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数学中的开放题是指一个数学问题,它的答案不唯一或多种解法。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开放性练习,通过条件开放、问题开放、解法开放、结论开放、时空开放等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展现个性,激励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数学教学;开放题;创新思维
G623.5
正文: 以往的教学,我们曾给学生这样一个误区:题目中有适量的条件、唯一的答案、相对程式化的数量关系等,我们的学生正是在这样一种反复训练中学习数学,并逐步形成思维的定势,碰到有多余条件或不同种解答时,往往不知道从和入手,因此,作为一个明智的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开放题,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那么应如何设计开放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条件开放
在设计开放题时要冲破原来的设计模式,可以是条件不足,或没有给出条件,需要学生根据部分问题情景,填充合理条件或者让学生自己根据一道题,自己变换已知条件,由一题进行多种训练的方法。 例如:每人每天大约吃大米450克,一个食堂有80人,一个月大约需要大米多少千克?
这里的一个月可以按31天计算,也可以按30天、29天、28天计算。教师不但要满足学生怎么填,而且要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这样填,使学生的思维灵活、畅通、合理。
还可以给出多余性的条件,或给以隐含规律和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去筛选或寻找条件,进行创造性学习。例如:一个长方形的花圃,长是15米,截了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乍一看这道题只有一个条件,似乎无法解答,但我们只要画一张示意图,利用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特征,就能直观地看出篱笆的长度就是原来长方形的两条长之和,即15×2=30米。
二、问题开放
传统的习题中,问题一般是固定的,学生可以根据问题进行分析,找条件,然后把条件综合起来解决问题,形成了比较单一的思维模式。因此在开放性习题的设计中,可设计一些根据同样的条件往往可以提出许多不同问题的题,这样学生思考的空间就比较开阔。例如:王宏每分钟打字100个,李强每分钟打字120个, ?(先提出不同的问题,再解答)
引导学生综合以前學过的知识,使学生产生一系列的联想,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予以解答。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又让不同经验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成功的喜悦中锻炼了创新能力。
三、解法开放
“一题多解”是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充分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不同的知识、不同的策略、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探索,这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各部门知识间的纵、横方向的内在联系,更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在问题解答出现开放的同时,还能受到一些基本数学思想的熏陶。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设计一些行之有效的一题多解的习题,使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为使学生思路扩散,有时可在原问题基础上作进一步要求,如加问一问,“你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看谁想的多”、“看谁想的巧”等等。只要是学生的解题策略合理、正确,就要给予肯定、鼓励,如果能独辟蹊径,那更要提倡。
一题多解能很好的锻炼学生求异、创新思维。教师应提倡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结论开放
结论的不确定或不唯一,是开放性习题的显著特征之一,正因为如此,使得这样的开放性题目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这正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使小学生积极地思考,独立探求。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面积后,设计如下的探索性习题: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先要学生画出一个周长为16厘米的长方形,结果各人画出不同的长方形,进而要求算出不同长、宽的长方形的面积。
这时,教师启发学生:观察这个表,使学生看到:长方形的周长相同,它的长和宽不一定相同,面积大小也不相同;当长方形的长、宽相等时(正方形),面积最大。这样,学生通过主动地学习、研究学得的知识深刻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既用了(发散)思维,又用了求同(集合)思维,思维能力也发展了。
这类题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情景,全方位思考问题,确定符合要求的多个答案。这种题目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有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五、时空开放
有些练习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亲自去观察、实践,搜集材料,统计数据,归纳整理,编制应用题,最终解决问题,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例如: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开放学生学习空间,改变了以往从课本到作业本的传统作业模式,布置家庭作业时,我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中的信息编制统计图表。利用数学课时间进行交流汇报,师生共同讲评,从中选择一部分作业在数学园中展出。有的同学调查自己本单元用水情况,先制成统计表,然后绘成统计图,再编成应用题,这不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主体意识得到了体现,还加强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自觉地参与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简单的收集、分析、处理、交流信息等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开放性练习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创设了机会,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展示自我的空间,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而且能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保持与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开放题;创新思维
G623.5
正文: 以往的教学,我们曾给学生这样一个误区:题目中有适量的条件、唯一的答案、相对程式化的数量关系等,我们的学生正是在这样一种反复训练中学习数学,并逐步形成思维的定势,碰到有多余条件或不同种解答时,往往不知道从和入手,因此,作为一个明智的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开放题,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那么应如何设计开放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条件开放
在设计开放题时要冲破原来的设计模式,可以是条件不足,或没有给出条件,需要学生根据部分问题情景,填充合理条件或者让学生自己根据一道题,自己变换已知条件,由一题进行多种训练的方法。 例如:每人每天大约吃大米450克,一个食堂有80人,一个月大约需要大米多少千克?
