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过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手段实施创新教育:彻底转变教育观念,营造创新氛围,积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协作精神。本文结合学科特点和自己的教学体会,浅谈几点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方略。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教学;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放眼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力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学校教育的倾向。教育的发展已经与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因此,在与西方学生的比较中,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我国的学生创造力匮乏,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教育长期忽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始终无法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徘徊于知识型的教育模式之中。在这种模式中,知识是学生唯一的追求,创造性被严重的扼杀。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o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英语教学工作也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构建新的模式,探索新的途径。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英语教学发展不断呈现出新特点,英语课堂教学要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需要在继承以往英语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成果的同时善于创新。离开创新,如果简单地沿用过去的思路和办法,英语教学显然难于奏效。
二、创新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创新教育是在创造教育思想基础上,根据"创造学"和"教育学"原理,针对传统教育中有碍人的创造力提高的问题而提出的。所谓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的创新素质。它包括:创新意识与动机(触及的是"想不想"创新的问题),创造精神(决定"敢不敢"创新),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思维与创造技能。解决的是"能不能"创新的问题)和创造个性("善不善"创新)等要素。创新教育是通过"创造的引导者"--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提供创造的环境,能激发"创造者"--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物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而有创造的行为或结果。就其目的而言,创新教育在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创造地表现,以增进创造才能的发展。就其内涵来看,它是教师通过课程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和增长学生创造行为的一种教学模式。就教师本身来讲,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因时制宜,变化教学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学。创新教育,也可以说是指导学生发展创造的才能,鼓励学生经由创造的过程,学习做有效创造的活动。基于以上认识,应该说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性技能训练是创新素质教育的核心。就英语教学来说,过去通常的教法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语法、讲词汇,学生被动地听老师灌输。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限制,根本谈不上创新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达到知识的传授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协调一致、同步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创新教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课堂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搬运工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马克思)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兵",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老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应把学生看作是只会输入的"机器",要了解我们的学生也和我们一样,他们有血有肉,也有需要,有感情。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是在保护孩子天性的同时,据其年龄和语言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因此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激发创新意识和动机。
老师在传授知识时,应该热情、敏感和宽容。老师热情和宽容的态度,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没有心理压力,敢于畅所欲言,敢于实践和表现自我。当学生在感受到被关心、被赏识的同时就能唤起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从而激活和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必须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微笑和点头,专心听他说,鼓励和赞美"。"微笑"代表一种亲密关系,是一种"我不讨厌你"或"喜欢你"的个体表现;微笑是增进师生关系的营养剂,也是教师态度改变的第一步骤。"点头",表示接纳对方,是一种鼓励,是一种增强,让对方继续表示他的想法。学生看到老师对自己点头,常会受宠若惊,对教师倍感亲切。"专心"是一种专注行为的表现。教师通过眼神、手势、姿态以及适当的口语反应等方式,集中精神与学生沟通。专注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鼓励自由地说出他们的观点和想法,也就是说教师尊重学生,有一种强而有力的增强作用。
2、积极评价,鼓励创新行为
学生是一个需要肯定、需要体验成功喜悦的刺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信任和鼓励能直接影响到学生求知欲的产生,能影响到学生创造意识的萌芽发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产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就是对学生最好的评价。"课堂上,学生只有处于一种和谐宽松的环境之中,才能激起主动的内部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作出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评价中,我们教育者要注意客观、公正、热情诚恳,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注意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以鼓励为主,尤其是对于学生迸发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就更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当学生由于怕说错而不敢大胆举手发言时,教师可以说:"Don't be nervous."、"It doesn't matter whether your answer is right or wrong."只要学生能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都要予以表扬。当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教师可用"Good, but..."等评价用语,激励学生,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下指出错误。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着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回答,使不同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喜悦和自身价值;对学生消极情绪、思想顾虑、精神负担和学习困难要给予耐心指导帮助。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发挥其所长,使其能体验到创新的成功喜悦,在创新的过程中能充满自信心,使每个人的创新能力得以充分的发展。
3、设疑启智,,提供创新土壤
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贵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探索的动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原始动力。英语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输入,注意从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灵活性较大的思考性、讨论性问题,在质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我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忆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say No",从而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经常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用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例如,《大学英语》(2)里有篇课文"Honest: Is It Going out of Style?",首先老师可以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也可以设计成一场辩论会,学生们可以敞开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给出支持的理由,各抒己见,观点没有对和错。接着在学课文之前可去想象一下文章所涉及的是美国社会存在哪方面的不诚实现象?从而联想当今中国社会也存在这些不诚实现象吗?并追究其原因。结果答案各异,精彩纷呈,令人叫绝。这样设计教学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又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中学到了新知识,且思维与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思维的飞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利用课外活动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仅仅依赖课堂教学是根本无法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形成应有的英语运用能力,也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课外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英语课外活动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因此,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富于启发的活动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用英语进行创造的愉悦。如:英语晚会、交流会、演讲等一系列竞赛活动、开展英语俱乐部、英语角,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改编课文,自编自演英语小品;创制英语小报和贺卡等。通过这些形式尽可能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使他们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造意向,训练和培养创新能力。开展课外活动还应该充分利用一些教学资源,比如教学图片、简笔画、录音资料、多媒体等,注意引导学生善于质疑、积极探索、大胆联想,多方位和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作为新时期的英语教师来说,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品质,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开创新时期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天地。同时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锐意创新,促使学生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齐宪代:《开展创造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北京教育,2001年5月。
