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护理配合

来源 :医学与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ang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是发生率较高而又严重的运动损伤,治疗不当将导致膝关节不稳而严重影响关节运动功能,甚至造成病变,ACL断裂的治疗以重建为主[1]。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对37例ACL断裂患者实施了膝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它具有创伤小,定位精确,固定牢固,恢复快的优点。现将护理体会终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7 例,男25例,女12例;年龄最大57岁,最小21岁,平均31.4岁;均为ACL撕裂。37例均在膝关节镜下行ACL重建术,手术顺利,术后伤口一期愈合,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
  
  2手术配合
  
  2.1术前准备
  2.1.1患者准备
  术前一日对病人进行访视,了解病人的一般资料及心理状态,向其介绍手术方法,麻醉方式以及手术的先进性和安全性,以消除紧张情绪,使其术中能更好配合手术。
  2.1.2物品准备
  膝关节镜器械1套,韧带重建专业器械1套,成像系统1套,刨削系统,驱血带,电动止血带,吸引器,百特3L生理盐水若干等。
  2.1.3环境准备
  膝关节镜手术无菌要求严格,手术安排在百级层流净化设备的手术间内,术晨提前半小时打开层流净化设备,直至手术结束,室温设置在22~24℃,湿度50%-60%,手术间门要关好,使之保持持续正压状态,使层流净化功能充分发挥;术中严格控制人员出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2术中配合
  2.2.1术中常规配合
  将各种仪器放置在适当位置,调整好各种参数备用。患者入室后,主动与其沟通,以缓解其紧张情绪,核对无误后前臂开放静脉通路,配合麻醉师进行硬膜外麻醉,麻醉成功后,病人侧卧位,患侧大腿根部上电动止血带,大腿固定器安放在靠近止血带的部位。下肢手术常规消毒铺巾,膝关节镜手术过程中要持续冲洗关节腔,为了防止手术野潮湿并保持无菌,我们采用在膝关节处加贴一块带漏斗的脑外专业薄膜。上止血带:先将患肢抬高45°,用驱血带由远心端向近心端缠绕,直到大腿根部,开动止血带,下肢压力通常为60~70KPa(成人),一次持续时间不超过90min。
  2.2.2膝关节镜术中配合
  悬挂灌注液百特3L生理盐水高于操作平面1m以上,正确连接各类仪器、线缆、光导纤维。手术开始,配合术者进行常规系统全面地关节镜检查,明确ACL损伤程度,器械护士递切割系统及不同器械清理关节腔,递刨削器切除残留的ACL并打磨其股骨及胫骨止点。取自体同侧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来重建交叉韧带,在胫骨结节内侧1cm,关节线下3cm处作一纵形切口约3cm,切开缝匠肌筋膜。暴露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止点并分离,用取腱器取出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各1根,递2#强生爱惜帮缝线编织后形成长12cm直径8mm的植入物备用。修剪后的肌腱可用湿盐水纱布覆盖,以确保移植腱的质量。递瞄准器定位胫骨止点,递电钻,分别用7mm和6mm直径钻前内束和前外束胫骨孔,经胫骨前内束骨道定位股骨骨道。长导引克氏针先导出后外束,再导引出前内束,引导进入骨道,拉出股骨外侧皮质翻转后拉紧固定,分别用可吸收加压螺钉固定,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
  
