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际功能的角度来研究《伊芙琳》和《死者》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wy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乔伊斯的作品有着深刻的主题,对他第一部作品《都柏林人》的研究更是为研究他其他的作品奠定了重要基础。韩礼德提出的功能语法为分析实际的语言提供了有效而科学的方法。本文就运用韩礼德的人际功能,以乔伊斯的两则短篇小说《伊芙琳》和《死者》为例,分析它们所传达出的深刻主题并以此说明对韩礼德人际功能的运用不仅仅局限于语法范畴,还可以广泛应用到文学作品的分析中去。
  关键词:乔伊斯;人际功能;《都柏林人》;韩礼德
  作者简介:詹劲阳(1991-),女,汉族,黑龙江齐市人,吉大外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02
  詹姆斯乔伊斯是爱尔兰的著名作家,现代主义的先驱之一,也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他以运用意识流手法,现实主义和象征而著称。他生于爱尔兰,面对他亲爱的而又肮脏的国家,乔伊斯有着自己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在他的组合之下直指文章主题。乔伊斯所写的《都柏林人》《年轻艺术家的画像》《尤利西斯》《芬尼根守夜》等作品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而它们蕴含的深刻含义却能一直让“教授们忙碌”。
  《都柏林人》是一本包含十五个短篇小说的集子,它使乔伊斯成为了“最有影响力的英语小说家”,更重要的是《都柏林人》作为乔伊斯的第一个杰作为我们解释乔伊斯的其他小说提供了渠道,因为许多在这本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出现了。尽管被推迟了出版,但是该小说很快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诸多学者对其研究局限在了小说的艺术价值、主题和象征方面,很少有人从功能语法的角度来研究。本文就尝试着从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的角度来研究《死者》和《伊芙琳》。
  系统功能语法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韩里德提出。系统功能语法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语言学理论之一,其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不同,韩礼德关注于将语言的实际运用作为研究的对象。系统功能语法可以分为两部分:即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本文就运用韩礼德功能语法之下的人际功能这一最具语言社会性的功能来解释两则短篇小说中出现的语言现象。
  一、人际功能之下的《伊芙琳》
  例文1:
  她注意到父亲正渐渐老去;他会想念她的。1他有时又会变得很不错2……她熟悉那声音。3奇怪的是恰恰在这样的夜里它的声音使她想起了她对母亲许下的诺言,保证尽她所能的长久地维持这个家。4……她在一阵突如其来的惊惧中站了起来。5跑!6她必须得跑!7弗兰克会救她。8他会给她生活,或许也会有爱吧。9但是她想要去生活。10为何她注定会不幸?11她有权利幸福。12弗兰克会让她依偎在他的怀中,抱住她在他的怀中。13他将会拯救她。
  例文1选自该短篇小说的第二部分,描写了伊芙琳的内心想法以及她最后决定和弗兰克私奔。选段中的每一句话都出现了情态动词。作者通过频繁使用“would”极大降低了事实发生的可能性。第一句中出现的情态动词生动的描述了伊芙琳和她父亲缺乏爱的父女关系。第八,九,十三,十四句表达了相似的含义那就是她的爱人或许会使她脱离痛苦的深渊,但是伊芙琳自己也不能确定这一点。这几处情态动词的运用就为伊芙琳抉择的改变埋下了伏笔。根据功能语法“could”所表达的确定性比“would”还要低。第二句的情态动词向我们表明了伊芙琳的父亲很少对她好。第四句则告诉大家只要伊芙琳有一丝的能力她就必须遵守她对母亲许下的诺言。第四句和第十一句“should”的意思分别是竟然和应该,两者都表达了一定的可能性。唯一一个表达强烈情感的情态词是第七句的must,在所有的不确定因素之下伊芙琳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和弗兰克私奔。通过情态动词的运用,乔伊斯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犹豫不定的伊芙琳。她陷入了恐惧的深渊在困境中挣扎。尽管选文中的她决定摆脱死气沉沉毫无希望的生存环境,那些反复出现的表示不确定性的情态动词反映了她对她父亲的忍受和对誓言的忠贞。伊芙琳对逃离的犹豫表现了她情感和心理上的麻痹。她被困在了传统的固定了的生活模式中,而她自己却没有勇气去打破禁锢。
