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系列活动:小公鸡

来源 :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l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意图:
  中国的新年氛围浓郁,人人喜笑颜开,处处张灯结彩。早在腊月里,大人们忙着掸尘扫屋子,贴窗花和福字,传统的习俗一桩接一桩,孩童们也跟随大人忙得不亦乐乎。适逢农历丁酉年,是吉祥喜庆的鸡年,于是,大街小巷之间,遍布着形形色色的鸡元素的装饰物,就连商场、超市、快餐店里也张贴着具有中国风格的鸡形象的图案,那昂首阔步的公鸡形象更盛。幼儿在耳濡目染之间,对公鸡、鸡年、生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与老师、同伴们交流之际,时常会谈论到相关的话题。
  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可以从幼儿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出发、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出发,通过收集关于鸡的图书、图片、工艺品等来布置环境,为幼儿营造—种轻松、和谐、愉快、自主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制作活动操作材料,了解其特征和习·眭,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对鸡的认识,对了解和探索动物感兴趣,从而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萌发喜爱和保护动物的情感。我们期待着,幼儿不但可以本能地喜爱动物,还能自觉地关注动物、善待动物,成为动物的好朋友,并真诚地对待身边每一个朋友。
  活动一:科学活动《小鸡和小鸭》
  活动目标:
  1.能初步按顺序观察,感知小鸡小鸭的主要外形特征和习性。
  2.学习使用比较观察的方法,来寻找小鸡与小鸭的不同之处。
  3.知道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萌发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小公鸡》图画。
  2.小鸡、小鸭若干只,鸡食、鸭食若干。
  3.贴有小鸡和小鸭的大纸盒各一个。
  4.“找不同”游戏集体记录单—张。
  5.“找不同”游戏记录单、记录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小公鸡》图画: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公鸡)
  师:你怎么知道这是一只公鸡的?(有鸡冠,羽毛很漂亮,嘴巴尖尖的……)
  师:大公鸡翘得很高的尾巴上有漂亮的羽毛,头顶上有红红的鸡冠,还长着尖尖的嘴巴可以吃小虫子……
  教师出示装有小鸡的纸盒:小朋友们都认识长大了的公鸡。今天我们班来了一群小客人,你们猜猜它们是御(小鸡)
  师:对了,就是小鸡!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通过纸盒里传来的叫声)
  二、基本部分:观察认识小鸡、小鸭
  1.引导幼儿观察小鸡的外形特征。
  师:大家一起来仔细瞧一瞧,小鸡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发现了小鸡的哪些特征。
  教师引导幼儿用从头到尾按顺序观察的方法来梳理小鸡的外形特征:头上有两只小眼睛,尖尖嘴,毛茸茸的身体,有两只脚,脚趾细细、尖尖的。
  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其特征,如尖尖嘴,就用两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摆出一个尖尖的嘴巴造型。
  师:小鸡是怎样走路的呢?
  教师邀请个别幼儿来模仿,并组织其他幼儿学小鸡走路。
  师:你们学得真像可爱的小鸡呀!谁知道小鸡喜欢吃什么?
  师:小鸡是怎样叫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引导幼儿运用对比观察法来比较小鸡小鸭的不同点。
  师:嘎嘎嘎,还有谁来做客了呀?(小鸭子)
  师:对了!小鸭子也来做客了呢!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鸭和小鸡长得一样吗?(不一样)
  师:哪里不一样?(嘴巴、脚……)
  教师对幼儿的答案进行总结:小鸡是尖嘴巴,小鸭是扁嘴巴;小鸡脚上没有蹼,小鸭脚上有蹼……
  3.了解小鸡小鸭的生活习性,引导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
  师:你们知道小鸡和小鸭有什么本领吗?(小鸡会捉虫,小鸭会游泳……)
  师:你们知道它们喜欢吃什么吗?
  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小时候的小鸡小鸭爱吃米、糠、青菜,长大后的鸡爱吃米和虫子。鸭喜欢吃小鱼小虾。
  师:老师带来了许多它们喜欢吃的食物,我们一起请小客人们吃东西吧!一边喂一边说,“小鸡,我请你吃米粒”“小鸭,我请你吃小虾”……
  师:小鸡小鸭吃得好开心,你们喜欢它们吗?
  师:小客人们吃饱了,我们一起送它们回家吧!看清楚哪个是小鸡的家,哪个是小鸭的,可别送错哦!
