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提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占据重要成分,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有重视课堂提问但存在问题。在课堂提问教学中,从全局来考虑课堂提问,注重思维过程的展示,有效的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来创设有疑而问的高质量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答有内涵并能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充分实现课堂提问价值的最优化,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21-0050-01
一、研究背景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记忆型教学文化”。教师是统治者、操纵者,学生是被统治者、被操纵者。这样的课堂近乎于没有生命活力和灵性的“心智屠宰场”。[1]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不要再被束缚于机械的僵硬的被动的展开课堂教学,要充满活力,在课堂上教師教学应满怀激情,充分的展示教育机智应对灵活的有生命力的课堂和灵动鲜活的学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本质上是师生教学对话、交流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
二、课堂提问现状分析
数学家波利亚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表明提问对数学课堂教学的非常重要,是贯穿整个课堂生命的主导线。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堂提问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提问重数量轻质量。
数学教师对课堂提问给予相当程度的重视,询问学生,但提问形式过于单一,以记忆性问题提问,学生问题简单,会觉得缺乏挑战性而失去学习的欲望。教师只问一些表面性的问题,学生不需思考。课堂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不利于学生思考。
(二)提问随意,缺乏关注全体学生的问答。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随口问问题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和课堂教学脱节,只是为了问问题而问。教师提问只是习惯性的叫一部分同学起来回答问[]题,而忽视了其他同学。其他同学会容易分散注意力而没有集中思绪听课,根据小学生的心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走神同时发展特点,会影响学生的听课质量。不仅如此,其他学生则处于可有可无的从属地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教师没有问到自己,听与不听视具体情形而定。课堂教学变成了课堂表演而已,失去了教学的本质。
(三)忽视学生提问。
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不停枯燥乏味的问题,小学生会容易厌倦失去兴趣导致不听课。对于学生的疑问简单的回答或者不予理会。会打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的积极性,学生不敢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不同的观点,担心被当为“另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跟着老师的课堂预设学习完全没有主见和想法,不能理解知识来源的过程本质,死记硬背记住了方法公式等,不利于创新性思维的发展与培养。
三、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研究
(一)设计有意义的问题。
1.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当新认知与原有知识关联的程度越深,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已有的认知经验的激活程度越高,越容易实现对新知识的个性化学习。
2.问题能联系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对新知识的认识,建立在原有的认识的基础上,新旧知识能够相关联。
3.问题能推广,扩充,引申。问题设计要有代表性,能联系能推广,让学生在这种不断扩充,改变条件能引发新的结论的训练中,促进思维灵活转化,提高转化能力。
4.问题有多种解决的办法,研究和解决问题方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多样化的解题路径对学生起促进作用,开拓思路,激发欲望,优化解题思路,激发学生创新模式,提高创新能力。
(二)问题设计要有梯度,引导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要深思熟虑注意问题之间讲课情况的相互关联性来提问。小学生认知能力较低,迅速转换思维能力较弱。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教学理论,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及其学习能力提出较为合适的高水平问题。
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好问题同某种蘑菇有些相像,它们都是成堆地生长,找到一个以后,你应当在周周找一找,很可能附近就有好几个。”当教师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自然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提出新的问题,整堂课围绕问题教学不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组织的表达能力及发现问题的能力。著名的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表明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巧思提问问题,重视学生思维培养。
创设问题情境应该考虑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并且能够理解其内涵,即为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在提问并解决问题的动态的过程中、鲜活的经验、实在的联系对思维能力的发展作用更大,也能通过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应用以形成更多、更新的知识。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一堂课的教学的问答讨论过程中应该是不同的思维想法的碰撞产生新的观点来解决问题的精妙的办法。
四、结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对话式的提问,注重启发引导循序渐进的教学。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背景,提问联系生活实际,数学来源于生活,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由抽象转化为具体的数学问题。
教师要博学多才,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且能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形成问题链。发挥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让课堂教学提高效率。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创造能力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改革:新视点与生长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5(8).
[2]G·波利亚.怎样解题[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3]李鹏,傅赢芳. 论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与对策[J]. 数学教育学报,2013,04:97-100.
[4]吴葱葱.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与方法初探[J]. 新课程(上),2013,01:154.
