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产党员是人民的服务员,一切为人民利益着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打造和谐社会多做贡献是无尚光荣的。
——摘自主人公讲话稿
在我国农村千千万万村干部中,有一个始终牢记入党宣誓,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8年没拿一分钱的工资,以饱满的热情奉献青春的人,被市委、市政府荣记三等功,他就是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于家村副主任,党支部委员于世乐。
一
于世乐,1949年农历正月十五出生在淄川区罗村镇于家村,父亲于成敏是淄博矿务局洪山煤矿副所长。自幼受父亲为人正直,心胸坦荡,乐于助人的熏陶和影响。从读小学到初中,他一直是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
1965年,他初中毕业后回村担任民办小学教师,教小学一年级语文。他恪尽职守,认真工作。执鞭教学,在讲台上他严格师表形象,扎实授课;课堂之外,他关心学生,走访家长,掌握学生的校外表现,性格脾气,把握学生思想脉搏,教学成绩突出。
1968年,他作为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报名应征,站出来让祖国挑选。他积极响应祖国召唤的热情被公社武装部部长感动了,带兵的首长相中了。通过查体、政审,终于拿到了入伍通知书。
就在这一年的3月份,他穿上“国防绿”,到69师6230部队,成为一名炮手。在部队他严格要求自己,苦练杀敌本领,甭管是内务还是军事训练,他都是样样第一,连续3年都被评为“五好战士”连续嘉奖2次,多次受到部队首长的表扬,并被列为预备党员。
1971年光荣退伍回乡,党员转正。继续担任教师。不久,担任了于家小学校长。由于他工作积极,大胆管理,各项工作走在前头,被评为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学校也被评为全区教学管理先进单位。
1973年,因工作需要,他离开学校担任了村民兵连长、治保主任、团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到太河水库施工,担任太河水库罗村民兵连连长兼指导员,在当时算是小有名气的人物。
自从离开母亲的怀抱,踏入人生的旅途,他曾是“三好学生”、“五好战士”、“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一路凯歌。曾经令同学们羡慕、村民敬重、领导常识。风风光光,尝受过做人的潇洒。
二
火以炼金,逆境磨炼人。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1975年,是“十年动乱”的最后一年。也就是在这一年里。于世乐做梦也没想到他会遭到灭顶之灾。祸从天降。
10月20日,区公安局将他骗至局里将其抓捕。使用手铐铐起双手,送往收容所,由分局预审科审理。
为啥遭此厄运,于世乐本人根本就不知道。不知道,为什么逮捕他,后来才知道有人举报他是马鞍山游击队政委,有颠覆的言行。这使他感到莫名其妙。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那还了得起,于是采取刑讯逼供,让他招认。于世乐面对讯问和污辱性的语言,没有丝毫畏惧,在审讯室把手铐在办公桌上摔得咔咔响,义正言辞:“我出身矿工家庭,扛枪保卫祖国,是共产党员啥时候成了游击队政委?你们有什么证据?他个性倔强,没有的事强加于他,他是不听套的。于是天天审,他天天与公安讲理。最后强行游街,40天后被定“现行反革命”,他誓死不服,要求上诉。上级司法部门认为定性准确,驳回上诉、维持原结论。
在于世乐被捕期间,孩子在学校受到歧视,女儿在教室被老师打过,曾经两次哭着跑回家,更有所谓的“好心人”劝他爱人与其划清界限,劝她与其离婚。他爱人天天泪流满面,但她坚信丈夫没有错,是被坏人陷害。于世乐的母亲不相信自己当过兵的儿子是反革命;于世乐的岳母说,我女婿是个好人,他怎么会成为反革命,村里的父老乡亲们咋也不相信于世乐成了反革命。
1976年,于世乐被定为反革命后,决定将他押送回村,让村民揪斗,他坚持不搞清楚不回来,他认为自己是冤屈的,不能戴着反革命的帽子回去见父老乡亲们。最后还是撵出大门回村。
村里的父老乡亲知道于世乐蒙受冤屈,谁去斗他?公社的造反派们知道后组织人找于世乐进行批斗,押着他游街。他的爱人和孩子们感到羞辱,他母亲感到心疼。于世乐的朋友们白天不敢见他,趁晚上天黑偷偷跑到他家安慰、看望他。但敢怒不敢言。
我就不相信天底下没有个说理的地方,于世乐心里这样想。白天一边挨斗,一有空他就去区分局找领导讲理,有的领导不理他,但有好心的领导说,老于啊,你沉住气,总有一天事实清楚的。区里市里不行,最后他跑到省星、跑到北京最高人民检查院投诉,要求伸冤。三次进京,感动了“上帝”,1980年终于被平反昭雪,恢复党籍。
于世乐被平反了,他挺过来了。他走在街上,有一次,一位过去批斗他的人说,老于,对不起,当时个别领导打电话安排斗你,俺不听不行啊,于世乐笑笑说,不要紧,我理解你们,个别领导为了往上爬,不抓几个反革命哪有功劳和资本?人心难测呀!
