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郭凌(1987—),女,汉,河南郑州人,专职心理老师,硕士研究生,郑州市第六十九中学,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为作者硕士毕业论文的部分内容。
摘要:2012年教育部下达了关于提倡新疆班插班教学的通知,为了了解新疆插班学生学校适应状况,本研究采用了北京师范大学侯静[1,2]教授(2013)编制的《高中生学校适应量表》,针对广东省X中学的新疆插班学生与广东本地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数据比较对其学校适应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少数民族;高中生;插班;预科;学校适应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8-0227-03
一、问题提出
1.研究意义
内地新疆高中班(简称“内高班”)是我国重要的民族教育措施之一。近十几年来,内高班一直不断发展,从2000年至2013年,14年已累计招生6.04万人。由于生长环境不同,少数民族高中生在进入高中后,在学校适应方面表现出不同特征。同时由于各民族历史、经济、文化等的差异,不同民族的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千差万别。因此,在学习适应,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诸多不同表现。本研究的研究意义如下:
(1)解决新疆插班学生的现实问题,有利于其健康成长。对于新疆插班学生学校适应的状况,不能靠主观的想象,经过详细深入的调查,才能了解新疆插班学生适应的真实情况,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们成长。
(2)从新疆插班学生学校适应的角度探索适合的教学模式、教育措施。新疆班的教学模式,如:独立新疆班、插班混班学习等,哪种对于新疆班的学生更为有利,如何设置课程更为合理,一切的这些都需要我们的探索。
(3)从跨文化的角度来讲,有利于我们从不同的文化角度出发去了解我国的教育现状,尊重文化差异,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4)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提出与实施提供现实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1)新疆插班学生整体(包括直接插班学生、预科后插班学生,下同)与本地学生在学校适应各个方面有何异同?
(2)直接插班学生与本地学生在学校适应各个方面有何异同?
(3)预科后插班学生与本地学生在学校适应各个方面有何异同?
3.X高中基本情况介绍
X高中位于广东省,截止到2013年9月已经招收了八届新疆班学生,第一届新疆班学生已于2009年毕业,目前在校新疆学生总数达到650多人。截止到2011年之前,该校的新疆班学生均独立成班进行教学。按照2012年2月相应教育部《关于内地西藏高中班、新疆高中班试行弹性学制的通知》要求,该校2012、2013入学的新疆班学生,经过学校的测试,一部分同学直接插班到本地班级进行普通高一的学习,另外一部分则进行高一预科教育,预科班学生在第二年全部插班到本地新高一年级进行学习。
4.核心概念的界定
(1)新疆插班学生
本研究中的直接插班学生是指入学后经过学校统一考试合格,直接插班到本地高一班级同班就读的新疆学生。
本研究中的预科后插班学生是指入学后经过考试,由于成绩未达到学校本地学生的平均水平,学校将这一部分学生独立编班,成为预科班学生,经过一年的高中预科学习之后,于第二年全部插班到新一届的高一本地班级学习。
(2)适应与学校适应
适应是个体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通过自我调节与外部环境达到一种平衡的过程或状态。通过文献的阅读与分析,参考研究中所用量表维度,本研究将从学习适应、师生关系亲密、学校态度、孤独感、集体适应、师生关系冲突、同伴关系个方面来探讨新疆学生学校适应状况。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1)研究工具
本研究在对新疆插班学生整体(包括直接插班学生、预科后插班学生,下同)与本地学生的比较研究中采用了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侯静(2013)编制的《高中生学校适应量表》,该量表分为7个维度,共82个项目,5级计分,1表示“完全符合”,5表示“完全不符合”。该问卷中存在反向计分题目。问卷总体信度为0.964,各维度学习适应、师生关系亲密性、师生关系冲突性、同伴关系适应、情绪适应、集体活动适应、学校态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77、0.926、0.891、0.890、0.925、0.898、0.935,适用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
在本研究中《高中生学校适应量表》信度为0.959,七个维度的科隆巴赫(Cronbach’s α)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75、0.915、0.915、0.918、0.717、0.892、0.839。
