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走进初中历史课堂探析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coo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历史课堂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目标的综合达成,以历史事件为纵向线索,以历史人物为横向结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渗透到历史教学中,有助于实现课堂高效化。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历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为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比,它更关注人们的意识、思想、思维,在德育与情感教育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当前,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当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随文施教,在历史事件中多角度折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史事件往往是特定的时代背景的产物,而且对以后的历史发展起着辐射作用,教师可以从历史事件的前后逻辑联系中帮助学生理情事件背后蕴藏的社會主义核心价值。1.细处入手,以点带面激发兴趣历史事件象一串珍珠,但学生能很快感受到的往往是其中的一两颗珍珠,这是由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的。以“五四运动”为例,我遵循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教学思路展开教学。
  首先,我让学生欣赏人民英雄纪念碑中五四运动的浮雕图片,觀察人物的表情与动作,然后出示五四运动的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罪”等。在浑厚凝重的画面与富于抗争精神的口号感召下,学生的探究热情异常高涨,我让学生分析事件引发的背景及含义,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紧接着,播放电影《建党伟业》相关片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进学生对当时背景的感知,深化认识。然后,我让学生浏览全文,划出事件的主要线索,了解五四运动的进程,画出事件变化的纵向线路图。
  由上可见,从细处拾手其实就是抓住重大历史事件的一些典型场景,通过加深局部事件的认识达到归纳整个事件性质的目的,这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避免假、大、空。
  2.纵向延伸,由源而流探究理解
  分析历史事件要善用“望远镜”,这样便于揭示特定事件的发展趋势。以 “ 五四运动 ” 为例,它与 “ 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新文化运动”、“中共诞生”之间有着重要联系。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将五四运动作为一条主线,把这些后续的事件进行梳理,提示“民主”这一重要主题。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了北京大学生高举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游行画面游行图,还向学生提供了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全体学界通电》。还有材料3: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产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
  然后我要求学生指出与材料1、2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并说说引起这些事件的导火线。然后要学生说说材料3中的”新的社会力量“指什么、它与此事件有何关联。
  上述情境蕴含了与“五四运动” 相关的具体的课程内容,显示了教学内容的重组思路(“五四运动”“一战”“中共诞生”)。学生的“爱国、民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延伸中得到升华。
  3.逆向追寻,抚今忆昔抒发感受
  历史可以向后延伸,同样也可以向前追溯,在上述教学材料2的过程中,我同时还向学生提问:材料2体现了北京学生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你将会怎么做?这样通过“穿越”历史的手法,让学生带着自我去感受,有助于学生深切理解当时的情形,通过想象的参与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使学生在场景的熏陶中水到渠成地树立“爱国”、“民主”、“平等”“自主”等思想。
  4.多向比较,辩证评价分析问题
  多元的评价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会辩证看待问题提供了依据,教学中教师需要和学生呈现不同人物对于事件评价的不同观点。比如对于五四运动的评价,我向学生出示了如下观点:
  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蔡元培
  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
  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陈独秀
  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五四运动研究综述》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评论进行分析,最终归纳出一些不同结论,这些结论虽然并没有完全冲突,却也含义各异。探讨的结论指向“五四运动”的精神内涵——爱国、民主、平等、自主、自强,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就能水到渠成了。
  二、串文施教,多感其下借历史人物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大的事件背后往往有重要的人物存在,通过分析历史人物却可以想人物所想,急人物所急,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内心,激发健康积极的情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向纵深推进。以下以历史人物周恩来的分析为例进行探究:
  1.感受思想情操
  激情导学:出示1976年周恩来逝世后首都各界自发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真实视频,然后出示周恩来同志的遗嘱内容,感知这位世纪伟人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对领袖的爱戴之情,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情感基础。
  阅读思考:朗诵文章《一夜的工作》最后两自然段,体验周恩来旺盛的精力与为国为民不辞辛劳的品格。
  2.感知思想轨迹
  当学生对周恩有一定认知,初步感知其追求“自由”、“平等”与“富强”等优良品质后,教师引导学生转向探讨“周恩来为何有如此巨大的力量为党为国家不辞辛劳”,这样必然涉及时代背景与个人生活经历等诸多因素,而每一个因素背后都有丰富的资料(史料)支撑,为探究人物的价值观提供佐证。(1)呈现周恩来的成长经历(大事年表),突出周恩来在革命年代的人生遭遇与革命理想;(2)展示不同时期,周恩来一组生平照片,突出周恩来的工作热情与忘我精神;(3)出示视频:1937年6月初与1944年11月,周恩来两次参加同国民党谈判场景;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场景。这些事件分别代表了国共合与中美合作的重大转折,从中可以分析周恩来卓越的领导才华与超人的外交才能,在党和国家的关键时候能力挽狂澜及爱国、敬业、友善等人格特质。(4)人物评说:班内交流讨论,选代表发方。(5)诵读语录,增进理解。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自强、爱国)我们的下一代,总是要把自己摆在劳苦大众一起,要能够吃得起苦。因为我们的革命精神,就是从吃苦中得来的。——(奉献、艰苦奋斗)
  3.感悟人物精神