于世乐被平反之后,本来是件高兴的事,但他却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多月,好像生了一场大病,吃饭不香,睡觉不宁,好几次,这位坚强的硬汉子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在思考。
知儿莫如娘。母亲走到他的床头,用颤抖的长满老茧的手理着世乐的头发说:“孩子,娘知道你受了委屈,有病你就治,好好吃饭……”他只是点点头。
于世乐乐不起来。他看到了世态的炎凉,也体验了人间真情。
三
1981年的春天,风,柔柔的吹;枝头,悠悠地闪;明媚的春阳,洒在身上,暖在心上。烂漫的春花,啁啾的小鸟,透露着春的灵秀,春的欢乐。迷人的春天,孕育着一个多么金碧辉煌的希冀!那一簇簇醉人的嫩绿,幻成一团团渐次萌动,耀眼的金黄……
于世乐经历了残冬的洗礼,开始在春天孕育人生的辉煌。
一向勤劳朴实,精明能干的他,经反复考察,决定养殖食用菌——蘑菇。起早贪黑,用自己的双手挖了五六条土洞,购买菌种养起了蘑菇。为了达到一次成功,他先后到淄川许多养菇专业户的大棚里参观学习,另一方面到新华书店里购买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书籍,一边学一边干。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精心管理下,不久,鲜鲜嫩嫩的蘑菇长出来了,他高兴地笑了!这笑是发自内心的笑。
于世乐的爱人谭凤英温柔善良,勤劳朴实,善解人意,不仅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也是一位颇有智慧的女性。她理解丈夫的苦衷,每天她高高兴兴地推着小车到市场上卖蘑菇。虽说挣不了大钱,但市场行情很好,每斤卖3块多,因此,她每天都钱袋子鼓鼓地回来。这样,不仅可以供给3个孩子上学,还可以挣点买油盐柴米的零花钱,公公去世的早,婆婆常年有病,虽说于世乐姊妹七个,但由于他两口子为人好,婆婆常年住在世乐家,谭凤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孝敬,是周围邻村有名的孝顺媳妇。
妻贤夫孝老,一家人团结和睦,生活得快快乐乐。
于世乐乐起来了。他养的蘑菇挣了钱。
1983年,又一个春天。
村两委在这一年的春天找他谈话,要发展林果业,拿出100亩地建果园,让他负责。
说真心话,当时他不愿意去,自己养蘑菇收入不低,何必去操心。但又一想,虽然过去受了一些委屈,那是个别人别有用心陷害,作为自己是一个党员,不应忘记入党时的宣誓,要服从组织,以大局为重。于是,他做通了爱人的工作,挑起果园园长的重任。
村里拿出闲置土地117亩。于世乐通过区林业局、农委。引进优良品种发展苹果、梨、山楂、桃、杏10多个品种。他亲自带领60多号人植树、施肥、浇水,消灭病虫害。3年进入产果期。到1993年,果园就进入盛果期,这时正值农村改革进入深水区,为了调动积极性,确保果园稳产离产、效益增收,不受损失,他向村两委提议将果园划片承包出去。村两委研究认为,他的建议很好,值得考虑。于是决定实行承包。3个月后,果园分片落实了承包责任制,现在承包户积极性很高,收入也很高,说起这件事来大家都佩服老于的高招。
四
“共产党员要为党争光,为民造福,不应当图有虚名,更不能给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抹黑。”这是于世乐常说的话。
1994年,他发现村后小埠子顶那片荒山光秃秃的影响周围的环境形象,晚上睡不着觉,他在琢磨,如果想办法把它绿化起来,栽上树、种上果、再开个小饭店,既能观光,又有收入该有多好,要不试试?他是急性子人。不久,他跑到山上做了详细勘查,虽然土质不好,但只要想办法,从别的地运土去填坑造地还是可以考虑的。
说干就干。