  三、结束部分:“找不同”游戏
  介绍“找不同”记录单。
  师:请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在空白表格上记录自己发现的小鸡和小鸭不同之处。
  将幼儿的记录表进行汇总,呈现在“找不同”集体记录单之中,帮助幼儿有效地梳理,共享经验。
  活动延伸:
  将图画书投放至语言角,供幼儿欣赏书中具有年画风格的《小公鸡》图画,并引导幼儿根据图画旁小朋友动作图示学习《小公鸡》儿歌。
  附兒歌《小公鸡》:
  尾巴翘,冠子红,
  拍拍翅膀啄小虫。
  小公鸡是小闹钟,
  每天一早喔喔叫,
  不让太阳公公睡、懒、觉!
  活动二:童谣欣赏《十二生肖》
  活动目标:
  1.了解每个人都有生肖属相,知道自己的属相是什么。
  2.感知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能够初步判断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
  3.对十二生肖属相感兴趣,激发身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大生肖卡片一套。
  2.十二生肖头饰一套。
  3.小生肖卡片、排序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导入活动,了解自己及身边人的属相   师:你知道你自己的属相是什么生肖吗?
  教师出示幼儿说到的生肖图片并张贴在黑板上。
  师:你知道爸爸妈妈的属相是什么生肖吗?
  师:你还知道其他什么属相吗?
  师:请你来猜猜我的属相是什么。
  在幼儿说的过程中,逐一出示生肖的图片。
  师:我属蛇,你猜对了吗?
  教师出示相应的属相图片。
  师:在中国,有十二种动物被人们选为十二生肖,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应的生肖属相。那么到底是哪十二种动物呢?它们又是怎么排队的呢?—起来听一首儿歌《十二生肖》。
  二、基本部分:学习儿歌。感知十二生肖的排序
  1.欣赏儿歌,感知十二生肖的顺序。
  教师朗诵儿歌。
  师:儿歌中哪些生肖是我们刚才说到过的?哪些是没有出现过的?
  教师再次朗诵儿歌,了解十二生肖排列顺序。
  师:我们知道了儿歌中十二生肖是哪些动物,那它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排队的呢?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遍。
  2.操作卡片,熟悉十二生肖的排列。
  边听儿歌,边摆放十二生肖卡片顺序。
  师:你们都有十二生肖卡片和一个排序板,请你们边听儿歌,边按顺序摆放生肖卡片。
  教师提醒幼儿注意从排序板左边的小红旗开始排列生肖卡顺序。
  说一说、学一学自己喜欢的生肖。
  师:你喜欢哪个生肖?你能用动作模仿一下吗?它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3.游戏体验,巩固十二生肖排序。
  介绍游戏“十二生肖捉迷藏”。
  游戏规则:十二个幼儿分别佩戴头饰,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站成一横排,根据儿歌内容玩捉迷藏的游戏。请其他幼儿把眼睛闭起来,教师念儿歌,等教师念到“猜猜猜,哪个朋友不见了”时,大家把眼睛睁开,看一看哪一个生肖藏起来了。
  组织幼儿进行游戏5~6次。
  师:闭上眼,不偷看,十二生肖捉迷藏,××前面的生肖藏起来(或者××后面的生肖藏起来)猜猜猜,哪个朋友不见了?
  4.组织幼儿完整复习儿歌。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十二生肖,还知道了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我们—起把《十二生肖》的儿歌念一念。
  三、结束部分:十二生肖转圈跑。激发对属相的兴趣
  1.提出问题,启发思考。
  刚才很多小朋友告诉我自己是属龙的,可是我听到有人的妈妈也是属龙的,好奇怪呀?妈妈比你们大这么多,为什么会和你们的属相一样呢?
  2.组织讨论,幼儿自由发表看法。
  师: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呢。
  3.简单小结,激发兴趣。
  师:刚才小朋友们讨论出了很多原因,可是都不一样,今天请你们带着这个问题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答案,明天再来和大家分享,好吗?
  师:只有中国才有生肖,外国是没有的。我们的祖先很聪明,发明十二生肖以后,知道了别人的生肖,就可以猜出他的年龄。多有趣呀!等你们长大以后,一定会发现更多关于生肖的故事和秘密!