  3体会
  
  3.1手术配合的关键
  膝关节镜下ACL重建手术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操作,并且手术受止血带时间的限制,对手术提出更高的要求[2]。因此,充分的术前准备、准确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3.2止血带的管理
  掌握正确使用空气止血带的方法。术前检查是否漏气。根据患者肢体粗细调整止血带压力,使用止血带时要快打气,慢放气,同时注意患者的血压。
  3.3器械保养
  膝关节镜器械属贵重精密仪器,需专人保管,专人使用,定位放置,建立使用登记本,记录使用时间、使用人员、仪器状况。术后各种器械要彻底清洁保养,以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敖英芳、王健全、余家阔 等.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0,19(1):13~14.
  [2] 吴艳.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护理配合.护理与康复,2004,3(2):106~107.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终止妊娠的观察效果。方法:对514例早孕终止妊娠患者,药流后阴道出血量、持续时间及流产后是否感染等临床应用中效果情况回顾。结果:药流后10天,阴道流血量少,复查子宫附件B超,流产率90%,尿HCG为阴性或弱阳性;30天再次复查B超,完全流产率为95%,尿HCG均为阴性,无阴道流血。结论: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终止妊娠率为90%~95%,药物流产已被认定
期刊
人的体温超过正常高限的现象。又称发烧。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响。因此判定是否发热,最好是和自己平时同样条件下的体温相比较。如不知自己原来的体温,则腋窝体温(检测10分钟)超过37.4℃可定为发热。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包括各种传染病),其次是结缔组织病(胶原病)、恶性肿瘤等。发热对人体有利也有害。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
期刊
1临床资料    患者:女76岁,因上腹痛、憋胀不适3个月,行胃镜检查。见胃体上部后壁黏膜皱壁有一半丘状隆起,直径约0.5cm,表面光滑,钳取稍脆,取活检4块,送病理切片检查。2天后病理报告:小块黏膜重度非典型增生局灶区癌变。1周后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胃壁柔软体上部后壁可见肿块约0.5cm,大、小弯侧及贲门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术后大体标本见胃体上部后壁见一隆起型肿物,大小0.6×0.7×0.3cm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可控释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自愿接受可控释地诺前列酮栓阴道栓剂而又无阴道分娩禁忌症的孕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100例同样条件的孕妇用常规小剂量催产素静滴促宫颈成熟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孕妇的宫颈Bishop评分,引产效果和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促宫颈成熟有效率达91%,24h临产率明显增高,阴道分娩率上升,剖宫产率下降,新生儿结局无影响。结论:
期刊
关键词颈椎前路减压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护理    近年来,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临床逐渐开展并得到推广,由于颈椎前路手术的解剖比较复杂,涉及诸多重要的结构,患者多为颈椎病或颈椎外伤,术后护理不当可引起各种并发症。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围术期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骨科从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疾患32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护理的观念也在进步,目前,社会提倡护理工作要人性化,人性化护理即“以人为本”,目的是注重给予患者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最终提高护理质量。作为一名中医医院心内科的护士,在工作中我发现人性化的整体护理尤为重要,现在此做一些浅谈。  关键词中医;心血管疾病;人性化;护理    随着我国踏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加快,我国老年人越来越多,也意味着心血管疾病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对于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人们日益要求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本文重点介绍了护理部主任在改变工作模式,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护理部主任;护理工作;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问题一直以来是政府机构和护理领导者们关注的问题。护理机构,尤其是老年病房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患者需求的变化、工作人员短缺、经济拮据和大众对服务质量的理解等问题,是对护理工作的挑战。面对如此的
期刊
近几年来我院收治的结核病人中,复治病人的比率逐年增高。这不仅给结核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对结核病的预防将产生不良的影响。我们通过对2007年至2008年在我院住院的56例复治病人的初治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对象,结合病人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护理对策,坚持对住院病人的防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临床质料    56例患者中,性别,男38例,女18例。年龄,40岁以上25例,40
期刊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护理    血管性痴呆是一种常见的智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认知、情感、人格及语言障碍,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识别力明显减退,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护理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患者的饮食起居调养、心理疏导、行为照料、智能训练等多方面护理,对延缓病情,维持认知及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2004年05月至2008年7月之间笔者对我中心60例中、重度住院的血
期刊
随着目前医疗条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低体重(≤10㎏)婴幼儿法洛氏四联症是胸心脏外科常见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法洛氏四联症也在早期得以手术治疗,然而围手术期,这类患儿的预后与处理往往比较困难,我科利用术后乳酸监测来初步预测及进行治疗护理取得一定的经验。    1资料与方法    总结我科监护室2002年至2008年收治低体重法洛氏四联症患儿80例,年龄2月~2岁,体重均小于10kg,其中死亡8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