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美术课的图形设计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p418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教材“造型-设计”类很多都是关于图形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发现,探索,然后进行扩散思维的设计。
  图形绘画,这对学生来讲非常熟悉,让其自有发挥的进行创意设计,他们也很感兴趣,但是由于学生过于熟悉,他们的作品缺少新意,思维也受到禁锢。怎么样才能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以新鲜感,发散他们的思维,更好的激发他们学习与探索的兴趣,完善他们从想象空间中生成的创意,以美术图形的形式来表现。我在这一类型的课中进行了一些研究。
  1.影像图形影像图形是视觉传达中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影像图形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平面影像图形,它是以黑白剪影为基础,通过物体外形轮廓的平面造型来传达一定的信息。这类影像图形主要表现物体固有的形和影,表现中以整体轮廓构形,而不注重细节的处理,要抓住对象的特征。比如《影子的联想》首先通过手影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图形视觉训练,多角度地欣赏和认识美术作品,以强烈的视觉形式来展示奇特的图形,使学生获得一种视觉上的体验,然后教师提问:这些影子的联想是依靠什么的?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总结出联想根据几点:1.物体的外形2.物体的内在联系3两者相结合的联系。教师现场演示一副有干裂的土地所联想到的作品,让学生进行直观感受。这样以后老师再来进行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生活中一个常见的物品并展开联想,并要求独立思考设计出有趣有内涵有深意的图形。最后学生展示的作品中学生能够就物体和影子的关系展开丰富的联想并设计出有趣有内涵有深意的图形,拓展直观想象的空间。
  2.透叠图形透叠图形在形象构成中涉及到形与空间的关系以及形与形的关系,亦即“图”与“底”的空间关系。有形的构成,必有空间的存在。
  比如《奇特的视觉图形—正负形》,教师给出特定的文字如:大马、小马。学生进行图形的想象:大马与小马如何通过正负形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并用语言将想法表述出来。然后教师展示其中某一种想法所绘制的图案。通过大量的思维训练,总结出变化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逐渐在开拓,也越来越活跃。
  3.渐变图形(异变图形)渐变图形是指基本形态或骨格规律性的、循序的、按形式美法则的变化,这种变化多以节奏、韵律、图像的异态发展而完成其过程。渐变在造型中可以不受自然规律的限制,只要有创意好,完全能使形态无限变化,从而形成无数的奇异图像。渐变图形可分为同形渐变和异形渐变两种。
  在这课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欣赏荷兰画家埃舍尔在堪称经典之作的《天与水》,通过大家共同的探讨学生了解画中充分利用了同构,使水中的鱼和天上的飞鸟有机地结合在一个空间中。图形的下面是黑色的水,水中有白色的鱼在游动,渐渐地过渡成白色的天空,水中的鱼也转化成天空中飞翔的黑鸟。它们相互衬托在一起,生动而自然,天地相连,时空相合,在形象和意义之间充满了相似、对应和隐喻。然后再欣赏其他大量的图片。教学方式寻找外形有相近之处的两个形元素,利用两者的可变因素进行变化。以《鸟》为例,先确定图1《鸟》和图5《树叶》,再营造一个中间元素,最后填入中间元素到两者的中间元素。以此类推可以解决所有的图形异变问题。最后要求学生在A4纸上画两组不同的异变图形,即同形异变和不同形异变各一张。这样更好的培养学生较为系统地观察对象的能力。他们的作品演变过程自然,条理、秩序清晰,不露痕迹。
  4.替换图形即形和意的转换。是以常规图形为依据,保持其物形的基本特征,将物体中的某一部分被其他相似形或不相似形状所替换的异常组合。虽然物形之间结构不变,但逻辑上的张冠李戴却使图形产生了更深远的意义。首先在成语中寻找切入点,如“糖衣炮弹”,然后在相同形中寻找替代物,如“麦当劳新口味“。接着可以进行有趣味的联想,如“巧合”。最后意的引伸,如磁铁所表示的吸引力--“爱的力量”。研究1 1不等于2,即原创图 转换元素=新视觉效应。如第141页中的"风扇",用绿叶取代扇片表示,像自然风一样柔和。蜻蜓意为自然界的生命,一个生活用品被赋予生命,可见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产品。目的在于让大家感悟到设计的魅力。
  此外还有异态图形,矛盾图形,断连图形,扭曲图形,共生图形,卡通图形等,大凡成功的创意图形,往往会吸引受众的注意,要首推其在视觉传达中所表现出的新奇感。何谓新奇?新奇即独特,它是创意的特色和亮点,是该画面所透射出的一种具有强烈个性并对观众造成视觉冲击的能量。
  总之,由优秀的图形设计作品导入,以简单的线造型导出,化繁为易,使学生易与接受,便于接手,从中体验到创作的乐趣。优秀的作业来自与对生活的观察,让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对身边的人与事不妨用图形的方式记载下来,日积月累,其图形设计能力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抗肺癌合剂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粘附分子CD44v、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表达水平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本实验以C57BL/6J小鼠为观察
目的:  观察特异性阻断Atp6i基因的慢病毒颗粒对大鼠局部骨质疏松是否具有治疗作用。  方法:  健康雌性SD大鼠4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病毒治疗组、(-)病毒对照
目的:  观察早熟1号颗粒剂治疗肝郁化火型女童特发性真性性早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索适合江浙地区和我国国情的治疗性早熟的有效方法,观察中药治疗真性性早熟的疗效。  
目的:观察盆宁颗粒保留灌肠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并检测其安全性。  方法:通过观察盆宁颗粒保留灌肠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病例40例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及局部疗效评价;观察治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于实践,以理论为支撑,以分解教学法作为研究点进行研究,从理论与实践二大部分对分解教学法在三级跳远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理论上,从分解教学法释义作为切入点,随后对“分解误区”及与完整教学法关系进行了论述;实践上,从理论提出的相关问题,结合教学当中运用的一些分解教学方法加以阐述,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字:三级跳远 分解教学法 完整教学法  1.前言  三级跳远是技术环节较为复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