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材的编写是根据学生某一个学段,学生普遍的那种认知水平编写的,但对课文的选择是有难有易,长短结合。每一学段,每一教材,它不是说一个水平一刀切。它是长短结合、难易结合。这样做可能更有弹性,也适合大面积使用。大家去选择去调整,要根据各自的学情来作调整,不要一个模式一种方法去包揽所有的课,要实事求是。长课文可以少讲一点,让学生自己读,那么难课文要求水平可以放低一点,这些在教材中都是有明示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长课文;难课文;教学策略
笔者以《卖火柴的小女孩》《小英雄雨来》《红楼春趣》《好的故事》为例,开展长课文、难课文教学研究。
《卖火柴的小女孩》放在三年级,确实是有点难,但学生其实大致上都懂。《安徒生童话》很多二、三年级的學生已经开始读了。我看到老师讲课时不断地向学生提问,但学生几乎全都能一致地回答,可见学生在自习的时候都懂了。所以,我想我们提问时可以提一些学生不太懂的,全部都是懂的就没有思考性。像这样的长课文,特别是童话没有必要每一段每一句都讲那么细,要求学生能够一口气读下来,大致意思能懂,就达到了基本的教学目的。
那么有的老师会问:“《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立意是什么?”是批判黑暗冷酷的资本主义社会吗?不是。那它是表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吗?也不见得是。就是说不一定要给童话都要提起它的思想意义。童话就是孩子们的故事,孩子们的生活。《卖火柴的小女孩》属于小孩子的作品,是吸引和鼓励孩子们在其中展开自己的想象。所以童话的主要作用就是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想象力的激发和培养,对孩子来说不完全是语言运用能力,它也是对孩子们思维训练很主要的一方面。包括有逻辑思维,这个高年级更多一点。对于低年级是直接思维、形象思维、审美能力。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它写的主要是贫穷、饥饿、寒冷、以及人的孤独无助甚至黑暗。那么这些都是孩子们生活中一般比较缺少实际的体验的。但是又有必要让他们有所体验。现在孩子们哪体验过这些东西?那么让他体验就是展开他的想象,培养他的想象力。
所以这节课,我想能够让学生大致地读懂,扫除字词句阅读中的障碍,主要是让学生静下心来想象他们没有经历过的那种贫穷、饥饿、寒冷特别是孤独无助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让他去亲自感受呢?因为孩子们智商、情商的发育不单单只有美好,也要让体验一下人世间并不美好的东西,世界上也有很辛苦、很可怜的人,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怜悯之心,同情之心。如果说一定要立意的话,我想就是这样。一个是培养想象力,体验不同的生活和培养他们的怜悯之心,同情之心。
《小英雄雨来》,比较长,但是不难读。教材要求是尝试用较快的速度来默读课文。在课上介绍一些时代背景,然后安排学生自行默读,把一些较难的字词句梳理一下。在习题中有两道题。一个是四个部分列出小标题,说说你在阅读过程中得到的主要内容。这就是培养在阅读中如何把握情节和内容,它是一种能力的训练。第二题是欣赏学习还乡河景色。让学生练习如何去抓景物的特点,怎么描写景物。这些活动都可以在课内完成。
《好的故事》这篇课文写水中的倒影,村姑、狗、茅屋都往云里飘,借着梦境说印象。写光色的交织有点类似印象派的图画,那么对小学生来说不一定要这样去讲,我们老师要掌握,要理解。老师要帮助学生扫除字词句等阅读障碍,因为鲁迅的语言的运用是比较陌生化的,他不完全是我们的普通的语言。要帮助学生读懂读通。
那有的老师问:“是不是要求学生理解鲁迅的感受,还是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呢?”这是有代表性的问题。我想两者都有。前者是个基础,要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但目的是要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理解。不能只扣住一端,也没有必要非要寻找主题教育思想意义,这就是一个对故乡、对童年美好的回忆。但你非要一定要说它是对黑暗社会的抗争、对理想的追求也可以,但是有点牵强。这是鲁迅他自己写的一篇情诗,所以这篇课文是比较难的。
