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中Do a survey的运用与思考 ??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F308440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Do a survey板块是译林版小学英语高年级教材中经常出现的板块,是对课文中重点句型的复习和补充,也是教师有效运用表格反馈学情的一种形式。它主要通过问答、填表的方式来锻炼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及在具体情境中利用已有的英语语言来搜集、分析、加工、传递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Do a survey板块 时间 设计 思考
  Survey是一个常用的英文单词,表示调查、问卷的意思,Do a survey是译林版小学英语高年级教材中经常出现的板块,是对课文中重点句型的复习和补充,也是教师有效运用表格反馈学情的一种形式,主要通过问答、填表的方式来锻炼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及在具体情境中利用已有的英语语言来搜集、分析、加工、传递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Do a survey以师生、生生间的问答为基础,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转换为具体、清晰、操作性较强的直观教学手段——表格,学生一目了然,教师也能准确掌握学情。
  一、时间安排
  编者将Do a survey这一板块安排在课文学习之后,Fun time板块教学要求教师在新授完本单元课文之后,确定学生已经掌握的本单元重点句型,同时了解并复习与之相关的词汇及句型,这样才能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如在教学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3 How many?一课时,编者设计了这样一个调查练习:What do you have?I have…/How many…do you have?I have…这时,教师应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先复习课文中相关重点句型。笔者首先通过“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让学生通过连词成句来进行复习;然后复习文具、玩具等相关单词,主要是通过头脑风暴的游戏,让学生回忆并说出已经学过的文具、玩具类单词;最后让学生进行对话操练。最好师生先进行示范演示,学生完全熟悉、掌握了词汇和句型之后再进行调查。因为学生复习之后,对调查中所涉及的词汇、句型会比较熟悉,此时做调查,才会起到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作用。
  二、设计安排
  时间安排好了,那么该如何设计调查活动呢?笔者一般会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最易操作的分组形式就是前后桌4人一组。每组必须选择一名英语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这样可以起到示范带头作用。首先在组内进行调查,做到人人开口提问题、人人动手做记录。这样,小组内的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
  当然这远远不够,因为这样调查的面太窄了。所以,下一个环节笔者通常会用2~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们去调查其他小组的同学,这样调查范围就大了,学生们也更加自由了,Do a survey环节也就变成了自由调查。在此过程中,学生们通常都是从自己的好朋友开始调查,然后再调查其他同学。因为有些胆小、内向的学生在老师或者不熟悉的人面前没有勇气开口说英语,怕出错、出丑;而面对自己的好朋友,他们完全没有害羞心理,能够积极、愉悦地进行调查,轻松的氛围能促使他们主动开口用英语问答。此时,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教室内巡视,及时提醒他们用英语交流、倾听他们的回答、鼓励基础较弱的学生参与其中。这样就保证了课堂调查的有效性,并且真正做到了用英语交流。
  Do a survey板块的最后一步就是让学生报告,很多教师会忽略这一步,但笔者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环节。全班整体性的口语交际活动如果草草收场,会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且不能检测调查效果。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 Hobbies为例。本单元的调查句型是What do you like doing?及回答I like…来调查本组同学的爱好。调查活动结束后,笔者要求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In our group,…likes…”笔者认为,只有这样,本次调查活动才算完成,才真正做到了听、说、读、写全面结合。同时,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语言知识的交际功能,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三、思考
  1.调查氛围宜和谐
  Do a survey这一板块主要是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并且能够传递与汇报。它不同于简单的重复和阅读,学生心中难免会紧张、不自信,害怕说错了引来同学们的嘲笑,甚至是教师的批评。所以,和谐、宽松的调查氛围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表情、手势等让所有学生意识到:只要我开口说,我就是最棒的,哪怕说错了也没有关系。此时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come on”、一个小小的击掌等,都会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在调查活动中敢说、乐说。
  2.调查目的宜明晰
  在整个调查活动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人,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活动前务必要让学生明晰调查的目的,否则可能会出现无法控制的混乱局面,甚至活动无法进行。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3 A healthy diet为例。本单元的调查句型是“What do you have for breakfast/ lunch/ dinner?I have… for breakfast/ lunch/ dinner.”。教师必须要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调查的是早饭、午饭和晚饭分别吃什么,否则六年级学生因为有丰富的单词储备,他们很可能会天马行空地说出很多不适合的食物,这样就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滑稽局面,也偏离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因此,调查前必须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调查操作宜有序
  操作是整个调查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确活动的各步骤及要求。仍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3 A healthy diet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平时每餐都吃些什么,如果是没有学过的词汇,正好可以补充、拓展;接着让学生考虑准备调查哪些人,提前做好记录;然后进行调查活动,注意一定要用英语进行问答;最后进行汇报。在此环节中,教师必须做好巡视、调节等工作,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调查活动中来,特别是口语相对较弱或者性格较内向的学生,在确定调查对象时,教师应该做好强弱搭配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4.调查反馈宜及时
