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功的桡动脉穿刺是经桡动脉入路必要条件,是进行桡动脉介入操作的前提,桡动脉穿刺方便,安全,但由于其解剖结构较细,尤其是桡动脉较弱时穿刺难度明显增加,但相比于股动脉,桡动脉较为细小且易于痉挛,所以桡动脉的穿刺难度高于股动脉,尤其是存在桡动脉发育异常,精神紧张等不利因素的患者.穿刺可能会变的更为困难。也可以桡动脉穿剌是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第一个技术难关,掌握规范,合理的穿刺技术有利于提高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本文将主要探讨一下桡动脉的穿刺技巧与常见问题的处理作一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条件
冠脉介入桡动脉穿刺行患者60例,其中男40女20例,年龄35-70(平均55)岁。其中心绞痛30例,急性心肌梗死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例,先心病10例,
1.2 物品准备
治疗盘准备:桡动脉穿刺针1套,5%碘伏或者其他消毒液,无菌纱布,小盐袋。
1.3操作方法与技巧
1.3.1穿刺点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的穿刺点有助于提高穿剌的成功率,由于桡动脉越靠近远端其走行越为表浅,但其分支也越多,如果穿刺点的选择过于靠近远端,误入分支血管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如果穿刺点过于靠近近心端,也会增加穿刺的难度,而且一旦在选定部位穿刺失败,常需要在向近心端前移重新选择穿刺点。逋常穿刺点一般选择在桡骨茎突近端1cm处,因为该部位桡动脉的走行较直且相对表浅,穿刺容易成功,而且桡动脉在该部位的分支相对较少,穿刺误入分支血管的几率较少。对血管条件差和末梢循环不良的患者,可先行局部热敷,但应在停止热敷30min后方可采血.否则温度的变化可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判定。局部水肿造成穿刺困难的患者,术者可先用拇指适度按压。理想的穿刺点应选择在桡动脉走行较直且搏动明显的部位。
1.3.2穿刺的方法及技巧 协助协助将患者的穿刺侧臂平伸外展,手腕置于导管床外沿处。将小盐袋放置在手腕下,太高手腕约10 cm,将患者腕关节及手掌尽量向床沿下背曲呈反弓状,充分暴露桡动脉.嘱患者掌心握一小盐袋。术者弯曲或蹲于穿刺侧,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在切脉处感觉桡动脉的搏动,右手前臂消毒,直径不少于15cm,穿手术衣及无菌手套,局部麻醉后,进针的角度一般为30?45°,但对于血管较粗或较硬者,进针角度应稍大;而对于血管较细者进针角度应略小;进针后如果针尾部见血液流出,可再前送穿剌针少许后,缓慢回撤(对于选用Terumo套管针穿刺者,应先退出针芯后撤回套管,应注意的是在退出针芯时应确保固定套管的位置)直至针尾部喷血后再送入导丝。如果进针后未见针尾部回血,不要急于回退穿剌针,可用左手食指判断一下此时穿剌针与桡动脉的位置关系,再回撤穿剌针至皮下,调整针尖方向后再次进针,每次进针如果未见回血.都应先判断针尖的位置后再重新穿刺。
1.4桡动脉穿刺过程常见的问题及处理
1.4.1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不成功 常见的原因有:(1)未能刺中桡动脉;如果此时仍有桡动脉搏动,不要急于重复穿刺,应用 左手食指,中指,无明指再次感觉桡动脉搏动。对于较硬易于滚动搏动很强的桡动脉,用力按住并固定桡动脉.加大进针的角度和穿刺的速度,对于较细搏动很弱的桡动脉,应减小角度缓慢进针。(2)桡动脉发生痉挛:表现为搏动扪不及,此时应拔出穿刺针等待桡动脉搏动恢复后再行穿刺。(3)穿刺部位形成血肿:应避开血肿部位重新选择穿刺点。
1.4,2穿刺針刺入桡动脉,但血流不畅 常见的原因有:(1)穿刺针尖斜面紧贴管壁;这时可旋转转针尖位置使斜面面向管腔;(2)穿刺针误人桡动脉分支,此时穿刺针需向近心端前移。待确定穿刺部位后再次进针。
2结果
本组均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穿刺,使穿刺成功率达95%。
3体会
1.在局部浸润麻醉时,穿剌前皮下注射过多的麻醉药物会造成穿剌部位的肿胀,从而影响术着对桡动脉搏动的判断,进而增加穿刺的难度,因此建议穿刺前少量注射麻药,穿剌成功后在鞘管置入前再补充一定剂量的麻醉约物。
2.桡动脉自肱动脉分出后,走向肘窝尖,先在肱桡肌深面下 降,至腕部侧位于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此后它至桡骨下端绕桡骨茎突经拇指的三个长肌腱的深面至手背面,而桡神经至前臂中下1/3交界处离开桡动脉转向外侧。穿深筋膜浅 出至于手背面。所以在进行桡动脉穿刺时安全性强,决不会损伤桡神经,避免在进行穿剌时引起疼痛,患者反射性的抬手或握拳屈曲腕关节而导致穿刺困难或针尖移位刺穿动脉引起局部血肿形成,也可避免患者因强烈的剧痛和紧张的情绪而影响操作的成功率。穿刺部位皮肤自然绷紧,使桡动脉血管相应拉直固定。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胡美华,桡动脉穿刺抽血新方法介绍[J],护理研究,2007,21{6};1425。
[2]杨柳芬,盐袋U形固定法在行桡动脉穿刺中的应用与护理[J]。护理进修杂志,2008,23{8};1499-1500。
[3]尤黎明,采集动脉血与血气分析【A】,见:颜美琼,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9;110。
[4]黄剑琴,动脉血液气体分析标本采集法【A】,见:黄剑琴。现代临床护理技术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56;57。
