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目前来看,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需要我们充分重视并采取有效举措来提升实效。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205
引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2015年,教育部进一步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在原有课程改革理念的基础上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彻底地宣告了教育领域“唯分数观”时代的终结。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教学目标科学明确
我们知道,在语文教材的编写上,以“文选型”为主要模式。而“文选型”教材的选文往往带有作品的某种原生价值,例如作家的思想态度、审美追求,以及折射出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生活情景、文化风俗等。因而,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在面对选文中呈现出的丰富且复杂的文化价值信息时,往往无法精准选择,制定科学且恰当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目标的虚化、泛化,甚至异化等现象。
所以,如何在尊重原生教材的基础上,立足于原文本,正确挖掘出教材的教学价值,制定出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已然成为语文教学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考方向。
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是依据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体现的。在面对纷繁复杂的语文教学价值点时,语文教师们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价值点都纳入教学目标当中,甚至于对其中许多的重要教育价值点,也只能够重点选择,有所取舍。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当中,应当紧紧把握语文教材的独特性,把握语文教材核心的人文价值,重点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立足于训练学生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字、文化的表达能力和感受能力,实现语文课堂应当实现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了解和运用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适当弱化文本中蕴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说科学学科的普及价值、社会生活方面的认知价值、人文思想品德教育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
二、开放教学预设让学生钻出你的圈套
多少年来,有多少教师在追求预设的顺利进行,将课堂过程安排得严密、有序,可结果呢?往往是呈现另一番景观,语文课堂僵化、低效,学生对语文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停留于表面,没有走入语文学习的内核,甚至会出现学科偏科等现象。所以,在语文学科的日常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充分地突破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预设的线性模式,积极地倡导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模式里更充分地学习和成长。
例如,著名教师支玉恒老师曾说,应当让每个孩子在读书之后,由衷地涌出一种“读完了就想说一说”的冲动,激发他们内心表达的欲望。所以,在他的课堂中,支玉恒老师从来不向学生提出任何问题,而是让学生自主、自由地表达自己对于课文的所思所想。授课教师在学生们的读书感悟中再进行科学、恰当的引导,根据学生们自身的知识需求和疑惑推进教学的内容,而不是教师们自己脱離课堂,独自预设,使得教学的策略变得更加具有开放性和随机性质。
三、采用激励式教学理念,创设主动学习环境
在教学课堂上,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仅是指轻松平等和课堂氛围,更是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动力,为学生激发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创造助力的积极向上的一种教学氛围。在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实现这样的一个目的,需要借助于两种主要的方式和手段来完成。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展示成果时要遵循先肯定后否定的原则,先将学生在展示过程中的优点一一点明,帮助小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然后再根据其中的瑕疵和不足来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和完善自己。除此之外,教师选择某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也是语文课堂重要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之一。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鼓励学生完成回答,自信且正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同时在学生给出回答之后,教师要首先要对学生站起来并且完整回答问题的勇气进行肯定和鼓励,然后再对学生回答中的优势和不足一一进行点评,并且通过进一步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完成进一步的思考,对问题和不足进行自我纠正。在学生完成这一系列的过程之后,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肯定,以鼓励其他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回答的活动中,以此来活跃课堂的氛围,提高教学的效率。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黑板报,教室装饰,成绩或者是班级活动表现的奖惩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来引导积极向上的良好班级氛围的形成。而通过在课堂上教师及时的鼓励以及班级文化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学生不仅能够逐渐树立起对学习的自信,而且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竞争观念,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而实现在课堂上的高效学习,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教学。
结论:教学是一项充满艺术性的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首先需要教师直面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教师备课的准确性,学生预习的有效性,充分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重视练习的科学性和反思的重要性。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尝试,在尝试中总结、反思、优化,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实现教与学之间的密切配合,使语文教学更有实效。
参考文献
[1]马青莲.兴趣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12):37.
[2]王瑞.信息技术资源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有效研究[J].新课程,2020(48):184.
[3]曹高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几点认识[J].知识窗(教师版),2020(11):94.
