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长期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活动已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期,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造就了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完全不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而学生学习负担沉重,厌学情绪严重,教师教学负担也很沉重。再不改革,人们不禁要问:“教育的出路在哪里?”得出的结论就是只有坚定不移地走新课程改革这条路,教育才能迎来新的春天。
去年,我省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上实现三大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违背。在过去的课堂上,教師几乎占据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学生几乎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填鸭式教学的结果是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乏味。新课改教学理念提倡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变讲堂为学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改变课堂结构,合理安排课堂45分钟的教学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笔者和同事们在教研活动中提出了打造高效课堂这一课题,希望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以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
李岚清副总理也曾明确指出素质教育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所以首先应从教育观念入手,进行彻底的“洗脑”。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笔者发现要打造先进高效的课堂,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为此,我们通过国家远程教育的培训,市教育局组织的培训以及各种渠道的学习、研讨,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并接受了新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更新传统、陈旧的教育理念。
二、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变单一、枯燥的传统教学方法为有趣、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我们应多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深刻体会科学家当时所处情境及确立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学习他们的思维和意志品质,领悟在科学的道路上兴趣、探究方法和信念的重要性,明白通往科学的殿堂是没有坦途的,使知识和情感目标同时实现。
2.小组合作探究法
因为学生具有丰富的思想和创造力,如果把每个个体的才华总和到一起,其发挥出来的力量将令人惊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合作探究,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3.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法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让人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表现和发展。所以在新课程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需要教师提供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勇于接受学生的意见,积极参与问题探讨,平心静气地看待学生,甚至对学生“离谱”的思想和问题也要包涵,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启迪者。
4.实践法
实践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和实习等活动,培养实际运用知识、技能、技巧的能力,并大胆地走出课堂,感知自然、社会。
教师除了采用以上几种方法进行教学外,还应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因为它丰富了教学的多样性,将网络资源运用于课堂,丰富而生动,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高效课堂要求更新教学模式
结合学科特点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我校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学习和实践,总结出了适合我校教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第一,自主学习,阅读感悟,找出不会的问题,约5分钟。
第二,小组合作对学、群学,尝试解决不会的问题,约10分钟。
第三,组长带领小组展示、体验学习成果,约10分钟。
第四,教师围绕“问题”大展示,即反馈问题,约5分钟。
第五,学生整理学案,分层训练,拓展延伸,即自我反馈,约15分钟。
经过一年多的试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被更多的教师认可并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主动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师生关系也更融洽了。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去年,我省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上实现三大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违背。在过去的课堂上,教師几乎占据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学生几乎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填鸭式教学的结果是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乏味。新课改教学理念提倡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变讲堂为学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改变课堂结构,合理安排课堂45分钟的教学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笔者和同事们在教研活动中提出了打造高效课堂这一课题,希望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以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
李岚清副总理也曾明确指出素质教育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所以首先应从教育观念入手,进行彻底的“洗脑”。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笔者发现要打造先进高效的课堂,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为此,我们通过国家远程教育的培训,市教育局组织的培训以及各种渠道的学习、研讨,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并接受了新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更新传统、陈旧的教育理念。
二、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变单一、枯燥的传统教学方法为有趣、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我们应多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深刻体会科学家当时所处情境及确立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学习他们的思维和意志品质,领悟在科学的道路上兴趣、探究方法和信念的重要性,明白通往科学的殿堂是没有坦途的,使知识和情感目标同时实现。
2.小组合作探究法
因为学生具有丰富的思想和创造力,如果把每个个体的才华总和到一起,其发挥出来的力量将令人惊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合作探究,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3.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法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让人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表现和发展。所以在新课程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需要教师提供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勇于接受学生的意见,积极参与问题探讨,平心静气地看待学生,甚至对学生“离谱”的思想和问题也要包涵,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启迪者。
4.实践法
实践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和实习等活动,培养实际运用知识、技能、技巧的能力,并大胆地走出课堂,感知自然、社会。
教师除了采用以上几种方法进行教学外,还应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因为它丰富了教学的多样性,将网络资源运用于课堂,丰富而生动,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高效课堂要求更新教学模式
结合学科特点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我校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学习和实践,总结出了适合我校教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第一,自主学习,阅读感悟,找出不会的问题,约5分钟。
第二,小组合作对学、群学,尝试解决不会的问题,约10分钟。
第三,组长带领小组展示、体验学习成果,约10分钟。
第四,教师围绕“问题”大展示,即反馈问题,约5分钟。
第五,学生整理学案,分层训练,拓展延伸,即自我反馈,约15分钟。
经过一年多的试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被更多的教师认可并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主动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师生关系也更融洽了。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