修路、挖树坑、夏天酷热,汗水湿透衣襟,他干;冬天,寒风刺骨,东北风吹着雪花,零下15度手背冻裂、流出鲜血他仍然干。2年时间开出30亩地。家庭收入微薄,拿不出很多的钱买树苗,他就向朋友借,从种植果树的好朋友那里求援。朋友们知道他为人正直、想干事业,都愿意扶植他。一年功夫,山上栽满了杏树、桃树、椿芽、苹果树3000多株,动员儿子于虎和二女儿在山上盖房建起了饭店,春天赏花、秋季品果,游客络绎不绝,于世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1995年,于世乐被评为农艺师。
1999年,村委换届被选为村委委员。
2001年,党支部换届被选为支部委员。
进入村领导班子后,虽然不是主要领导,但他甘当配角,做好参谋助手。
于家村400户、1400多口人,在罗村镇算是一个大村,但由于前些年搞企业亏损4000多万元,企业垮台,债台高筑。村里的秩序很不稳定,村干部由于没有集体积累,他8年没有拿到一分钱的工资。但他没有任何怨言,村里修路他靠上,村民纠纷他去调解,种植结构调整他去开会,小青年打架斗殴,只要见到他保准马上散,为啥?他事事主持正义,坚持公道,爱护村民。平时村里有啥红、白公事,都先到他家里说道说道,让他帮着出出主意,被村民称为“知心人”。
于世乐很平凡,平凡的像棵小草。但是,他有博大的胸怀。
2005年,他看到山东铝厂废弃的石料厂影响周围环境美,主动与其联系借钱买过来,办好林权证,在废弃的料石大坑里搞起了土地复垦绿化,从平邑引进优良果种大石榴20000株,侧柏30000株,绿化美化环境,减少污染。2006年,他的事迹被当地新闻媒体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道理已经拓展,可以直奔更辽远的前方。
走出坎坷是坦途。
愿于世乐保重身体,向新的更高的目标冲刺!
——摘自主人公讲话稿
在我国农村千千万万村干部中,有一个始终牢记入党宣誓,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8年没拿一分钱的工资,以饱满的热情奉献青春的人,被市委、市政府荣记三等功,他就是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于家村副主任,党支部委员于世乐。
一
于世乐,1949年农历正月十五出生在淄川区罗村镇于家村,父亲于成敏是淄博矿务局洪山煤矿副所长。自幼受父亲为人正直,心胸坦荡,乐于助人的熏陶和影响。从读小学到初中,他一直是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
1965年,他初中毕业后回村担任民办小学教师,教小学一年级语文。他恪尽职守,认真工作。执鞭教学,在讲台上他严格师表形象,扎实授课;课堂之外,他关心学生,走访家长,掌握学生的校外表现,性格脾气,把握学生思想脉搏,教学成绩突出。
1968年,他作为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报名应征,站出来让祖国挑选。他积极响应祖国召唤的热情被公社武装部部长感动了,带兵的首长相中了。通过查体、政审,终于拿到了入伍通知书。
就在这一年的3月份,他穿上“国防绿”,到69师6230部队,成为一名炮手。在部队他严格要求自己,苦练杀敌本领,甭管是内务还是军事训练,他都是样样第一,连续3年都被评为“五好战士”连续嘉奖2次,多次受到部队首长的表扬,并被列为预备党员。
1971年光荣退伍回乡,党员转正。继续担任教师。不久,担任了于家小学校长。由于他工作积极,大胆管理,各项工作走在前头,被评为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学校也被评为全区教学管理先进单位。
1973年,因工作需要,他离开学校担任了村民兵连长、治保主任、团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到太河水库施工,担任太河水库罗村民兵连连长兼指导员,在当时算是小有名气的人物。
自从离开母亲的怀抱,踏入人生的旅途,他曾是“三好学生”、“五好战士”、“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一路凯歌。曾经令同学们羡慕、村民敬重、领导常识。风风光光,尝受过做人的潇洒。
二