[4]杨薇薇.探究“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22):19-20.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205
引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2015年,教育部进一步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在原有课程改革理念的基础上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彻底地宣告了教育领域“唯分数观”时代的终结。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教学目标科学明确
我们知道,在语文教材的编写上,以“文选型”为主要模式。而“文选型”教材的选文往往带有作品的某种原生价值,例如作家的思想态度、审美追求,以及折射出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生活情景、文化风俗等。因而,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在面对选文中呈现出的丰富且复杂的文化价值信息时,往往无法精准选择,制定科学且恰当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目标的虚化、泛化,甚至异化等现象。
所以,如何在尊重原生教材的基础上,立足于原文本,正确挖掘出教材的教学价值,制定出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已然成为语文教学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考方向。
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是依据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体现的。在面对纷繁复杂的语文教学价值点时,语文教师们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价值点都纳入教学目标当中,甚至于对其中许多的重要教育价值点,也只能够重点选择,有所取舍。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当中,应当紧紧把握语文教材的独特性,把握语文教材核心的人文价值,重点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立足于训练学生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字、文化的表达能力和感受能力,实现语文课堂应当实现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了解和运用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适当弱化文本中蕴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说科学学科的普及价值、社会生活方面的认知价值、人文思想品德教育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
二、开放教学预设让学生钻出你的圈套
多少年来,有多少教师在追求预设的顺利进行,将课堂过程安排得严密、有序,可结果呢?往往是呈现另一番景观,语文课堂僵化、低效,学生对语文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停留于表面,没有走入语文学习的内核,甚至会出现学科偏科等现象。所以,在语文学科的日常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充分地突破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预设的线性模式,积极地倡导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模式里更充分地学习和成长。
例如,著名教师支玉恒老师曾说,应当让每个孩子在读书之后,由衷地涌出一种“读完了就想说一说”的冲动,激发他们内心表达的欲望。所以,在他的课堂中,支玉恒老师从来不向学生提出任何问题,而是让学生自主、自由地表达自己对于课文的所思所想。授课教师在学生们的读书感悟中再进行科学、恰当的引导,根据学生们自身的知识需求和疑惑推进教学的内容,而不是教师们自己脱離课堂,独自预设,使得教学的策略变得更加具有开放性和随机性质。
三、采用激励式教学理念,创设主动学习环境
在教学课堂上,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仅是指轻松平等和课堂氛围,更是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动力,为学生激发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创造助力的积极向上的一种教学氛围。在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实现这样的一个目的,需要借助于两种主要的方式和手段来完成。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展示成果时要遵循先肯定后否定的原则,先将学生在展示过程中的优点一一点明,帮助小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然后再根据其中的瑕疵和不足来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和完善自己。除此之外,教师选择某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也是语文课堂重要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之一。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鼓励学生完成回答,自信且正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同时在学生给出回答之后,教师要首先要对学生站起来并且完整回答问题的勇气进行肯定和鼓励,然后再对学生回答中的优势和不足一一进行点评,并且通过进一步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完成进一步的思考,对问题和不足进行自我纠正。在学生完成这一系列的过程之后,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肯定,以鼓励其他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回答的活动中,以此来活跃课堂的氛围,提高教学的效率。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黑板报,教室装饰,成绩或者是班级活动表现的奖惩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来引导积极向上的良好班级氛围的形成。而通过在课堂上教师及时的鼓励以及班级文化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学生不仅能够逐渐树立起对学习的自信,而且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竞争观念,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而实现在课堂上的高效学习,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教学。
结论:教学是一项充满艺术性的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首先需要教师直面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教师备课的准确性,学生预习的有效性,充分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重视练习的科学性和反思的重要性。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尝试,在尝试中总结、反思、优化,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实现教与学之间的密切配合,使语文教学更有实效。
参考文献
[1]马青莲.兴趣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12):37.
[2]王瑞.信息技术资源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有效研究[J].新课程,2020(48):184.
[3]曹高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几点认识[J].知识窗(教师版),2020(11):94.
[4]杨薇薇.探究“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2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