[5]徐军.由一道复数题寻找周围的“蘑菇”田.数学教学,2005(4).
[6]杜威.思维与教学[M].孟宪承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21-0050-01
一、研究背景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记忆型教学文化”。教师是统治者、操纵者,学生是被统治者、被操纵者。这样的课堂近乎于没有生命活力和灵性的“心智屠宰场”。[1]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不要再被束缚于机械的僵硬的被动的展开课堂教学,要充满活力,在课堂上教師教学应满怀激情,充分的展示教育机智应对灵活的有生命力的课堂和灵动鲜活的学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本质上是师生教学对话、交流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
二、课堂提问现状分析
数学家波利亚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表明提问对数学课堂教学的非常重要,是贯穿整个课堂生命的主导线。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堂提问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提问重数量轻质量。
数学教师对课堂提问给予相当程度的重视,询问学生,但提问形式过于单一,以记忆性问题提问,学生问题简单,会觉得缺乏挑战性而失去学习的欲望。教师只问一些表面性的问题,学生不需思考。课堂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不利于学生思考。
(二)提问随意,缺乏关注全体学生的问答。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随口问问题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和课堂教学脱节,只是为了问问题而问。教师提问只是习惯性的叫一部分同学起来回答问[]题,而忽视了其他同学。其他同学会容易分散注意力而没有集中思绪听课,根据小学生的心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走神同时发展特点,会影响学生的听课质量。不仅如此,其他学生则处于可有可无的从属地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教师没有问到自己,听与不听视具体情形而定。课堂教学变成了课堂表演而已,失去了教学的本质。
(三)忽视学生提问。
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不停枯燥乏味的问题,小学生会容易厌倦失去兴趣导致不听课。对于学生的疑问简单的回答或者不予理会。会打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的积极性,学生不敢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不同的观点,担心被当为“另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跟着老师的课堂预设学习完全没有主见和想法,不能理解知识来源的过程本质,死记硬背记住了方法公式等,不利于创新性思维的发展与培养。
三、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研究
(一)设计有意义的问题。
1.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当新认知与原有知识关联的程度越深,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已有的认知经验的激活程度越高,越容易实现对新知识的个性化学习。
2.问题能联系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对新知识的认识,建立在原有的认识的基础上,新旧知识能够相关联。
3.问题能推广,扩充,引申。问题设计要有代表性,能联系能推广,让学生在这种不断扩充,改变条件能引发新的结论的训练中,促进思维灵活转化,提高转化能力。
4.问题有多种解决的办法,研究和解决问题方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多样化的解题路径对学生起促进作用,开拓思路,激发欲望,优化解题思路,激发学生创新模式,提高创新能力。
(二)问题设计要有梯度,引导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要深思熟虑注意问题之间讲课情况的相互关联性来提问。小学生认知能力较低,迅速转换思维能力较弱。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教学理论,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及其学习能力提出较为合适的高水平问题。
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好问题同某种蘑菇有些相像,它们都是成堆地生长,找到一个以后,你应当在周周找一找,很可能附近就有好几个。”当教师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自然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提出新的问题,整堂课围绕问题教学不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组织的表达能力及发现问题的能力。著名的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表明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巧思提问问题,重视学生思维培养。
创设问题情境应该考虑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并且能够理解其内涵,即为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在提问并解决问题的动态的过程中、鲜活的经验、实在的联系对思维能力的发展作用更大,也能通过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应用以形成更多、更新的知识。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一堂课的教学的问答讨论过程中应该是不同的思维想法的碰撞产生新的观点来解决问题的精妙的办法。
四、结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对话式的提问,注重启发引导循序渐进的教学。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背景,提问联系生活实际,数学来源于生活,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由抽象转化为具体的数学问题。
教师要博学多才,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且能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形成问题链。发挥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让课堂教学提高效率。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创造能力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改革:新视点与生长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5(8).
[2]G·波利亚.怎样解题[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3]李鹏,傅赢芳. 论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与对策[J]. 数学教育学报,2013,04:97-100.
[4]吴葱葱.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与方法初探[J]. 新课程(上),2013,01:154.
[5]徐军.由一道复数题寻找周围的“蘑菇”田.数学教学,2005(4).
[6]杜威.思维与教学[M].孟宪承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