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根词族研究的命题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9830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认知角度看,同根词族是语言世界图景的片段,是一种知识经验结构。一个同根词族即体现一个概念框架,其共同的词根是框架内具有原型范畴特征的核心概念。同根词族之间各成员的角色关系对应于命题成分的关系,形成命题-框架结构,因此可以命题成分为工具对其进行分析。
  同根词族认知概念框架命题同根词族(гнездо однокоренных слов)是同一语言系统内由同一词根演化而来、语义相通并且形式相近的词汇聚合体。例如,现代俄语中的круглый(圆形的)、круглеть(变圆)、круглить(使呈圆形)、кругляк(圆木)等派生词,都具有共同的词根круг(圆),并由其衍生而来,是一个同根词族。在结构主义的影响下,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同根词族的研究大都局限于传统的词汇-语义学方法。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使得认知视角的构词学研究成为热点,为同根词族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平台。本文拟对同根词族认知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简要总结;并以грим(化妆)同根词族为例,以命题成分为工具对其分析研究。
  一、同根词族认知研究的理论基础
  对词族的认知研究离不开框架理论。框架理论最早由美国人工智能专家M.Minsky提出,C.Fillmore将其引入到语言学领域。从认知角度看,框架指的是一种知识经验结构、一种概念系统的组织方式。每个框架都是一个概念系统,同一框架内的概念彼此联系并可互相激活。框架中有一个核心概念,该核心概念通常具有感觉的直观性,并由其衍生出其它边缘的概念。概念框架就是以该核心概念为起点的百科知识网络。(胡超,2009)一个同根词族体现一个概念框架,其共同的词根就是该框架的核心概念的称名,每个派生词则代表着框架内的一个单独概念。Кубрякова(2004)也指出,从认知角度看,派生词系统是保存、汲取、接受知识并将其系统化的单位。
  在概念框架中,并非任何一个概念都能成为核心概念。只有具备原型范畴特征的概念才能充当核心概念。原型范畴理论认为,框架内部的概念具有家族相似性,即彼此之间都有相似特征,但相似的程度又不一样。没有一个概念具有该框架的全部特征,也不会有两个概念具有相同的特征。但有一个概念具有更多与其它成员相同的属性,可以作为框架系统的原型,因此占据框架的核心位置。(赵艳芳,2001)原型能更好地表征概念,是概念框架形成的基本因素。所有概念框架都是以被凸显的原型概念定位的。因此,在同根词族层面,哪个词能够成为其共同的词根并不是任意的,只有体现原型范畴概念的词才能成为其共同的词根。
  同一框架内的概念体现的是相对真实的知识经验,因此可以命题为工具分析其角色关系。笔者认为,这种思想最早见于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摩狄斯泰学派,该学派从哲学、逻辑学角度研究语法结构。与之一脉相承的是近代的波尔-罗亚尔语法以及20世纪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这些语法理论是在笛卡尔唯理主义哲学影响下产生的,具有人类中心主义、演绎主义等特点。(Даниленко,1988:6-10)在俄罗斯,Н.Д.Арутюнова(1976)最早提出以命题角度研究词汇。她认为句子和词汇是建立在相同的深层模式基础上的,这种深层模式就是命题结构。Ю.Г.Панкрац(1992)和М.Н.Янценецкая(1992)也从命题角度对构词进行了研究。
  命题是框架的基本单位,一个框架内的概念可构成至少一个命题,形成命题-框架结构(пропозиционально-фреймоваяорганизация)。命题是反映认知经验的深层结构,具有述谓-论元结构的背景。一个同根词族中词根和派生词之间的角色关系体现为不同命题成分的关系。这些命题成分主要有主体(субъект)、述谓词(предикат)、客体(объект)、工具(инструментив)、方法(медиатив)、材料(фабрикатив)目的(финитив)、方位(локатив)等等。与句义研究中的命题结构不同的是,同根词族体现的命题-框架并非仅以述谓词为核心。其核心概念即可以是任何一个命题成分。(Косырева,2008)例如同根词系列лес(树林)—лесничий(林务员)—лесничествовать(从事林务工作),三者体现的命题成分是方位(локатив)、主体(субъект)、述谓词(предикат),其核心概念是方位。
  二、实践探索:以грим同根词族为例
  Селиванова(2000:169)对грим(化妆)同根词族分析。该词族共同的词根是грим(化妆),其同根词主要有гримёр(化妆师)、гримёрная(化妆室)、гримировать(化妆)、гримировальный(化妆用的)。词根概念грим(化妆)是该词族所体现的概念框架中的核心概念,是命题成分中的方法格(медиатив)。由其派生出框架内其它概念。其它派生词体现的命题成分如下:
  гримёр:施事主体(агенс)
  гримёрная:方位(локатив)
  гримировать:述谓词(предикат)
  гримировальный:目的(финитив)
  三、结语
  同根词族是一种知识体系、一种经验的组织方式,命题是其体现的深层结构。从命题-框架角度对同根词族进行研究的方法体现了现代语言学由描写向解释、由模糊向精确、由结构向认知转变的发展趋势,是对传统构词学词汇-语义研究方法的重要发展和创新。这种认知视域下的构词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相信以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对传统构词学进行重新认识,有助于深入了解人类思维和概念系统的组织方式,进一步揭示称名行为的深层规律。
  参考文献:
其他文献
在简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发展的基础上,描述了我国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现状,着重总结了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的特点及优势。以上海大学机械工程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为例,介绍了机械工程专业的培养机制,并分析总结上海大学第一届机械工程全日制专业研究生就业情况,就业行业以及薪酬待遇水平。通过本文内容分析,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的需求,有望进行大力推行。全日制
期刊
