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读为主,注重学生自己独特的感悟,是新课程视野下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也就是说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阅读,从而达到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一、自读自悟,感悟语言
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情感体验等差异,导致学生的阅读带有差异性和个性化色彩。当然,也正是这种差异和个性化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活力四射。因此,我们要多多鼓励学生自读自悟,让他们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味。
比如教学《烟台的海》第二自然段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导”问:“冬天烟台的海有着怎样的独特景观?”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自读自悟。
学生反馈如下:
A.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浪头多、声音响、速度快、来势猛、力量大)
B.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
C.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
当然,这一层次的阅读体验是学生对文本语言文字的初步感受,但毕竟揭开了文章中心“面纱”,有了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感悟,也为进一步的阅读体验打开了绿色通道。
二、入情入境,品味语言
有的课文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阅读体验难免会发生偏差,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来唤醒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使之与课文语言产生碰撞,促成体验。但这一过程也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
(一)生成和提取问题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成的众多问题中提取关键问题作为探究对象,可以为深入探究导得基点。
如教学《天鹅的故事》一课,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把枪挂到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为什么从此以后,这支枪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针对这些课堂生成的问题,师生可以围绕课文中心进行提取,然后对这些提取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这样的问题涉及课文中心,牵一发而动全身,感悟的空间大,开放性强,有助于学生借助语感整体,深入地探究课文。
(二)深究与教师引导
带着自己初次感悟的困惑,与文本再次进行对话,教师可结合先期对文本的解读,智慧地预设学生阅读体验时遇到的难点,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让学生顺利走到拐点,于语言文字的“曲径通幽”处豁然开朗,形成自己个性感悟。
如学习《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时,提取关键性的问题:彭德怀既然那么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要杀他呢?教师如何智慧地引导学生解决呢?首先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体会彭德怀杀它的原因。再读课文,检索出红军过草地的相关信息,体会当时彭德怀这样做的用意,想一想:在那样的环境下,要生存下去,还有其他办法吗?接着学生通过读、想、议的方法,将阅读体验与独立思考结合起来,建构自主阅读体验和个性化的语感训练。
三、涵泳体验,积累语言
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它们承载着圣洁的情感,人类的文明,唯美的意境,高尚的情操,其外在的语言美,内在的情景美,还需要用心品读感悟。我们应该遵循语言的学习规律,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语感。无论是从涵泳到感悟,还是从诵读到内化,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加学生语言的积累,从而让学生在不断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促进语感的形成。
如在教学《夹竹桃》中描写“院子里的十四种花”这一部分时,紧扣“五彩缤纷”“满院生辉”“花团锦簇”这些词语组织教学:
1.读读上面的词语,想一想,院子里春、夏、秋花开时是什么样子?闭上眼睛,想想这样的画面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2.作者写院子里的十四种花目的是什么?
3.用这几个词写一段话。
在反复诵读感悟过程中,将品词析句与涵泳体悟融合在一起,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进行语感训练,让学生积累教材中优美的语句,真是简约又实效。
四、拓展延伸,运用语言
俗话说:“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教师可以通过不断的语言实践,让学生将积累的语言进行运用、表达。比如,一教师在教学沙白的诗《秋》之后,要求学生模仿这首诗的写法,写一写“春”“夏”“冬”。因为学生都有自己独特额感悟和体验,所以都很容易地写出来。如,一学生写道:“大地上,盖着积雪一片,如一床棉被,上面睡着冬天。”如果能坚持下去,学生的语感就会有高速的发展,“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也指日可待。
教师可以将阅读体验与文本挖掘出的语感训练资源结合起来,适度拓展语感训练的空间,如学了《爱如茉莉》一文,体悟了父母之间平淡无奇的爱后,让学生依照文中“爱如茉莉,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素雅温馨”写一句话,谈谈你对爱的理解,要求运用打比方的手法,写出爱的特点。生活处处皆语文,教师也可以预设某个生活场景,将本课的阅读体验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链接起来。
总之,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始终抓住“读”这条主线,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多领域地进行自主阅读,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给予他们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阅读,自悟阅读,自得阅读”。