  二、人际功能之下的《死者》
  例文2:
  可是您会来的,是吗?1艾弗丝小姐说,她的一只温热的手热切地按住他的肩膀
  事实是这样,加布里埃尔说,我刚安排了要上……2
  上哪儿3艾弗丝小姐问道
  啊,您知道,我每年都跟几个人出去兜一圈,这样可以……4
  可是上哪儿呢5艾弗丝小姐问
  啊,我们通常是去法国,或是比利时,或也许是德国,6加布里埃尔尴尬地说
  您为什么要去法国和比利时呢,艾弗丝说,而不去您自己的土地上看看呢?7
  啊,加布里埃尔说,一部分是为了能跟那几种语言保持接触,一部分是为了换换空气8
  难道您就没有自己的语言—爱尔兰语,需要保持接触吗?9艾弗丝小姐问
  啊,加布里埃尔说,要说起这个,您知道,爱尔兰语不是我的语言10
  您难道没有自己的土地可以去看看吗,艾弗丝接着说,您对它一无所知的土地,您自己的人民,您自己的祖国11
  噢,跟您说真话吧,加布里埃尔突然顶撞她说,我的祖国已经让我厌烦了,厌烦了!12
  为什么?13艾弗丝小姐问
  为什么?14艾弗丝小姐15西布立吞人16
  上面的十六句对话发生在加布里埃尔与艾弗丝在晚会跳舞时。艾弗丝首先提出问题并期待加布里埃尔的回答,但是艾弗丝却出乎意料不礼貌地打断了对方的谈话,显然她是急切地想得到答案。第四句话加布里埃尔并没有说去哪而是答非所问地回答做什么。加布里埃尔再次被艾弗丝的问句打断了,没办法他只能直接回答她的问题。句子7中艾弗丝批评了加布里埃尔喜欢去其他国家的行为而他在下一句为自己的行为辩驳。接着艾弗丝继续用问句来质问加布里埃尔。他的陈述回答明确表明了自己不爱国的立场。句子十二强烈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愤恨以及对艾弗丝的忍无可忍。然而这并没有阻止艾弗丝的发问(十三句和十四句)。最终加布里埃尔被彻底打败了,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能让艾弗丝尽情嘲笑他。在这组对话中所有的问句都是由艾弗丝说出来的。而加布里埃尔说了五句陈述句艾弗丝只说了一句。艾弗丝通过大量运用疑问句,成功的发问且完全控制了整个对话。同时她两次的打断对话也使她在谈话中处于主导地位。通过采用不同的语气类型艾弗丝实现了丰富的人际功能—迫使加布里埃尔主动承认自己是“西布立吞人”并取笑他的政治立场。加布里埃尔对祖国和母语的憎恨揭示了他内心的麻痹与此同时他的自信心严重受伤并最终导致他的顿悟。
  相似的情形也在文章最后加布里埃尔和他妻子的对话中有所体现。他与妻子返回酒店,但是妻子却不太高兴,因为刚刚的那一幕,那个熟悉的曲子使自己思念起了一个特别的人。与同艾弗丝的对话不同,这次是加布里埃尔大量运用了疑问句,很明显他是想先发制人控制对话。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妻子仅仅运用陈述句一五一十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妻子的两个感叹句强烈表达了她对曾经情人的深深爱恋。她直白坦诚的话语最终使得加布里埃尔哑口无言,认识到了自己的虚伪,麻痹和自大,最终促使了他的顿悟。
  三、结语
  本文运用功能语言学的方法,具体来说是韩礼德的人际功能来分析乔伊斯的两则短篇小说《伊芙琳》和《死者》。通过从语气种类的角度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加布里埃尔原本是要通过对话来控制艾弗丝小姐的,结果反倒被艾弗丝用对话而打败了。艾弗丝通过大量的使用疑问句最终迫使加布里埃尔认识到了自己的自大和麻痹。在和他妻子的对话中,他主动发问,出乎意料的是妻子的直白坦诚。他的妻子用陈述句详细地介绍了自己与已故情人的往事。主人公在三次意料之外的被击败之后便开始反思自己,最终引发了顿悟。《伊芙琳》中情态动词的运用生动地向我们呈现了主人公的麻痹状态以及她的胆小懦弱没有行动力。因而她无法逃离令人窒息的生活。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语气种类和情态动词不仅仅可以应用到语法中去,也适用于小说的分析。伟大作家乔伊斯仅仅使用简单的文字就将都柏林人的僵化麻痹展现了出来,更重要的是他所运用的语气种类和情态动词在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文章的主题。
  参考文献:
  [1]张丽娜.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小说《伊芙琳》的语类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3.