2.研究过程
(1)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研究问卷发放的时间为新学期开学后第10周。由于该校是寄宿制,星期日晚上本地学生返校,本研究利用周日晚自习时间进行问卷施测,由施测班级的班主任在各班负责问卷的发放和回收。为尽量避免了由考试压力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本测试是在该校期中考试结束后的周末进行的。
《高中生学校适应量表》对15个班级全体学生(包括新疆学生和本地学生)进行了问卷发放。其中,高一有插班生的本地班级8个,高二有插班生的本地班级7个。共发放问卷750份,回收690份,回收率为92%。其中有效问卷629份,作废61份,有效率为91.16%,本地學生487人,新疆学生142人。
(2)统计处理
对调查回收的问卷用Microsoft的Excel2003录入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和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
1.关于新疆插班学生与本地学生学校适应状况的比较
(1)新疆插班学生整体与本地学生学校适应状况差异比较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新疆插班学生整体在学校适应全部题目总分、师生关系亲密、学校态度维度上的适应得分高于本地学生,差异显著(P<0.05);在维度师生关系冲突适应上得分高于本地学生,差异非常显著(P <0.01)。(见表1)
(2)直接插班学生与本地学生学校适应状况差异比较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新疆直接插班学生在学校适应全部题目总分、在维度师生关系亲密上得分高于本地学生,差异显著(P <0.05);在维度学校态度适应得分高于本地学生,差异非常显著(P <0.01);在维度师生关系冲突适应上得分高于本地学生差异极其显著(P <0.001)。(见表2)
(3)预科后插班学生与本地学生学校适应状况差异比较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高一预科后插班学生在维度集体适应、同伴关系适应上得分低于与高一本地学生,差异非常显著(P <0.01);在维度学习适应上的得分低于本地学生,差异极其显著(P <0.001)。(见表3)
四、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插班学生整体学校适应上表现优于本地学生,尤其表现在师生关系上更为亲密、学校态度更好、面对师生冲突时能够更好地解决与适应。但由于插班学生整体中分为直接插班学生与预科后插班学生,并且二者存在显著差异,所以作者对其分别于本地学生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直接插班学生在学校适应上比本地学生更好,在师生关系上更为亲密、学校态度更好、面对师生冲突时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些结果与新疆生整体表现相同。在对比预科后插班学生与本地学生时发现,预科后插班学生与本地学生相比在学校适应总分上并无明显差异,并且在学习适应、集体适应、同伴关系适应维度上的表现没有本地学生的适应好。
在已有的关于新疆学生学校适应的研究中,很少有和本地学生进行直接的比较研究。得出以上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新疆插班学生整体的情况比较复杂。对于直接插班的学生,入学时经过了学校组织的考试筛选,成绩比较优秀,经过后面的进一步对比也可以看出,直接插班学生适应情况与本地学生相比远远好于本地学生,而预科后的插班学生,虽然已经经过了一年的预科学习但是在学校适应的总分上与本地学生无明显差异,而且在学习适应、集体适应、同伴关系上仍然处于弱势。(2)学习成绩或者学习适应情况对于学生学校适应整体有一定的辐射作用。在已有的中学生学校适应研究中有很多直接采用学习适应量表的结果代表学校适应情况如:李盛林[3](2009)、陈霞[4](2011)。在我国高中阶段,学生学习成绩对于学生各方面的影响占有很重的地位,学习成绩优秀也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是个人荣辱影响的主要因素。对于其他方面如师生关系、学校态度等方面也会有一些影响,在考察学生学校适应状况的各个指标中,学习适应的重要性或者权重要更大一些。(3)对于直接插班学生与预科后插班学生在学校适应各个方面是存在显著差异的,插班生整体适应情况优于本地学生,但是不能忽略预科后插班学生在学习、人际、同伴关系方面的问题。预科后插班学生第一年以独立新疆班(整班都是新疆学生)的形式进行预科教育,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冲突不明显,第二年插班到本地班级后,面临了新的集体适应,在本地班级中没有了少数民族语言的氛围,有些学生在学习上、听课方面会有困难。插班后,新疆学生原有的班级同学分别在不同的本地班级插班学习,他们同时也需要结交新的同伴好友,适应新的班级环境。(4)新疆学生到内地就读,国家以及学校都采取了一些政策,比如新疆内高班的学生之前都有上“内初班”的经历,“内初班”采取的是寄宿封闭教学,学生一年回家一至两次,很多学生在初中时就已经习惯了离家,独自在外上学。此外X学校专门为新疆班学生建设了宿舍楼,和清真餐厅,在生活和饮食方面新疆班学生基本上可以保持之前的状态,适应的问题不明显。根据访谈得知,新疆高中班学生高考的分数是全国的新疆班学生进行排名,一般都能进入高校学习,升学压力相对于本地学生而言较小,压力的大小也是学生整体适应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5)此外,文化差异也是必须要考虑到的一个因素,由于该问卷并没有体现文化的差异性,可能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对于同样的语句或者表述有着不同的理解,从而导致结果的不同,这些具体原因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五、结论及研究的局限性