  附儿歌《十二生肖》:
  一是老鼠吱吱叫,二是牛儿尾巴摇。
  三是老虎威风到,四是白兔蹦蹦跳。
  五是飞龙像座桥,六是蛇会圈圈绕。
  七是马儿最会跑,八是羊儿吃青草。
  九是猴爬树上笑,十是鸡会起得早。
  十一是狗儿看门好,十二是小猪来凑热闹。
  活动延伸:
  可将十二生肖学具卡和排序板投放至语言区,供幼儿在自主游戏时间段继续进行个别化学习。
  活动三:数学活动《小公鸡过生日》
  活动目标:
  1.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9以内的数量。
  2.能较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解决一定的困难。
  3.愿意進行数学跑组游戏,养成操作、检查后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
  1.绒贴板一块。
  2.小鸡、小兔、小羊、小鸭、小狗、小猴绒贴动物各一个。
  3.蛋糕、萝卜、青草、小鱼、肉骨头、桃子食物图片各一张。
  4.数码摄像机、多媒体播放器各一台。
  学具:
  1.数守恒:小动物及食物卡片十二套。
  2.等量判断:串珠底板六套。
  3.按序排卡片:排序板、点卡六套。
  4.比高矮:动物积木、排序板六套。
  5.看标记找图形: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图形片片若干、底板六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小鸡和蛋糕图片:今天是小鸡的生日,好朋友们带着大蛋糕来给它庆祝生日啦!看—看,都有谁来啦?
  二、基本部分:通过小鸡过生日的情境,让幼儿理解数守恒。
  1.教师出示贴绒动物,引导幼儿目测数量。
  师:这是谁?有几只?
  2.出示食物图卡,继续进行目测数群。
  师:来了5只小兔子,小鸡请每只兔子吃一个大萝卜,需要准备几个萝卜?(5个)
  师:看一看图片上,小鸡会选哪一盆呢?请你帮帮它。
  3.讨论游戏“找食物”的规则及玩法。
  幼儿先根据不同的动物,进行目测数群,确定其数量。再比较它们所对应食物的两幅画面,通过目测数群,确定相同数量的食物卡片,用水彩笔进行圈画。完成相同数量的匹配。
  4.幼儿分组进行操作活动。
  第一、二组《数守恒》:根据实物卡上小动物的数量,匹配相同数量的相对应食物卡片,如5只小猴的实物卡,就匹配5只桃子的实物卡。
  第三组《等量判断》:一张操作卡上有三组圆珠,将相同数量的两组圆珠进行连线。
  第四组《按序排卡片》:在排序板上按照将点卡按数量由少到多进行排序。
  第五组《比高矮》:在贴有标识的底板上,将小动物积木按照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序。
  第六组《看标记找图形》:根据底板上的颜色和形状标志来找到匹配的图形,教师提醒幼儿完成后检查是否一样多,是否圈多或漏圈。
  教师巡回指导,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三、结束部分:评价活动
  教师在幼儿操作过程中用数码摄像机将幼儿操作个别典型案例进行拍摄,用多媒体播放器播放出来,师幼共同评价。
其他文献
从信息利用的角度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基本结构和组织方式,论述了基于网络信息资源的数据挖掘类型和图书馆应用实践,对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一些基础问题进行了比较详实的探讨
简要介绍虚拟仪器的概念、特点,分析了目前传统实验室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建立虚拟实验室的必要性.开发周期短、成本低、使用效率高的虚拟实验室有望成为解决高校扩招引
设计意图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朋友意味着什么?他们是怎么看待友情的?朋友之间又是如何持续交往的?是在一起玩游戏的快乐?是帮小伙伴出点子想办法的智慧?还是做错事后相互帮
【名词解释】  全美幼教年会  “全美幼教年会”目前是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幼儿教育盛会,平均1~2年举办一次。盛会把来自世界各地幼教行业的思想和目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专业幼教人士借此契机共同探索最新的研究成果,互相学习、互相分享。  此次年会的参与者有来自美国各大高校幼儿教育领域的教授和研究生、资深幼儿教育行业的管理者,以及幼儿园老师等,与会人数高达几千人,覆盖面甚广。  风风火火的“2016全
设计思路:  桥是幼儿生活中较为熟悉的景象,一座座桥矗立在江河中、山林间、马路上、公园里。桥的形态各异,有石桥、铁索桥、立交桥、独木桥;有的平直、有的拱起、有的盘旋起伏、有的纵横交错……这各式各样的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幼儿对桥又有多少了解呢?有什么样子的桥?桥有什么作用?桥有哪些变化?桥上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这些都有可能引起幼儿的探究欲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
设计意图:  《五颜六色的拌饭》是一本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绘本。内容丰富,有趣。通过一位有魔法的厨师拉库库制作了一份五颜六色的拌饭来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到底什么样的拌饭会是五颜六色的呢?”“拌饭里有哪些好看的颜色呢?”……带着这些问题我让幼儿一边阅读,一边发现答案。同时,这本绘本里还蕴合了很多知识点:认识常见的菜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认识各种形状……一本绘本能和幼儿探讨这么多有趣的问题,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