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

来源 :大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本解释:北方俗叫“蛐蛐儿”,西南方俗称“蛐蛐”。属于有害的昆虫,身体黑褐色,雄的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声。
  蟋 蟀
  花丛月下总吱吱,正是秋声欢唱时。
  得意之时多失意,三五成群捉蛐蛐。
  (张志真)
  蟋蟀,无脊椎动物。一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全世界已知约2500种,中国已知约150种,其中台湾省50种。(另此处数据有疑问:世界上已定名的约有1400种以上,我国已定名有30种以上)若干种类为旱作物的害虫。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上、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蟋蟀多数中小型,少数大型。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丝状触角细长易断。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强于咬斗。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跳跃;尾须较长。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内侧。雄性喜鸣、好斗,有互相残杀现象。雌性个体较大,针孔状或矛状的产卵管裸出,翅小。雄性蟋蟀相互格斗是为了争夺食物、巩固自己的领地和占有雌性。
  形态特征
  蟋蟀多数中小型,少数大型。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强于咬斗。各足跗节3节,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跳跃;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內侧。
  产卵器外露,针状或矛状,由两对管瓣组成。雄、雌腹端均有尾毛一对。雄腹端有短杆状腹刺两对。雌性个体较大,针状或矛状的产卵管裸出,翅小。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和发音镜组成。前翅举起,左右摩擦,从而震动发音镜,发出音调。但是只有雄的才会发出声音,它是利用翅膀磨擦发声的。他们的生活史是卵-> 若虫-> 成虫,属不完全变态。
  体色多为黑褐色,体型多成圆桶状,有粗壮的后腿,比身体还要长的细丝状触角。腹部末端有两根长尾丝,如果是雌虫,还有一根比尾丝还长的产卵管,分辨雌雄还有一招,翅膀有明显凹凸花纹的是雄的,翅纹平直的是雌的。最特殊的是,他的听器是在前脚节上。
  蟋蟀文化
  当今社会赏玩鸣虫似渐成风尚,无论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香港等大都市,还有南京、杭州、苏州那样的中等城市,以及盐城射阳等,都有规模不等的鸣虫市场。赏玩鸣虫作为娱乐活动,多少可以折射出现代人渴望返朴归真的意趣。
  一年一度的蟋蟀大赛于10月底在北京举行,北京市约400多名蟋蟀爱好者参加。此次蟋蟀大赛持续一个月,蟋蟀爱好者全部来自民间,最后取得冠军的蟋蟀将获"虫王"称号。据中国蟋蟀专业委员会会长吴继传介绍,北京市大约有近10万名蟋蟀爱好者,在蟋蟀专业委员会注册的就有一千多人。双休日在京城的一些公园,经常会看到他们三五成群地在斗蟋蟀。
  蟋蟀又名蛐蛐、促织,从唐朝天宝年间开始养斗蟋蟀,兴于宋,盛于明清。以前,在京郊香山、玉泉山、温泉等地,蟋蟀俯首即得,即使城内的故宫、北海、天坛、太庙等地也能捉到蟋蟀。白牙青、白牙紫、垂青一线飞蛛、铁弹子都是北京知名的蟋蟀品种。京城民间始终保留着玩蟋蟀的习俗,各路玩儿家经常聚集到一起聊蟋蟀、斗蟋蟀。盛行时宣武门、牛街、椿树上头条是有名的摆擂台、斗蟋蟀的地方。
  如今,北京的蟋蟀越来越少了,于是北京的蟋蟀爱好者争相跑到千里之外的山东省宁阳县购买。人工繁殖技术的发展使玩蟋蟀者一年四季都能听到蛐蛐的叫声。近些年,冬季里繁育蟋蟀的行当在天津火热起来。北京官园等虫市里的蛐蛐儿大部分是来自天津。
  蟋蟀、油葫芦、蝈蝈号称中国三大鸣虫。三大鸣虫中,玩得最好、最精彩、最有文化韵味的当数蟋蟀。古人玩蟋蟀讲究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叫"留意于物"。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南宋宰相贾似道,竟然因玩虫而误国;第二种境界称"以娱为赌",把斗蟋蟀作为赌博手段;第三种境界叫"寓意于物",这是最高境界,多为文人雅士所为。
  位于北京西便门明城墙遗址城楼的京城第一座鸣虫馆"古道茶苑",是京城新近开设的喝茶同时品味蟋蟀文化的场所。茶苑内挂着蟋蟀画谱,放着蟋蟀影雕,摆擂台、斗蟋蟀的玩友们纷纷来此重温旧时游戏。
  (施施整理)
其他文献