1.结论
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如下:
(1)新疆插班学生整体(包括直接插班学生与预科后插班学生,下同)学校适应上表现优于本地学生,尤其表现在师生关系上更为亲密、学校态度更好、面对师生冲突时能够更好的解决。
(2)直接插班学生在学校适应上比本地学生好,在师生关系上更为亲密、学校态度更好、面对师生冲突时能够更好的解决。
(3)预科后插班的新疆学生与本地学生相比在学校适应整体上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学习适应、集体适应、同伴关系适应等方面的表现不如本地学生的好。
2.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被试取样方面,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选取的是一所高中的插班学生进行研究,由于实际情况的局限性,本研究所讨论的预科后插班学生、独立新疆班学生都仅仅局限在该校的高一年级,没有从年级变量上面进行分析等。
(2)由于研究者自身并非是新疆少数民族,在进行本研究之前,笔者对于新疆文化并没有深入的体验,笔者反思在研究初期,对于新疆班学生乃至新疆有一些固有的印象和判断。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笔者也在不断地更正对于新疆学生的认识,并对于他们的学校适应状况给予客观的描述。
(3)本研究所用的工具,并非针对新疆学生学校适应状况专门编制的量表,无法体现新疆学生在文化适应等方面的状况。
(作者单位:郑州市第六十九中学)
参考文献:
[1][2]侯静.高中生学校适应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03):385-388.
[3] 李盛林.初中留守兒童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4] 陈霞.初中生家庭功能与学校适应--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1
摘要:2012年教育部下达了关于提倡新疆班插班教学的通知,为了了解新疆插班学生学校适应状况,本研究采用了北京师范大学侯静[1,2]教授(2013)编制的《高中生学校适应量表》,针对广东省X中学的新疆插班学生与广东本地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数据比较对其学校适应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少数民族;高中生;插班;预科;学校适应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8-0227-03
一、问题提出
1.研究意义
内地新疆高中班(简称“内高班”)是我国重要的民族教育措施之一。近十几年来,内高班一直不断发展,从2000年至2013年,14年已累计招生6.04万人。由于生长环境不同,少数民族高中生在进入高中后,在学校适应方面表现出不同特征。同时由于各民族历史、经济、文化等的差异,不同民族的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千差万别。因此,在学习适应,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诸多不同表现。本研究的研究意义如下:
(1)解决新疆插班学生的现实问题,有利于其健康成长。对于新疆插班学生学校适应的状况,不能靠主观的想象,经过详细深入的调查,才能了解新疆插班学生适应的真实情况,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们成长。
(2)从新疆插班学生学校适应的角度探索适合的教学模式、教育措施。新疆班的教学模式,如:独立新疆班、插班混班学习等,哪种对于新疆班的学生更为有利,如何设置课程更为合理,一切的这些都需要我们的探索。
(3)从跨文化的角度来讲,有利于我们从不同的文化角度出发去了解我国的教育现状,尊重文化差异,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4)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提出与实施提供现实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1)新疆插班学生整体(包括直接插班学生、预科后插班学生,下同)与本地学生在学校适应各个方面有何异同?
(2)直接插班学生与本地学生在学校适应各个方面有何异同?
(3)预科后插班学生与本地学生在学校适应各个方面有何异同?
