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课程,顾名思义就是引领学生探讨物的道理,研究事物规律。因而物理有其初中物理的学习离不开生活,多彩的生活构成了物理学习、研究的全部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把丰富多彩的生活融入物理课堂就会引发学生极大兴趣。
关键词:生活;融入;物理;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73-01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物理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另一方面由于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奇特的想象,学生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接受,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也很重要。
一、生活走向物理,物理是有趣的
1、发学生学习兴趣。物理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物理课堂教学要结合教材知识,联系日常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物理现象及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从而以强烈的好奇心、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物态变化》的教学中,像“夏天感觉井水凉,冬天感觉井水热”“测体温时先要把体温计甩一甩”“刚洗完澡感觉很冷”“夏天吃冰棍儿时,刚从冰柜里面拿出来,包装纸外面有‘粉’,剥开之后会冒‘烟’,把它放在茶杯里,茶杯会出‘汗’”“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过段时间变小甚至不见了” 。还有刚煮熟的鸡蛋从开水里捞出后,放到冷水里浸浸就容易剥壳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万吨巨轮能够漂浮于水面,而一块小小的铁片却会沉入水底,这又是为什么呢?人接触高压电线会触电,而小鸟落在高压电线上怎么却安然无恙呢?……诸如此类的现象,学生很想知道其中的道理,从而也就激发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枯燥课堂生动化。生活中随处包含着物理小知识,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对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下学习,不仅能充分开拓学生的思维,还能改变物理课堂教学的枯燥氛围,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物理课堂学习氛围。学习杠杆这一节时,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学生总是分不清,如果把学生熟悉的钳子,铁锹,钓鱼竿,瓶起子拿进课堂让学生看一看,做一做,画一画,对比着学习就容易多了。还有同学们熟悉的瓶子可以这样用:用大饮料瓶或小玻璃瓶制作“浮沉子”,随着瓶子的重力变化,小玻璃瓶子实现上浮或者下沉,效果如同变魔术一样神奇.在空瓶子侧壁的不同高度和同一高度的不同方向钻上小孔,给瓶内装水,比较孔子喷水的远近,得到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空瓶子还可以用来演示“声音具有能量”———将瓶子底部剪去磨平,蒙上薄膜,然后将瓶口对准点燃的蜡烛,轻敲薄膜可看到烛焰的晃动甚至熄灭.还可装入淘米水演示光的直线传播,铅笔放入水中探究折射,瓶盖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把学生熟悉的事物融入课堂,使枯燥的物理课变得兴趣昂然,繁难的物理知识容易接受,实验变得简单明了,物理知识就变得通俗易懂了。
3、高学生注意力。一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很关键,所以我们要把学生熟悉的东西融入物理课堂上,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物理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注意力,可以让学生感到轻松,在课堂上直接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元素,让学生直接联想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学生就会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并且愿意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在这种状态下,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课堂知识。教室外的鸟鸣声、操场上的跑步声、教室里的门窗、桌凳、黑板、粉笔,同学们的书本、铅笔、直尺和橡皮,包括我们的坐立行走等等。把这些同学身边事物和现象信手拈来,时刻着他们的注意力,课堂效果会不好吗!
二、物理走向生活,物理是有用的
1.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学生获得物理感性材料的一个重要“窗户”,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入门阶段,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平时善于多观察自然现象和身边事的习惯。启发他们练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自己观察到现象和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使“物理生活化,生活物理化”。例如,讲完电功率的知识后,让学生观察家中用电器的名牌,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等参数。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电功率的理解。
2.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知识,只有与生活、生产相结合,才会有活力。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们在研究中学会知识,学懂知识。如电学中测电笔,直接在教室里的插座中使用;瓷砖可以吸住吸盘,验证大气压的存在;笤帚可以让学生理解费力杠杆费力却省距离.学习摩擦力时让学生观察自行车那些地方是需要加大摩擦力,那些地方需要见效摩擦力,采取了怎样的解决方法。通过这些生活实际的联系,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运用。
3.养学生的人文教育。我国是文明礼仪之国,但是长期以来,许多教师特别是理科教师,只重视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而轻视人文素质的培养,结果导致了学生知书不识礼,知识水平与道德水准失衡.要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的下一代,注重人文教育势在必行。物理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以人为本,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对社会有用的人。结合生活树立楷模,联系社会实际,了解科技发展更能激励学生反省自己,热爱大自然,回报社会。
物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物理学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陶行知说过,生活就是教育。学习物理的过程,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过程。生活中的现象,身边的物理知识,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观察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学习中,我们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物理课堂必将会焕发出自己独特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朱道荣. 例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 湖北中小学实验室, 2000,(05) .