[2]张志勇:《关于创新教育的理论构想》].教育研究,2003年3月。
[3]朱云:《英语教学中的创造教育》,教育专辑2001年8月刊。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教学;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放眼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力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学校教育的倾向。教育的发展已经与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因此,在与西方学生的比较中,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我国的学生创造力匮乏,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教育长期忽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始终无法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徘徊于知识型的教育模式之中。在这种模式中,知识是学生唯一的追求,创造性被严重的扼杀。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o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英语教学工作也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构建新的模式,探索新的途径。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英语教学发展不断呈现出新特点,英语课堂教学要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需要在继承以往英语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成果的同时善于创新。离开创新,如果简单地沿用过去的思路和办法,英语教学显然难于奏效。
二、创新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创新教育是在创造教育思想基础上,根据"创造学"和"教育学"原理,针对传统教育中有碍人的创造力提高的问题而提出的。所谓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的创新素质。它包括:创新意识与动机(触及的是"想不想"创新的问题),创造精神(决定"敢不敢"创新),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思维与创造技能。解决的是"能不能"创新的问题)和创造个性("善不善"创新)等要素。创新教育是通过"创造的引导者"--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提供创造的环境,能激发"创造者"--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物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而有创造的行为或结果。就其目的而言,创新教育在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创造地表现,以增进创造才能的发展。就其内涵来看,它是教师通过课程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和增长学生创造行为的一种教学模式。就教师本身来讲,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因时制宜,变化教学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学。创新教育,也可以说是指导学生发展创造的才能,鼓励学生经由创造的过程,学习做有效创造的活动。基于以上认识,应该说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性技能训练是创新素质教育的核心。就英语教学来说,过去通常的教法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语法、讲词汇,学生被动地听老师灌输。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限制,根本谈不上创新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达到知识的传授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协调一致、同步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创新教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课堂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搬运工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马克思)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兵",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老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应把学生看作是只会输入的"机器",要了解我们的学生也和我们一样,他们有血有肉,也有需要,有感情。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是在保护孩子天性的同时,据其年龄和语言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因此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激发创新意识和动机。
老师在传授知识时,应该热情、敏感和宽容。老师热情和宽容的态度,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没有心理压力,敢于畅所欲言,敢于实践和表现自我。当学生在感受到被关心、被赏识的同时就能唤起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从而激活和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必须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微笑和点头,专心听他说,鼓励和赞美"。"微笑"代表一种亲密关系,是一种"我不讨厌你"或"喜欢你"的个体表现;微笑是增进师生关系的营养剂,也是教师态度改变的第一步骤。"点头",表示接纳对方,是一种鼓励,是一种增强,让对方继续表示他的想法。学生看到老师对自己点头,常会受宠若惊,对教师倍感亲切。"专心"是一种专注行为的表现。教师通过眼神、手势、姿态以及适当的口语反应等方式,集中精神与学生沟通。专注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鼓励自由地说出他们的观点和想法,也就是说教师尊重学生,有一种强而有力的增强作用。
2、积极评价,鼓励创新行为
学生是一个需要肯定、需要体验成功喜悦的刺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信任和鼓励能直接影响到学生求知欲的产生,能影响到学生创造意识的萌芽发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产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就是对学生最好的评价。"课堂上,学生只有处于一种和谐宽松的环境之中,才能激起主动的内部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作出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评价中,我们教育者要注意客观、公正、热情诚恳,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注意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以鼓励为主,尤其是对于学生迸发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就更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当学生由于怕说错而不敢大胆举手发言时,教师可以说:"Don't be nervous."、"It doesn't matter whether your answer is right or wrong."只要学生能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都要予以表扬。当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教师可用"Good, but..."等评价用语,激励学生,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下指出错误。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着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回答,使不同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喜悦和自身价值;对学生消极情绪、思想顾虑、精神负担和学习困难要给予耐心指导帮助。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发挥其所长,使其能体验到创新的成功喜悦,在创新的过程中能充满自信心,使每个人的创新能力得以充分的发展。
3、设疑启智,,提供创新土壤
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贵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探索的动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原始动力。英语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输入,注意从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灵活性较大的思考性、讨论性问题,在质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我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忆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say No",从而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经常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用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例如,《大学英语》(2)里有篇课文"Honest: Is It Going out of Style?",首先老师可以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也可以设计成一场辩论会,学生们可以敞开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给出支持的理由,各抒己见,观点没有对和错。接着在学课文之前可去想象一下文章所涉及的是美国社会存在哪方面的不诚实现象?从而联想当今中国社会也存在这些不诚实现象吗?并追究其原因。结果答案各异,精彩纷呈,令人叫绝。这样设计教学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又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中学到了新知识,且思维与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思维的飞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利用课外活动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仅仅依赖课堂教学是根本无法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形成应有的英语运用能力,也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课外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英语课外活动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因此,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富于启发的活动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用英语进行创造的愉悦。如:英语晚会、交流会、演讲等一系列竞赛活动、开展英语俱乐部、英语角,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改编课文,自编自演英语小品;创制英语小报和贺卡等。通过这些形式尽可能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使他们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造意向,训练和培养创新能力。开展课外活动还应该充分利用一些教学资源,比如教学图片、简笔画、录音资料、多媒体等,注意引导学生善于质疑、积极探索、大胆联想,多方位和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作为新时期的英语教师来说,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品质,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开创新时期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天地。同时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锐意创新,促使学生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齐宪代:《开展创造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北京教育,2001年5月。
[2]张志勇:《关于创新教育的理论构想》].教育研究,2003年3月。
[3]朱云:《英语教学中的创造教育》,教育专辑2001年8月刊。