3.X高中基本情况介绍
X高中位于广东省,截止到2013年9月已经招收了八届新疆班学生,第一届新疆班学生已于2009年毕业,目前在校新疆学生总数达到650多人。截止到2011年之前,该校的新疆班学生均独立成班进行教学。按照2012年2月相应教育部《关于内地西藏高中班、新疆高中班试行弹性学制的通知》要求,该校2012、2013入学的新疆班学生,经过学校的测试,一部分同学直接插班到本地班级进行普通高一的学习,另外一部分则进行高一预科教育,预科班学生在第二年全部插班到本地新高一年级进行学习。
4.核心概念的界定
(1)新疆插班学生
本研究中的直接插班学生是指入学后经过学校统一考试合格,直接插班到本地高一班级同班就读的新疆学生。
本研究中的预科后插班学生是指入学后经过考试,由于成绩未达到学校本地学生的平均水平,学校将这一部分学生独立编班,成为预科班学生,经过一年的高中预科学习之后,于第二年全部插班到新一届的高一本地班级学习。
(2)适应与学校适应
适应是个体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通过自我调节与外部环境达到一种平衡的过程或状态。通过文献的阅读与分析,参考研究中所用量表维度,本研究将从学习适应、师生关系亲密、学校态度、孤独感、集体适应、师生关系冲突、同伴关系个方面来探讨新疆学生学校适应状况。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1)研究工具
本研究在对新疆插班学生整体(包括直接插班学生、预科后插班学生,下同)与本地学生的比较研究中采用了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侯静(2013)编制的《高中生学校适应量表》,该量表分为7个维度,共82个项目,5级计分,1表示“完全符合”,5表示“完全不符合”。该问卷中存在反向计分题目。问卷总体信度为0.964,各维度学习适应、师生关系亲密性、师生关系冲突性、同伴关系适应、情绪适应、集体活动适应、学校态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77、0.926、0.891、0.890、0.925、0.898、0.935,适用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
在本研究中《高中生学校适应量表》信度为0.959,七个维度的科隆巴赫(Cronbach’s α)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75、0.915、0.915、0.918、0.717、0.892、0.839。
2.研究过程
(1)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研究问卷发放的时间为新学期开学后第10周。由于该校是寄宿制,星期日晚上本地学生返校,本研究利用周日晚自习时间进行问卷施测,由施测班级的班主任在各班负责问卷的发放和回收。为尽量避免了由考试压力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本测试是在该校期中考试结束后的周末进行的。
《高中生学校适应量表》对15个班级全体学生(包括新疆学生和本地学生)进行了问卷发放。其中,高一有插班生的本地班级8个,高二有插班生的本地班级7个。共发放问卷750份,回收690份,回收率为92%。其中有效问卷629份,作废61份,有效率为91.16%,本地學生487人,新疆学生142人。
(2)统计处理
对调查回收的问卷用Microsoft的Excel2003录入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和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
1.关于新疆插班学生与本地学生学校适应状况的比较
(1)新疆插班学生整体与本地学生学校适应状况差异比较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新疆插班学生整体在学校适应全部题目总分、师生关系亲密、学校态度维度上的适应得分高于本地学生,差异显著(P<0.05);在维度师生关系冲突适应上得分高于本地学生,差异非常显著(P <0.01)。(见表1)
(2)直接插班学生与本地学生学校适应状况差异比较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新疆直接插班学生在学校适应全部题目总分、在维度师生关系亲密上得分高于本地学生,差异显著(P <0.05);在维度学校态度适应得分高于本地学生,差异非常显著(P <0.01);在维度师生关系冲突适应上得分高于本地学生差异极其显著(P <0.001)。(见表2)
(3)预科后插班学生与本地学生学校适应状况差异比较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高一预科后插班学生在维度集体适应、同伴关系适应上得分低于与高一本地学生,差异非常显著(P <0.01);在维度学习适应上的得分低于本地学生,差异极其显著(P <0.001)。(见表3)