小学语文有很多都是文学类的课文,除了通常讲的听说读写,一定要非常注重基本知识和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包括认字、阅读。但还有一点可能就是我们老师以前注意不够的就是审美能力、想象力。也就是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能力,发挥其他任何一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长课文怎么教,教无定法,不一定要像教短课文那样教,可以降低一点要求,放开一些,相信孩子们自己能够读懂,适当的帮助他们读不懂的地方。
第一、几节课的共同毛病就是老师讲得太多,特别是问得太多,几乎每一句话都问,问的密度太大了,学生很累,这样的课具有表演性质,还不如让学生自己读,然后集中做点活动,然后老师再讲,紧接着阅读一些语文方法方面的问题,一课一得,不能够太多的要求。
《小英雄雨来》不是童话,是故事或者是报道,教学里是默读,尽量读快一点,这就是这一课一得里的默读的方法,读快一点。
老师们有一个普遍的心理,可能因为考试,生怕学生不懂。这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一篇课文孩子们懂得七七八八就行了,四年级读懂《红楼梦》和《西游记》没有什么困难。不要生怕孩子不懂。现在的课,主要是问题问得太多,以前是活动太多,这样有点密不透风,要改一改。
二是多媒体运用适可而止。《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孩子静心,闭上眼睛想想卖火柴小女孩那种孤独、那种寒冷,想一分钟,总比在多媒体上画小人好,这样破坏了文字的感觉,用文字来展开想象和看多媒体视频是不一样的,因此语文课要减少用多媒体。
三是课堂用语,老师用什么样的语言来上课?是用朗诵腔还是比较平实的语言?课文的朗读要有点腔调和节奏,但平时讲话一定要用朗诵的语言吗?听了很多课都是这样,通篇都是“太阳升起来了,东方露出了什么?”这样的腔调。
也许课文朗读的时候可以,但平时的用语这样就不行了。称呼上看起来也一样,比如上课时,老师称呼班上同学为“孩子们”,这样不好,直接说“张三同学,李四同学”更好!课堂里就是一个小的社会,一个集体。很多学生平时说话挺正常的,甚至生动有味,可是到了公开场合讲话都带着“语文腔”。这是文风问题。语文课堂的语言,不是朗诵语言,应该真切一点,套话少一点,特别需要朗读的课文也不要拿腔拿调。语文的功能之一是思维训练。套话和语文腔意味着不过脑,是语文的悖路。绝大部分老师教学都存在“语文腔”问题,一听这样的语文课,鸡皮疙瘩掉一地!语文课堂应该亲切一些,平易一点,真诚一些,接近学生,营造一个更活泼开放的氛围。
关键词:小学语文;长课文;难课文;教学策略
笔者以《卖火柴的小女孩》《小英雄雨来》《红楼春趣》《好的故事》为例,开展长课文、难课文教学研究。
《卖火柴的小女孩》放在三年级,确实是有点难,但学生其实大致上都懂。《安徒生童话》很多二、三年级的學生已经开始读了。我看到老师讲课时不断地向学生提问,但学生几乎全都能一致地回答,可见学生在自习的时候都懂了。所以,我想我们提问时可以提一些学生不太懂的,全部都是懂的就没有思考性。像这样的长课文,特别是童话没有必要每一段每一句都讲那么细,要求学生能够一口气读下来,大致意思能懂,就达到了基本的教学目的。
那么有的老师会问:“《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立意是什么?”是批判黑暗冷酷的资本主义社会吗?不是。那它是表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吗?也不见得是。就是说不一定要给童话都要提起它的思想意义。童话就是孩子们的故事,孩子们的生活。《卖火柴的小女孩》属于小孩子的作品,是吸引和鼓励孩子们在其中展开自己的想象。所以童话的主要作用就是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想象力的激发和培养,对孩子来说不完全是语言运用能力,它也是对孩子们思维训练很主要的一方面。包括有逻辑思维,这个高年级更多一点。对于低年级是直接思维、形象思维、审美能力。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它写的主要是贫穷、饥饿、寒冷、以及人的孤独无助甚至黑暗。那么这些都是孩子们生活中一般比较缺少实际的体验的。但是又有必要让他们有所体验。现在孩子们哪体验过这些东西?那么让他体验就是展开他的想象,培养他的想象力。
