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拐子”在生活中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习语,就“老拐子”式的“恐吓教育”在我们生活中的普遍性。我在幼儿园实习期间发现,在幼儿园中也普遍存在着“恐吓式的教育”。一开始我认为此种方法是绝对错误的,但随着自己对幼儿园活动的观察和思考,在我发现了教育理论与幼儿园十几间存在的矛盾而又微妙的关系。我将本文中结合“老拐子的故事”来谈一谈幼儿园中的“恐吓式教育”。
一、对于恐吓式教育的现状分析
现在幼儿园的硬件设施都比较完善,能够很好的满足幼儿与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需要。教育者也都是高学历、高技能的优秀人才,能够为由而提供很好的教育活动。但我发现,绝大多数的幼儿园教师都普遍使用“恐吓性的语言”来约束幼儿的行为,且此法颇为有效。特别是对于小、中班的幼儿。在选择“恐吓式语言“时,其一,教师会根据当地的习语来决定。其二。教师也会根据幼儿对事物的认知晨读来选择”恐吓式语言“如:”你在XXX,我就叫警察叔叔把你抓起来。“此种语言是比较奏效的。在幼儿平时的教育中,家长和老师都会告诉幼儿警察叔叔很勇敢、很厉害。在加上心中警察叔叔形象就是一个惩恶扬善,专抓坏人的英雄。当教师这样说时,幼儿会觉得:自己做错了,自己就是坏人,警察叔叔就会来抓我,从而停止行为。
二、产生幼儿园“恐吓式教育”的动机及作用
我个人认为,幼儿教育之中“恐吓式教育”的普遍的运用是成人健康实践中产生的一种现象。这种观念必然也深入成人的思想中,我们便自然的将其归类成一种正确的行为,并进行使用。
其实,绝大部分幼儿园教师使用“恐吓式语言”的动机比较明确。都是希望以此种方法来约束幼儿的行为使幼儿能够听教师的话,保证常规。或是通过此种方法使幼儿形成一种生活习惯。
三、“恐吓式教育”对于幼儿产生的影响
根据皮亚杰理论,5岁以前(包括5岁)的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父母或老师的话就是他们生活中的权威。以此,在幼儿产生任性或是错误行为时,采用“恐吓式教育”,能够很好的约束幼儿的行为,有效地收敛起不好的脾气及行为,帮助幼儿形成一定的习惯和规则意识。但同时也会将恐惧深深地买若有而有效地心灵中,强化幼儿对于未知事物的害怕心理。
另外,“恐吓式教育”容易引起幼儿的不端行为,引发幼儿的某些心理疾病。有资料表明:幼儿正在处于身体机能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对各种对象产生恐惧,如对身体损失的惧怕,对自然事件惧怕,如果成人经常恐吓孩子,就会给他的精神带来压力,加剧内心冲突,使其大脑兴奋或抑制失去平衡。长此以往,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幼儿受惊吓后产生高热、消化不良等状况。
四、减少幼儿园“恐吓式教育”的策略
通过刘晶波先生的《“老拐子”》一文,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此类语言来约束孩子的行为。随着此种观念的深入,我们便自然而然的将其归类成一种正确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性教育孩子的方法。其实,“恐吓式教育”并非是完全不能使用,但是在运用的时候必须讲究方法,进行全面的考虑,使其更好的为幼儿服务。下面所述是我个人的几个看法:
(一)耐心地与幼儿进行沟通。
教育家卢梭所说:“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思想永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若果不了解这些,就无法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教育,也无权对幼儿进行教育。因此,当我们再看到幼儿有不好、或是错误的行为发生时,我们首先应该和他们进行沟通,了解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行为。我们了解到幼儿的想法,或是行为产生的原因后,我们在那“对症下药”,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对幼儿的伤害,还能很好的引导与教育幼儿。
(二)采用“温和”地惩罚方式。
幼儿不听教师的话、随意的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也是幼儿任性的行为。针对幼儿任性的行为,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温和”地惩罚方式。再打到教育效果的同时,又能避免对幼儿的伤害。
温和的惩罚”是指区别于严厉惩罚(恐吓、讥讽、鞭打)的批评、自然结果、逻辑结果和行为处罚。比如幼儿不爱护图书,乱扔图书,就用自然结果的方法惩罚他,只许他看破书;又如有的幼儿不爱护、不整理玩具,乱扔玩具,或不和小朋友好好相处,就用逻辑结果的方法惩罚,即没收他的心爱的玩具,或不让他与同伴玩等等。这些方法对抑制严重任性的行为比较有效。
(三)“尊重孩子,尊重自己”。
尊重幼儿,即从孩子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顺应孩子的天性,遵循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尊重自己,即教育者不能一位地顺着孩子,要对孩子合理实施权威,理性施爱。成人应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尊重他们不同的需求。只要对幼儿有好处就设法去满足。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不同的性格、及承受能力。成人应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尊重他们不同的需求。只要对幼儿有好处就设法去满足。同时成人还要站在教育的角度去发现孩子的兴趣、需求中所蕴涵的教育追求的价值以及可开发的教育生长点。只有在尊重、信任、关怀的氛围中,教育才会有感召力;只有在满足幼儿兴趣、需求的同时融入新的教育因素,引导幼儿的品质向高一级水平发展,以致消除幼儿的任性行为。
