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导学法已被证实其应用可行性,但其应用成效受应用策略科学性影响。本文概述了问题导学法的涵义,并与教学实践联合,说明应用问题导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的可行性策略。本文认为,应从问题设置、导入、课堂节奏引导和情境创设四个层面有效应用。
关键词:数学教学;初中;问题导学法;情境教学
前言:从本质而言,数学是分析事物逻辑并利用此种逻辑解决问题的应用型学科,问题不仅是数学课的常见内容,而且可作为强化教学成效的应用手段。问题导学法是以问题为切入点,根据教学需要设置问题并逐层解决问题,实现知识学习。此种模式较之常规手段教学结构更清晰,教学节奏更科学,更具实效性。
一、问题导学法概述
“问题导学法”是现代教学科学模式之一,在此模式中,教学实施的核心是导学案,将问题设置为教学主线,引导教学推进。进行此教学时,问题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促进学生成长、增强思维能力、强化逻辑思考是教学最终预期。问题导学的应用优势为教学中体现和强化学生自主性,在解决问题时自然掌握知识要点和构建知识脉络,灵活性较强。在问题导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进多方联动,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外须开展合作探究,教师调整推进节奏,监测实施成效。
二、应用策略
(一)科学设置问题
在问题导入法中问题既是主线也是核心,必须科学设计问题,使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调动积极性。应为问题创设与其适配的情境,促进沉浸式学习和引导式教学,问题质量直接影响导入教学成效。通过日常管理客观评价学生理解力,研读教学大纲并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构建导入教学框架,框架节点即为教学问题。综合多维度因素设置问题,保证问题难以始终,由浅入深,在分层逻辑指导下制定应用方案。
例如,在学习单项式部分时,可从天体运动切入。初中生已掌握月球与地球的相对关系,月球是学生最熟悉的天体之一。因此,可将问题设置为:月球绕地球的行进速度是1023m/s,那么在45min内,月球绕地运动轨迹共为多少路程?列算式解答应为:1023×45×60,该算式是连乘3个单项式。该组数据较大,以此为切入点引导简便运算方法,可采用分解法和凑整法,拆解数字后予以计算。
(二)巧妙导入问题
问题应紧密围绕教学主题,使问题和课程一致,避免偏离主题,促进教学预期达成。问题应符合难度要求,在解决主线问题后拓展问题。导入问题是课堂初步活动,应保证问题切合实际,优先选择与生活相关的问题,科学使用设问,灵活导入问题。
例如,城市建设经常涉及环境整修扩建等问题。在导入时可设置此问题:附近某公园想要将中心废旧健身器材区域进行绿化改建。原场地为正方形场地(边长=a),先拟将正方形场地修改为长方形场地,长度扩充3米,宽度缩减3米,则按照其计划,改建后的场地应为多少平方米?学生列出算式应是(a+3)(a-3)。算式已经得出,教师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此算式简便计算的方法是什么?经过自由讨论,学生总结损失为和差相乘,应用多项式法则,根据公式该计算可作如下转换:(a+3)(a-3)=a2+32=a2+9(m2)。此种递进式导入问题可帮助学生逐步拓展思维,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
(三)创设生动情境
问题导入应结合情境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突破数学课与生活的壁垒,使学生正确认知数学的应用价值。在分析三角形的属性时,许多学生对于其稳定属性存疑。此为固定属性,在课堂上难以通过公式推导,但联合应用生活实际案例,可解决问题。例如,在修筑围墙时有时工人需要临时制作木梯,即使用木条支撑梯子形状后在加设斜向木条,使该加设木条与原来两处木条构成三角形,此时临时木梯即较为稳定。也可提前准备材料,选用三根小木条和同数小钉子,现场实操,证明应用三角形原理促进结构稳定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将抽象问题转化为具象化问题,手眼协同思行并用,综合解决问题。在情境中应鼓励学生举出同类案例,强化知识理解,同时增强利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动性,培养实践能力。
(四)引导课堂节奏
问题导入教学虽有明确主线问题,但因以学生为主导,推进形式丰富,讨论等环节众多,较易出现讨论重心偏移、思维过于发散等问题。教师应坚持主导,及时调整课堂节奏,保证讨论紧密围绕主线。无论拓宽还是深入分析,都应适度,进而保证课上时间被科学规划有效利用。例如,当某一问题引起深度讨论时,此问题具有可研究的价值,教师对讨论方向加以总结,记录遗留问题,明确后续讨论方向,然后将其作为课后自由作业,划分问题环节,分组寻找资料并得出组内结论,另行选择时间组织专门讨论会,并整理课下研究的经验,完善研究模式,供后续课程借鉴。课上时间有限,难以保证每个问题被深入探讨,故而应集中解决核心问题,主次分明,联合课外研究形式鼓励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2]。
结论:综上所述,在应用问题导入法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对教学内容加以科学凝练,明确核心问题,设置具有吸引力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解决。導入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教师重在引导,辅助学生针对问题寻找线索继而得出答案和结论。教师应科学创设结论,促进讨论有序进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莉莉.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5):13-14.