四、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插班学生整体学校适应上表现优于本地学生,尤其表现在师生关系上更为亲密、学校态度更好、面对师生冲突时能够更好地解决与适应。但由于插班学生整体中分为直接插班学生与预科后插班学生,并且二者存在显著差异,所以作者对其分别于本地学生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直接插班学生在学校适应上比本地学生更好,在师生关系上更为亲密、学校态度更好、面对师生冲突时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些结果与新疆生整体表现相同。在对比预科后插班学生与本地学生时发现,预科后插班学生与本地学生相比在学校适应总分上并无明显差异,并且在学习适应、集体适应、同伴关系适应维度上的表现没有本地学生的适应好。
在已有的关于新疆学生学校适应的研究中,很少有和本地学生进行直接的比较研究。得出以上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新疆插班学生整体的情况比较复杂。对于直接插班的学生,入学时经过了学校组织的考试筛选,成绩比较优秀,经过后面的进一步对比也可以看出,直接插班学生适应情况与本地学生相比远远好于本地学生,而预科后的插班学生,虽然已经经过了一年的预科学习但是在学校适应的总分上与本地学生无明显差异,而且在学习适应、集体适应、同伴关系上仍然处于弱势。(2)学习成绩或者学习适应情况对于学生学校适应整体有一定的辐射作用。在已有的中学生学校适应研究中有很多直接采用学习适应量表的结果代表学校适应情况如:李盛林[3](2009)、陈霞[4](2011)。在我国高中阶段,学生学习成绩对于学生各方面的影响占有很重的地位,学习成绩优秀也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是个人荣辱影响的主要因素。对于其他方面如师生关系、学校态度等方面也会有一些影响,在考察学生学校适应状况的各个指标中,学习适应的重要性或者权重要更大一些。(3)对于直接插班学生与预科后插班学生在学校适应各个方面是存在显著差异的,插班生整体适应情况优于本地学生,但是不能忽略预科后插班学生在学习、人际、同伴关系方面的问题。预科后插班学生第一年以独立新疆班(整班都是新疆学生)的形式进行预科教育,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冲突不明显,第二年插班到本地班级后,面临了新的集体适应,在本地班级中没有了少数民族语言的氛围,有些学生在学习上、听课方面会有困难。插班后,新疆学生原有的班级同学分别在不同的本地班级插班学习,他们同时也需要结交新的同伴好友,适应新的班级环境。(4)新疆学生到内地就读,国家以及学校都采取了一些政策,比如新疆内高班的学生之前都有上“内初班”的经历,“内初班”采取的是寄宿封闭教学,学生一年回家一至两次,很多学生在初中时就已经习惯了离家,独自在外上学。此外X学校专门为新疆班学生建设了宿舍楼,和清真餐厅,在生活和饮食方面新疆班学生基本上可以保持之前的状态,适应的问题不明显。根据访谈得知,新疆高中班学生高考的分数是全国的新疆班学生进行排名,一般都能进入高校学习,升学压力相对于本地学生而言较小,压力的大小也是学生整体适应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5)此外,文化差异也是必须要考虑到的一个因素,由于该问卷并没有体现文化的差异性,可能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对于同样的语句或者表述有着不同的理解,从而导致结果的不同,这些具体原因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五、结论及研究的局限性
1.结论
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如下:
(1)新疆插班学生整体(包括直接插班学生与预科后插班学生,下同)学校适应上表现优于本地学生,尤其表现在师生关系上更为亲密、学校态度更好、面对师生冲突时能够更好的解决。
(2)直接插班学生在学校适应上比本地学生好,在师生关系上更为亲密、学校态度更好、面对师生冲突时能够更好的解决。
(3)预科后插班的新疆学生与本地学生相比在学校适应整体上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学习适应、集体适应、同伴关系适应等方面的表现不如本地学生的好。
2.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被试取样方面,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选取的是一所高中的插班学生进行研究,由于实际情况的局限性,本研究所讨论的预科后插班学生、独立新疆班学生都仅仅局限在该校的高一年级,没有从年级变量上面进行分析等。
(2)由于研究者自身并非是新疆少数民族,在进行本研究之前,笔者对于新疆文化并没有深入的体验,笔者反思在研究初期,对于新疆班学生乃至新疆有一些固有的印象和判断。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笔者也在不断地更正对于新疆学生的认识,并对于他们的学校适应状况给予客观的描述。
(3)本研究所用的工具,并非针对新疆学生学校适应状况专门编制的量表,无法体现新疆学生在文化适应等方面的状况。
(作者单位:郑州市第六十九中学)
参考文献:
[1][2]侯静.高中生学校适应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03):385-388.
[3] 李盛林.初中留守兒童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4] 陈霞.初中生家庭功能与学校适应--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