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细心地观察和了解幼儿,从实际出发,万万不可以是使用恐吓教育的方法。幼儿教育中经常出现恐吓教育,但是它对于受教育者具有潜在的、消极的影响,值得我们去深入地反思。
一、对于恐吓式教育的现状分析
现在幼儿园的硬件设施都比较完善,能够很好的满足幼儿与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需要。教育者也都是高学历、高技能的优秀人才,能够为由而提供很好的教育活动。但我发现,绝大多数的幼儿园教师都普遍使用“恐吓性的语言”来约束幼儿的行为,且此法颇为有效。特别是对于小、中班的幼儿。在选择“恐吓式语言“时,其一,教师会根据当地的习语来决定。其二。教师也会根据幼儿对事物的认知晨读来选择”恐吓式语言“如:”你在XXX,我就叫警察叔叔把你抓起来。“此种语言是比较奏效的。在幼儿平时的教育中,家长和老师都会告诉幼儿警察叔叔很勇敢、很厉害。在加上心中警察叔叔形象就是一个惩恶扬善,专抓坏人的英雄。当教师这样说时,幼儿会觉得:自己做错了,自己就是坏人,警察叔叔就会来抓我,从而停止行为。
二、产生幼儿园“恐吓式教育”的动机及作用
我个人认为,幼儿教育之中“恐吓式教育”的普遍的运用是成人健康实践中产生的一种现象。这种观念必然也深入成人的思想中,我们便自然的将其归类成一种正确的行为,并进行使用。
其实,绝大部分幼儿园教师使用“恐吓式语言”的动机比较明确。都是希望以此种方法来约束幼儿的行为使幼儿能够听教师的话,保证常规。或是通过此种方法使幼儿形成一种生活习惯。
三、“恐吓式教育”对于幼儿产生的影响
根据皮亚杰理论,5岁以前(包括5岁)的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父母或老师的话就是他们生活中的权威。以此,在幼儿产生任性或是错误行为时,采用“恐吓式教育”,能够很好的约束幼儿的行为,有效地收敛起不好的脾气及行为,帮助幼儿形成一定的习惯和规则意识。但同时也会将恐惧深深地买若有而有效地心灵中,强化幼儿对于未知事物的害怕心理。
另外,“恐吓式教育”容易引起幼儿的不端行为,引发幼儿的某些心理疾病。有资料表明:幼儿正在处于身体机能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对各种对象产生恐惧,如对身体损失的惧怕,对自然事件惧怕,如果成人经常恐吓孩子,就会给他的精神带来压力,加剧内心冲突,使其大脑兴奋或抑制失去平衡。长此以往,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幼儿受惊吓后产生高热、消化不良等状况。
四、减少幼儿园“恐吓式教育”的策略
通过刘晶波先生的《“老拐子”》一文,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此类语言来约束孩子的行为。随着此种观念的深入,我们便自然而然的将其归类成一种正确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性教育孩子的方法。其实,“恐吓式教育”并非是完全不能使用,但是在运用的时候必须讲究方法,进行全面的考虑,使其更好的为幼儿服务。下面所述是我个人的几个看法:
(一)耐心地与幼儿进行沟通。
教育家卢梭所说:“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思想永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若果不了解这些,就无法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教育,也无权对幼儿进行教育。因此,当我们再看到幼儿有不好、或是错误的行为发生时,我们首先应该和他们进行沟通,了解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行为。我们了解到幼儿的想法,或是行为产生的原因后,我们在那“对症下药”,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对幼儿的伤害,还能很好的引导与教育幼儿。
(二)采用“温和”地惩罚方式。
幼儿不听教师的话、随意的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也是幼儿任性的行为。针对幼儿任性的行为,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温和”地惩罚方式。再打到教育效果的同时,又能避免对幼儿的伤害。
温和的惩罚”是指区别于严厉惩罚(恐吓、讥讽、鞭打)的批评、自然结果、逻辑结果和行为处罚。比如幼儿不爱护图书,乱扔图书,就用自然结果的方法惩罚他,只许他看破书;又如有的幼儿不爱护、不整理玩具,乱扔玩具,或不和小朋友好好相处,就用逻辑结果的方法惩罚,即没收他的心爱的玩具,或不让他与同伴玩等等。这些方法对抑制严重任性的行为比较有效。
(三)“尊重孩子,尊重自己”。
尊重幼儿,即从孩子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顺应孩子的天性,遵循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尊重自己,即教育者不能一位地顺着孩子,要对孩子合理实施权威,理性施爱。成人应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尊重他们不同的需求。只要对幼儿有好处就设法去满足。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不同的性格、及承受能力。成人应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尊重他们不同的需求。只要对幼儿有好处就设法去满足。同时成人还要站在教育的角度去发现孩子的兴趣、需求中所蕴涵的教育追求的价值以及可开发的教育生长点。只有在尊重、信任、关怀的氛围中,教育才会有感召力;只有在满足幼儿兴趣、需求的同时融入新的教育因素,引导幼儿的品质向高一级水平发展,以致消除幼儿的任性行为。
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细心地观察和了解幼儿,从实际出发,万万不可以是使用恐吓教育的方法。幼儿教育中经常出现恐吓教育,但是它对于受教育者具有潜在的、消极的影响,值得我们去深入地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