  [2]张晓霞.加布里埃尔的“顿悟”之路——从语用视角看乔伊斯的《死者》[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04:92-94.
  [3]宋歌.解读乔伊斯《死者》中主人公的精神顿悟[J].语文学刊,2012,11:25-26.
其他文献
摘 要:诗词之美,为历史长河增添了些许如画的风景,平添了几许沧桑的印记。中华上下五千年,多少文人把毕生所见之美载于诗词,留给世人一道道丰富的文化遗产。诗词还是一道风景,守护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的两旁,静静地,默默地,徒留后人们品味它的韵味。  关键词:诗;韵味;历史  作者简介:柴雨辰(2.3-),女,满族,辽宁义县人,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高一21班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类泛素折叠修饰蛋白Ufm1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炎症反应中的表达及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免疫荧光法观察Ufm1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
摘 要:徐安贞,信安龙丘(今兰溪会桥徐宅山背村)人。唐中宗神龙二年(706)进士,开元中为中书舍人,之后上升到中书侍郎,深得玄宗皇帝的宠信。他在五言诗上的造诣颇高,明童佩辑其遗文,编为《徐侍郎集》。《全唐诗》共收录其诗歌11首。  关键词:徐安贞;仕途;全唐诗  作者简介:陈琴(1990-),女,甘肃省白银市人,汉族,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  [中图分类号
摘 要:晚唐五代时期词风多婉艳柔媚,因此致力于写女性的词人便多了起来。温庭筠作为第一个专力描写女性的词人,其创作风格与方法也影响到了后人,韦庄便是受影响者之一。他们往往描写几个固定的女性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此来表达对人生的反思和对社会的关照。二人的词中描绘的女性形象也多为悲苦女子。在这里我们从红楼歌女的身世以及征人思妇的孤独和青春少女的春愁来探究温韦笔下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温庭筠;韦
摘 要:青词是道教举行斋醮仪式时,奉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起初用于皇室,后扩散至官僚士大夫乃至民间。苏轼撰写的青词共十九首,十二首为担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时所作的供奉青词,七首为士大夫青词,后者更具有文学性。  关键词:苏轼;青词;道教文学  作者简介:龚丹(1990-),女,四川成都人,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目的:颅内动脉瘤主要发生在脑底动脉环及其主要分支,颅内后循环动脉瘤发病率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0%,因其位于脑干的特殊部位,毗邻重要的神经和血管,开颅夹闭动脉瘤颇为困难,且其
目的:探讨以焦点解决模式为导向的护理措施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者实施焦点解决理念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本研究以某三甲医院
摘 要:乔治.艾略特,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代表女作家之一,一直以来吸引着众多学者的注意。其半自传体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自出版以来,就受到了许多评论者的广泛关注。对小说女主人公麦吉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艾略特对“新女性”的理解,艾略特在麦吉身上赋予了自己对女性的希望,向我们展示了她超出时代的女性观。本文试图从麦吉对知识、认同和爱情的追求出发,探寻其所代表的“新女性”形象。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弗
摘 要: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上,他集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成就于一生,词影响最大,现存词约350多首。同“黄庭坚”并称“苏黄”,同“辛弃疾”合称“苏辛”。苏轼的词以诗的凝练和散文的抒情技巧相结合,将词发挥得无比和谐优美。从美学审美形态来分析,其词“崇高”居多,“优美”次之和“滑稽”最少,创作出最多就是“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