[2]刘立兰.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1(02):26-27.
关键词:数学教学;初中;问题导学法;情境教学
前言:从本质而言,数学是分析事物逻辑并利用此种逻辑解决问题的应用型学科,问题不仅是数学课的常见内容,而且可作为强化教学成效的应用手段。问题导学法是以问题为切入点,根据教学需要设置问题并逐层解决问题,实现知识学习。此种模式较之常规手段教学结构更清晰,教学节奏更科学,更具实效性。
一、问题导学法概述
“问题导学法”是现代教学科学模式之一,在此模式中,教学实施的核心是导学案,将问题设置为教学主线,引导教学推进。进行此教学时,问题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促进学生成长、增强思维能力、强化逻辑思考是教学最终预期。问题导学的应用优势为教学中体现和强化学生自主性,在解决问题时自然掌握知识要点和构建知识脉络,灵活性较强。在问题导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进多方联动,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外须开展合作探究,教师调整推进节奏,监测实施成效。
二、应用策略
(一)科学设置问题
在问题导入法中问题既是主线也是核心,必须科学设计问题,使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调动积极性。应为问题创设与其适配的情境,促进沉浸式学习和引导式教学,问题质量直接影响导入教学成效。通过日常管理客观评价学生理解力,研读教学大纲并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构建导入教学框架,框架节点即为教学问题。综合多维度因素设置问题,保证问题难以始终,由浅入深,在分层逻辑指导下制定应用方案。
例如,在学习单项式部分时,可从天体运动切入。初中生已掌握月球与地球的相对关系,月球是学生最熟悉的天体之一。因此,可将问题设置为:月球绕地球的行进速度是1023m/s,那么在45min内,月球绕地运动轨迹共为多少路程?列算式解答应为:1023×45×60,该算式是连乘3个单项式。该组数据较大,以此为切入点引导简便运算方法,可采用分解法和凑整法,拆解数字后予以计算。
(二)巧妙导入问题
问题应紧密围绕教学主题,使问题和课程一致,避免偏离主题,促进教学预期达成。问题应符合难度要求,在解决主线问题后拓展问题。导入问题是课堂初步活动,应保证问题切合实际,优先选择与生活相关的问题,科学使用设问,灵活导入问题。
例如,城市建设经常涉及环境整修扩建等问题。在导入时可设置此问题:附近某公园想要将中心废旧健身器材区域进行绿化改建。原场地为正方形场地(边长=a),先拟将正方形场地修改为长方形场地,长度扩充3米,宽度缩减3米,则按照其计划,改建后的场地应为多少平方米?学生列出算式应是(a+3)(a-3)。算式已经得出,教师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此算式简便计算的方法是什么?经过自由讨论,学生总结损失为和差相乘,应用多项式法则,根据公式该计算可作如下转换:(a+3)(a-3)=a2+32=a2+9(m2)。此种递进式导入问题可帮助学生逐步拓展思维,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
(三)创设生动情境
问题导入应结合情境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突破数学课与生活的壁垒,使学生正确认知数学的应用价值。在分析三角形的属性时,许多学生对于其稳定属性存疑。此为固定属性,在课堂上难以通过公式推导,但联合应用生活实际案例,可解决问题。例如,在修筑围墙时有时工人需要临时制作木梯,即使用木条支撑梯子形状后在加设斜向木条,使该加设木条与原来两处木条构成三角形,此时临时木梯即较为稳定。也可提前准备材料,选用三根小木条和同数小钉子,现场实操,证明应用三角形原理促进结构稳定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将抽象问题转化为具象化问题,手眼协同思行并用,综合解决问题。在情境中应鼓励学生举出同类案例,强化知识理解,同时增强利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动性,培养实践能力。
(四)引导课堂节奏
问题导入教学虽有明确主线问题,但因以学生为主导,推进形式丰富,讨论等环节众多,较易出现讨论重心偏移、思维过于发散等问题。教师应坚持主导,及时调整课堂节奏,保证讨论紧密围绕主线。无论拓宽还是深入分析,都应适度,进而保证课上时间被科学规划有效利用。例如,当某一问题引起深度讨论时,此问题具有可研究的价值,教师对讨论方向加以总结,记录遗留问题,明确后续讨论方向,然后将其作为课后自由作业,划分问题环节,分组寻找资料并得出组内结论,另行选择时间组织专门讨论会,并整理课下研究的经验,完善研究模式,供后续课程借鉴。课上时间有限,难以保证每个问题被深入探讨,故而应集中解决核心问题,主次分明,联合课外研究形式鼓励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2]。
结论:综上所述,在应用问题导入法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对教学内容加以科学凝练,明确核心问题,设置具有吸引力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解决。導入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教师重在引导,辅助学生针对问题寻找线索继而得出答案和结论。教师应科学创设结论,促进讨论有序进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莉莉.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5):13-14.
[2]刘立兰.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1(0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