所以这节课,我想能够让学生大致地读懂,扫除字词句阅读中的障碍,主要是让学生静下心来想象他们没有经历过的那种贫穷、饥饿、寒冷特别是孤独无助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让他去亲自感受呢?因为孩子们智商、情商的发育不单单只有美好,也要让体验一下人世间并不美好的东西,世界上也有很辛苦、很可怜的人,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怜悯之心,同情之心。如果说一定要立意的话,我想就是这样。一个是培养想象力,体验不同的生活和培养他们的怜悯之心,同情之心。
《小英雄雨来》,比较长,但是不难读。教材要求是尝试用较快的速度来默读课文。在课上介绍一些时代背景,然后安排学生自行默读,把一些较难的字词句梳理一下。在习题中有两道题。一个是四个部分列出小标题,说说你在阅读过程中得到的主要内容。这就是培养在阅读中如何把握情节和内容,它是一种能力的训练。第二题是欣赏学习还乡河景色。让学生练习如何去抓景物的特点,怎么描写景物。这些活动都可以在课内完成。
《好的故事》这篇课文写水中的倒影,村姑、狗、茅屋都往云里飘,借着梦境说印象。写光色的交织有点类似印象派的图画,那么对小学生来说不一定要这样去讲,我们老师要掌握,要理解。老师要帮助学生扫除字词句等阅读障碍,因为鲁迅的语言的运用是比较陌生化的,他不完全是我们的普通的语言。要帮助学生读懂读通。
那有的老师问:“是不是要求学生理解鲁迅的感受,还是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呢?”这是有代表性的问题。我想两者都有。前者是个基础,要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但目的是要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理解。不能只扣住一端,也没有必要非要寻找主题教育思想意义,这就是一个对故乡、对童年美好的回忆。但你非要一定要说它是对黑暗社会的抗争、对理想的追求也可以,但是有点牵强。这是鲁迅他自己写的一篇情诗,所以这篇课文是比较难的。
小学语文有很多都是文学类的课文,除了通常讲的听说读写,一定要非常注重基本知识和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包括认字、阅读。但还有一点可能就是我们老师以前注意不够的就是审美能力、想象力。也就是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能力,发挥其他任何一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长课文怎么教,教无定法,不一定要像教短课文那样教,可以降低一点要求,放开一些,相信孩子们自己能够读懂,适当的帮助他们读不懂的地方。
第一、几节课的共同毛病就是老师讲得太多,特别是问得太多,几乎每一句话都问,问的密度太大了,学生很累,这样的课具有表演性质,还不如让学生自己读,然后集中做点活动,然后老师再讲,紧接着阅读一些语文方法方面的问题,一课一得,不能够太多的要求。
《小英雄雨来》不是童话,是故事或者是报道,教学里是默读,尽量读快一点,这就是这一课一得里的默读的方法,读快一点。
老师们有一个普遍的心理,可能因为考试,生怕学生不懂。这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一篇课文孩子们懂得七七八八就行了,四年级读懂《红楼梦》和《西游记》没有什么困难。不要生怕孩子不懂。现在的课,主要是问题问得太多,以前是活动太多,这样有点密不透风,要改一改。
二是多媒体运用适可而止。《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孩子静心,闭上眼睛想想卖火柴小女孩那种孤独、那种寒冷,想一分钟,总比在多媒体上画小人好,这样破坏了文字的感觉,用文字来展开想象和看多媒体视频是不一样的,因此语文课要减少用多媒体。
三是课堂用语,老师用什么样的语言来上课?是用朗诵腔还是比较平实的语言?课文的朗读要有点腔调和节奏,但平时讲话一定要用朗诵的语言吗?听了很多课都是这样,通篇都是“太阳升起来了,东方露出了什么?”这样的腔调。
也许课文朗读的时候可以,但平时的用语这样就不行了。称呼上看起来也一样,比如上课时,老师称呼班上同学为“孩子们”,这样不好,直接说“张三同学,李四同学”更好!课堂里就是一个小的社会,一个集体。很多学生平时说话挺正常的,甚至生动有味,可是到了公开场合讲话都带着“语文腔”。这是文风问题。语文课堂的语言,不是朗诵语言,应该真切一点,套话少一点,特别需要朗读的课文也不要拿腔拿调。语文的功能之一是思维训练。套话和语文腔意味着不过脑,是语文的悖路。绝大部分老师教学都存在“语文腔”问题,一听这样的语文课,鸡皮疙瘩掉一地!语文课堂应该亲切一些,平易一点,真诚一些,接近学生,营造一个更活泼开放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