[5]潘纯媚,协助采血做血液气体分析【A】,见:潘纯媚,新护理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99;200。
[6]崔焱,动脉注射与动脉血标本采集法【A】,见: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13;314。
1.临床资料
1.1一般条件
冠脉介入桡动脉穿刺行患者60例,其中男40女20例,年龄35-70(平均55)岁。其中心绞痛30例,急性心肌梗死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例,先心病10例,
1.2 物品准备
治疗盘准备:桡动脉穿刺针1套,5%碘伏或者其他消毒液,无菌纱布,小盐袋。
1.3操作方法与技巧
1.3.1穿刺点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的穿刺点有助于提高穿剌的成功率,由于桡动脉越靠近远端其走行越为表浅,但其分支也越多,如果穿刺点的选择过于靠近远端,误入分支血管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如果穿刺点过于靠近近心端,也会增加穿刺的难度,而且一旦在选定部位穿刺失败,常需要在向近心端前移重新选择穿刺点。逋常穿刺点一般选择在桡骨茎突近端1cm处,因为该部位桡动脉的走行较直且相对表浅,穿刺容易成功,而且桡动脉在该部位的分支相对较少,穿刺误入分支血管的几率较少。对血管条件差和末梢循环不良的患者,可先行局部热敷,但应在停止热敷30min后方可采血.否则温度的变化可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判定。局部水肿造成穿刺困难的患者,术者可先用拇指适度按压。理想的穿刺点应选择在桡动脉走行较直且搏动明显的部位。
1.3.2穿刺的方法及技巧 协助协助将患者的穿刺侧臂平伸外展,手腕置于导管床外沿处。将小盐袋放置在手腕下,太高手腕约10 cm,将患者腕关节及手掌尽量向床沿下背曲呈反弓状,充分暴露桡动脉.嘱患者掌心握一小盐袋。术者弯曲或蹲于穿刺侧,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在切脉处感觉桡动脉的搏动,右手前臂消毒,直径不少于15cm,穿手术衣及无菌手套,局部麻醉后,进针的角度一般为30?45°,但对于血管较粗或较硬者,进针角度应稍大;而对于血管较细者进针角度应略小;进针后如果针尾部见血液流出,可再前送穿剌针少许后,缓慢回撤(对于选用Terumo套管针穿刺者,应先退出针芯后撤回套管,应注意的是在退出针芯时应确保固定套管的位置)直至针尾部喷血后再送入导丝。如果进针后未见针尾部回血,不要急于回退穿剌针,可用左手食指判断一下此时穿剌针与桡动脉的位置关系,再回撤穿剌针至皮下,调整针尖方向后再次进针,每次进针如果未见回血.都应先判断针尖的位置后再重新穿刺。
1.4桡动脉穿刺过程常见的问题及处理
1.4.1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不成功 常见的原因有:(1)未能刺中桡动脉;如果此时仍有桡动脉搏动,不要急于重复穿刺,应用 左手食指,中指,无明指再次感觉桡动脉搏动。对于较硬易于滚动搏动很强的桡动脉,用力按住并固定桡动脉.加大进针的角度和穿刺的速度,对于较细搏动很弱的桡动脉,应减小角度缓慢进针。(2)桡动脉发生痉挛:表现为搏动扪不及,此时应拔出穿刺针等待桡动脉搏动恢复后再行穿刺。(3)穿刺部位形成血肿:应避开血肿部位重新选择穿刺点。
1.4,2穿刺針刺入桡动脉,但血流不畅 常见的原因有:(1)穿刺针尖斜面紧贴管壁;这时可旋转转针尖位置使斜面面向管腔;(2)穿刺针误人桡动脉分支,此时穿刺针需向近心端前移。待确定穿刺部位后再次进针。
2结果
本组均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穿刺,使穿刺成功率达95%。
3体会
1.在局部浸润麻醉时,穿剌前皮下注射过多的麻醉药物会造成穿剌部位的肿胀,从而影响术着对桡动脉搏动的判断,进而增加穿刺的难度,因此建议穿刺前少量注射麻药,穿剌成功后在鞘管置入前再补充一定剂量的麻醉约物。
2.桡动脉自肱动脉分出后,走向肘窝尖,先在肱桡肌深面下 降,至腕部侧位于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此后它至桡骨下端绕桡骨茎突经拇指的三个长肌腱的深面至手背面,而桡神经至前臂中下1/3交界处离开桡动脉转向外侧。穿深筋膜浅 出至于手背面。所以在进行桡动脉穿刺时安全性强,决不会损伤桡神经,避免在进行穿剌时引起疼痛,患者反射性的抬手或握拳屈曲腕关节而导致穿刺困难或针尖移位刺穿动脉引起局部血肿形成,也可避免患者因强烈的剧痛和紧张的情绪而影响操作的成功率。穿刺部位皮肤自然绷紧,使桡动脉血管相应拉直固定。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胡美华,桡动脉穿刺抽血新方法介绍[J],护理研究,2007,21{6};1425。
[2]杨柳芬,盐袋U形固定法在行桡动脉穿刺中的应用与护理[J]。护理进修杂志,2008,23{8};1499-1500。
[3]尤黎明,采集动脉血与血气分析【A】,见:颜美琼,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9;110。
[4]黄剑琴,动脉血液气体分析标本采集法【A】,见:黄剑琴。现代临床护理技术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56;57。
[5]潘纯媚,协助采血做血液气体分析【A】,见:潘纯媚,新护理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99;200。
[6]崔焱,动脉注射与动脉血标本采集法【A】,见: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1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