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校教科室的安排下,我上了一节研究课“乘法估算”。估算是一种数学思想,就是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创设有效的估算情境,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从而体会估算的价值。
第一次教学:
出示主题图:一头奶牛大约可挤奶29千克,照这样计算,42头奶牛大约一共可挤多少千克奶?
师:你会解决吗? 29×42结果大约是多少?你有几种不同的估算方法?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
生1:我先把29看作30,42看作40,再把30和40相乘得到1200,所以29×42的结果大约是1200。(学生们都频频点头,表示赞许)
师:还有别的办法吗?
生2:20×40=800。(其他学生疑惑不解)
师:谁猜一猜他是怎样想的?
生3:把29看作20,42看作40,再把20和40相乘得到800。
生4:我反对。 29接近30,把29看作20,估算出的结果相差太大。
师:这位同学把29、42两个乘数都看小了,估算出的结果是800,虽然估算出的结果相差比较大,但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生5:可以知道计算结果肯定比800大。
师:既然我们可以把29、42两个乘数都看小估算,那我们还可以……(学生没有反应)结果比800大,那会比多少小?
生6:把29看成30,42不变,30×42等于……(迟疑了一会儿)30×42等于1260,结果比1260小。
师:如果有一个采购员要每天订购1500千克牛奶,能答应吗?
生7:不能,因为把29看作30,42看作50,再把30和50相乘得到1500,看大了才有1500,而29×42的得数比1500小,所以不能答应。
……
反思:
这一环节教师上得很“累”,学生学得无“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课本上的主题图虽然问题中出现“大约”两字,但题目本身并不要求估算,在不要求估算的情境下教师一厢情愿地“要求”学生进行估算,学生并没有估算的内在需求。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没有切实了解学生的需求,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为学生服务。
那么,学生需要怎样的估算情境?如何让学生置身于估算情境之中,切实体验到估算带来的优势?课后在同行的指点下,我也不断地思考,力求创设有效的估算情境,既能激发学生估算的需求,又能体现估算算法的多样化。
第二次教学:
在出示“一头奶牛大约可挤奶29千克”“有42头这样奶牛”的信息后,增添了这样一个过程:奶牛场场长突然接到几个电话订单,一个需要每天订购800千克牛奶,另一个需要订购1500千克牛奶。
师:如果你是奶牛场场长你会怎么办,为什么?(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
生1:我认为可以接下第一份订单,因为把29看作20,42看作40,再把20和40相乘得到800。
师:也就是奶牛场产出牛奶比800千克——(生:肯定比800多)那是因为——
生2:因为把29、42都看小,得到800,实际结果肯定比800大。
师:那第二份订单呢?
生3:不可以答应。因为把29、42都看大了才有1500千克,实际结果肯定比1500小。
师:看来,这个奶牛场一天的产量比800多,比1500少,在800到1500这个范围内。
师:什么叫结果在800到1500这个范围内呢?
生4:就是最小最小不会小于800,最大最大不会超过1500,在800和1500之间。
生5:老师,我觉得第一份订单也不能轻易答应,因为牛奶场一天产的牛奶在1200千克左右,给他定走800千克,剩下的怎么办?
师:这位同學很有见解,你怎么知道一天产的牛奶在1200千克左右?
生6:把29看作30,42看作40,再把30和40相乘得到1200,所以29×42的结果大约是1200。
生7:还可以把29看作30,42不变, 30×42=1260,结果比1260小,而且我还知道比1260小42。(学生们向他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
反思:
课始教师设置了富有现实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学生自发产生估算的需求,探究热情高涨。这一环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了平台。教师把问题“如果你是奶牛场场长你会怎么办,为什么”抛给学生,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思维习惯和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整个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适时介入,对学生的见解有效提升,从而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适时、适宜的服务。学生在交流中激活了思维,不仅感受到一个算式可以用多种方法估算,同时也意识到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估算策略,体验到了估算的价值,培养了学生自觉估算的意识。
(责编杜华)
第一次教学:
出示主题图:一头奶牛大约可挤奶29千克,照这样计算,42头奶牛大约一共可挤多少千克奶?