这里的一个月可以按31天计算,也可以按30天、29天、28天计算。教师不但要满足学生怎么填,而且要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这样填,使学生的思维灵活、畅通、合理。
还可以给出多余性的条件,或给以隐含规律和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去筛选或寻找条件,进行创造性学习。例如:一个长方形的花圃,长是15米,截了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乍一看这道题只有一个条件,似乎无法解答,但我们只要画一张示意图,利用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特征,就能直观地看出篱笆的长度就是原来长方形的两条长之和,即15×2=30米。
二、问题开放
传统的习题中,问题一般是固定的,学生可以根据问题进行分析,找条件,然后把条件综合起来解决问题,形成了比较单一的思维模式。因此在开放性习题的设计中,可设计一些根据同样的条件往往可以提出许多不同问题的题,这样学生思考的空间就比较开阔。例如:王宏每分钟打字100个,李强每分钟打字120个, ?(先提出不同的问题,再解答)
引导学生综合以前學过的知识,使学生产生一系列的联想,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予以解答。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又让不同经验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成功的喜悦中锻炼了创新能力。
三、解法开放
“一题多解”是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充分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不同的知识、不同的策略、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探索,这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各部门知识间的纵、横方向的内在联系,更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在问题解答出现开放的同时,还能受到一些基本数学思想的熏陶。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设计一些行之有效的一题多解的习题,使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为使学生思路扩散,有时可在原问题基础上作进一步要求,如加问一问,“你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看谁想的多”、“看谁想的巧”等等。只要是学生的解题策略合理、正确,就要给予肯定、鼓励,如果能独辟蹊径,那更要提倡。
一题多解能很好的锻炼学生求异、创新思维。教师应提倡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结论开放
结论的不确定或不唯一,是开放性习题的显著特征之一,正因为如此,使得这样的开放性题目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这正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使小学生积极地思考,独立探求。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面积后,设计如下的探索性习题: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先要学生画出一个周长为16厘米的长方形,结果各人画出不同的长方形,进而要求算出不同长、宽的长方形的面积。
这时,教师启发学生:观察这个表,使学生看到:长方形的周长相同,它的长和宽不一定相同,面积大小也不相同;当长方形的长、宽相等时(正方形),面积最大。这样,学生通过主动地学习、研究学得的知识深刻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既用了(发散)思维,又用了求同(集合)思维,思维能力也发展了。
这类题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情景,全方位思考问题,确定符合要求的多个答案。这种题目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有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五、时空开放
有些练习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亲自去观察、实践,搜集材料,统计数据,归纳整理,编制应用题,最终解决问题,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例如: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开放学生学习空间,改变了以往从课本到作业本的传统作业模式,布置家庭作业时,我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中的信息编制统计图表。利用数学课时间进行交流汇报,师生共同讲评,从中选择一部分作业在数学园中展出。有的同学调查自己本单元用水情况,先制成统计表,然后绘成统计图,再编成应用题,这不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主体意识得到了体现,还加强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自觉地参与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简单的收集、分析、处理、交流信息等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开放性练习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创设了机会,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展示自我的空间,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而且能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保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