Blending Learning(混合式学习)的提出,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以信息检索课程为例,一句Blending Learning思想,提出并阐述了该课程从活动设计、课堂实施到评价反馈的教学改革全过程,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取得较好效果。混合式学习网络课程协作学习课程改革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高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和软硬件条件都得到极大改善,高校的教学方法与手
期刊
针对当前国内日语专业就业形势,培养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逐渐成为社会趋势。面对这一趋势,我国高校的日语专业教育应摒弃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日语+X”型的复合型人才。高校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改革建设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不断加强。同时,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自从与我国建交之后各种交流逐渐加强,大量日资企业逐步
期刊
New curriculum and standard in Junior and Senior English require English teachers to utiliz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which is hereafter called TBLT) .TBLT is an effective way of teaching middle
期刊
当前,课堂提问有效性是教育领域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以语文学科为切入点对хх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校教师课堂提问已基本摆脱了无效情形,但低效的做法还大量存在,亟待改善和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课堂观察法新课改实施以来,有关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所谓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是指教师以有效的策略提出有效的问题。本研究以语文学科为切入点来探讨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有
期刊
培养冶金高技能人才,是高职冶金技术专业的基本任务。昆明冶金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昆明冶专)冶金技术专业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专业,通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对冶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产学研结合、做学教一体、情境化教学等三种高职冶金技术专业培养模式。冶金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昆明冶金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昆明冶专)冶金技术专业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期刊
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这些突发事件往往具有很大的突然性、危害性、紧迫性和扩散性。一旦发生,既会影响到学校的师生生活,正常的教学与管理,还会使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受到严重的损害。因此,加强对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研究,确保高校师生的正常工作与生活,确保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浙江同济科技学院建筑系的特点,进行了预警机制的思考与构建。高职院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一、高校突发事件的
期刊
以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为例,结合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的现状,通过详细介绍该院学生党建组织建设机制创新情况,探索新时期更有效率、更科学的学生党支部建设机制,以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学生党组织党建工作机制创新一、引言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国际贸易分院党总支牢牢锁定以“争创五个好基层党组织”为目标,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在不断激发党员争创激情的同时,进一步转变学生党建工作思路,通过打造
期刊
对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进行详细的阐述,进而提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策略。通过对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为期三年的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然后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数据分析来检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使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性也具有实践性。统计结果表明,以上改革策略既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旅游英语学习又能使学生的英语知识技能和职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职业能力
期刊
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创新型社团为例,介绍了大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的理念,阐述了校企合作联办社团、“项目驱动式”“大赛参与型”“志愿服务型”等社团组织建设模式,相关经验值得借鉴和再创新。学习创新型社团组织模式校企合作在当前这个技术进步快、社会需求不断变化、人的寿命延长的新时代中,大学教育更重要的是使大学生做好终生学习、终生调整的准备,而终生适应能力常常来自课堂外的训练——包括社团活动。当前,高校培养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