火以炼金,逆境磨炼人。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1975年,是“十年动乱”的最后一年。也就是在这一年里。于世乐做梦也没想到他会遭到灭顶之灾。祸从天降。
10月20日,区公安局将他骗至局里将其抓捕。使用手铐铐起双手,送往收容所,由分局预审科审理。
为啥遭此厄运,于世乐本人根本就不知道。不知道,为什么逮捕他,后来才知道有人举报他是马鞍山游击队政委,有颠覆的言行。这使他感到莫名其妙。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那还了得起,于是采取刑讯逼供,让他招认。于世乐面对讯问和污辱性的语言,没有丝毫畏惧,在审讯室把手铐在办公桌上摔得咔咔响,义正言辞:“我出身矿工家庭,扛枪保卫祖国,是共产党员啥时候成了游击队政委?你们有什么证据?他个性倔强,没有的事强加于他,他是不听套的。于是天天审,他天天与公安讲理。最后强行游街,40天后被定“现行反革命”,他誓死不服,要求上诉。上级司法部门认为定性准确,驳回上诉、维持原结论。
在于世乐被捕期间,孩子在学校受到歧视,女儿在教室被老师打过,曾经两次哭着跑回家,更有所谓的“好心人”劝他爱人与其划清界限,劝她与其离婚。他爱人天天泪流满面,但她坚信丈夫没有错,是被坏人陷害。于世乐的母亲不相信自己当过兵的儿子是反革命;于世乐的岳母说,我女婿是个好人,他怎么会成为反革命,村里的父老乡亲们咋也不相信于世乐成了反革命。
1976年,于世乐被定为反革命后,决定将他押送回村,让村民揪斗,他坚持不搞清楚不回来,他认为自己是冤屈的,不能戴着反革命的帽子回去见父老乡亲们。最后还是撵出大门回村。
村里的父老乡亲知道于世乐蒙受冤屈,谁去斗他?公社的造反派们知道后组织人找于世乐进行批斗,押着他游街。他的爱人和孩子们感到羞辱,他母亲感到心疼。于世乐的朋友们白天不敢见他,趁晚上天黑偷偷跑到他家安慰、看望他。但敢怒不敢言。
我就不相信天底下没有个说理的地方,于世乐心里这样想。白天一边挨斗,一有空他就去区分局找领导讲理,有的领导不理他,但有好心的领导说,老于啊,你沉住气,总有一天事实清楚的。区里市里不行,最后他跑到省星、跑到北京最高人民检查院投诉,要求伸冤。三次进京,感动了“上帝”,1980年终于被平反昭雪,恢复党籍。
于世乐被平反了,他挺过来了。他走在街上,有一次,一位过去批斗他的人说,老于,对不起,当时个别领导打电话安排斗你,俺不听不行啊,于世乐笑笑说,不要紧,我理解你们,个别领导为了往上爬,不抓几个反革命哪有功劳和资本?人心难测呀!
于世乐被平反之后,本来是件高兴的事,但他却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多月,好像生了一场大病,吃饭不香,睡觉不宁,好几次,这位坚强的硬汉子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在思考。
知儿莫如娘。母亲走到他的床头,用颤抖的长满老茧的手理着世乐的头发说:“孩子,娘知道你受了委屈,有病你就治,好好吃饭……”他只是点点头。
于世乐乐不起来。他看到了世态的炎凉,也体验了人间真情。
三
1981年的春天,风,柔柔的吹;枝头,悠悠地闪;明媚的春阳,洒在身上,暖在心上。烂漫的春花,啁啾的小鸟,透露着春的灵秀,春的欢乐。迷人的春天,孕育着一个多么金碧辉煌的希冀!那一簇簇醉人的嫩绿,幻成一团团渐次萌动,耀眼的金黄……
于世乐经历了残冬的洗礼,开始在春天孕育人生的辉煌。
一向勤劳朴实,精明能干的他,经反复考察,决定养殖食用菌——蘑菇。起早贪黑,用自己的双手挖了五六条土洞,购买菌种养起了蘑菇。为了达到一次成功,他先后到淄川许多养菇专业户的大棚里参观学习,另一方面到新华书店里购买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书籍,一边学一边干。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精心管理下,不久,鲜鲜嫩嫩的蘑菇长出来了,他高兴地笑了!这笑是发自内心的笑。