师:你会解决吗? 29×42结果大约是多少?你有几种不同的估算方法?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
生1:我先把29看作30,42看作40,再把30和40相乘得到1200,所以29×42的结果大约是1200。(学生们都频频点头,表示赞许)
师:还有别的办法吗?
生2:20×40=800。(其他学生疑惑不解)
师:谁猜一猜他是怎样想的?
生3:把29看作20,42看作40,再把20和40相乘得到800。
生4:我反对。 29接近30,把29看作20,估算出的结果相差太大。
师:这位同学把29、42两个乘数都看小了,估算出的结果是800,虽然估算出的结果相差比较大,但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生5:可以知道计算结果肯定比800大。
师:既然我们可以把29、42两个乘数都看小估算,那我们还可以……(学生没有反应)结果比800大,那会比多少小?
生6:把29看成30,42不变,30×42等于……(迟疑了一会儿)30×42等于1260,结果比1260小。
师:如果有一个采购员要每天订购1500千克牛奶,能答应吗?
生7:不能,因为把29看作30,42看作50,再把30和50相乘得到1500,看大了才有1500,而29×42的得数比1500小,所以不能答应。
……
反思:
这一环节教师上得很“累”,学生学得无“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课本上的主题图虽然问题中出现“大约”两字,但题目本身并不要求估算,在不要求估算的情境下教师一厢情愿地“要求”学生进行估算,学生并没有估算的内在需求。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没有切实了解学生的需求,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为学生服务。
那么,学生需要怎样的估算情境?如何让学生置身于估算情境之中,切实体验到估算带来的优势?课后在同行的指点下,我也不断地思考,力求创设有效的估算情境,既能激发学生估算的需求,又能体现估算算法的多样化。
第二次教学:
在出示“一头奶牛大约可挤奶29千克”“有42头这样奶牛”的信息后,增添了这样一个过程:奶牛场场长突然接到几个电话订单,一个需要每天订购800千克牛奶,另一个需要订购1500千克牛奶。
师:如果你是奶牛场场长你会怎么办,为什么?(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
生1:我认为可以接下第一份订单,因为把29看作20,42看作40,再把20和40相乘得到800。
师:也就是奶牛场产出牛奶比800千克——(生:肯定比800多)那是因为——
生2:因为把29、42都看小,得到800,实际结果肯定比800大。
师:那第二份订单呢?
生3:不可以答应。因为把29、42都看大了才有1500千克,实际结果肯定比1500小。
师:看来,这个奶牛场一天的产量比800多,比1500少,在800到1500这个范围内。
师:什么叫结果在800到1500这个范围内呢?
生4:就是最小最小不会小于800,最大最大不会超过1500,在800和1500之间。
生5:老师,我觉得第一份订单也不能轻易答应,因为牛奶场一天产的牛奶在1200千克左右,给他定走800千克,剩下的怎么办?
师:这位同學很有见解,你怎么知道一天产的牛奶在1200千克左右?
生6:把29看作30,42看作40,再把30和40相乘得到1200,所以29×42的结果大约是1200。
生7:还可以把29看作30,42不变, 30×42=1260,结果比1260小,而且我还知道比1260小42。(学生们向他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
反思:
课始教师设置了富有现实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学生自发产生估算的需求,探究热情高涨。这一环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了平台。教师把问题“如果你是奶牛场场长你会怎么办,为什么”抛给学生,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思维习惯和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整个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适时介入,对学生的见解有效提升,从而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适时、适宜的服务。学生在交流中激活了思维,不仅感受到一个算式可以用多种方法估算,同时也意识到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估算策略,体验到了估算的价值,培养了学生自觉估算的意识。
(责编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