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职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有效地利用中国历史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培养学生形成民族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深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帮助青少年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人才,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 :中职历史 ;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216
引言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语)”,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最重要思想基石。国家认同感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国民有了国家认同感才会真正焕发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国家凝聚力。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背景
爱国主义教育从概念上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是艰苦奋斗、辛勤劳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在外敌入侵面前,团结对外,英勇抵抗,维护祖国的主权和独立;反对民族分裂和国家分裂,维护各民族的联合、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势力和制度进行斗争,推动祖国的繁荣和进步。在不同的时期,爱国主义的内容有所不同。21 世纪中国的爱国主义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繁荣富强而奋斗”。对历史这门学科来说,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课程标准的核心目标之一,无论是过去的“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课程标准”,这一点都有明确地强调和说明。可是中职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现状总是令人担忧。面对新课改,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已是时代的需要。而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全能型人才更是高中历史教育必须要承担起来的历史使命。多媒体网络时代,庞杂多样的网络平台对青少年的冲击很大,如何引领中职学生正确、有益地使用网络媒体资源是刻不容缓的课题。中职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向学生渗透正面的、积极的价值导向,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中职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途径
2.1讲述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树立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努力学习,以便将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而且,“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我国古代在天文、地理、数学、农业、手工业、医学、航海交通、冶金等许多科学技術方面都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国有极其丰富浩瀚的历史、文学、哲学、法学、社会学典籍,这些方面的优秀成果在世界上也是罕有的。没有我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世界历史的发 展进程就要大大推迟。因此,中华民族对世界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与影响是巨大的。今天,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更应振奋民族精神,团结一致,奋发向上,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2.2讲述历代农民起义和近一百多年来民主革命史,引导学生认识“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真理,深刻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通过对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的讲解分析,使学生认识阶级压迫和剥削的不合理,认识革命斗争的必要性、正义性,认识先进政党和革命理论的伟大作用。特别是对近百多年来中国民主革命史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资产阶级政党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胜利。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2.3讲述历史上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等杰出人物的高尚品德,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教育,引导学生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的修养,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张骞、岳飞、郑成功、谭嗣同、孙中山等为国为民,“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屈原的“离骚”是他爱国爱民思想的结晶,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由祸福避趋之”的伟大抱负和高尚爱国情操,永远是激励人们前进的精神力量。历史上也有不少民族败类,将他们的贪婪丑恶、卑鄙无耻与英雄人物的高风亮节对比,更能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2.4讲述近代帝国主义依靠“船坚炮利”对我国进行侵略,反动政府屡战屡败,丧权辱国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的强大,才能有中华民族的地位,从而自觉地努力学习,树立振兴中华、献身四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决心。五、总结历史的发展,认识爱国主义的阶级性和时代性。古代的爱国主义一般以“忠君报国”为核心,有的表现为捍卫民族利益,反对外族入侵而贡献力量甚至牺牲生命;有的表现为忧国忧民,反对苛政,除暴安良,希望建立清明政治,人民安居乐业。近代史上的爱国主义,表现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新民主主义时期又加上了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内容。今天的爱国主义,是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爱国主义,就是要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为建设社会主义四化强国而奋斗。
结语
历史探讨世界人文政治发展的格局,浓缩记录祖国文化、中华民族成长的史实,以及总结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历史课堂讲述史实、阅读并分析史料,并进行思考和总结。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将传授历史知识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让广大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增强爱国热情、爱国意识、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尊心,从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
[1] 邱堂福 .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爱国意识的培养 [J]. 当代教研论丛,2015(03).
[2] 赵亚夫 . 历史教育与爱国主义 [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04).
关键词 :中职历史 ;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216
引言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语)”,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最重要思想基石。国家认同感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国民有了国家认同感才会真正焕发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国家凝聚力。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背景
爱国主义教育从概念上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是艰苦奋斗、辛勤劳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在外敌入侵面前,团结对外,英勇抵抗,维护祖国的主权和独立;反对民族分裂和国家分裂,维护各民族的联合、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势力和制度进行斗争,推动祖国的繁荣和进步。在不同的时期,爱国主义的内容有所不同。21 世纪中国的爱国主义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繁荣富强而奋斗”。对历史这门学科来说,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课程标准的核心目标之一,无论是过去的“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课程标准”,这一点都有明确地强调和说明。可是中职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现状总是令人担忧。面对新课改,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已是时代的需要。而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全能型人才更是高中历史教育必须要承担起来的历史使命。多媒体网络时代,庞杂多样的网络平台对青少年的冲击很大,如何引领中职学生正确、有益地使用网络媒体资源是刻不容缓的课题。中职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向学生渗透正面的、积极的价值导向,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中职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途径
2.1讲述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树立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努力学习,以便将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而且,“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我国古代在天文、地理、数学、农业、手工业、医学、航海交通、冶金等许多科学技術方面都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国有极其丰富浩瀚的历史、文学、哲学、法学、社会学典籍,这些方面的优秀成果在世界上也是罕有的。没有我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世界历史的发 展进程就要大大推迟。因此,中华民族对世界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与影响是巨大的。今天,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更应振奋民族精神,团结一致,奋发向上,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2.2讲述历代农民起义和近一百多年来民主革命史,引导学生认识“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真理,深刻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通过对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的讲解分析,使学生认识阶级压迫和剥削的不合理,认识革命斗争的必要性、正义性,认识先进政党和革命理论的伟大作用。特别是对近百多年来中国民主革命史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资产阶级政党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胜利。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2.3讲述历史上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等杰出人物的高尚品德,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教育,引导学生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的修养,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张骞、岳飞、郑成功、谭嗣同、孙中山等为国为民,“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屈原的“离骚”是他爱国爱民思想的结晶,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由祸福避趋之”的伟大抱负和高尚爱国情操,永远是激励人们前进的精神力量。历史上也有不少民族败类,将他们的贪婪丑恶、卑鄙无耻与英雄人物的高风亮节对比,更能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2.4讲述近代帝国主义依靠“船坚炮利”对我国进行侵略,反动政府屡战屡败,丧权辱国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的强大,才能有中华民族的地位,从而自觉地努力学习,树立振兴中华、献身四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决心。五、总结历史的发展,认识爱国主义的阶级性和时代性。古代的爱国主义一般以“忠君报国”为核心,有的表现为捍卫民族利益,反对外族入侵而贡献力量甚至牺牲生命;有的表现为忧国忧民,反对苛政,除暴安良,希望建立清明政治,人民安居乐业。近代史上的爱国主义,表现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新民主主义时期又加上了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内容。今天的爱国主义,是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爱国主义,就是要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为建设社会主义四化强国而奋斗。
结语
历史探讨世界人文政治发展的格局,浓缩记录祖国文化、中华民族成长的史实,以及总结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历史课堂讲述史实、阅读并分析史料,并进行思考和总结。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将传授历史知识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让广大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增强爱国热情、爱国意识、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尊心,从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
[1] 邱堂福 .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爱国意识的培养 [J]. 当代教研论丛,2015(03).
[2] 赵亚夫 . 历史教育与爱国主义 [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