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情的变化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引导。对此我们提出了课堂引导的“六种方法”。
“六种方法”指的是:趣闻典故法、诗文箴语法、音乐图片法、知人论世法、诱导质疑法、实践活动法。
一、趣闻典故,顺势妙用
同学们所知道的许多神话传说、典故佚事、科学趣闻等无不与教材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对学生是极富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我们可借用这些作为进行课堂引导的良好素材。比如在讲解《兰亭集序》中“放浪形骸”一词时,适时引入作者王羲之因之被招为“东床快婿”的故事,可以引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激活语文课堂。
这种引导设计得巧妙,就能起到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兴趣之功效,它要求教师据教学和学生之实际,用最精炼的语言,最短的时间使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情境,激其情,引其思。
二、诗文箴语,创设情境
在课堂中巧妙引入诗文佳句、名言箴语,不失为语文教师试图“唤醒”学生、“唤醒”课堂的方法之一。诗文箴语是浓缩的知识,其内在的精华往往令人咀嚼不尽,觉得意蕴无穷。设计教学环节时,如果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诗文名句,不但能够让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更能使之受到艺术的熏陶。
如介绍《过秦论》的作者贾谊时,可以引用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教师点拨此诗写了贾谊貌似受恩实则不遇的悲剧命运。扣住这条线,教师再动情地简介作者生平的主要事迹。经此番介绍,学生对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的贾谊产生了深切的同情和惋惜,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就会提高不少。
三、音乐图片,引人入境
新的语文教育观念就是要改变中学生在教学中的被动地位,促使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人。喜爱音乐、学唱歌曲是中学生休闲、娱乐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能见到不爱学习的学生,但很少见着不爱音乐的孩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巧妙地运用音乐图片视频等作为辅助手段,它们那超强的形象性和感染力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举音乐为例。如《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一首告别诗,这首诗形式整齐,音节和谐,语言优美,配上钢琴曲《爱之梦》,学生感受到了诗人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归去来兮辞》配以古筝《寒鸦戏水》,配乐朗诵,声情并茂,学生仿佛回到了当年陶潜采菊隐身的南山之下。教学《故都的秋》,把钢琴曲《秋日私语》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配乐诵读涵咏,想象“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的意境,进而感知故都的秋那清、静、悲凉的特点,也就为把握主旨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四、知人论世,以情激情
在讲授新课时,恰到好处地为学生提供文本中没有传达出来的信息,如作者身世、社会背景、写作环境等内容,更能帮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主题。
在上《我有一个梦想》这一课时,可以向学生讲解作者马丁·路德·金的身世背景和当时的美国人权状况,特别是美国黑人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相信学生就会充满阅读兴趣,把握这一篇演讲辞的内容和主旨,从而让教师授课水到渠成。另外在学习苏轼的“两赋一词”(《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也可适当介绍苏轼一生不幸的“三起三落”(苏州、黄州、儋州),尤其是在被贬黄州期间,虽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和生命危险的时期,但却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脱胎换骨”(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从此达到更加豁达与洒脱的人生境界。这种“知人论世”,有助于学生把握“两赋一词”的主旨与情感。
五、诱导质疑,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师通过巧妙设疑,制造悬念,来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大胆质疑,充分思考,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荆轲刺秦王》接近尾声时,教师提出疑问:你认为荆轲究竟是刺客还是英雄?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似乎对这个问题表现出深厚的兴趣,纷纷提出个人的意见和看法,甚至有两位同学为此争执起来。然后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表现再归纳总结:从个人行为来看,他是英雄;从历史发展来看,他是刺客。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探求气氛极浓;又让学生学到了教师尊重知识、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质疑释疑能力,需要我们研究探索,寻求规律,掌握方法。
六、实践活动,耳目一新
学生对新的东西总是特别感到新鲜有趣,我们充分利用这种求新心理,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使他们在欣赏中与课文产生共鸣。
必修四第一单元是一个戏剧单元,有《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三篇课文。学生学戏剧作品有一定的难处,平时见得少,戏剧常识和分析方法也了解不多。为了达到实用而又别开生面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打破常规分析的教法,结合“五四”青年节活动,选择一课安排学生演一场戏。把全班学生分成导演组、演员组、舞台设计组、表演评议组。教师将所有的有关材料全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精心准备,然后演出。学生成了导演,成了角色,成了评剧人,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了演出活动。
由此可见,教师的引导是课堂深度学习的核心,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只有引导得当、得法才会使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快乐,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获得全面发展,这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市四十六中学;安徽潜山黄铺中学。