  (1)通过对周恩来人物的再认识,指导学生撰写人物事迹读后感(观后感);(2)组织周恩来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周恩来祖居,了解其从小所爱家庭熏陶及家风。(3)对比自省。“中华之崛起”——我们的国家是否还需要我们为她的进一步崛起而努力?“读书”——我是为出人头地、做老板而学?还是为生活的安逸而学?还是……“吃苦”——我是否得过父母的过多溺爱,我怎样才能更快地成长为有用的人?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对照,有助促进自省、自强与自立,从而实现“导之以行”与“持之以恒”。当然,这种对于人物的系列分析需要学生在学习相当一部分教材后才能综合实施,而且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自行开发教材、设计教程,其串联知识与达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总之,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历史课堂可以上得更富于情感化,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目标的综合达成。现实中,我们以历史事件为纵向线索、以历史人物为横向网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渗透到历史教学中,有助于教学与教育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梅汝莉.多元和谐是陶行知教育思想方法的精髓[J].人民教育,2006(12)
  [2]田建平,白云华.提炼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J].中国校外教育,2013(31)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学定教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它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堂教学调整,实现学生会的少教或不教,学生不会的深入教。教师如何构建以学定教模式,灵性实现教学相长?本文从灵性把握内涵特点,为以学定教寻找理念支撑;灵性设计预习方案,为以学定教找到落脚点;灵性关注学习过程,为以学定教搭建平台三个方面阐述。  【关键词】以学定教 内涵定义 预习策略 动态过
期刊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在教学方面面临着三大改革:教学内容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这三项改革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学内容和考试评价的改革不断推进,受教学内容和考试评价制度制约的教学模式应如何变革,这是教育界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九义务教育改革经过一个轮回之后,从不少志士为九义教改补课的呐喊声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正好是一个准确的切入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高中田径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了探讨,对高中田径队的人才选拔现状作了阐述,分析了高中田径队训练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中田径 训练 存在问题 对策  在我国高中体育教学阶段,田径教学是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是部分学校和教师未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影响了田径教学与田径运动的开展与发展。因此,针对田径存在的问题,我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趋势,这和德育教育的全面推行是分不开的。因此,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德育教育的渗透,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道德思想水平。本文针对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所需注意的几个基本点进行简单的分析论述,然后阐述了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途径,希望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
期刊
【摘 要】翻译目的是翻译过程的决定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明确自己的翻译目的,并根据翻译目的和目标读者的特点来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本文从这一思想出发,以目的论为指导,结合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和儿童读者的特殊性,以《兔子坡》的两个汉译本为例,阐述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一些具体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目的论 儿童文学 翻译  2003 年国际译界著名刊物Meta出了一期儿童文学
期刊
【摘 要】英语修辞格是《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其中的转喻和提喻是建立在相似基础上的两种修辞形式,体现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很难被学生区分和掌握。本文先探讨二者的定义和不同表现形式,然后从常规关系和认知主义角度对二者的异同进行区分,以期对写作教师的教学和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英语修辞格教学 相似 转喻 提喻 异同  一、引言  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变传统的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学生综合知识掌握和运用的具体体现,在新课标中不同年段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学生在写作文时表现出的畏难情绪让许多教师“头疼”,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学生心中没有东西可写,没有写作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有东西可写呢?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本文从十个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十个字:真、新、独、背、看、想、写、读、评、荐。  【关键词】教学 作文 方法  在小学作
期刊
【摘 要】对于当代小学教育来说,语文课程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与推进,经典绘本逐渐走入广大小学教育,成为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重要方法。通过这种教育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语文水平。本文简要介绍了绘本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绘本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实际运用方法,以期为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绘本教育 阅读课程  绘
期刊
【摘 要】随着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学生英语听力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有所增强,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英语听力训练的效果就成为了教学研究的重点。经过教学实践的证明,将英语听力训练与英语朗读训练相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听力教学的质量,从而改善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实现英语水平的综合进步。本文在对当前初中英语听力训练现状加以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朗读对听力的作用,并探讨了朗读训练在初中英语听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新的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本文主要就培养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的意义以及策略进行全面的科学研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 技能与策略 意义  初中英语教学在新的形势下已经呈现出新的发展模式,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变化是非常注重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对于初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