[2]朱长华. 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宿州学院学报, 2005,(04) .
关键词:生活;融入;物理;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73-01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物理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另一方面由于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奇特的想象,学生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接受,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也很重要。
一、生活走向物理,物理是有趣的
1、发学生学习兴趣。物理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物理课堂教学要结合教材知识,联系日常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物理现象及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从而以强烈的好奇心、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物态变化》的教学中,像“夏天感觉井水凉,冬天感觉井水热”“测体温时先要把体温计甩一甩”“刚洗完澡感觉很冷”“夏天吃冰棍儿时,刚从冰柜里面拿出来,包装纸外面有‘粉’,剥开之后会冒‘烟’,把它放在茶杯里,茶杯会出‘汗’”“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过段时间变小甚至不见了” 。还有刚煮熟的鸡蛋从开水里捞出后,放到冷水里浸浸就容易剥壳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万吨巨轮能够漂浮于水面,而一块小小的铁片却会沉入水底,这又是为什么呢?人接触高压电线会触电,而小鸟落在高压电线上怎么却安然无恙呢?……诸如此类的现象,学生很想知道其中的道理,从而也就激发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枯燥课堂生动化。生活中随处包含着物理小知识,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对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下学习,不仅能充分开拓学生的思维,还能改变物理课堂教学的枯燥氛围,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物理课堂学习氛围。学习杠杆这一节时,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学生总是分不清,如果把学生熟悉的钳子,铁锹,钓鱼竿,瓶起子拿进课堂让学生看一看,做一做,画一画,对比着学习就容易多了。还有同学们熟悉的瓶子可以这样用:用大饮料瓶或小玻璃瓶制作“浮沉子”,随着瓶子的重力变化,小玻璃瓶子实现上浮或者下沉,效果如同变魔术一样神奇.在空瓶子侧壁的不同高度和同一高度的不同方向钻上小孔,给瓶内装水,比较孔子喷水的远近,得到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空瓶子还可以用来演示“声音具有能量”———将瓶子底部剪去磨平,蒙上薄膜,然后将瓶口对准点燃的蜡烛,轻敲薄膜可看到烛焰的晃动甚至熄灭.还可装入淘米水演示光的直线传播,铅笔放入水中探究折射,瓶盖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把学生熟悉的事物融入课堂,使枯燥的物理课变得兴趣昂然,繁难的物理知识容易接受,实验变得简单明了,物理知识就变得通俗易懂了。
3、高学生注意力。一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很关键,所以我们要把学生熟悉的东西融入物理课堂上,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物理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注意力,可以让学生感到轻松,在课堂上直接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元素,让学生直接联想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学生就会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并且愿意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在这种状态下,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课堂知识。教室外的鸟鸣声、操场上的跑步声、教室里的门窗、桌凳、黑板、粉笔,同学们的书本、铅笔、直尺和橡皮,包括我们的坐立行走等等。把这些同学身边事物和现象信手拈来,时刻着他们的注意力,课堂效果会不好吗!
二、物理走向生活,物理是有用的
1.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学生获得物理感性材料的一个重要“窗户”,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入门阶段,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平时善于多观察自然现象和身边事的习惯。启发他们练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自己观察到现象和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使“物理生活化,生活物理化”。例如,讲完电功率的知识后,让学生观察家中用电器的名牌,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等参数。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电功率的理解。
2.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知识,只有与生活、生产相结合,才会有活力。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们在研究中学会知识,学懂知识。如电学中测电笔,直接在教室里的插座中使用;瓷砖可以吸住吸盘,验证大气压的存在;笤帚可以让学生理解费力杠杆费力却省距离.学习摩擦力时让学生观察自行车那些地方是需要加大摩擦力,那些地方需要见效摩擦力,采取了怎样的解决方法。通过这些生活实际的联系,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运用。
3.养学生的人文教育。我国是文明礼仪之国,但是长期以来,许多教师特别是理科教师,只重视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而轻视人文素质的培养,结果导致了学生知书不识礼,知识水平与道德水准失衡.要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的下一代,注重人文教育势在必行。物理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以人为本,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对社会有用的人。结合生活树立楷模,联系社会实际,了解科技发展更能激励学生反省自己,热爱大自然,回报社会。
物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物理学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陶行知说过,生活就是教育。学习物理的过程,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过程。生活中的现象,身边的物理知识,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观察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学习中,我们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物理课堂必将会焕发出自己独特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朱道荣. 例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 湖北中小学实验室, 2000,(05) .
[2]朱长华. 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宿州学院学报, 200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