健康的生活才能拥有健康的生命,我们想要长寿除了在吃的方面上要注意外,还要懂得如何保健养生。男人不仅要会赚钱,还要懂得如何保养身体,为您推荐几个长寿方法。  1.知足常乐  芬兰有研究者发现,那些对生活满足感较强的男性,更容易拥有较长的寿命。  研究人员称,女性更会通过体育锻炼或是向他人诉说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而那些对生活不满意的男性极有可能借酒消愁,或是通过吸烟缓解压力,这些都会严重损害健康。研究
期刊
沙溪古镇  就这样静悄悄地淳朴在戚浦河  两岸。以错落有致,  在游人如沐春风的目光里,  一动不动。  古巷深沉。古桥从容。还有古意  挂在宋时的壁上,把  可以聆听的  落英,写成可以换酒的诗笺。  是谁倚醉,看着身边的  虹桥长出夕照,远处的灯笼,  长成月色,  诗歌馆,长成沙溪第一楼  用典雅的典,铺就歌谣般的路。  青石板上的休止符,  是你,情不自禁的矜持。  让对岸吹箫的身影,一次
期刊
地铁 在另一个空间里  穿过黑暗的隧道 抵达一片  光明 然后又融入黑  这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就像人生 从黑暗中走来  又复归黑暗  时间在一杯水中慢慢变凉  我想 这不是水的缘故  而是时间走远了  地铁在另一个空间里  神不知鬼不觉地穿越城市  你从东方消失  很快又从西方出现  地铁就是这样穿过时间隧道  去追忆逝水年华  去追赶未来时光  在那片碧绿的草坪上  我在和我未来的妻子  一个
期刊
赤峰,蒙古语“乌兰哈达”,汉译“红色山峰”,原本是赤峰市郊的山名。后被转称为该城市之名。赤峰市原名“昭乌达盟”,与相邻的“卓索图盟”在清朝末期隶属于“热河”省,1969年至1979年划归辽宁省管辖,时称“昭乌达盟”地区。 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1987年改为今名赤峰市博物馆)已故的考古学者苏赫先生,认证了翁牛特旗于1971年发现的碧玉龙,由此引发朝阳市牛河梁、喀左县、阜新市等著名“红山文化遗址”的考
期刊
中国的封建传统是君臣之道,是“学而优则仕”,多少人毕生都在巨大的庙堂权力漩涡中浮沉,只图功名利禄。然而,在醉心功利的无边洪流中,有些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不屑于官场铜臭,自在于山水之间,与自然同乐。他们所倡导的人文精神,让后人铭记。  我会记得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一生隐居山林,过着清贫的田园生活,他摒弃功名,远离庙堂,让精神得以舒展于天地间,自在,
期刊
生活是否应该像一杯白开水?  呼吸,或不呼吸 ,  流动,或不流动 ,  生,或死,  可以完美吗 ?  是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 ,  你能不允什么样的人、 什么样的车、 什么样的动物,走吗 ?  你还是宽阔的,  当然你会因走的多了  而有坑洼 ,  但你会不断地修整自己,  走过的,你会记住他们的印迹 ,  你抹不掉,  你只有不断地修整自己,让他们继续,  你是被伤害者,但你却必须不断的修整自
期刊
盛 开  相对于被花朵占据的枝条  你要想到灰烬,大面积覆盖的  由鲜艳转为颓废的灰。  有预见的结局是经验所致,而你告诉我  一切皆有转机  所以看到粉,只说粉,别去念及此后的白  和被泥土收容的众多离索  在盛开时尽管打碎自己  同時要想到攒起来时  那个干净而带有裂纹的瓷瓶  完美相对残缺  在偶然的遭逢中,成就一生的虚构。  咳 嗽  一声咳嗽,再一声,  她觉得要把所有器官都咳出去  但
期刊
“曾有霞仙居北坨, 依然虹影卧南旸。”  这位至今精神如虹的霞仙,就是闻名遐迩的旷世游圣徐霞客。在这个风清日丽的初夏午后,我又一次静静地来到马镇南旸村,拜访这位我眼中一生最为浪漫与神圣的仙人。  故居静悄悄的,青瓦灰墙,门前甚至没有什么花草树木作点缀,空旷坦然。就连陆定一所书“徐霞客故居”之墨宝,都没有被眩目地悬挂于外,而是低眉颔首藏于正门里面的梁下。下面是这里的主人——霞仙的画像,他就在这里,静
期刊
2013年11月5日下午,南京理工大学二月兰诗社社刊《棠棣》创刊号首发式、诗社Logo征集大赛暨诗社首届优秀社员颁奖仪式在该校艺文馆举行。南理工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宗刚博士和数十名诗社社员及文学爱好者出席了仪式。  《棠棣》创刊号图文并茂,分“风入松”“满庭芳”“水龙吟”三个版块,既收录了南理工学子锦心绣口的诗文,也收录了孙友田、冯亦同、邓海南等著名诗人的作品,还有通讯报道、书画作品等。该刊刊名取自
期刊
教堂的晚钟悠扬响起,蓝色的暮霭从宽阔的运河漫进窑湾。老街上旅人渐稀,唱洋琴的女子曲终人去,一身古装的老艺人也收起摊子。店面相继打烊,窑湾夜悄然而至……  史称“小上海”窑湾,今夜何寻昔日之繁华?20世纪30年代初,这般暮色苍茫时,应是“夜猫子”集开市的时辰了。满街汽灯朗若白昼,行人如织,摩肩接踵拥进鳞次栉比的店铺、钱庄、典当、酒楼、茶馆、饭庄……他们大多为外地客商,山西帮、江西帮、福建帮、苏镇扬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