“六种方法”指的是:趣闻典故法、诗文箴语法、音乐图片法、知人论世法、诱导质疑法、实践活动法。
一、趣闻典故,顺势妙用
同学们所知道的许多神话传说、典故佚事、科学趣闻等无不与教材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对学生是极富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我们可借用这些作为进行课堂引导的良好素材。比如在讲解《兰亭集序》中“放浪形骸”一词时,适时引入作者王羲之因之被招为“东床快婿”的故事,可以引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激活语文课堂。
这种引导设计得巧妙,就能起到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兴趣之功效,它要求教师据教学和学生之实际,用最精炼的语言,最短的时间使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情境,激其情,引其思。
二、诗文箴语,创设情境
在课堂中巧妙引入诗文佳句、名言箴语,不失为语文教师试图“唤醒”学生、“唤醒”课堂的方法之一。诗文箴语是浓缩的知识,其内在的精华往往令人咀嚼不尽,觉得意蕴无穷。设计教学环节时,如果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诗文名句,不但能够让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更能使之受到艺术的熏陶。
如介绍《过秦论》的作者贾谊时,可以引用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教师点拨此诗写了贾谊貌似受恩实则不遇的悲剧命运。扣住这条线,教师再动情地简介作者生平的主要事迹。经此番介绍,学生对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的贾谊产生了深切的同情和惋惜,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就会提高不少。
三、音乐图片,引人入境
新的语文教育观念就是要改变中学生在教学中的被动地位,促使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人。喜爱音乐、学唱歌曲是中学生休闲、娱乐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能见到不爱学习的学生,但很少见着不爱音乐的孩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巧妙地运用音乐图片视频等作为辅助手段,它们那超强的形象性和感染力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举音乐为例。如《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一首告别诗,这首诗形式整齐,音节和谐,语言优美,配上钢琴曲《爱之梦》,学生感受到了诗人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归去来兮辞》配以古筝《寒鸦戏水》,配乐朗诵,声情并茂,学生仿佛回到了当年陶潜采菊隐身的南山之下。教学《故都的秋》,把钢琴曲《秋日私语》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配乐诵读涵咏,想象“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的意境,进而感知故都的秋那清、静、悲凉的特点,也就为把握主旨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四、知人论世,以情激情
在讲授新课时,恰到好处地为学生提供文本中没有传达出来的信息,如作者身世、社会背景、写作环境等内容,更能帮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主题。
在上《我有一个梦想》这一课时,可以向学生讲解作者马丁·路德·金的身世背景和当时的美国人权状况,特别是美国黑人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相信学生就会充满阅读兴趣,把握这一篇演讲辞的内容和主旨,从而让教师授课水到渠成。另外在学习苏轼的“两赋一词”(《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也可适当介绍苏轼一生不幸的“三起三落”(苏州、黄州、儋州),尤其是在被贬黄州期间,虽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和生命危险的时期,但却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脱胎换骨”(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从此达到更加豁达与洒脱的人生境界。这种“知人论世”,有助于学生把握“两赋一词”的主旨与情感。
五、诱导质疑,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师通过巧妙设疑,制造悬念,来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大胆质疑,充分思考,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荆轲刺秦王》接近尾声时,教师提出疑问:你认为荆轲究竟是刺客还是英雄?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似乎对这个问题表现出深厚的兴趣,纷纷提出个人的意见和看法,甚至有两位同学为此争执起来。然后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表现再归纳总结:从个人行为来看,他是英雄;从历史发展来看,他是刺客。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探求气氛极浓;又让学生学到了教师尊重知识、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质疑释疑能力,需要我们研究探索,寻求规律,掌握方法。
六、实践活动,耳目一新
学生对新的东西总是特别感到新鲜有趣,我们充分利用这种求新心理,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使他们在欣赏中与课文产生共鸣。
必修四第一单元是一个戏剧单元,有《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三篇课文。学生学戏剧作品有一定的难处,平时见得少,戏剧常识和分析方法也了解不多。为了达到实用而又别开生面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打破常规分析的教法,结合“五四”青年节活动,选择一课安排学生演一场戏。把全班学生分成导演组、演员组、舞台设计组、表演评议组。教师将所有的有关材料全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精心准备,然后演出。学生成了导演,成了角色,成了评剧人,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了演出活动。
由此可见,教师的引导是课堂深度学习的核心,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只有引导得当、得法才会使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快乐,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获得全面发展,这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市四十六中学;安徽潜山黄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