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的泌乳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种内分泌参与的心理过程,初产妇没有生产经验,其精神状态和体力状况都会直接影响哺乳过程。积极的干预措施有利于母乳喂养,专职的责任护士与产妇在一起,应用心理暗示的方法,促进母亲生理功能的恢复,通过分析患者母乳不足的原因,和对临床的观察和实践并采取相应的心理的干预措施,有效的提高了母乳的喂养率。
【关键词】心理干预初产妇泌乳障碍护理
1 临床资料
2007年8月~2008年6月在我院分娩初产妇714对,剖宫产304对,顺产418对。发生泌乳不足的有115例,占初产妇的16%,其中产妇因素84例,占73.04%;缺乏哺乳技巧知识22例,占19.13%;乳头凹陷9例,占7.83%。分娩后30min内除母婴异常者外,其余常规给予早接触、早吸吮。
2 影响产妇泌乳不足的因素
2.1 精神因素
2.1.1 初产妇女分娩时体力消耗很大,精神比较容易萎靡,疲劳或因为剖宫产术造成切口疼痛而是产妇得到充分的休息,影响乳汁分泌的,心情浮躁使得乳汁减少。
2.1.2 在调查的时候发现,有些妇女因为担心母乳喂养后乳房的形状,所以为了避免身材走样而拒绝哺乳,对泌乳就产生了负面的心理暗示,再加上婴儿频繁的吮吸所以得不到刺激也会减少泌乳。
2.1.3妇女缺乏一定的哺乳技巧和一定的喂养知识,因为妈妈的姿势不正确,婴儿可以将乳头大部分含在嘴里,妈妈因为疼痛而减少让婴儿停止吮吸,或出现乳头的龟裂影响了乳汁的分泌。
3 应用心理干预促进乳汁分泌
3.1 控制剖宫产率,因为伤口疼痛会影响产妇喂养的信心和姿势,以致在生产后的第一时间婴儿觅乳本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造成日后哺乳困难。
3.2 对产妇进行一定的产后指导,教会产妇采用正确的哺乳方法及抱婴姿势,并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心情舒畅,保持一定的情绪。
3.3 应用正确的心理疗法给予产妇精神上的鼓励,心理上的安慰,体力上的支持,使产妇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树立护士在母亲心目中的权威,消除产妇对分娩的恐惧,增强对疼痛的耐受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充足的体力,使子宫收缩良好。应用心理暗示中的期望定律,让初为人母的产妇坚信自己的乳汁充足,护士利用母亲要自己哺育孩子的强烈期望,加以暗示如:“你的奶这么早就下来了,真好!”“你的奶已足够多了完全够孩子吃了”“你真棒,这么早就泌乳了,你的孩子真幸福”等等暗示性语言,同时配合按摩乳房,擦拭溢出乳汁等动作,使其消除顾虑,减轻心理负担,全身心投入哺乳中去,帮助母亲树立纯母乳喂养的信心,告诉她们自己的乳汁完全可以满足孩子的需要。同时护士还有责任取得家属的信任与支持,使产妇出院后家属能主动承担起鼓励和支持者的角色。
3.4 加强母乳喂养知识宣传教育
3.5 加强营养,多给予汤汁类温热营养的饮食,促进产妇泌乳。
4 小结
4.1 母亲的哺乳欲望对泌乳起正性心理暗示作用,婴儿吸吮的刺激和母亲强烈的哺乳欲望是产妇产生乳泌反射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导致产妇泌乳不足的原因以产妇精神因素最常见,高达73%,因此我们要把母乳喂养工作重点放在解决产妇存在的精神问题上,多给产妇进行心理暗示和疏导。
4.2 经过采取以上对策,我科初产妇泌乳不足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84例精神因素致使少乳的初产妇有52例恢复泌乳,使我院产妇母乳喂养率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钱幼琼.有关泌乳的机制[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8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妇幼卫生司.母乳喂养知识教材.北京:北京新闻出版局
[3]赖珍霞《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作者;白涛女 1973年2月籍贯;河北张家口市本科护理部副主任主管护师
【关键词】心理干预初产妇泌乳障碍护理
1 临床资料
2007年8月~2008年6月在我院分娩初产妇714对,剖宫产304对,顺产418对。发生泌乳不足的有115例,占初产妇的16%,其中产妇因素84例,占73.04%;缺乏哺乳技巧知识22例,占19.13%;乳头凹陷9例,占7.83%。分娩后30min内除母婴异常者外,其余常规给予早接触、早吸吮。
2 影响产妇泌乳不足的因素
2.1 精神因素
2.1.1 初产妇女分娩时体力消耗很大,精神比较容易萎靡,疲劳或因为剖宫产术造成切口疼痛而是产妇得到充分的休息,影响乳汁分泌的,心情浮躁使得乳汁减少。
2.1.2 在调查的时候发现,有些妇女因为担心母乳喂养后乳房的形状,所以为了避免身材走样而拒绝哺乳,对泌乳就产生了负面的心理暗示,再加上婴儿频繁的吮吸所以得不到刺激也会减少泌乳。
2.1.3妇女缺乏一定的哺乳技巧和一定的喂养知识,因为妈妈的姿势不正确,婴儿可以将乳头大部分含在嘴里,妈妈因为疼痛而减少让婴儿停止吮吸,或出现乳头的龟裂影响了乳汁的分泌。
3 应用心理干预促进乳汁分泌
3.1 控制剖宫产率,因为伤口疼痛会影响产妇喂养的信心和姿势,以致在生产后的第一时间婴儿觅乳本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造成日后哺乳困难。
3.2 对产妇进行一定的产后指导,教会产妇采用正确的哺乳方法及抱婴姿势,并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心情舒畅,保持一定的情绪。
3.3 应用正确的心理疗法给予产妇精神上的鼓励,心理上的安慰,体力上的支持,使产妇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树立护士在母亲心目中的权威,消除产妇对分娩的恐惧,增强对疼痛的耐受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充足的体力,使子宫收缩良好。应用心理暗示中的期望定律,让初为人母的产妇坚信自己的乳汁充足,护士利用母亲要自己哺育孩子的强烈期望,加以暗示如:“你的奶这么早就下来了,真好!”“你的奶已足够多了完全够孩子吃了”“你真棒,这么早就泌乳了,你的孩子真幸福”等等暗示性语言,同时配合按摩乳房,擦拭溢出乳汁等动作,使其消除顾虑,减轻心理负担,全身心投入哺乳中去,帮助母亲树立纯母乳喂养的信心,告诉她们自己的乳汁完全可以满足孩子的需要。同时护士还有责任取得家属的信任与支持,使产妇出院后家属能主动承担起鼓励和支持者的角色。
3.4 加强母乳喂养知识宣传教育
3.5 加强营养,多给予汤汁类温热营养的饮食,促进产妇泌乳。
4 小结
4.1 母亲的哺乳欲望对泌乳起正性心理暗示作用,婴儿吸吮的刺激和母亲强烈的哺乳欲望是产妇产生乳泌反射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导致产妇泌乳不足的原因以产妇精神因素最常见,高达73%,因此我们要把母乳喂养工作重点放在解决产妇存在的精神问题上,多给产妇进行心理暗示和疏导。
4.2 经过采取以上对策,我科初产妇泌乳不足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84例精神因素致使少乳的初产妇有52例恢复泌乳,使我院产妇母乳喂养率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钱幼琼.有关泌乳的机制[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8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妇幼卫生司.母乳喂养知识教材.北京:北京新闻出版局
[3]赖珍霞《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作者;白涛女 1973年2月籍贯;河北张家口市本科护理部副主任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