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难写,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感悟,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体验。它重在学生自主探究,重在学生对生活的体味,对自然的感悟,对艺术作品的品读与鉴赏。
1 体验生活,感受人性之美
语文教学必须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识别生活中的假恶丑。钱理群教授曾说:“在我看来,中小学语文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彼岸世界的向往与想象,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大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中,无时无刻在感受人性的真善美,作为老师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读懂生活中的至情至爱?学完朱自清的《背影》,那“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的为儿子去买橘子时的背影在学生心里定格,学生从中看到了慈父形象,看到慈父的至情至善,也看到了父亲的处境艰难,在逆境中挣扎谋生,那份至爱神情震撼了学生心灵。我趁机要求学生主动和父母交流,了解父母劳动的强度,体味父母的工作艰辛,并为父母梳一次头,做一回按摩,洗一次脚,当一次家,协助父母完成一天的工作,并以“读懂父(母)爱”为题进行写作。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有意识地去体验了父母的辛劳,感悟到浓浓的亲情,而且创作上也有较大的丰收,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文章呈现在我面前。任莉莉的《读懂母爱》:“我的母亲是一个商人,其实也算不上,只是一个小小杂货铺的老板而已。母亲很辛苦,而她的辛苦却没有得到什么回报,换来的只是不怎么充裕的生活和我对她的不理解。......我拿起梳子帮妈妈梳理那又黑又长的头发,突然间,我发现母亲的黑发里藏着无数根银丝,它们就像一根根针刺进我的心里,什么时候,母亲变得如此苍老,我怎么从未察觉?这一根根的银丝潜藏了多少爱啊!瞬间,我感觉好像有股热流从我眼里溢出,我不知是因为感动还是惭愧。啊,母亲我终于读懂您的爱,我会将这份厚重的爱永远珍藏在心底,我会用一生来报答你的!我爱你,母亲!”
张勤劳的《倾听老车的呼吸》“......从此,这辆‘二手车’成了父亲胯下的‘乌骓’,跟着他一路走南闯北。然而,最令他兴奋的还是开着车送我上学。可是虚荣心极强的我不愿丢这个脸,一辆‘二手车’又破又旧,尤其是那‘突突突’的呻吟简直是我的奇耻大辱。尽管千万个不愿意,可还是让父母的大手拽上车,倾听那刺耳的‘突突’声,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煎熬......然而,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背影》彻底再造了我的思想和人性,‘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读到这里,我分明感到我的心怦然一动,那些文字似斧凿一般雕刻着我的心灵,我的眼睛湿润了,眼眶里有股酸楚的热流在回旋打转,我对我那些日子里一些幼稚的看法感到从未有过的难堪。啊,车!啊,父亲!……”
这些文章自然写成,质朴感人。体验亲情的系列活动让许多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父母的关爱甚至叛逆顶撞父母的学生变成了动感情的人,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获得了诸多感触,从而理解了父母,理解了至爱亲情,与父母关系融洽了起来,笔端含情,书写出一篇篇情真意切的美文。
2 体验自然的美,激活写作密码
教育学生观察自然,欣赏自然,在自然中捕捉灵性,提高感悟力。“一枝一叶总关情”,“点点滴滴动人心”。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思考,不断充实自己的写作材料库,这样,就能杜绝那些大话、空话、假话,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感悟世人对客观世界本身的感受与体悟,是一种情与理的升华。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毗邻秦岭,秦岭是一座大山脉,树木葱茏,依红叠翠,风景宜人。石头河、仰天河水库,波光粼粼,飞鸟翔集,是个踏青的好地方。站在山顶眺望家乡,瓦蓝的天空,蓬勃的田野,白色的小洋楼,构成以一幅幅美妙的画卷。带学生到山水的怀抱里欣赏美景,放飞风筝,到草地上自由玩耍,使学生对自然进行真实的体验,心情愉悦,神清气爽,学生的兴致高涨,不住地惊呼:“太美了,想不到春天的秦岭这么美!”沉睡在心底对美热烈追求的激情被激活了,对美描绘的密码被激活了,学生的语言思维变得灵动起来:“我听到了小鸟的声音。”“我听到了大地心脏崩裂束缚的声音!”“我看到了绽放的山花”“我看到了春的神韵!”“啊,我觉得春风好暖好柔”“啊,我醉了,好像要和这美妙的春光融为一体了!”学生们俨然成了诗人,出口成章,相互打趣。于是学生笔下一篇篇美文又精彩纷呈。
3 体验文学作品的美
写作的提高,离不开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感悟。开设自由阅读和自由交流课,把“课外阅读”“文学沙龙”请进课文课堂,是让学生体验文学作品的美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阅读一定量的作品以后便进行交流,从最感兴趣的话题开始:读了什么作品,喜欢作品中什么任务,什么情节,有些什么感受,体验到了什么样的美等等。让学生畅所欲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交流者中的普通一员,要把自己的阅读所得奉献出来,同时还必须对学生交流中表现出的阅读品味、阅读方法、阅读见解给予评价与鼓励,激发学生展示自己欣赏能力、阅读品味、独到见解的强烈愿望。