(责编 张亚莎)
一、自读自悟,感悟语言
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情感体验等差异,导致学生的阅读带有差异性和个性化色彩。当然,也正是这种差异和个性化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活力四射。因此,我们要多多鼓励学生自读自悟,让他们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味。
比如教学《烟台的海》第二自然段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导”问:“冬天烟台的海有着怎样的独特景观?”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自读自悟。
学生反馈如下:
A.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浪头多、声音响、速度快、来势猛、力量大)
B.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
C.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
当然,这一层次的阅读体验是学生对文本语言文字的初步感受,但毕竟揭开了文章中心“面纱”,有了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感悟,也为进一步的阅读体验打开了绿色通道。
二、入情入境,品味语言
有的课文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阅读体验难免会发生偏差,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来唤醒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使之与课文语言产生碰撞,促成体验。但这一过程也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
(一)生成和提取问题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成的众多问题中提取关键问题作为探究对象,可以为深入探究导得基点。
如教学《天鹅的故事》一课,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把枪挂到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为什么从此以后,这支枪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针对这些课堂生成的问题,师生可以围绕课文中心进行提取,然后对这些提取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这样的问题涉及课文中心,牵一发而动全身,感悟的空间大,开放性强,有助于学生借助语感整体,深入地探究课文。
(二)深究与教师引导
带着自己初次感悟的困惑,与文本再次进行对话,教师可结合先期对文本的解读,智慧地预设学生阅读体验时遇到的难点,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让学生顺利走到拐点,于语言文字的“曲径通幽”处豁然开朗,形成自己个性感悟。
如学习《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时,提取关键性的问题:彭德怀既然那么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要杀他呢?教师如何智慧地引导学生解决呢?首先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体会彭德怀杀它的原因。再读课文,检索出红军过草地的相关信息,体会当时彭德怀这样做的用意,想一想:在那样的环境下,要生存下去,还有其他办法吗?接着学生通过读、想、议的方法,将阅读体验与独立思考结合起来,建构自主阅读体验和个性化的语感训练。
三、涵泳体验,积累语言
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它们承载着圣洁的情感,人类的文明,唯美的意境,高尚的情操,其外在的语言美,内在的情景美,还需要用心品读感悟。我们应该遵循语言的学习规律,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语感。无论是从涵泳到感悟,还是从诵读到内化,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加学生语言的积累,从而让学生在不断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促进语感的形成。
如在教学《夹竹桃》中描写“院子里的十四种花”这一部分时,紧扣“五彩缤纷”“满院生辉”“花团锦簇”这些词语组织教学:
1.读读上面的词语,想一想,院子里春、夏、秋花开时是什么样子?闭上眼睛,想想这样的画面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2.作者写院子里的十四种花目的是什么?
3.用这几个词写一段话。
在反复诵读感悟过程中,将品词析句与涵泳体悟融合在一起,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进行语感训练,让学生积累教材中优美的语句,真是简约又实效。
四、拓展延伸,运用语言
俗话说:“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教师可以通过不断的语言实践,让学生将积累的语言进行运用、表达。比如,一教师在教学沙白的诗《秋》之后,要求学生模仿这首诗的写法,写一写“春”“夏”“冬”。因为学生都有自己独特额感悟和体验,所以都很容易地写出来。如,一学生写道:“大地上,盖着积雪一片,如一床棉被,上面睡着冬天。”如果能坚持下去,学生的语感就会有高速的发展,“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也指日可待。
教师可以将阅读体验与文本挖掘出的语感训练资源结合起来,适度拓展语感训练的空间,如学了《爱如茉莉》一文,体悟了父母之间平淡无奇的爱后,让学生依照文中“爱如茉莉,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素雅温馨”写一句话,谈谈你对爱的理解,要求运用打比方的手法,写出爱的特点。生活处处皆语文,教师也可以预设某个生活场景,将本课的阅读体验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链接起来。
总之,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始终抓住“读”这条主线,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多领域地进行自主阅读,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给予他们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阅读,自悟阅读,自得阅读”。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