于世乐的爱人谭凤英温柔善良,勤劳朴实,善解人意,不仅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也是一位颇有智慧的女性。她理解丈夫的苦衷,每天她高高兴兴地推着小车到市场上卖蘑菇。虽说挣不了大钱,但市场行情很好,每斤卖3块多,因此,她每天都钱袋子鼓鼓地回来。这样,不仅可以供给3个孩子上学,还可以挣点买油盐柴米的零花钱,公公去世的早,婆婆常年有病,虽说于世乐姊妹七个,但由于他两口子为人好,婆婆常年住在世乐家,谭凤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孝敬,是周围邻村有名的孝顺媳妇。
妻贤夫孝老,一家人团结和睦,生活得快快乐乐。
于世乐乐起来了。他养的蘑菇挣了钱。
1983年,又一个春天。
村两委在这一年的春天找他谈话,要发展林果业,拿出100亩地建果园,让他负责。
说真心话,当时他不愿意去,自己养蘑菇收入不低,何必去操心。但又一想,虽然过去受了一些委屈,那是个别人别有用心陷害,作为自己是一个党员,不应忘记入党时的宣誓,要服从组织,以大局为重。于是,他做通了爱人的工作,挑起果园园长的重任。
村里拿出闲置土地117亩。于世乐通过区林业局、农委。引进优良品种发展苹果、梨、山楂、桃、杏10多个品种。他亲自带领60多号人植树、施肥、浇水,消灭病虫害。3年进入产果期。到1993年,果园就进入盛果期,这时正值农村改革进入深水区,为了调动积极性,确保果园稳产离产、效益增收,不受损失,他向村两委提议将果园划片承包出去。村两委研究认为,他的建议很好,值得考虑。于是决定实行承包。3个月后,果园分片落实了承包责任制,现在承包户积极性很高,收入也很高,说起这件事来大家都佩服老于的高招。
四
“共产党员要为党争光,为民造福,不应当图有虚名,更不能给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抹黑。”这是于世乐常说的话。
1994年,他发现村后小埠子顶那片荒山光秃秃的影响周围的环境形象,晚上睡不着觉,他在琢磨,如果想办法把它绿化起来,栽上树、种上果、再开个小饭店,既能观光,又有收入该有多好,要不试试?他是急性子人。不久,他跑到山上做了详细勘查,虽然土质不好,但只要想办法,从别的地运土去填坑造地还是可以考虑的。
说干就干。
修路、挖树坑、夏天酷热,汗水湿透衣襟,他干;冬天,寒风刺骨,东北风吹着雪花,零下15度手背冻裂、流出鲜血他仍然干。2年时间开出30亩地。家庭收入微薄,拿不出很多的钱买树苗,他就向朋友借,从种植果树的好朋友那里求援。朋友们知道他为人正直、想干事业,都愿意扶植他。一年功夫,山上栽满了杏树、桃树、椿芽、苹果树3000多株,动员儿子于虎和二女儿在山上盖房建起了饭店,春天赏花、秋季品果,游客络绎不绝,于世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1995年,于世乐被评为农艺师。
1999年,村委换届被选为村委委员。
2001年,党支部换届被选为支部委员。
进入村领导班子后,虽然不是主要领导,但他甘当配角,做好参谋助手。
于家村400户、1400多口人,在罗村镇算是一个大村,但由于前些年搞企业亏损4000多万元,企业垮台,债台高筑。村里的秩序很不稳定,村干部由于没有集体积累,他8年没有拿到一分钱的工资。但他没有任何怨言,村里修路他靠上,村民纠纷他去调解,种植结构调整他去开会,小青年打架斗殴,只要见到他保准马上散,为啥?他事事主持正义,坚持公道,爱护村民。平时村里有啥红、白公事,都先到他家里说道说道,让他帮着出出主意,被村民称为“知心人”。
于世乐很平凡,平凡的像棵小草。但是,他有博大的胸怀。
2005年,他看到山东铝厂废弃的石料厂影响周围环境美,主动与其联系借钱买过来,办好林权证,在废弃的料石大坑里搞起了土地复垦绿化,从平邑引进优良果种大石榴20000株,侧柏30000株,绿化美化环境,减少污染。2006年,他的事迹被当地新闻媒体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道理已经拓展,可以直奔更辽远的前方。
走出坎坷是坦途。
愿于世乐保重身体,向新的更高的目标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