文学教育是潜移默化式的教育,多读文学作品,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扬写作有巨大的作用。
1 体验生活,感受人性之美
语文教学必须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识别生活中的假恶丑。钱理群教授曾说:“在我看来,中小学语文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彼岸世界的向往与想象,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大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中,无时无刻在感受人性的真善美,作为老师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读懂生活中的至情至爱?学完朱自清的《背影》,那“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的为儿子去买橘子时的背影在学生心里定格,学生从中看到了慈父形象,看到慈父的至情至善,也看到了父亲的处境艰难,在逆境中挣扎谋生,那份至爱神情震撼了学生心灵。我趁机要求学生主动和父母交流,了解父母劳动的强度,体味父母的工作艰辛,并为父母梳一次头,做一回按摩,洗一次脚,当一次家,协助父母完成一天的工作,并以“读懂父(母)爱”为题进行写作。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有意识地去体验了父母的辛劳,感悟到浓浓的亲情,而且创作上也有较大的丰收,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文章呈现在我面前。任莉莉的《读懂母爱》:“我的母亲是一个商人,其实也算不上,只是一个小小杂货铺的老板而已。母亲很辛苦,而她的辛苦却没有得到什么回报,换来的只是不怎么充裕的生活和我对她的不理解。......我拿起梳子帮妈妈梳理那又黑又长的头发,突然间,我发现母亲的黑发里藏着无数根银丝,它们就像一根根针刺进我的心里,什么时候,母亲变得如此苍老,我怎么从未察觉?这一根根的银丝潜藏了多少爱啊!瞬间,我感觉好像有股热流从我眼里溢出,我不知是因为感动还是惭愧。啊,母亲我终于读懂您的爱,我会将这份厚重的爱永远珍藏在心底,我会用一生来报答你的!我爱你,母亲!”
张勤劳的《倾听老车的呼吸》“......从此,这辆‘二手车’成了父亲胯下的‘乌骓’,跟着他一路走南闯北。然而,最令他兴奋的还是开着车送我上学。可是虚荣心极强的我不愿丢这个脸,一辆‘二手车’又破又旧,尤其是那‘突突突’的呻吟简直是我的奇耻大辱。尽管千万个不愿意,可还是让父母的大手拽上车,倾听那刺耳的‘突突’声,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煎熬......然而,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背影》彻底再造了我的思想和人性,‘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读到这里,我分明感到我的心怦然一动,那些文字似斧凿一般雕刻着我的心灵,我的眼睛湿润了,眼眶里有股酸楚的热流在回旋打转,我对我那些日子里一些幼稚的看法感到从未有过的难堪。啊,车!啊,父亲!……”
这些文章自然写成,质朴感人。体验亲情的系列活动让许多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父母的关爱甚至叛逆顶撞父母的学生变成了动感情的人,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获得了诸多感触,从而理解了父母,理解了至爱亲情,与父母关系融洽了起来,笔端含情,书写出一篇篇情真意切的美文。
2 体验自然的美,激活写作密码
教育学生观察自然,欣赏自然,在自然中捕捉灵性,提高感悟力。“一枝一叶总关情”,“点点滴滴动人心”。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思考,不断充实自己的写作材料库,这样,就能杜绝那些大话、空话、假话,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感悟世人对客观世界本身的感受与体悟,是一种情与理的升华。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毗邻秦岭,秦岭是一座大山脉,树木葱茏,依红叠翠,风景宜人。石头河、仰天河水库,波光粼粼,飞鸟翔集,是个踏青的好地方。站在山顶眺望家乡,瓦蓝的天空,蓬勃的田野,白色的小洋楼,构成以一幅幅美妙的画卷。带学生到山水的怀抱里欣赏美景,放飞风筝,到草地上自由玩耍,使学生对自然进行真实的体验,心情愉悦,神清气爽,学生的兴致高涨,不住地惊呼:“太美了,想不到春天的秦岭这么美!”沉睡在心底对美热烈追求的激情被激活了,对美描绘的密码被激活了,学生的语言思维变得灵动起来:“我听到了小鸟的声音。”“我听到了大地心脏崩裂束缚的声音!”“我看到了绽放的山花”“我看到了春的神韵!”“啊,我觉得春风好暖好柔”“啊,我醉了,好像要和这美妙的春光融为一体了!”学生们俨然成了诗人,出口成章,相互打趣。于是学生笔下一篇篇美文又精彩纷呈。
3 体验文学作品的美
写作的提高,离不开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感悟。开设自由阅读和自由交流课,把“课外阅读”“文学沙龙”请进课文课堂,是让学生体验文学作品的美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阅读一定量的作品以后便进行交流,从最感兴趣的话题开始:读了什么作品,喜欢作品中什么任务,什么情节,有些什么感受,体验到了什么样的美等等。让学生畅所欲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交流者中的普通一员,要把自己的阅读所得奉献出来,同时还必须对学生交流中表现出的阅读品味、阅读方法、阅读见解给予评价与鼓励,激发学生展示自己欣赏能力、阅读品味、独到见解的强烈愿望。
文学教育是潜移默化式的教育,多读文学作品,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扬写作有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