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计算机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变“听数学”为“做数学”; 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整合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感受。
一、以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利用多媒体技术,flash软件,展示几何模型,进行图象的平移、翻转、伸缩变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同时把数学中的对称美、和谐美和曲线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学习中的无限风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九年级《圆》第一课时,教学一开始,就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優势,设计一组马拉车的画面,车轮分别采用正方形、正多边形、圆形……,画面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为什么车轮必须是圆形的?让学生迅速地进入本堂课的教学情境中。这时,学生一看,倍感亲切,由此所设置的情景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之中,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探索热情。并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圆》这一章节的学习。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整合,同学们跃跃欲试,兴趣盎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让整个课堂充满活跃的学习氛围。
二、以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实现“听数学”为“做数学”。
在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真切的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做数学”中发现数学,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例如:我在教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周角”时,把课堂由教室转到计算机房,带领学生打开“几何画板”,画出下面图形(如图):
(1)读出∠AOB和∠ACB的度数,拖动点C在圆周上运动,观察∠ACB的变化,思考∠ACB与∠AOB的关系;
(2)改变∠AOB的大小,重复以上的操作,观察并思考:(1)的结论是否依然成立?
(3)通过以上操作,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
通过亲手操作、观察与思考,同学们都得出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在证明时,有多数学生都用到了一种特殊图形(如图2)进行证明。此时继续引导,拖动点C在圆周上反复运动,观察思考:∠ACB与∠AOB还有其他位置情况吗?经过讨论交流,大多数学生发现图(3)和图(4)两种情形,部分学生并进行了证明。
三、以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利用多媒体手段,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创新热情,变“苦学”为“乐学”。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正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教学中可用电脑画出y=2x的图象,在图象上取一动点p(x,y),并用鼠标拖动直线y=2x上的动点p的位置,让学生观察动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数值的变化,它们有什么规律,体会y随x的增大而增大、y随x的减小而减小是什么意思。这种直观的动画效果演示使学生加深了理解,从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吸取了知识。
四、以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我们不仅要利用软件进行辅助教学,而且更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习,感受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之后,布置了如下作业:“勾股定理”是怎样被发现的?你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与发展吗?请你通过上互联网查找有关“勾股定理”的资料,写一篇数学小论文。我的做法是:(1)推荐有关网址;(2)介绍如何在百度、Google搜索引擎中利用关键词找到资料;(3)建议学生小论文选题宜小不宜大并提供一些参考题材,如:“名人与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勾股定理的有关实际应用”;“探寻勾股数组”等等。学生通过上互联网查阅资料,开阔知识视野,了解“勾股定理”丰富的背景知识,感受“勾股定理”的丰富文化内涵。通过撰写数学小论文不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进一步了解了数学史,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接受挑战,真正从数学教学规律自身特点出发,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实施有机整合,以丰富课堂内容,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而又激发思维、体现自主建构的课堂氛围,使信息技术成为黑板、粉笔、三角板、模型一样得心应手的工具,让学生切身体会数学的美,全面提升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2]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方法[A].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C].北京: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3]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整合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感受。
一、以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利用多媒体技术,flash软件,展示几何模型,进行图象的平移、翻转、伸缩变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同时把数学中的对称美、和谐美和曲线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学习中的无限风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九年级《圆》第一课时,教学一开始,就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優势,设计一组马拉车的画面,车轮分别采用正方形、正多边形、圆形……,画面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为什么车轮必须是圆形的?让学生迅速地进入本堂课的教学情境中。这时,学生一看,倍感亲切,由此所设置的情景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之中,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探索热情。并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圆》这一章节的学习。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整合,同学们跃跃欲试,兴趣盎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让整个课堂充满活跃的学习氛围。
二、以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实现“听数学”为“做数学”。
在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真切的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做数学”中发现数学,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例如:我在教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周角”时,把课堂由教室转到计算机房,带领学生打开“几何画板”,画出下面图形(如图):
(1)读出∠AOB和∠ACB的度数,拖动点C在圆周上运动,观察∠ACB的变化,思考∠ACB与∠AOB的关系;
(2)改变∠AOB的大小,重复以上的操作,观察并思考:(1)的结论是否依然成立?
(3)通过以上操作,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
通过亲手操作、观察与思考,同学们都得出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在证明时,有多数学生都用到了一种特殊图形(如图2)进行证明。此时继续引导,拖动点C在圆周上反复运动,观察思考:∠ACB与∠AOB还有其他位置情况吗?经过讨论交流,大多数学生发现图(3)和图(4)两种情形,部分学生并进行了证明。
三、以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利用多媒体手段,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创新热情,变“苦学”为“乐学”。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正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教学中可用电脑画出y=2x的图象,在图象上取一动点p(x,y),并用鼠标拖动直线y=2x上的动点p的位置,让学生观察动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数值的变化,它们有什么规律,体会y随x的增大而增大、y随x的减小而减小是什么意思。这种直观的动画效果演示使学生加深了理解,从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吸取了知识。
四、以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我们不仅要利用软件进行辅助教学,而且更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习,感受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之后,布置了如下作业:“勾股定理”是怎样被发现的?你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与发展吗?请你通过上互联网查找有关“勾股定理”的资料,写一篇数学小论文。我的做法是:(1)推荐有关网址;(2)介绍如何在百度、Google搜索引擎中利用关键词找到资料;(3)建议学生小论文选题宜小不宜大并提供一些参考题材,如:“名人与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勾股定理的有关实际应用”;“探寻勾股数组”等等。学生通过上互联网查阅资料,开阔知识视野,了解“勾股定理”丰富的背景知识,感受“勾股定理”的丰富文化内涵。通过撰写数学小论文不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进一步了解了数学史,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接受挑战,真正从数学教学规律自身特点出发,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实施有机整合,以丰富课堂内容,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而又激发思维、体现自主建构的课堂氛围,使信息技术成为黑板、粉笔、三角板、模型一样得心应手的工具,让学生切身体会数学的美,全面提升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2]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方法[A].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C].北京: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3]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