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实世界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从数学教育哲学上讲,决定一个学生数学素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如何看待数学,如何理解数学,以及能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追求的数学教育的价值。作为新课改实践者和开发者的一线教师,更应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策划中心,让学生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体验生活、享受乐趣、感悟价值。
一、重视过程教学,感悟数学价值
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往往被简化,只保留了精炼的、本质的逻辑结论,学生的数学学习就是“学结论”、“用结论”的过程,很难从中感受数学的价值所在。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将数学还原成“未完成的数学”来展开教学,让每个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我在教学“容积和容积单位”时,没有直接给出物体容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而是腾出时间,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测量长方体盒子的体积以及盒中黄沙的体积,然后通过学生自主比较、概括、思辨、讨论,理解容积的概念,探究得出容积的计算方法。接着通过对“饮料为什么不装满瓶”?“饮料盒上为什么写的是净含量”?等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相结合,去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堂课上,从实验的方法、工具的选择到最后结论的得出以及知识的实际应用,老师没有一丝一毫的灌输,而是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亲身经历、主动探索,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循环学习活动中自主建构知识意义,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实用价值。
二、挖掘生活素材,实现数学价值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但由于各方面的限制,现在课本中呈现的教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发展,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潜在的资源,大胆重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学习内容中,体验数学学习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如:在教学完“小数乘法”的有关知识后,特意设计了“发票的认识与填写”这一集数学知识与生活常识于一体的课本上没有的活动课。在导入部分,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一则新闻入手:“一消费者食用了某熟食点店出售的熟菜,发生食物中毒。”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消费者向消协投诉时该出示哪些证据?在讨论中学生意识到发票是解决消费纠纷的有力证据,从而激发学生对认知的需求。在新授部分,又设计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认识发票,首先让学生交流课前了解的有关发票的知识,然后出示一张已经填好的发票,让学生读取发票上的有关信息;第二个层次是填写发票,为学生创设模拟买东西的情境,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角色体验中运用小数乘法的知识明确发票的填写方法,学会正确地填写发票;第三个层次设计一个情节:发票被弄脏了,如何把发票还原?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种事件,现在教师提出来,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主动地投入这个活动,全身心的去解决,最后,当问题被解决时,学生感到由衷的喜悅,这是一种学习活动获得成功后发自内心的感受。这节课,我对课程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利用,从发票的导入,到发票的填写,再到发票的实际运用,无不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学生在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直观的感受中,自然而然地建立起对发票的深刻认识。
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但能学到知识,发展技能,更能深深地感受到:数学不是书本上的枯燥学问,它的“身影”活跃于生活的每个角落,它的价值体现于你我的生活中。学生在多彩多姿的生活世界中挖掘出无尽的学习财富,生活世界也成为学生最丰富的学习资源!
一、重视过程教学,感悟数学价值
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往往被简化,只保留了精炼的、本质的逻辑结论,学生的数学学习就是“学结论”、“用结论”的过程,很难从中感受数学的价值所在。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将数学还原成“未完成的数学”来展开教学,让每个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我在教学“容积和容积单位”时,没有直接给出物体容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而是腾出时间,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测量长方体盒子的体积以及盒中黄沙的体积,然后通过学生自主比较、概括、思辨、讨论,理解容积的概念,探究得出容积的计算方法。接着通过对“饮料为什么不装满瓶”?“饮料盒上为什么写的是净含量”?等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相结合,去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堂课上,从实验的方法、工具的选择到最后结论的得出以及知识的实际应用,老师没有一丝一毫的灌输,而是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亲身经历、主动探索,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循环学习活动中自主建构知识意义,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实用价值。
二、挖掘生活素材,实现数学价值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但由于各方面的限制,现在课本中呈现的教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发展,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潜在的资源,大胆重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学习内容中,体验数学学习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如:在教学完“小数乘法”的有关知识后,特意设计了“发票的认识与填写”这一集数学知识与生活常识于一体的课本上没有的活动课。在导入部分,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一则新闻入手:“一消费者食用了某熟食点店出售的熟菜,发生食物中毒。”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消费者向消协投诉时该出示哪些证据?在讨论中学生意识到发票是解决消费纠纷的有力证据,从而激发学生对认知的需求。在新授部分,又设计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认识发票,首先让学生交流课前了解的有关发票的知识,然后出示一张已经填好的发票,让学生读取发票上的有关信息;第二个层次是填写发票,为学生创设模拟买东西的情境,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角色体验中运用小数乘法的知识明确发票的填写方法,学会正确地填写发票;第三个层次设计一个情节:发票被弄脏了,如何把发票还原?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种事件,现在教师提出来,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主动地投入这个活动,全身心的去解决,最后,当问题被解决时,学生感到由衷的喜悅,这是一种学习活动获得成功后发自内心的感受。这节课,我对课程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利用,从发票的导入,到发票的填写,再到发票的实际运用,无不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学生在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直观的感受中,自然而然地建立起对发票的深刻认识。
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但能学到知识,发展技能,更能深深地感受到:数学不是书本上的枯燥学问,它的“身影”活跃于生活的每个角落,它的价值体现于你我的生活中。学生在多彩多姿的生活世界中挖掘出无尽的学习财富,生活世界也成为学生最丰富的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