代了精神的自我异化之后,人本身又抽象化了。他仅仅把黑格尔的精神本体转化为人的本体,但却仍用抽象的人的本质及其外化说明历史,在社会历史观上仍停留在唯心主义。
因此,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出发点不是抽象的人的本质,而是人的现实存在、人的活动,这就是实践。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人的潜能才能不断转变成现实,人才能逐渐形成其本质性的存在,而人的这种本质也才能为人自己所认识。
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在社会历史领域里未能坚持和贯彻唯物主义,从而陷入历史唯心主义,其原因就在于他不懂得实践。马克思将“实践”观点引入社会历史发展领域,从而提出了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就在于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
马克思在人的生产劳动实践基础上去考察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及其关系,提出了把社会物质的生产方式作为理解历史发展的现实基础的观点,认为历史的发源地就在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而不是在天上的云雾中,“‘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118-119,这就把历史的发展基础和动力放在了人的具体实践活动上,从而将以前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从历史领域里驱逐了出去,使得历史领域首次可以得到真正科学的考察。
馬克思认为历史是人创造的,人通过自己的生产实践活动及其交往关系建立了社会共同体,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水平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共同体的发展,正是在这种发展中,形成了社会历史规律。这种历史规律只不过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交往关系的反映,是人类活动自己所造成的,离开了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不可能真正去理解和解释所谓的历史规律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王挺,现在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