  很多教師会忽略最后的调查反馈环节,殊不知这正是Do a survey板块的点睛之处。笔者认为,如果只有调查,没有反馈,这是不成功的。学生花了大力气问答和搜集信息,结果没有反馈、总结与思考,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些信息。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8 Our dreams为例。本单元的调查句型是“What do you want to be?I want to be a/an…”。学生调查结束后,笔者让学生进行反馈:“In our group,…students want to be…”通过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想成为doctor、policeman、scientist的学生很多,但是选择farmer、worker、waiter的学生几乎没有。笔者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教育学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勤恳努力工作,就值得我们尊敬,我们的社会生活离不开任何一项职业。这样的调查活动,学生才有真正的收获。
  小学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调查方式也比较简单,多以表格为主。其实做调查不仅可以运用于复习旧知识,还可以尝试运用于教学新知识;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运用,还可以尝试课后运用;不仅可以由编者、教师设计,还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设计……总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给予指导,让学生真正开口说英语、用英语,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探究基于动态操作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养成,最终引领学生的思维水平从低阶走向高阶,实现能力与素养共同提升。  【关键词】动态操作 动态想象 动态思维  一、研究缘起  (一)一次教学实践  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对问题
為了迎接新年,乌儿们跳起了“空中舞蹈”。不知道你留意观察没有,它们走起路来,同样身姿曼妙。不信你瞧!  供稿:熊蜂
【摘要】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教师往往重视篇章教学,而忽视词语的有效教学。然而,很多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恰恰是文章理解的关键所在。教师应抓住关键点,用幽默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词语放入具体语境之中,抑或结合具体生活,品味词语的丰富内涵,感受学习语文的情趣,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词语 有效教学 体验情趣  一、引言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一课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以自
帕格尼尼在维也纳举行音乐会,演奏开始后,一把普通的小提琴在帕格尼尼手中发出不同凡响的琴声,抵得上一个乐队的气势。  观众中有一位盲人问坐在身旁的人:“台上有多少人演奏?”那人告诉他:“只有帕格尼尼一个人。”他赶紧摸索着走出剧场,口中高声喊道:“魔鬼! 魔鬼!他一定是魔鬼!”   演出结束后,掌声雷动。就在这时,一位老男爵走近舞台,对帕格尼尼嚷道:“先生,你的技艺靠的是这把琴,你的琴一定有魔力!” 
教师教学共同体这一概念兴起于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提出的“雏形的社会”这一理念,时至今日,对这一理念的研究与探索仍然是国内外教育学家和学者共同探索的热门课题之一。这种教师间的合作学习方式,不但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构建了实践、合作、反思的平台,更为教师的专业群体性提升发挥出了积极意义。如此,教师整体专业成长的同时,也使得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得到了共同进步,教育质量和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教育改革浪潮下,
【摘要】“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从认识具体的、确定的数过渡到认识抽象的、可变的数,是对数的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而学生解决问题从算式解,发展到列方程解,这也是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一次飞跃。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完成对“用字母表示数”认知上的飞跃,一直是一线教师永恒的探索。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对“用字母表示数”一课进行再思考、再探究。   【关键词】字母 数 数量 数量关系  “用字母表示
【摘要】情境圖、课件、合作探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我们的课堂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适当铺垫,顺势引导,通过层层深入来构建新知;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以学定教,通过核心问题的引领,关注学生的学习。简洁课堂,强调给予学生大空间,教师提出具备开放性和自由度的核心问题,给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留下充分的空间,从而彰显数学的本质,以更简洁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关键词】以学定教 顺
【摘要】本文针对有自闭症的学生进行研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试着用一些方法让这样的学生能尽快适应学校生活,能和其他同学正常交往,让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自闭症 合理情绪 认知调整 家校配合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以社会交往和沟通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发育障碍。早期被认为是儿童期的精神分裂症,也曾一度被认为是儿童的心理问题。后来人们逐渐明白自闭症是儿童发育障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以来,老师们对新课改理念都普遍认可,也在不断改变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但在教学中仍存在许多困惑,如“老师讲了的,学生还不会”“学生学会了的,做题时不能举一反三,遇到没有见过的题目还是不会做”等等。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我们教学中没有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历史知识、事件产生背景、发展的过程、结果等逻辑关系,没有弄清知识点在本单元及其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把历史知识“零散的
【摘要】教师要在体育活动中创设自主快乐的活动环境,提供自主探究的活动材料,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发掘幼儿运动潜能,促进各项体能的提升与超越。践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在体育活动的“改变”上寻求突破。  【关键词】幼儿体育活动 改变 创新 超越  一、理念改变,促使活动形式不断改变  1.改变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打破传统模式  陈鹤琴提出:教师首先应该转变教学思想,进行自我改造,然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